《来到西汉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来到西汉末年-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着,江河行又读了市官一章,正是前几天高鹏所背的那些,江河行因为比较懂,就没有劳烦王莽解释。

    最后,王莽又着重讲了赊贷之法,关于周礼中之介绍,还有自己怎么实施的。

    讲完之后,王莽看着江河行道:“和顺候,现在理解朝廷之苦心了吧?”

    江河行道:“初心好,不代表结果好,毕竟民众是现实的。我还是刚才说的,民众不是小孩子。

    以周礼来看,这样的设置,在我们“共和国”有个新的说法。”

    “什么,你们共和国也这样吗?”王莽站了起来,急切的问着江河行。

    江河行摇摇头道:“我们只是对这样有个说法,而不是我们“共和国”是这样的。我们叫这样设置机构叫做‘大政府’”。

    王莽问道:“何谓政府?”

    江河行道:“差不多就是朝廷之意。”

    王莽赞叹道:“这名字取的好,理政之府,你们那里果然有人才。”

    江河行不理会王莽的赞叹,接着说道:“大政府之意就是政府什么都管,就和周礼中一样。政府收的税很高,但这些税收都花在百姓身上。

    我们叫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好”,王莽叫了一声好,拍了一下龙书案,接着说道,“我说你们那里人才多吧。这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道出朝廷所有的用意,还是你们理解朝廷的苦心。”

    江河行哭笑不得,似乎王莽又找到知音似的。

    江河行接着说道:“陛下,虽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说的很好,可要做到却是不易。要做到这点,却有很多条件。”

    王莽道:“你们那里要什么条件呢?”

    江河行道:“首先,不能将民众当孩子,应该把民众当做成人。也就是政府所做之决定,不能因为政府认为好,非要为民众做。要经过民众同意,政府才可实施。民众同意才是政府各项措施的基础。”

    王莽道:“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要民众同意,要让他们明白,朝廷还怎么办事呢?他们怎么能理解朝廷的一番苦心呢?百姓只要眼前的好处,哪能想到朝廷要给他们一个长久的盛世,让他们永远过上好日子。

    要让民众同意,那就什么事都办不成了。比如现在朝廷要用新钱,可不少糊涂的百姓,老是还用五铢钱。”

    江河行一直奇怪,王莽为什么改钱,问道:“陛下,朝廷为什么不用五铢钱了,我都不是很明白。”

    王莽很奇怪的看着江河行道:“和顺候,这个你都不明白,哎,也怪,没人专门跟你们解释。

    你看这五铢钱,买点东西,重的不得了。比如贵重的东西,比如战马吧,用的钱比战马还要重。

    你想过没有,买卖都不方便啊。你看我现在的钱,有大有小。比如‘大泉五十’,一个就相当于小泉直一五十个,还有大布黄千,一个相当于小泉直一1000枚,买东西就不用带太多钱,这多轻便啊。

    百姓也是糊涂,明明新钱更方便,偏偏用老的五铢钱,买什么东西,都要带那么多钱,甚至还要赶着车,拉一车钱去买东西。现在就不用了,随声带几个大钱,什么事都能办。”

    江河行才知道,王莽改钱的一个目的,就是方便百姓。

    他有些哭笑不得,信用货币推广,那有那么容易。而王莽居然将金属货币,直接转换为信用货币。

    百姓不是习惯,百姓只认识你钱里面的铜含量,这个才是有价值的。

    讲到这里,王莽看看江河行道:“和顺候,你现在明白了吧?你们那里的是怎么做的呢?”

    江河行印象里,王莽此法虽然很混蛋,直接掠夺民财,可他也没什么好东西给推荐的。毕竟江河行的后世里,几乎所有央行,早已违背了‘谁请客,谁买单’的道理。连番上演一个比一个混蛋,几个大国竞赛般,掠夺穷人,美其名曰,挽救经济。

    几乎所有央行,该来的衰退,不让衰退,让穷人抽血去贴补富人。不断上演激进者请客,保守者买单的戏码。一个个自以为是,是金融的精英,却不知他们才是真正的混蛋。

    江河行以前做为一个一直为别人错误不断买单之人,从不知道请客是什么滋味。想到这里,王莽所做似乎也说的过去。

    而且,这种货币政策,却是也只能精英来主导,这个不是大众做决定之事。

    江河行叹口气道:“陛下,你讲的有些道理。”

    江河行实在没什么好的办法给王莽,好像后来的货币政策也都是精英治理,没有百姓什么事。

    王莽有些得意,接着说道:“就是说吗?不能事事都让百姓说了算,那天下还不乱套?”

    王莽接着说道:“和顺候,你接着说,你不是说什么‘大政府’还有什么弊端?你一个个说明白。”

    王莽面带微笑,眯着眼,看着江河行,手指轻轻的敲着龙书案,等着江河行。

    王莽似乎辩论占了上风般,非要江河行说个明白,他好逐条批驳。让江河行明白,王莽是多么为民着想。

    江河行受心绪影响,刚才之话题,实在没心情讲。看王莽憋着教育自己一番的心思,心里不舒服,开口言道:“陛下,这个‘大政府’还有一个要害,就是要求财政平衡。”

    王莽手指轻轻敲着龙书案,口里轻轻念叨:“财政,财富之政,这个词也不错。”

    江河行连忙道:“陛下,臣之意思就是度支平衡。朝廷每年收的要钱,跟花的钱要大致相当。

    ‘大政府’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一点,因为它的花销实在太大。首先,这个体系下,需要的官员,比以前多多了,光养人,所需开销就是以前的好几倍。

    第二,这个‘大政府’职能多,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按周礼来说,书上介绍有

    ‘以为地法而待政令,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谈花费() 
江河行一边拿着,一边讲周礼中福利介绍。

    江河行道:“陛下,你看,这书里有十二项救灾措施,还有六项福利措施。尤其这六项:慈幼、养老、振穷、恤贫、宽疾和安富,这六项,那一个都要不少人和钱。

    国家要有足够的收入,才能保障各项福利。

    可是国家收入从哪里来?还得从民众身上来。更得靠各级官吏从民众手上要过来,为此还要多许多政府机构。”

    王莽道:“和顺候,你是何意?难道这些会是问题?你能说这些福利对民众没有好处?”

    江河行摇摇头道:“这些福利也好,大政府的建立要有很多前提。若是这些前提不住,或者财政失衡,如此大的政府机构,和庞大的官吏群体,可是大的麻烦。”

    王莽道:“和顺候,你说明白一些。”

    江河行接着说道:“以前,没有这么多官吏,大多数人的生活跟朝廷关系并不是太大。现在民众的衣食住行恐怕很多方面都与朝廷有关系。朝廷设置更多的机构和官吏,介入民众的日常生活。”

    王莽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和王,即使如此,那又有什么危害呢?”

    江河行道:“这个权力介入百姓的生活,权力是什么,权力就是合法的伤害。权力是靠这个来收钱,来命令民众做各种劳役。

    可是官员一多,收钱的项目一多,味道就不一样了。

    问题在哪儿呢?在于百姓缺乏权利保护自己,而官吏权力大,管的又多。

    到时候百姓恐怕生活都会被权力打扰,尤其是朝廷财政出问题,各种官吏的俸禄朝廷都发不下。

    这些官吏会怎么办?他们是如同手里一把刀,随时面对民众,他们没有俸禄怎么办,会饿肚子吗?”

    王莽道:“你说他们会去抢百姓吗?”

    江河行呵呵一笑道:“他们不用抢,他们可以合法的抢劫啊。拿着刀,能让自己没饭吃吗?百姓没有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权力之刀面前,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唯一的结果就是任人鱼肉。”

    王莽道:“朝廷是有王法的,岂能让那些官员乱来?”

    江河行道:“他们就算是不明着来,暗着来,一样是杀伤力无穷。还有,每为百姓做一项事,就要设立一个机构。

    那怕是专门设立的福利机构,这些朝廷发的钱,不是会给百姓,首先要让这福利机构养饱。

    表面看朝廷为百姓操碎心,实际却是养活一大批官员,不断地蚕食民脂民膏,最后,跟百姓的福利关系却不会很大。

    最后,朝廷就是不想要为百姓福利操心,想把这机构裁撤。首先闹事的不是百姓,而是这些机构之人。到时还要操心这帮人物的饭碗,不然,他们就会跟你不停闹事。”

    王莽哈哈大笑道:“朝廷官员都是饱读之士,各个读多少圣贤书,各个心中都是圣贤教导,哪能像和顺候所想,把官员看成匪盗一般。

    再说,上面还是有朝廷管着呢,还可以经常派人去下面看看呢。”

    江河行看王莽还迷信于他官员的操守,还相信官员仅仅靠监督就能起到效果,便不再就这个问题跟他争执。

    王莽看江河行不再说这个问题,以为自己又占上风一般,面带微笑道:“和顺候,前几天,你去大司空那里,参加治水之会,你可有什么好的主张?”

    江河行摇摇头道:“我不懂治水,不过有些治水之策,听起来很有道理。比如人不能同水抢地,人最后终究是抢不过水的。不如平时给水道,留下足够的空间,这样危害就能少很多。

    还有一个是分水,泄水,滞水的问题,留下充足的泄洪区,让湖泊充分发挥作用,水势能得以减缓。

    就是大的洪水来,应该也不会有大的问题。”

    王莽点点头道:“治水无非如此啊,哎,现在打仗太耗钱粮,朝廷要是治理黄河,所用钱也不好筹集。这钱跟打一仗差不多少。”

    江河行问道:“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多处用兵呢?又都是边陲之地,道路遥远,用兵可是难度大,耗费钱粮太多啊。”

    王莽道:“那和顺候,你为何对匈奴用兵呢?你就不怕耗费钱粮吗?你以前也没少用兵啊?”

    江河行细细解释自己以前用兵的原因,更是详细说清楚自己平州之作战,几乎没有赔钱之战,战胜之后,将所占之地,变做平州之地,自己更是直接派人管辖。

    而对匈奴作战,首先事发有因,匈奴先对代郡洗劫,江河行要为张家庄的百姓报仇,所以,才对匈奴用兵。

    更重要一点,从平州到狼居胥山,是有水道可行,用船现在可以直接运兵运粮,这个节省钱粮人力的程度,几乎是以前难以想象的。

    现在虽说往西面右贤王地盘用兵,但今年的钱粮耗费少多了,主要是从匈奴抢来的牛羊等都能做成军粮,或者卖掉,然后再买粮食。

    也就是说,现在对匈奴作战,不存粹花钱,而是花的钱,通过抢夺,可以将花钱贴补回来。

    江河行也讲了未来的打算,打下多大的地盘,控制多大的地盘,这些都是未来的平州之地。

    江河行绝对不会对打下的地盘还回去,他将用自己的方法治理。

    王莽道:“你只要臣服于朝廷就行。他们匈奴也好,西南句町王他们也罢,还要西域各国,他们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江河行不明白这种虚妄的册封有什么积极的意义,除了表示臣服,其实没什么意义。这些人和自己一样,有一天实力大起来,或者中原大乱之际,必然会派兵分一杯羹的。

    江河行突然脑子里出了一个词“改土归流”,一想,对自己并没什么好处,也不再说。

    哎,还是别对王莽的这种政策指责,自己就靠这个臣服,来换取实际的利益呢,这也许是王莽的政治正确。

    好在他有这种政治正确,让江河行有空子可钻。(。)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早准备() 
江河行想了想,以王莽目前的管制水平,财政不出问题那才叫见鬼呢?光四处用兵,国家财力就能消耗一大半,还有现在官员一下子多这么多。

    官员多,百姓又没有权利,各种盘剥马上即将上演。

    对于百姓来说,还有货币变来变去,那怕王莽本无意掠夺民众,那些发行货币的机构,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会轻易放过百姓的。

    最要命的是市场被层层束缚,多头监管,看似建设一个更好的交易市场。实际上,交易之成本上升,买卖将更加的麻烦,百姓最后的生存机会将一点点剥夺。

    哎,最要命的是王莽还自我感觉良好,他心中估计还想成为千古帝王,开创前人未有之盛世。殊不知,他正走周厉王之路。乱世,就在眼前。

    江河行心中暗想,也许当年周厉王,也想成为千古帝王吧?

    要想让他这想法改变,看来也是不可能的,脑子里的思维,一旦固定下来,要想改变,对他来讲,无异于脱胎换骨一般。

    江河行正胡思乱想,发现大殿之内,已经点起灯火,猛然想起,今天不是和王莽辩论来的,今天是为平州拉生意而来,可王莽当然拒绝,生意无望。

    扭头找甄邯,不知道早跑一边去了,就连陈茂,也躲到旁边的立柱那里了。

    江河行一看,估计天都要黑了,跟王莽也说不清楚,还是回去。

    江河行道:“陛下,天色不早,我要回蛮夷邸了。”

    王莽点点头道:“和顺候,今天跟你一席话,你能明白朝廷之苦心吗?若是能,可要好好学习周礼,希望平州也能用周礼治理,才不枉费朝廷一片苦心。”

    江河行有些哭笑不得,又不想违心,又不想与王莽当面闹翻,只得说道:“是,陛下,我回去好好看看再说。”

    王莽却接着说道:“你还要在长安待上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要正式觐见,还要参加朝廷祭天大礼。这期间,好好读读书,有什么不懂的,直接进宫就好。哎,每想起,平州之民,朕心中实有不舍啊。”

    江河行心想这王莽还要把新政推广到自己的地盘,那可比打仗还要厉害,很快就能将平州摧残。

    江河行道:“是,我会好好读此书。”

    江河行只说读书,就是不提新政之事。

    王莽叹口气道:“陈茂,你去松松和顺候。甄邯,你留下,陪朕一起共进晚膳。”

    这个时候,江河行才发现甄邯在西边的一个大柱子后面,急忙跑到龙书案前跪倒谢礼。

    江河行心想,你这大司马啊,比起王莽当大司马时,权力小的不是一点半点啊。

    江河行告辞,和陈茂一起出了未央宫。

    宫外,落日的最后一抹斜阳洒在宫墙之上,江河行和陈茂一起乘车向蛮夷邸而去。

    马车走了很长时间,陈茂一直默默无语,直到彻底走出未央宫地盘,夜色已经笼罩整个长安城。

    夜色里,江河行感觉陈茂拍了一下自己的肩膀,扭过头问道:“陈将军,何事啊,我看你,怎么一直没说话啊?”

    陈茂道:“和顺候,今天我们去谈合作之事,陛下同意最好,若不同意,也没什么。可是你,怎么老谈周礼不当之处呢?

    我们大司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