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北宋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北宋末年- 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一帮茹茹族人离得近,却没看清唐十一是如何出的手,全给惊得一愣。

    持棍壮汉也给惊得一跳,刚刚感觉明明就要击打在这宋人身上的,怎么给握住了。急迫之下,连忙用力回抽,却发现纹丝不能动。

    唐十一手腕一抖,壮汉庞大的身躯立时不受控制的连退数步,差点跌倒在地。

    唐十一握紧粗木棒一端,灌注内力的手腕猛然一扭,随着一阵“咯嘣嘣”刺耳响声,粗木棒顿时四散裂开,碎木屑撒落一地。

    在围观辽人瞠目结舌的震撼注视下,唐十一又将手中一小截木棒随手往上一掷,“怦”的一声闷响,不足半尺的一截木棒生生将地面砸出一个小洞来。

    卧槽,一群茹茹族人差点给惊傻,这手段何止恐怖啊。

    “你……你是,那名宋人跤手”曾和唐十一交过手的摔跤手终于认出眼前这个神秘莫侧的宋人来。

    唐十一看对方惊讶表情,知道是认出自己来了,淡淡的点了下头道:

    “现在城内已基本恢复如常,我们也已颁布了军令,有骚扰你们辽人或抢夺你们财产者,一律格杀匆伦”

    “啪哒”一声,族长叹口气,将手中铁叉扔在地上,又冲周围族人摆了下手。

    唐十一刚才恐怖手段,早将众人的信心给击垮了,看族长下达扔家伙的指示,哪还犹豫。

    唐十一也不多话,只是对族长点了下头,然后大踏步转身回走了。走到坡下,带领围在此地的特战队员和军士们全都撤离了。

    “就这么走了”一帮茹茹族人看着瞬间消失得一干二净的宋军,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唐十一边往回走,边深深意识到,攻城容易而要想得到人心难啊,看样自己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不过,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让城内居民实实在在的看到,切身感受到才行。

    于是唐十一当即令道:“史玉胜,现在授权你们情报部门,马上成立一个纠察处,队员可以从特战队员中调取,对所有违反军令者,无论是谁,一律严惩”

    “是”史玉胜高声应道。

    一直跟着的张应,完全被唐十一这小子的杀伐决断给震到了,刚刚只身闯虎穴,那手段简直非人啊,眼下又一连串的下达这么多稳定军心民心的命令。

    拿下朔州后,唐十一激动过后,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首先让刚从朔州赶过来的史玉胜写了一份安民告示。至于告示内容,唐十一也和众将反复琢磨过。觉得要想彻底稳固的占据朔州,必须做好安民工作。

    告示的大概内容是,不分种族,只要朔州居民,全都一视同仁,各家各户、城内商户和榷场上的各路客商,其财产货物都受到严格保护。连同朔州各大小马场,也同样受到保护。

    本来抱有很大戒心的各族人,特别是契丹人,以为末日到了,甚至都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心理准备。同样,受辽统治一百多年,早被胡化的当地汉人,也是对宋军充满了不信任,大多在采取观望态度。

    随着告示贴满全城,唐十一让史玉胜带上其所有的情报人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宣传大宋的保民护民措施,同时也暗中统计了城内住户情况。

    对于宋军宣传的各项想都不敢想的好政策,朔州城内居民将信将疑,还有这么好的事,各样财产不会被抢占,就连各种税赋也全给减免,而且还说什么一视同仁,不分种族……

    不过,疑虑归疑虑,朔州城经过一夜的动乱后,迅速平静如常,普通百姓也根本没有受到什么骚扰,更没有宋军烧杀抢掠。

    朔州居民很快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了。

    午时,城内秩序基本稳定下来,唐十一也才算是比较放了心,一直担心城内还会出什么乱子,还好,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在城内忙活半天,唐十一又率众来到城外,主要是将数个雷区检查一遍,又结合实际地形,做了一些新的布置。

    唐十一看着城外插满的红黄小旗如迷魂阵似的地雷区和安全通道,满意的点点头,现在估计辽人是没有精力反扑了,因为刚刚得到的最新消息,金军已兵临大同城下。

    “踏踏踏”突然从陈家谷口方向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马当先者正是王机,薛嗣昌也在紧随其后的一队精骑之中。

    原来,终不放心的薛嗣昌还是忍不住带着一队精兵,想亲自过来朔州看一看,并做一些必要的指示。说到底,是怕唐十一太年轻而守不好城或是惹出什么乱子来。

    王机自昨夜得知朔州城已被突袭得手后,心脏一直怦怦直跳了。翻身跳下马,直跑向唐十一,兴奋的也不知说什么好了,直接就是一拳头。

    唐十一对着好兄弟嘿嘿一笑,突然看到队伍中缓缓驶出一骑,连忙上前参拜。

    “末将参见薛大人”唐十一有点心虚道,不敢与老者目光相对。

    薛嗣昌盯着唐十一看了足有三秒,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其实刚刚远远的看到高大的朔州城头上那些衣甲鲜明的宋军将士,感觉不真实,这从来只会在梦中出现的情景,一夜之间变为现实,如何能让人一下子接受。

    薛嗣昌将目光从城头收回,又看到城外忙碌的将士,和遍地的小彩旗,心中有太多话要说,还是首先问了个最关心的问题:“你们两部伤亡情况如何?”

    “禀报大人,据初步统计,两路将士共阵亡127人,伤158人。”唐十一面色沉痛道。

    “啊”薛嗣昌闻言给惊得差点从马上掉下来,以为听错了,拿下如此一要塞,这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啊,这是特么怎么做到的。

    薛嗣昌震撼之余,连声逼问道:“你们是如何拿下朔州城的?斩杀情况如何?”

    薛嗣昌如此问,难道是辽军主动弃城跑路了?

    “禀报大人,我们共斩杀2420人,生擒532人,朔州节度使耶律洪和其他一帮主要将领,也大多被我们活捉。”唐十一答道。

    “什么?”薛嗣昌已经震惊的不知说什么好了,单从斩杀俘获的数字来看,就绝对是一场血战啊,何况对方是守城方,更是占据了绝对的地利人和,这小子是怎么做到的,怎么可能仅仅付出数百人的伤亡,就拿下城池并给辽军以如此巨大的杀伤。

    “你小子快快道来,此战过程究竟如何?”薛嗣昌边催马急往城内走,想快点亲眼看看情况如何,又急不可耐地问。

    同样,唐十一的话也将王机和其他将士给惊得目瞪口呆,全都张大了嘴巴,以为在听天书呢。

    唐十一将作战经过简略的说了一遍,众将士听得是面面相觑。

    “等等”薛嗣昌突然看到涌出城的一排排大板车,连忙喊停。

    薛嗣昌上前一看,再次被一车车的辽军尸体给震得一颤。同时又有点疑惑问道:“你们这是做什么?”

    “禀报大人,我们是把这些尸体拉到城外掩埋了”唐十一解释道。

    薛嗣昌更是惊疑不已,斩杀二千余名辽军,该是多大的军功啊,这小子只是统计个数字就全给埋了,这以后如何做证,如何将功赎罪啊,不光攻取的朔州城,这些尸首也是最好的军功证明啊。于是马上下令一队随从人员,认真清点一遍尸首,并登记造册。

    交待好这些,薛嗣昌率领一众人员进了城,马上又给惊得不轻,发现南城门内如被血洗了一般,犹散发着浓浓的血腥味道。

    “大人,当时末将就是率了五十名特战队员,占据这道城门后,与城外大军里应外合,才顺利的拿下了朔州城”唐十一解释道。

    薛嗣昌抬头看了眼烧得黑乎乎,早成一堆废墟的城门楼,不难想像那该是一场多么惨烈的战斗,也是唏嘘不已道:“特战队员一定伤亡不小吧?”

    “是啊,英勇战死三人,受伤五人”唐十一想想损失的这些战友,昨夜惊险一幕仿佛又萦绕在眼前,再次心痛不已。

    薛嗣昌看这小子悲伤的表情,目光变得不可理解起来,损失几个人而已,看你小子难受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小子在演戏呢。可是薛嗣昌马上想到,这小子无论是在梅谷堡的几次军事行动,还是在下江南时,好象都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啊,想到这里,更是暗叹一声,不知说什么好了。

    看着驻守城内要害位置的军士,街道上来回巡逻的军士,偶有一队军士走过,边走边喊:

    “所有各部将士,要严守岗位,严守军纪,有扰民者,一律杀无赦”

    薛嗣昌突然被一告示吸引,上前一看,再看城内秩序井然的样子,忍不住暗赞,这小子果然有一套,再看这些城内军士,真是文明之师啊。

    “你们还活捉了耶律洪?”薛嗣昌看城内情况,也彻底放了心,又突然想起此事来。

    “是的,就在前面辽军大营”唐十一答道。

    唐十一前面带路,一行人很快进得大营。

    “唐将军”时迁和李志立守在关押辽人的大营外,看唐十一过来,激动的喊了声。

    “好”唐十一同样激动道,一直只顾忙乱了,差点将时迁和李志立给忘了,看两人安然无恙的站在面前,也是激动不已。

    薛嗣昌已经率先进了屋,盯着室内耶律洪等十几名辽军高级将领,顿时又有种做梦的感觉。

    “大人,能将他们提前控制,多亏了他们两位啊。”唐十一指着时迁和李志立道。

    “好,你们都是我大宋的好儿郎”薛嗣昌随口赞道,目光还停留在一群辽军将领身上。

    耶律洪等人突然情绪激动的叽哩咕噜的大喊起来。

    听翻译一说,唐十一明白对方这是只求一死呢。也难怪,这么大城池,稀里糊涂的就给丢了,怎么丢的都不知道呢,能不窝囊才怪。

    薛嗣昌略一思忖,如何处理这些辽人也是一大麻烦啊,当即决定先带回太原府再说。

    候在一旁的唐十一,其实心里一直忐忑不已,当然顾虑的是这次私自出兵的事,看老头至始至终也没啥表示,不由悄声问道:

    “大人,两路将士攻取朔州,现在看来损失是不十分严重,可过程绝对是九死一生啊,当时无论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后果将不堪设想,大人您看,对这些劫后余生的勇士们?”

    “哼,你们真是好大胆子,不知道私自出兵是死罪一条吗?”薛嗣昌只是重重的哼了一声。

    “啊”唐十一看老头激动一路了,现在自己想给军士们提提军功的,怎么突然发起火来。

    “大人,我们也是看到大同府马上就要金军攻取,怕他们顺道南下占据朔州等地,到时我们将十分被动啊,于是才……”一旁的王机帮着说话道。

    薛嗣昌挥手打断了他的话,冷声道:“无故攻打友邻,又是私自出兵,往哪方面讲都是不可饶恕的重罪。”

    老头之所以如此说,也是提前给两路将校打个预防针,心想你们别琢磨军功的事了,上头如何定性还不知道呢。

    “柴洪现在何处?”薛嗣昌平静了下心情,又问道。

    “柴将军昨夜杀出西城门,去接收辽军马场去了,已经传来消息,他们已顺利的接管了辽军的四大马场。”唐十一答道。

    “奥”听到马场,薛嗣昌刚刚平静些的老心脏又不可抑制的狂跳起来,朔州多良马啊,不由露骨地问道:“这一战,你们俘获了多少战马?”

    “确切数字还没清点出来,大约一万八千匹吧。”唐十一只知道快两万了,于是报了个大概数字。

    薛嗣昌激动地点点头,简单根据朔州辽军数目算了下,这简直等于将对方的战马全部接收了过来啊。想想整个太原城,就算是整个河东路,也不过有马两三万,其中还包括一些老弱不能上战场的。

    “大人,这些缴获的战马皆是良马,我们也用不了这些,不如就由大人带回太原,分配给各路友军吧”唐十一看老头眼冒欲望之火,主动大方的提议道。

    “啊”薛嗣昌还没回话,跟随的一帮将校率先兴奋的惊呼一声。卧槽,近两万匹优良战马啊,不过,再想想朔州四周大量马场,忍不住口水横流。

    (本章完)

第359章 王牌尽出() 
唐十一当然没将这些马匹放在眼里,城外那几大马场的马多的是,何况也知道上方肯定是会给调走的,所以主动开了口。

    薛嗣昌没客气,直接点了点头,已开始盘算着这些马匹可以武装多少步军了。

    很明显,根本不用算,打下朔州,整个河东路的军马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打下朔州,油水实在是太大了。这是众将校震撼过后,最切实的感受。

    “大人,我们代州和宁武连夜拿下朔州,至今尚无发生一起扰民和哄抢城内居民财物之事,我们想从缴获的物资中拿出一部分来,对军士们进行奖赏,不知?”唐十一直接试探着问道。

    其实薛嗣昌刚刚就听出这小子话语中的意思了,之所以没表态,也是此事特别敏感,上头还没定论,如此私下奖赏将士似乎不妥,但也深知,若是没有任何表示,定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啊,特别是那些被蒙在鼓里的军士们,试想,打了如此一大胜仗,竟没任何奖励,会让他们如何想。

    “马上制作一份详细的战报,另外再将所有缴获统计造册。一定要做好伤亡军士们的善后工作,有功就要赏。”薛嗣昌略一沉思道。

    “是的大人,我们这就去办。”唐十一答道。

    “嗯,代州和宁武都增派了兵力,你和柴洪就暂且留守在此,一定要全力将朔州守好了”薛嗣昌又交待道。

    “末将遵命”唐十一大声应道。

    接着,薛嗣昌又去城内转了转,最后登了东城门楼,苍白的太阳正当空,丝毫抵御不了凛冽的寒风。

    放眼远眺,但见一片银装素裹,耳边仿佛响起轰然的金戈铁马声。

    薛嗣昌深知,随着朔州打响的这一枪,很快,整个北国将烽烟四起,血流满地了。

    想到这里,还有太多的准备工作要做,薛嗣昌匆匆下了楼,押着辽军俘虏,带上近两万匹战马,浩浩荡荡的分别同时出南城门和东城门,然后汇聚一起,迅疾往陈家谷方向而去。

    为防应州和寰州向的辽军偷袭,城内出动了两千骑护送。

    送走了老上司,近两万匹战马已全被安全带过陈家谷口,进入宁武境内。

    唐十带着精骑匆匆返回朔州,马上着手奖赏之事,所谓赏不过夜,无论如何,这赏赐今天就得发下去。

    唐十一刚说从缴获中出钱来赏赐军士们,可看了眼缴获统计,也不由摇了下头,缴获的马匹粮草无数,可也不能直接发给军士们这些东西吧。而缴获的银钱布帛却少得可怜,两大军营内只搜集到不过万余贯,布帛也仅有三千多匹,还不够一人一匹呢。

    看样只能先从自己腰包里掏了,也别担心有人说三道四了,唐十一迅速决定,所有参战人员,先每人赏赐十贯钱,这样两路共六千人,也才不过六万贯,完全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

    至于斩杀的奖赏,代州和宁武部也好划分,除了宁武军在西城门和西军营的斩杀外,其余皆是代州部的斩杀。

    当然,这其中,又数特战小分队的斩杀最多。

    唐君决定,每斩杀一名辽兵暂时按十贯来算。对于战死者,每人在原奖赏的基础上,全部按一人五十贯的抚恤金发放,受伤者每人加奖二十贯。

    另外,考虑到特战小分队在此战中居功至伟,唐十一又特别拿出两千贯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