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佛法传入汉地这么多年,修佛之人何其多?可成就菩萨道的屈指可数,就连有这样想法的都没几个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罗汉就是他们此生最高的希望了。
甚至退而求其次先入净土,再继续修行。
各宗法师这么做的都不在少数。
而素问却在心中定下了目标——菩萨道。
李佳曦听到素问的答案,笑容更明亮了一些:“若是二哥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欣喜的。”
“只能说是若无其他事情在身的话。”素问微微摇头道。
出家人不打诳语,他自然不会说什么虚言,也不会轻易应承某件事情。
将所有的事情说清楚,素问倒是再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只是见李佳曦在这里坐镇,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人不可貌相”的感觉。
李佳曦在外界看来温柔端庄,却少有人见到她雷厉风行坐镇一方的姿态。
只能说是皇室出来的,没有一个简单的人物。、
哪怕这么一个女孩儿,也能执刀兵。
虽然只是清缴大佛寺几百人,可今日的李佳曦给素问的感觉却与往日截然不同。更何况清缴大佛寺只是一个开始,后面不知道有多少官员要被免掉职位,落入监牢。
中午素问又见到那个带他过来的军官,那军官看着素问的时候目光总是有些怪怪的。
上午他回去后听下面战士汇报的时候,多人提到见到一个僧人一闪即逝,仿佛鬼神一般。
若是一个两个人这么说他还能不在意,但十几个人这么说就由不得他不在意了。
言辞里面都是:在空无一人的地方突然凭空出现,不过转瞬之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且他们描述的形象,让他怎么听起来都像是今天见到的那个素问。
因此这时再见到素问,他的表情多少有些怪异,看素问的时候目光总是有一些探寻,想要知道那个人是不是素问,他到底怎么做到的。
不过到了最后,他也没问出口,只能将这件事当做奇闻放在心里。不过从此之后,他倒是对佛道起了不少兴趣。
下午李佳曦已经得到了一些口供,大致上与素问所说的相差不远。
别的先不说,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这大佛寺确实是白莲教的一个据点,外面披着一层佛门的皮。这样总算不用佛门来背这个黑锅了。
至于李佳曦怎么处理那些涉及大佛寺的闽南官员,就与素问没什么关系了。
下午素问与李佳曦告辞后才去见行苦与行镜二人。
在医院的一个病房,两个人都醒了过来。
见到素问进来后,两人目光都有些漂移,不去看素问,也不开口。
素问当时去过那个房间,只闻房间内的味道以及看两人的情况,还有房间角落扔着的一些东西,多少能猜到发生过的一些事情,知道两人此时有了心结,若是弄不好恐怕会影响两人修行。
素问自己走到窗前背对二人,看着外面阳光下的城市一角,想要开口,但思索许久后道:“先回寺之后再说吧。”
毕竟两人刚刚经历这事情,心思正是激荡之时。不如让他们自己先去想,然后自己再与他们说开,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是,住持。”这次两人总算开口,只是声音有些低沉,也有些不安。
尤其是行苦,守了几十年戒,一朝破戒,感觉心里好像漏了个口子,失去了什么东西一般。
行镜虽然不如行苦这般,但他原本在道门之中也是守着戒律的,入了净心寺后更是将各条戒律背的滚熟。
戒律是佛门修行的根本,破戒之后两人总觉得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心头都压上了重物。
素问离开医院的时候,行苦和行镜二人都跟在后面,只是总是低头。
看着行苦那么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这种表现,素问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无奈。
之后素问没再去见李佳曦,带着众人直接去车站返回东海。
这一趟行程,办事的时间远不如路上耽误的。除了行镜与行苦二人之外,其他人都没太大感受。哪怕是被大佛寺众人包围在房间中的时候,就连行慧和行戒、行律三人都没有什么担心的感觉。
若说众人有的,也只是对大佛寺冒名禅宗又做下这些事情有点愤恨而已。
两日后,众人回到净心寺。
寺内仍然是游人如织,香火鼎盛。刚刚下了一场雨更是让白云山范围内的空气清新许多。
才到山下众人就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比起城市中的汽车尾气要好上太多。
众人刚把东西放下,素问就将行苦与行镜两人叫入房中。
这两日素问没有多说什么,任由两人自己思考。经过这两天之后,两人的心思多少平静了一些,素问也该与两人谈谈了。
“住持!”两人进了房间后合十行礼后就低头不语。
他二人遇到什么事情别人不清楚,但他俩看素问的样子就知道他是心知肚明的。何况就算素问不知,他俩自己也过不去自己心底那一关,因此这两日表现始终有些异常,就连其他人都能看得出来。
素问见他二人站在那里,便说道:“你二人这一趟办事,有什么事情要说给我的?”
虽然他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可还是想要听二人自己说。
两人面色变换不停,最后还是行苦开口:“住持,贫僧破戒了。”
虽然他尽量维持平静,可声音仍然略微有一些颤抖。
“被大佛寺的贼子下了药!”行镜小声辩驳道。
“你二人怎么想?”素问又问。
两人没什么犹豫就说到:“愿受住持责罚!”
“你二人对破戒这个事情怎么看?”素问不提责罚的问题,又问两人一遍。
“几十年清修一朝丧尽……”行苦微微摇头,脸上带上一丝悲苦。
行镜则是沉默不语,素问能看得出来他心中不甘。
素问之所以找二人,就是怕两人这般,被这次的事情影响到两人的心境,最后影响修行。
目前看两人虽然努力维持心绪平静,可都受了不少影响。
第五百五十七章 戒律()
“我佛门十重戒是什么?”素问又问。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两人皆道。
在说到“不淫戒”的时候,两人声音都有了一点变化。
素问又问二人:“戒律是什么?”
这次与上次不同,上个问题是戒律的内容,这次问的却是戒律本身的含义。
“修行的基础!”
“约束自身的典范!”
二人都是回答。
“也对,也不对。”素问对二人说道,说罢就扔下二人出门而去,留下二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事。
过了十几分钟,素问手中拿着一个木桶回来。
将那木桶在房间中装满水放到两人眼前:“这桶就是戒律。”
“这水就是修行!”
“有这个木桶在,才能保证里面的水不漏出来,越继续越多。
有戒律在,才能保证你们的修行不偏离佛道,在正确的路上。
如果这个桶破了,那么里面的水就漏光了。”
素问说着话,手指在木桶上按了一下。只听一声轻响,桶中的水就沿着一个指头大的小孔漏了出来,满地都是。
“戒律的宗旨就说白了就是‘止恶行善’。
只有止息恶行,才能勤修善法,只有精进戒行,遵奉佛制,才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戒行无染,而不至于堕恶道,若依戒修定,由定发慧,即能断除无明,乃至趋向于佛道。
因此戒定慧三学,戒律为首。”
两人皆是沉默点头,两人自然知道戒律的含义,心中也在想素问为什么要重点说这些,是要严惩两人么?
若是素问严惩两人,两人自然会欣然接受。不过心中却也会有些复杂的情绪。
两人破戒后心中有着负罪感,也有自己一直坚守的东西被打破之后,心中空落落的感觉。
就像有的人一直遵守着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如果他一直坚守着,那么也许可以坚守一生。但有一次突破后,那么这种约束在他们心中就并不是那么牢不可破了,约束也会减弱很多。
比如说贪污犯,当他们贪污第一次以后,就再也收不住手了,就是这个道理。
可二人又是奉命外出办事,不敌对方被擒后,被下了药才会破戒,并不是主观想要破戒。
这就让两人心中既痛苦又矛盾。
素问自然知道这点,所以才会这么麻烦的来解决这个事情,才会先让他们自己思考两天才来解决这个事情。
“戒律的意义其实我不说,你们也都知道。”
“请住持责罚!”两人突然开口,主动请求责罚。
“先不提责罚。我还想要问你二人,我禅宗的主张是什么?”素问问道。
“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两人皆道。
这八个字,道明了禅宗真义,也是禅宗与其他宗最大的不同。
“那么戒律与见性有什么关联?”
两人思索许久后才道:“请住持明示”
素问道:“戒律是工具,是让你们维持清净心,寻找真我的工具。在戒律的约束下,你们才能够不走上歧途,始终在水桶的范围内。”
“但我若是喝酒了,破戒了,那又如何?”素问反问。
“一次自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若是不能守住本心,却容易沉迷其中,做下错事。”行苦低声说道。
“不错。”素问点头。
“我若是能守住本心,那么破戒对我是否还有影响?世间万物皆为虚,破戒也是虚幻,表面上的破戒,无法影响我的本心,那么又如何?”
两人思索,一个个目光中露出恍然,对素问合适道:“明白了,多谢住持。”
“先别谢我,你二人可守得住本心?”素问问道。
两人都坚定道:“守得!”
“你二人可守得清净心!”
两人仍然点头:“守得!”
“那烦恼根可在?”
两人犹豫了下,想说不在,可还是沉默无语。虽然两人都明白素问的话,可很多事情不是立刻就能放下的。这件事始终在两人心中留下痕迹。
“你二人既然犯了戒律,无论什么原因,总要领责罚。”素问说到这里看了两人的表情,然后继续说道:
“你二人在后山上建一间茅屋,在那闭关受罚一年,不到期满不得下山,不得归寺。每日饭食都有人给你们送上去。”素问道。
两人听了素问的话,倒是没有什么不满的念头,反而觉得这是再好不过。
用这一年时间,两人正好能够梳理心情,努力修行,去除破戒的事情对二人的影响。
在山上不得下山,常年不见人烟,时日久了自然就会把许多影响两人心绪的东西放下。
虽然寂寞枯燥,常人难以忍受,但对于两人却不是什么坏事。
“甘愿受罚!”两人皆道。
素问点头:“你二人先回去吧,安排下,明日早饭后便上山,寻找一处可容身的住所。至于那茅草屋,也是由你们自己搭建,算是责罚的一部分。”
“是,住持。”
“另外还有一点,今日我与你们二人说的话,不得与别人说。”
戒律在素问看来虽然是工具,但对于普通僧人来说是修行的基础。对于两人目前的情况可以如此,若是传到其他僧人耳朵里,其他人也把戒律只是当成工具,那非出麻烦不可。
就像道济所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然而后面还有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这几句话就说明了一切。
最后的这个责罚,也是素问有意为之,除了上面所说的让两人用这段时间去掉烦恼根之外,也是免得两人因为这事以后轻忽了戒律。
第二天一早,净心寺仍然如同往常一般做早课。
离开寺院几天的住持和几位法师回来后,净心寺就一切如常。
在早饭之后,行苦和行镜二人未与任何人打招呼,就直接上了后山,按照素问所说寻找暂时安身的地方了。
等两人找到落脚的地方,搬了行李上去,还要先修建一个茅屋出来。
等他二人走后没多久,行正就上来禀报:“有几个霓虹的僧人找了过来,据说是须磨寺僧人。”
素问一听到禀报,脑海中顿时浮现了在大佛寺见到的几个人。
只是他们怎么找过来了?
与此同时,大佛寺被封,所有僧人被抓的消息也传遍了佛门。
第五百五十八章 须磨寺僧人的请求()
素问心中奇怪,那几个霓虹的僧人怎么追到净心寺了?
这须弥寺毕竟是真言宗的道场,能前往大佛寺求禅法也是有人牵线搭桥的结果。要知道真言宗传自于密宗,其修行法门并不缺少。
可如今大佛寺被剿灭,他们竟然追到净心寺来,就让素问有些奇怪了。
素问让人将那几个霓虹来的僧人带上来。
而此时须磨寺几个僧人站在山门处,双手合十,神色中充满恭敬之意。
在他们身边还有两个人,如果是当日去大佛寺的僧人见到就能认出是与他们一起的翻译,只是还有两人却不见了。
几个人站在那里,与新华僧人有些不同的打扮让来往的人都好奇的看上几眼。
在他们面前游人熙熙攘攘,虽然都尽量不发出很大的声音,但聚在一起的各种声音却多少有些喧闹。
这些人流和喧闹的声音让原本应该清净的寺院充满了活力,却也打破了原本该有的平静。
这种感觉让须磨寺众人心中有些羡慕。
因为这是在霓虹的寺院很难见到的。
前面说过,霓虹寺院实行的檀家制度,僧人虽然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但相对而言更像是一种工作。在普通人的眼中也是如此,对于一种职业,让他们怎么能够去信仰?
霓虹人现在已经极少有信仰佛教的了,他们对佛教的感情只是在于亲人死后被埋葬在寺院,或者是因为一些事情老一辈都是那么做的,他们也跟着如此。
自从檀家制度的实施后,表面上看佛教的文化深入到民众之中,但也使得佛教成为一种地位较为“低下”的信仰。
这是霓虹僧人一直以来都想要改变,却始终无法改变的。
因此他们开始向外界探寻能够改变现状的方法。
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须磨寺与另有目的的大佛寺在有人穿线搭桥的情况下联系到了一起。
然而大佛寺一行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见识到了净心寺的僧人。
尤其在素问和道钦先后施展神通之后,更是让须磨寺众人惊为天人。
在霓虹的制度下,霓虹僧人就连达到法师都极难,更不用说神通这种传说中的东西了。
因此在看到素问等人后,他们改变了目标,转变为净心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向净心寺求取真法,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人们总会想要向某一行业杰出的人士求取知识,哪怕那些知识书本上就有,可他们也更想听那些杰出人士的经验与认知,这是人之常情,对于在某些方面强大的人抱以崇拜、尊敬等等心思。
须磨寺僧人就是如此。
在他们心中,净心寺素问与道钦相比他们,在佛法上就是绝对的强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