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江必定要守淮;江宁乃军事战略要地;照老师推算;此地将来一定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我们需要未雨惆缪;先在这里打下一颗钉子;为将来做好准备。”曾国藩的战略眼光确实不可小觑。
“老师;太平反贼一旦被剿灭;国家将会恢复太平;再说;除了这太平军;还要什么势力可以对现在的大清朝构成威胁;所以;老师;我们是不是想的太多了点。”李鸿章道。
“不;这事绝对有必要;而且非常有必要;即使太平军飞灰烟灭了;你可别忘了;还有洋人;洋人可是对我们这大清朝虎视耽耽啊;如果有人整天惦记着你;你不能不做些防备呀。”曾国藩道。
“老师的话。学生铬记在心。”李鸿章恭敬地道。
“江宁乃江苏之省府,不可谓不重要,但你更需要留意的是上海这座东方最重要的城市,太平反贼除了在这安庆屯集重兵之外,想必双眼也从来没离开过上海这座大清朝最繁华的都市,而洋人更是对这里垂涎三尺,此地之局面可谓是相当之错综复杂,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啊,但老师相信你能处理好。”曾国藩道。
“老师请放心,学生一定不负重托。必定将此地筑成铜墙铁壁,任何人都休想染指。”李鸿章豪气万丈地道。
“好,不亏是我曾国藩的学生。”曾国藩甚是欣慰。
“那学生如果走了,老师这里面怎么办?”李鸿章心中也有牵挂。
“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有三儿,国华。还有骆秉章这帮人在,老师这里不会有大问题,再说了,你老师也并不是废材,太平军想玩什么花招,他们也需掂量掂量。”曾国藩道。
“是,老师,那学生就放心了。”李鸿章。
“这两天你先将手头的工作整理一下,等朝廷的诏书一到,你立马就动身去上任。”曾国藩道。
“是。但凭老师安排。”李鸿章道。
“好,这事就这样定了,你先下去休息吧,老师想单独待一会儿。”曾国藩长吁了一口气道。
“是,学生告退。”李鸿章说完。便退了出去。
第二百五十六章 真是个好去处()
李鸿章此次能够捞到这大多数人想也不敢想的肥差;这一切说起来还真要感谢他的恩师呢;想到这;李鸿章心中是感动不已。
是啊;他追随曾国藩多年;恩师待他犹如己出,此时一旦要离开;怎能不令他心有感触;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是他李鸿章这种多情之人。
但是,注定的离开不能随着他的个人意志所改变,片刻的伤感之后,李鸿章又开始忙碌起来。
如此忙碌了多日;李鸿章终于将该做的都做完了;剩下来就是静候朝廷的诏命了。
“军师;大帅请您去议事。”忽一天,李鸿章正在休息,帅帐亲兵来传令道。
李鸿章听说曾国藩相召;顾不上休息;急忙去见曾国藩。
李鸿章赶到帅帐的时候;见到曾国华也在坐;他隐约猜到,大帅相召应该跟郭破天的事有关。
“参见大帅。”李鸿章按礼参拜。
“军师;不用多礼;这边请坐。”曾国藩指了指他旁边的椅子道。
李鸿章谢坐;又与曾国华见礼;做完这些之后;他才问道: “大帅;这么急将学生召来;是否有大事发生?”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本帅犹豫再三;;认为还是需要与你商量一下;本帅想听听你的意见。”曾国藩笑了笑;道。
“是否与郭将军的事有关?”李鸿章试探着问道。
“跟军师讲话就是简单;没错;此事的确与郭破天有关。”曾国藩肯定地道。
“难道郭破天变卦了?”这是李鸿章的第一反应。
“那到不是;只不过收到他一封密件;密件中谈及他与太平军另一主帅的关系;他说,如果要消除这人的影响;可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他希望我们不要操之过急;要多给他一点时间。”曾国藩说到这里;没再往下讲;停下来看了看李鸿章。
李鸿章想了想;道: “大帅;这等一等是不打紧;但是这个时间不能拖得太久。我们要搞清楚,大概要等多长时间;一天也是等;一个月也是等;一年也是等;我们等一等到是无所谓;但是皇上会等吗;大清朝会等吗;我们的这些将士能等吗;先不多说其它的;我们就说眼前;多等一日;我们就要耗费多一天的钱粮;而且现在天气炎热;酷热难当;我们到是无所谓;但是将士们呢;如此搞下去;将士们一定会有怨言的。”
“军师的顾虑;本帅理解;这也正是本帅所担心的;但是,你可能没有想到;郭破天居然也想到了这一点;而且他还帮忙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曾国藩道。
“竟有这等事?”李鸿章很惊讶。
“是的,他说,他可以想办法让出如今太平军的驻地;将这驻地留给我们;他们的驻地环境不错,他还说,我们的将士们一定可以住得舒坦,绝不会有怨言,而他则会率领太平军退到安庆府前扎营;还有;他会想办法给我们搞到半个月的粮草;至于皇上那里;他可以配合我们;让我们多打几场胜仗;并为我们广造舆论;说清军大胜太平军等等;这样一来,我们也不用太担心皇上会怪罪了。本帅考虑了很久;如果事情真象郭破天所说;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要最后的结果能让皇上满意; 皇上还会在意我们怎么做吗?”曾国藩话中的意思已经明显了。
“这郭破天想的还真周到;但越是这样;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小心一点;免得最后着了他的道。”李鸿章就没有真正相信过郭破天。
“先不管它;我们听其言;观其行;现在最重要的是将粮草与驻地的问题解决。”曾国藩道。
“皇上那里怎么办?这最后的期限快到了啊。”李鸿章担心地道。
“不要紧;本帅已经书信一封给恭亲王;让他在皇上面前周旋此事;想来必定可以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曾国藩道。
“恭亲王会听咱们的?”李鸿章有点怀疑。
“军师;这你就不用担心了;这恭亲王是只老狐狸;如果说如今的朝廷还有谁能将这世事看得如此通透;那此人非恭亲王莫属。”曾国藩笑着道。
“是;大帅英明。”李鸿章道。
“国华;你再将驻地的事与军师讲讲。”曾国藩道。
“是。”曾国华应诺之后;便对李鸿章详细地说起了太平军如今驻地的情况。
曾国华前段时间扮着郭破天的亲随;亲自去了一趟太平军的驻地;那地方真是让曾国华大开了眼界。俗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这地头蛇果真是有两把刷子。曾国华虽说与太平军在这周围交战多年;但要不是郭破天带他来;他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个好去处;难怪他们前段时间怎么找;都找不到太平军;原来是占据着这么个福地。
此处虽不是人间仙境;但也可称得上是世外桃源。
太平军的驻地在一处山谷中;此谷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在这盛夏时节;外面皆是酷热难当;而此地却是凉风习习;如是静坐某处或觅地而卧;一阵风吹来;那绝对有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让人说不出的清爽惬意。更难得的是;此处虽然是三面环山;但山上却是绿意葱葱;那里有不知生长了多少岁月的参天古树;高大的灌木丛;叫不出名字的绿色植等等。一切都被笼罩在绿的海洋里。如果你身处其间;你会忘了这尘世间的烦恼;甚至于你会想着终老于此。
对了;还有那片巨大的湖泊;就是那所谓一面环水的水;清风许来;水波不兴;如果你是诗人;荡舟在这湖面;你会诗兴大发;如果你是歌者;你一定想在此高歌一曲。面对如此美仑美奂的奇妙美景;你又岂能无动于衷。
太平军沿着谷底向上;扎下了几百座大营;直至延伸至密林深处;连绵不绝。
这里可算得上是天然的屯兵之所。
当曾国华将他所见到的地方向李鸿章描述出来的时候;李鸿章目瞪口呆;他不相信这世间竟能有如此美妙的去处。
“军师;你感觉如何?”曾国藩盯着有些失神的李鸿章;饶有兴趣地道。
曾国藩初听曾国华此言;心中何尝不也是震惊不已;他心中当时就冒出一句话;那就是太不可思议了。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大帅;没想到这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的好去处;简单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居于其间者;必能受到上天的眷顾;这郭破天还真舍得。”李鸿章叹道。
“这就是为什么本帅虽有疑问;但不得不相信他的原因;他所做的一切;都不得不让本帅相信他是可靠的;可能他现在每做一件事;都是在努力使本帅释疑;这郭破天实在是有心人啊。”曾国藩似乎对郭破天所在的一切十分满意。
“国华;依你看;我们是否能在此扎营?”李鸿章又问曾国华道。
“完全没问题;太平军退走之后;会将所有的营地保持原样;我们只要进驻就行了;简单方便;如果从纯军事角度来讲;此地非常适应屯兵;末将认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郭破天的好意。”曾国华当然是希望驻在这种地方了。
“既然如此;军师;我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直接笑纳就好了。”曾国藩笑着道。
“看来;我们实在是找不出任何反对的理由。”李鸿章的意思是他也不反对。
“那好;就事就这么定了;国华;你与郭破天做好联络工作;太平军一撤走;我们就进驻此地。”曾国藩道。
“是;大帅。”曾国华道。
“军师;你晓谕众将;收拾好行装;只待太平军一动;我们即刻拔营。”曾国藩又吩咐李鸿章道。
“是;大帅;学生这就去安排。”李鸿章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五十七章 整治风气()
在郭破天的配合下;曾国藩率领清军顺利地进驻了原来太平军在山谷中的营地。在进入此谷之后;清军众将这才深刻地体会到曾国华所言不虚;此处真乃人间仙境也。
如果不是因为身处乱世;可能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在此结芦而居,了却残生吧。。
此后的一段日子;曾国藩等人的生活过得平静;悠闲;这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没有战争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安逸的生活是把双刃剑,人们得到的是心灵上的满足,但它却可以软化人的斗志;让人不再有向上的动力;湘军中的很多人原本出身就不是很高贵;后来又跟随曾国藩南征北战;基本上就没有过很舒心的日子;现在突然间过上了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很多人都开始放松下来;甚至很多人都生出归隐之心。
经过初始的兴奋之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些清军的高层们突然意识到;如果继续再这样安逸下去;可能用不了多久;英勇善战的湘军与楚军将不再会打仗;经过多年血与火考验的强大军队将有可能土崩瓦解;这样的后果将会十分严重;看来;太安逸了也不是什么好事。这样的风气不可助长;而且需要采取措施;马上予以制止。
在经过一番的酝酿之后;曾国藩决定在全军搞一次整风运动;好好刹一刹这种只知贪图享乐的不正之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曾国藩专门为此召开了一次整风会议;以保证整风运动可以顺利展开。
曾国藩的帅帐设立于众多大帐的正中央;地理位置极佳;给人一种此地风景独好的感觉。
此刻的帅帐之中;众将济济一堂;为整风运动专门召开的吹风会正在这里进行。
“各位;今天召集大家来此的意图;想必大家都明白了;正是因为我们的军队中出现了一股安逸享乐的不正之风;所以我们必须断然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从而使我们的军队可以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本帅希望在坐的各位一定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督促所属人员认真做好自我检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曾国藩严肃地道。
“是;大帅。”众将齐声应是。
“好了;现在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自由地发表意见。”曾国藩趁势打铁。
“大帅;学生先来抛砖引玉;说说自己的看法。”李鸿章首先道。
看他这样;就知道他已经与曾国藩串通好了;两人是来唱双簧的。
“军师请讲。”曾国藩点点头;道。
“学生认为;一方面;我们可以以小队为单位;成立若干学习小组;每天早;中;晚三次进行整风知识的学习;大家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讲出来;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再以每七天为期;进行一次考核;对表现好的将士进行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将士要进行批评教训;甚至是给予一定的处罚;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确保这次整风运动真正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在全军成立整风工作委员会;下辖若干个巡视组;不定时对全军整风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以配合和监督整风运动的顺利开展。”李鸿章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好提议;军师;你的这个提议好啊;如此一来;我们这次的整风运动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咱们说干就干;本帅就任命军师出任整风工作委员会的总监督;全面负责此次整风运动的一切大小事务;争取将此次整风运动搞的有声有色;以达到我们整风之目的。”曾国藩顺水推舟地道。
“是;学生定不负大帅所托;一定竭尽全力将此事办好。”李鸿章道。
“很好;军师;全靠你了。”曾国藩道。
“大帅言重了。”李鸿章道。
“诸位;你们对此事还有何看法?”曾国藩道。
“曾大帅;属下也来说一说。”骆秉章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好啊;各述己见本来就是本帅的初衷。”曾国藩很高兴有人再来讲一讲。
“属下觉得大帅的这个提议非常之好;这不仅是对全军风气的一次扭转;更是有利于将士们精神面貌的提升;可谓是一举两得之事。”骆秉章佩服地道。
“骆先生;本帅不需要唱赞歌;本帅需要的是好的建议;需要的是挑刺;找漏洞;不知骆先生对此有何见解。”曾国藩道。
“是;大帅。那属下就说一说自己的见解。”骆秉章道。
“本帅洗耳恭听。”曾国藩道。
“曾大帅;我们楚军之兵源多出自西北;与湘军之组成有比较大的区别;湘地地处中原;受中原文化之熏陶;将士们大都识大体;服从管理;但是楚军却有些区别;西北自古乃蛮荒之地;民多不习教化;兵多不服管理;大家以武力为尊;所以;如果我们以常规的办法来整顿楚军;可能会适得其反。”骆秉章想了想;字斟句酌地道。
“骆先生;你的提法好啊;本帅还真是没想到这些问题;既然你有此一提;你觉得应该如何办理呢?”曾国藩高兴地道。
“大帅;属下认为;在楚军中应该设置一套适合于楚军自己的整顿之法;这要以楚军的实际情况做为基础;但却有别于湘军;而实施的办法却不能脱离于整风运动的总体思路。”骆秉章道。
“嗯;你讲的很有道理;这事的确要慎之以慎;你能详细说说吗?”曾国藩又问道。
“属下已经有了粗略的想法;但仍需要再深入考虑一下;然后才能禀明大帅。”骆秉章道。
“行;那你就好好考虑吧;不过;有个事;本帅想请你帮忙;不知你是否愿意?”曾国藩道。
“大帅言重;请您吩咐。”骆秉章道。
“本帅想让你出任这整风工作委员会的副总监督;不知你意下如何?”曾国藩道。
“这;这…。。”骆秉章拿眼看了看左宗棠;没有立即回答。
“骆先生;大帅让你干;你就干;不需要犹豫。”左宗棠沉着脸道。
“是;是;曾大帅;属下领命。”骆秉章见左宗棠同意了;立马应命。
“那就有劳了。”曾国藩客气地道。
楚军毕竟远来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