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史太岁之外,另一个临阵而逃的哨长王登高也被刘宣决定明正典刑、斩首示众。
史太岁哨伤亡惨重,四个队官阵亡两人,重伤一人,勇猛善战的骨干几乎一空。而王登高这个哨溃散而逃,免不了被刘宣大肆清洗,可以说经过这一战,李旭中第三营已经伤筋动骨,彻底失去战斗力了。
今日之战中,俘虏的守军人数较少,只有三百余人,大部分守军都丢下兵刃,逃散回了家中。因为刘宣的严格军令,严令麾下的士卒随意进入民居,所以这些守军才能够幸存。
至于缴获的铁甲,就更加稀少了,经过仔细搜索,还不到三十领。府库中的收获也不算很多,现银已经空空如也,看来早已经犒赏三军,粮食还不足百石,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如果从这样看,刘宣打这一仗也有些亏本,不仅与延川县百姓结仇,而且缴获的物资也入不敷出。
但是和大明其他地区一样,延川县中最肥最富的并不是县中的府库,而是城中的各家乡绅。只要这些乡绅还在,刘宣就能刮出大笔的银两、粮草、食盐、布帛等紧俏物资。
刘宣将这些账册一一看完,锤了锤发困的腰肢,看了一眼已经熟睡的金娘,眼中流露出几丝温情的笑意。
金娘已经怀胎七月,身子也越加沉重,因为连日行军赶路,金娘的身子骨早已经劳累不堪。今日天色刚刚昏暗,她就沉沉的睡去,刘宣不愿意打搅金娘的美梦,随便披了一件厚衣服,小声的关上了房门。
尽管已经过了惊蛰,快到春风,但是气候还是非常寒冷,尤其是夜间的温度,还在零下十度左右。刘宣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决定巡查一遍营垒。
刘宣刚刚走出了房门,在门口站岗的侍卫亲兵分出两人,默默的跟在刘宣身后,仿佛悄无声息的幽灵。他沿着县衙转了一圈,活动了一下筋骨,正要回去睡觉之时,却遇上了正在查哨的赵鲁。
刘宣摆了摆手,亲切的说道:“原来是赵大哥,咱们兄弟也好久没有唠些家常了,这次深夜巧遇,我俩就好好谈些家常话吧。”
刘宣军中规矩甚严,哨长每日都要轮值查哨,今日恰巧轮到赵鲁。因为有军务在身,赵鲁既不能拒绝刘宣,也不敢贻误军机,脸上也露出几分难为之色。
刘宣一拍脑袋,心中也有几分了然,他快走几步,与赵鲁并驾齐驱,开始说道:“赵大哥腊月娶了娘子,兄弟还讨了一顿酒席,现在三个月过去,不知道怀没怀上?”
赵鲁脸上露出几分羞涩,摸了摸脑袋,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刘宣见赵鲁有些尴尬,于是连忙转过了话题说道:“兄弟刚刚起兵之时,全靠赵大哥鼎力相助,如果没有赵大哥这股流民,兄弟也未必能有今日兵强马壮的局面。”
赵鲁连连摆手,谦虚的说道:“哥哥言重了,以哥哥骁勇善战,多谋善断的本领,即便没有遇到我这平庸之人,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赵鲁此人算是刘宣最早的一个部下,早期军中的地位还超过李家兄弟,算是刘宣麾下的第二人,但是因为能力一般,渐渐地落后于众人。
在董家堡第一次整编之时,赵鲁就落后一步,只当上了副哨长。所幸在延长县,刘宣麾下大肆扩军,赵鲁才借着这个机会当上了哨长,在赵鲁的心中,刚开始也不免有些埋怨,常常说一些牢骚话,甚至还传到刘宣耳中。
后来见刘宣的实力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狠,直到攻破延长县,斩杀众乡绅之后,赵鲁才算认清了自己,从此彻底对刘宣归心。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宣今日碰巧碰上了赵鲁,才向他说出这番话,表示没有忘记当日的恩情。
刘宣察言观色,见赵鲁放下了心结,然后长叹一口气说道:“赵大哥,今日攻破延川县,大伙儿都非常高兴,唯有我自己却非常担心。今日一战,延长百姓死伤惨重,仅仅尸首,有收拢了六百多具,实际的死伤,还要远远超出。”
“这六百多具尸首,代表着延川县城六百多户仇恨我们的人家,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我们自己的亲人死于仇敌之手,寻常的小恩小惠,怎么让人家缓解仇恨。”
“固原兵变已经被彻底平定,榆林镇的精锐官军很快就能赶回,到时候外有官兵进剿,内有百姓仇恨,我们的前路又在何方?每走一步,我都忧虑不堪,慎之又慎。”
“赵大哥,你虽然当上了哨长,却能与麾下的众兄弟打成一片,应该能听到不少士卒的心声。你给我所说,士卒现在对我们这些当官的有没有意见。”“
“这个话,出了你嘴,入了我耳,不会有第三人知道。兄弟我的为人你也知道,一定不会心怀怨恨,暗中报复士卒。”
赵鲁张了张嘴,却没有说什么,因为他投军时有不少族人朋友跟随,所以能听到不少士卒,甚至是什长、队官的不少议论。对于这些议论,以他对刘宣的了解,肯定刘宣不会愿意听。
刘宣从赵鲁的一些脸色看,发现了不少端倪,于是紧接着说道:“是不是不少兄弟对我有些不满,赵大哥你且大胆直言,也好让兄弟马上改正。”
赵鲁见刘宣诚意十足,于是实话实说道:“兄弟们确实有不少意见,尤其是没有成家的兄弟,因为你的规矩急严,不让大家找女人,大家对你也有些埋怨。”
尽管赵鲁说的很委婉,但是刘宣已经听出了不少意思,因为刘宣禁制**妇孺,在军中也没有设立营妓,不少士卒每日欲火积累,难免口中有些胡言乱语。
估计刘宣的直系亲属,也经常被不少被欲火灼烧的士卒暗中问候。
刘宣回到兵营,假装对身边的亲兵说自己准备设立营妓,看看自己身边亲兵的反应。
刘宣随身的亲兵反应果然不出所料,一时间都欣喜若狂,仿佛马上想要快活一番。
短短的两三日内,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三军,刘宣见军心确实如此,只好勉为其难的准备设立一个军妓所,好让大家有一个放松的去处。
第五十五章军妓()
刚才刘宣与赵鲁谈了不少时间,从赵鲁口中听到不少底层的意见,大致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第一,后勤营每日都是吃大锅饭,打饭的厨子厚此薄彼、分配不均,不少士卒的家小都吃不饱穿不暖。”
“第二,赏赐的银子花不出去、没有任何流通环节,几乎没有任何用处,让士卒都有些埋怨。”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军中没有营妓,尽管不少士卒都有家小,一部分军官已经成亲。但是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大,如果处理不好,恐怕会弄出事端。”
刘宣与赵鲁交谈了不少时候,直到赵鲁查完岗哨,两人才在军营口分手,刘宣也回到营中,忧心忡忡的艰难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刘宣就开始处理营务,他擂鼓聚将,让所有士卒列阵在大校场上,然后将昨夜溃逃的王登高等百余人溃兵押上校场。
眼见刘宣弄出如此大的阵势,王登高已经察觉到不妙,他双腿酸软,哭爹喊娘的不停挣扎,苦苦的哀求着刘宣放他一马,饶他一命。
刘宣冷漠的看了看王登高一眼说道:“咱们这支队伍,在成军以来,还没有吃过大亏、打过败仗,这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严明的军纪,有功则赏、有过必罚。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力往一处使,每到战阵之上,才能奋勇争先。”
“王登高这个王八蛋,作为一个刚刚过来投靠老子的流民,老子让他吃饱喝足,还提拔他当上了哨长。咱们这个队伍,加上老弱妇孺足有上万人马,但是哨长一级的官员还不到二十个,无论怎么说,老子对他也算不薄了吧。”
“可是昨日攻城之时,眼见长官在城头遇险。他王登高不仅不尽力救援,还带头逃跑,像这种害群之马,老子定要借一借他的脑袋,来警示后人。”
王登高在投靠刘宣之时,并不是自己孤身一人,而是率领一支规模不小的饥民,这些饥民中,还有不少他的父母妻儿,亲朋故旧。
眼见刘宣将话说的如此直白,王登高只觉得嗓子干哑,他发疯的嚎叫了几声,想要挣扎逃跑,却被身后的刀斧手一脚踹到在地,他只感觉到一柄巨大的鬼头刀迎面而来,就彻底失去了意识。
刘宣看了看盛放在托盘中的王登高首级,轻蔑的笑道:“将这个胆小鬼的脑袋挂在第三营门外,五日之后与尸首一并掩埋,别让他埋在烈士墓园旁边,免得玷污勇士的忠魂。”
斩杀了王登高,刘宣还不肯罢休,他连声令下,将王登高哨中什长以上的人员全部砍头,普通的士卒饿饭三天,然后逐出战兵营充当苦役。
刘宣这一通大杀特杀,借着三十个军官的人头,彻底威慑了敢于临阵而逃的风气。
自古以来,整治军伍就是要赏罚分明,一手拿长矛大刀,一手拿金银财宝,刘宣这一次杀了不少逃兵,当然要奖励勇猛的战士。
这次攻城战,当场战死的士卒共有八十六人,其中还包括一个哨长史太岁。对于史太岁的功劳,刘宣更要大力褒奖,他的家小,刘宣也一定会好好照顾。
刘宣将史太岁的老爹请上了点将台,先赏赐了史太岁黄金三十两,蜀锦一匹,骡子一头,猪肉三十斤。然后推金山倒玉柱的跪倒在地上哭道:“昨日太岁兄弟战死在城头上,我刘某人也非常痛心,太岁兄弟昨日战死,是为了大伙儿能攻克城池,我们今日在城中享福,一定不要忘了战死的太岁兄弟。”
“太岁兄弟算是独子,如今他虽然故去,但是我一定不会让勇士的遗孤受苦。今日,我刘宣就算是你老人家的义子,往后为您端茶倒水、养老送终,太岁兄弟的孩儿,也交给金娘亲自抚养,与我的孩儿一视同仁。”
史太岁的老父史博高已经年过六十,身子骨算是埋入黄土之中,他本来有两儿一女,家底还算殷实。
但是因为连年大旱,官府逼稅,才不得不沦落为流民,在短短的流民岁月中,他已经先后失去了五位亲人。如今做为顶梁柱的长子史太岁横死,史博高已经心灰心冷、了无生念,如果不是怕四岁的孙儿吃苦,史博高只怕早已经心生死志,随他的妻儿子女团聚去了。
今见刘宣对史太岁遗孤如此宽厚,不仅赏赐了黄金布帛,还赏赐了骡子让自己骑行,更将史太岁四岁的幼子史牛头认为义子,也算了却了自己最后的心愿。
史博高一时间五味杂陈,脸上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他将赏赐的财物都收拾起来,抱上自己四岁的孙儿,慢慢走下了点将台。
刘宣不仅对史太岁的遗孤这样照顾,凡是烈士的子女,刘宣也尽可能的给予关照,这次攻城战死的士卒,刘宣也给了他们的家人十两白银抚恤金。
十两白银,在政通人和的年月,几乎能在陕北之地购买三亩水田,这样大数额的烧埋银子,也只有刘宣这种将全县士绅搜刮干净的土豪,才能毫不在乎的一股脑拿出来。
这次攻城战,李旭中营中损失了两个哨长,战死了五十余个勇敢的士兵,受伤的更是达到了上百人,已经算是大伤了元气。
因为李旭中麾下军官缺乏,刘宣也只能从新提拔了一个新的哨长。此人姓赵名弘,赵弘在刘宣军中并不算非常骁勇,只能说是胆量不错、敢于战斗,他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却是因为出色全局观念、与不错的带兵本领。
在攻克延川县城战役中,赵弘在史太岁麾下充当队官,他率领麾下的一队士兵,拼死保住了两架云梯车,为后面的士卒保住了至关重要的登城工具。
即便这次战斗赵弘这个队死伤惨重,前后伤亡了不下于二十多人,但是却能死战不退,成功的保住了云梯车,立下了攻城第一功。
事后刘宣论功行赏,第一个就提拔了这个赵弘。
能在伤亡过半之后,还有再战之力,并且能出色的完成任务,这个赵弘一定善于收拢军心,也肯定得到了麾下士卒衷心的的拥戴信任。
这一次校阅,刘宣斩杀了临阵而逃的王登高,厚赏了战死城头的史太岁,提拔了立下战功的赵弘,前后涉及到三位哨长,在军中一时间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校阅之后,刘宣将拼死抵抗的王琼妻女,全部充为营妓,设立了军妓所,交给了投靠的童生王庚管理。
王庚本来是延长县乡绅,因为屡试不中,所以就想到了歪门邪道,想要考场作弊,在考场被提学官人赃俱获,惹出了官司,后来花了不少的银子,才摆平了此事。
经此一事,王家也快速衰败下来,田产也渐渐被别的官绅夺走,就连疼爱的幼子,也在与人争风吃醋中死于延长县豪绅何谷腾手中,王家实力大损,对上了实力不小的何家,又吃了不少大亏。
刘宣攻破延长县城后,斩杀了不少为恶一方的乡绅,其中就有王庚的仇人何谷腾,王庚本来吃了大亏无处声冤,心中异常烦闷,在大仇得报之后,便抛弃了祖产,死心塌地的追随了刘宣。
王庚尽管是一个小小的童生,但是学问上却还算不错,只是因为科场运气不佳,蹉跎半生罢了。
刘宣的麾下,读书人非常稀少,能将所有汉字认全的也不超过十人,就连文化最高的书记官,也只能会使用一些简单算术,就连三千五百个常用的汉字,也不一定能认全。
王庚的投靠,很快就算得到了刘宣的重用,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刘宣也知道王庚不是只会读死书的腐儒,此人也很会变通,算是有些才干,短短一段时间之内,就取得了刘宣的信任,暂时充当了刘宣的文书。
这次让他管理营妓所,尽管名声上不好听,但是也是刘宣麾下人才缺乏的原因,并不是对他的轻视。
刘宣心中一向厌恶军妓这种落后于时代糟粕,这种东西与他的价值观也有所冲突,但是营妓这种东西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年,自然也有他存在的原因。
从管仲设立营妓之后,中国历史上几乎百分之百的军队也设立了军妓,哪怕是后世民*阀混战中,一些小军阀军中还设有营妓。
况且刘宣现在处于流动作战之中,他的军纪也非常严格,不准士卒欺凌妇女。
如果长时间没有女人,刘宣麾下的士卒也不是能走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肯定会心怀怨愤,如果这种集聚的怨气一旦爆发,只怕马上就有大祸发生。
所以,刘宣也不可能违背众意,他从善如流的听取了底层士兵的意见,开始设立了军妓所。
军妓所中的军妓,全部都是被刘宣斩杀的官绅子女,她们每日需要接客五次,每次价格白银三分,其中两分归公,一分归自己所有,只要存够了一百两白银,就能离开军妓所,为自己赎身。
今日已经二十万字了,因为是新人,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卡文,更新也逐渐吃力,本书的成绩自然非常扑街,作者也心知肚明。从起点排行榜的情况看,火的书几乎都是挂着历史皮的都市文,或者是金大腿无脑小白文。作为一个看书超过十多年的老白读者,如果不是长时间的书荒,作者也不会写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题材。毕竟现在起点硬架空几乎没什么市场,写这种题材的几乎全是爱好为主。尽管本书非常小众,但是还是希望大家投票支持,新的一周,求推荐,求收藏。
第五十六章混天王()
刘宣处理了逃兵,提拔了一些战功过硬的军官,还设立了军妓所。短短几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