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伐明-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两人悄悄地说话之际,已经被带到延安府衙刘宣统帅节堂之中。

    延安府府衙占地六十余亩,房间上百间,是一个传统的三进跨院。其中大堂中驻扎着刘宣的亲兵,二堂是伤病的彩号营,还住着冯吉仁领衔的军医处十几名医生,三堂里面就是刘宣的帅帐节堂,里面除了中军的一些文士外,也只有刘宣的警卫和家眷。

    像李自成刘宗敏这种投靠的流民义军,刘宣开始每天都要见上几位。但是随着前来投靠的义军越来越多,大部分义军首领觉得受不了刘宣军中严格的军纪,或者想要保持独立性,不想放弃一言九鼎的权力,这些义军首领只是听闻了刘宣的豪爽大方,都想沾些好处,打些秋风。

    后来刘宣也感觉到不耐烦,他让麾下脾气最好最细心的胡宽负责接待,凡是真有诚意投奔的义军,刘宣才会亲自接见。那些打秋风之人,或多或少给些粮食,也省的他们麻烦刘宣。

    李刘二人进入延安府衙,见到了刘宣随身的文书胡宽。胡宽此人为了报答刘宣的知遇之恩,做事向来非常认真,他仔细的将刘宣军中的政策交代给了李自成二人,主要就是接受全面的改编,接受人员的调动,遵守军中的纪律几条。

第一百零二章李自成三() 
李自成刘宗敏二人,现在也是刚刚起兵造反,还没有什么割据称王的野心。二人冒着杀头灭族的危险造反,也只是因为生活逼迫,活不下去罢了。

    对于刘宣的这些条件,二人也比较满意,毕竟如今这世道有一口饭吃就非常艰难了。所以李自成与刘宗敏欢天喜地的回去,等待刘宣整编命令。

    与此同时,刘宣正在节堂之内来回踱步,刘宣身边的文书叶谬之胡宽二人站在旁边,一言不发的看着刘宣。

    刘宣随身的文书本来不少,但是因为骨干的缺乏,孙登被派到后勤司担任司长,也算是一步登天,周建精通算学,也一并被刘宣派出去辅助孙登,另外一人王庚性格慷慨激烈,被刘宣派去了最需要文士的炮兵营担任哨长。

    如今整个刘宣身边文章娴熟,能承担起刘宣贴身秘书重任的也只有叶谬之胡宽二人了。此二人见刘宣来回踱步,还是性格跳脱的叶谬之憋不住话,率先开口道:“将军,你心绪不宁,从李张二人离去就一直踱步不停,可是心中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吗?我与胡宽虽然不能说才华出众,但是也是将军的心腹之人,也是可以为将军稍减疑惑的。”

    刘宣听了此话,看了看叶谬之胡宽二人,仿佛下定了决心道:“我见李自成沉稳,刘宗敏骁勇,都是难得的人才,与我非常投缘。决定破格提拔李自成担任营官,又担心军中士卒多有怨气,才没有下定了决心。”

    听了刘宣的想法,心直口快的胡宽几乎条件发射的说道:“将军不可。李刘之辈,都算是实力弱小刚刚来投的流民,如果一来就给予高官重位,恐怕军中的将校也会怨声载道,这样做恐怕也会有损将军的威望。”

    “不错,现在将军已经有了根基,各项制度也逐渐成熟,不再是将军草创之时。将军这一次提拔了功勋不著,能力平平的赵鲁,军中的将校已经觉得不公平,如果这次在提拔外人,恐怕大家心中的怨气只会更大。”叶谬之听了胡宽之话,马上接着说道。

    刘宣听了胡叶二人之话,脸上不置可否,口中却说道:“你二人说的也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现在军中死水一滩,我还是想搅一搅军中这潭死水。再说重用李刘二人,也能千金买马骨,吸引更多的义军前来投靠。”

    刘宣下定了决心,那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他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利用降军与青壮大规模扩充军队,打乱军中渐渐崛起的山头势力。

    这一次他独断专行,调任陈铁牛担任新组建的第七营营官,张五斗为副营官。李自成担任第八营营官,刘宗敏担任第八营副营官兼任前哨哨长,田见秀、李过、刘芳亮三人任哨长。就连炮兵营副营官刘武,也借着这个机会扶正,成为炮兵营营官,王庚也官升一级,成为炮兵营副营官。

    营官一级,已经是刘宣军中真正的核心,而营官以下,只能算是骨干。到了营官一级,地位与普通将校也会大不相同。

    这一次刘宣几乎提拔了三个营官,尤其是对新投降的李自成,更是表现出了罕见的信任。不仅提拔新降未久,寸功为立的李自成担任八营营官,而且将他麾下的四个哨长一个副营官也全部交给了他的亲信兄弟,这样的待遇,不仅投降的刘勇没有,就连混天王张应金,也远远比不上这个自号闯将的李自成。

    李自成一步登天,从一个几百人的造反流民成为精锐的一营之长。他从自己的队伍中选拔了符合要求的两百多精锐,剩下缺额的士卒,全部从练兵司训练的新兵补充。

    攻破延安后,刘宣将投降的官军、归附的流民、招收的精壮全部投入练兵司。在练兵司司长李昭云,副司长郎雄的用心操练之下,经过一个多月时间,这两千六百多名士兵已经成功的适应了刘宣严酷的军纪,看上去也似模似样,表现不错。

    尽管刘宣没有在李自成第八营下面安插哨长一级军官,但是军法官、队官、什长这种基层骨干却安插了不少。十六个队官中刘宣一次性安插了超过十个,六十一个什长中有四十三人算是刘宣的嫡系,可以说这支第八营尽管上层全是李自成的亲信,而基层却大部分都是刘宣的嫡系,有了这些嫡系的基层军官,刘宣也不害怕第八营失去控制,成为李自成的私人武装。

    李自成尽管一步登天,成为高高在上的营官,但是却或多或少受到其他各营的排斥。尽管那些营官可能不在意,但是各支老营中的队官哨长却愤愤不平,觉得刘宣赏罚不公。

    他们不敢在营中非议刘宣,只能拿新成立的第八营出气,或多或少第八营都受到一些歧视,就连成立不久的第六营,第七营,也稍微受到一些拖累,所幸第六营第七营的军官都是追随刘宣起兵的老人,承受的压力也稍微小一些。

    对于这种情况,刘宣也早有耳闻,他决定开一个全军队官以上骨干都参加的大会,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刘宣做事从来都是雷厉风行,想干就干。他们上布置了会场,迅速传达了军令,决定第二日下午就开这个大会。

    第二日下午,各营刚刚吃完午饭。各级军官纷纷出营,成群结队的来到府衙节堂。刘宣现在麾下共有八个步兵营,两个骑兵营,一个炮兵营十一个营级建制,练兵司、后勤司、武备司、军法司四个司司长也相当于营官,军医处、军妓所相当于哨长。

    十几个营级单位,营官副营官一级已经有二十多人,哨长副哨长一级军官更是超过百人,队官这种基层军官更是二百多人。军中所有的骨干相加,足有三百多人,弄得节堂几乎人满为患。

    刘宣高坐在帅案之后,制止了众人大声的喧哗,他声音洪亮的说道:“最近我任命了三个营官,听说军中对我刘某人也有些意见。我刘某人向来的原则就是说话痛快,咱们都是起兵造反的英雄豪杰。有话说、有屁放、有意见就提,在人家背后嚼舌头不是好汉所为,更像是娘娘腔与长舌妇。”

    “大家既然对我刘某人,对李自成、赵鲁、陈铁牛等新任营官有意见,都可以现场提出来。我刘宣说话算话,哪怕今天大家说的再难听,我刘宣也不会记仇。我刘某人的性格大家都有所了解,从来是说一不二,说到做到。”

    “现在谁有意见,都可以马上提出来,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

第一百零三章李自成四() 
这一次刘宣开办大会,队官以上的军官几乎全部参加,除了少数执勤的之外,整个刘宣节堂内就超过了三百人。

    刘宣这一通直言不讳的抢白,让节堂内的三百多位军官顿时鸦雀无声。众人见刘宣发怒,纷纷不敢多言,免得惹怒了火气冲天的刘宣,平白吃了苦头。

    刘宣见众人不敢惹怒自己发言,他伸手一指,指了指坐在前面的杨四宝说道:“杨四宝,我可是听闻就属你的牢骚最大、闲话最多,你平日不是很能说吗?这一次就上台来,给大家谈一谈,你杨四宝勇冠三军,不会是下面没带把的小娘子吧。”

    杨四宝这几天的确牢骚很多,没想到却这些牢骚话却传到刘宣耳中。他被刘宣在众将面前点名,顿时闹了一个大红脸,加上被刘宣当众嘲讽刺激,顿时牛脾气发作起来,也不理会旁边刘武的拉扯,站起身来说道:“不错,对这位新来的李自成当上营官,我杨四宝确实心中不满。”

    杨四宝一把掀开身上的衣衫,露出了健壮的胸膛,他指了指胸前十几道伤疤说道:“我杨某人之所以能当上营官,除了刘大哥的简拔之恩外,全靠身上这些伤疤换来的。这些伤疤,就是我杨某人的说怪话的资本,这位李营官一来就与杨某并列,此等逢迎主公的幸进小臣,如何能与老杨并列。此人当上营官,我老杨也并不心服。”

    杨四宝说完这些话,心中也有些惶惶不安,但是看见四周将校敬佩的眼神,却顿时有些飘飘然。

    他正要坐下,却看见大哥张虎成恨铁不成钢的眼神,而身边的刘武用仅有的一只手臂,奋力拉着自己,想要让自己赶快闭口坐下。最让人无语的就是沉默寡言的张五斗,他的眼睛无神的看着杨四宝仿佛在说道:“蠢货,你难道不知道刘大哥正在找出头鸟吗,你现在急赶着当这个出头鸟,哪有什么好果子吃。”

    杨四宝正要落座,只听见高居帅椅之上的刘宣愤怒的站起来大声痛斥道:“杨四宝,你是不是想要造反?”

    “你杨某人自认为立下了功劳,耻于与众将为伍。你如此自视甚高,我倒要听一听,你立下过什么了不起的大功,居然会如此自傲。我刘某人麾下,骁勇善战的勇士不知凡几,今天在座的诸位,那一人没有杀敌立功?”

    刘宣不等脸色通红的杨四宝接话,双手一指杨四宝骂道:“你杨某人立下过战功,我老刘难道亏待过你吗?你们这些兄弟,在董家堡归附时是什么样,现在的地位是什么样?”

    “你每天骂骂咧咧,就差一点指着我老刘的鼻子骂我是昏主了。如今这延安地界,到底是谁做主?是你老杨还是我老刘?”

    “孔明来投,刘玄德马上提拔为军师将军,地位还在关张之上。我老刘身为一军之主,莫非就不能提拔一两个英才猛将?”

    明末之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已经流传了几百年。哪怕在各种茶馆乡间,也有各种评话艺人以说三分为生,关于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人物背景,也已经被大部分百姓说熟知。

    台下的李自成听闻刘宣将他比作诸葛孔明,顿时有一种士为知己死的感觉,他上前几步,跪倒在帅案之前说道:“小人刚刚来投,寸功未立不足以担任营官重任。愿意放弃营官高位担任陷阵的死兵,将军赏罚公平,小人相信不过几月,定能从新担任营官,让众将心服口服。”

    刘宣轻轻抬手,对李自成说道:“李营官过谦了,况且一军之主,哪有说了不算出尔反尔的道理,我倒要看看,如今这大军之中,到底是谁家天下?”

    听了刘宣如此诛心之话,杨四宝知道刘宣真的发怒了,于是再也不敢顶嘴,他小心的坐在凳子上,嘴里嘀咕的说道:“老杨只是心中不平说些牢骚话,并不是要造将军的反。”

    刘宣耳朵很尖,马上听见了杨四宝小声的嘀咕,他狠狠的手中的茶碗摔在地上,大声训斥道:“还敢顶嘴,莫不是军中让你杨四宝做主,你才肯罢休。不如这样,你上来当这个家,我刘某人退位让贤,当第四营营官,你看如何?”

    刘宣话一说完,只见李旭升怒发冲冠,他愤怒的将手中的的马鞭砸在桌子上,大声叫道:“除了我姐夫,无论谁当家,我李旭升第一个不服,谁敢造次,老子也要让你们看一看老子手中的刀利不利。”

    见骑兵营一营营官李旭升发话,骑兵二营营官刘勇也跃跃欲试,刘勇因为前次夜战,唯一的儿子死在张虎成箭下,向来与张虎成杨四宝等人不合。他虽然投降,但是心中对于刘宣这支军队却没有多少认同,眼见刘宣与杨四宝起了矛盾,顿时唯恐天下不乱的闹起来,他手持刀剑指着杨四宝骂道:“此人脑后有反骨,定是那作乱反叛的魏延,请将军恩准,斩杀此等桀骜不驯之辈。”

    眼见刘宣发怒,下面的众将也不敢为杨四宝求情,反而有不少人还和他划清界限,哪怕是他麾下的哨长队官,除了极少数之人外,大部分军官都斥责杨四宝野心勃勃、想要造反。

    杨四宝怒气冲天,猛地站起身来,想要殴打这些落井下石之辈。却见李自成的助手刘宗敏忽然上前,死死地按住了杨四宝,解下手中的腰带,压住杨四宝的挣扎将他牢牢捆住。

    杨四宝勇冠三军,在刘宣这支大军也算数一数二的勇将。没想到毫无名气的刘宗敏,居然如此力大惊人,竟然能制服野蛮霸道的杨四宝,众人眼中惊疑不定,面对慧眼识英雄的刘宣也露出一丝崇拜之色。

    刘宗敏当了副营官,还没有嘚瑟几天,就被众人排斥讥讽,哪怕是他胸怀宽广,但是对粗豪无礼的杨四宝满脸意见,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他假公济私的收拾了杨四宝一回,因为对杨四宝满脸意见,他下的手也很重,让勇冠三军的杨四宝很是吃了几分苦头。

    眼见下面混乱纷纷,众将纷纷声讨杨四宝。尤其是被杨四宝得罪的刘勇、赵鲁、陈铁牛、刘宗敏之辈,仿佛不砍他的脑袋就不足平息大家的愤怒。尽管还有不少人为杨四宝求情,但是声音远不如要求杀头的响亮。

    刘宣用力拍了拍惊堂木,大声叫道:“都肃静。老子刚才已经说过,不找后账,大家畅所欲言。刘宗敏,你也不要公报私仇,还不将杨兄弟解开。”

    “我刘某人虽然比不上唐太宗汉光武这样的英雄豪杰,但是也不是无故乱杀功臣之辈。杨四宝虽然牢骚满肚,但是心中也没有造反的意思,我刚才所说的都是气话,大家不要较真。”

    “现在继续开会,谁还对李营官等人有意见,可以现在提出来吗!莫非还要我一一点名不成。”

    众将见刘宣刚才发作了杨四宝一番,纷纷化作缩头乌龟,无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刘宣见众将不再开口,指了指李自成说道:“李营官,因为你的事情闹出了如此风波,你已经全部看见。如今我大军已经全部集结,等与王嘉胤通过信见过面,咱们就东渡黄河去山西发展。”

    “我知道你本事了得,这一次大军拔营就以第八营为前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定要扫清延水关、清水关两处渡口附近的堡镇,收集足够大军渡河的船只。此战关系到全军的生死存亡,你们五日后就出发,如果这一次寸功未立,我就如你所愿,贬你下去担任小兵。”

    李自成神情庄严肃穆,他脸上一脸坚定的说道:“请将军放心,此次作战,末将愿立军令状,此战如有散失,末将提头来见。”

    刘宣见李自成的回答如此提气,也被这个场景激的热血沸腾。他解下腰中的宝剑,亲手递给李自成,然后庄严的说道:“这次作战,第八营军中事物全部交给李自成做主,谁敢违抗军令,哨长以下请用此剑斩之。如果李营官此次旗开得胜,三军将士之前,刘宣愿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