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等人只好继续加力。
宁致达的声音顿时高了几个腔调。
书香不忍再看,在宁致远身旁低下了头。
这一顿直打得宁致达昏晕了过去,老夫人才下令停手。
宁夫人在一旁早已哭得肝肠寸断,还是书香早早命人准备了藤椅,抬了宁致达,宁夫人这才回过神来,连话也不跟众人说一句,带着宁致达回了房。
二太太和三太太上前扶住了老夫人。
老夫人疲惫地摆了摆手:“请郎中去瞧瞧吧,真是家门不幸……”
众人不好接话,送老夫人回了房。
*
晚间,绿云和锦瑟进房铺了床铺,宁致远向书香说道:“这一阵子侯爷养伤,夫人自然要看着,祖母受了今天这样一场折腾,只怕也要将养几日,家里的事情你要多操心些。”
书香露出一个让宁致远安心的笑容:“二爷放心,我会记得的。”
香竹进房来给宁致远行了个礼:“奴婢给二爷做了四双袜子,放在柜子里了,二爷想着穿。”
宁致远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香竹见宁致远连话也没说一句,不禁有些失望。
书香看了香竹一眼:“辛苦你了,早点去歇着吧。”
香竹只好和绿云等人退了出去。
宁致远吹灭了灯。
书香的眼睛在黑夜中像星星一样明亮:“二爷。”
第一百二十七章 离别(一)
宁致远嗯了一声,回身抱住了书香。
书香轻轻地说道:“二爷,那个香竹,倒像是有心思的……”
宁致远睁开了眼睛,带着些好笑的神情看着书香:“什么心思?”
书香顿时语塞,想起上次对碧萱的误会,忍不住扑哧轻笑了出来。
宁致远摸了摸书香的头发,柔声道:“别多想了,快睡吧。”
书香埋下头,她似乎越来越依恋他身上的气息了,她轻轻地动了动,想要找一个更舒服的姿势。
宁致远看着怀里的书香,安恬的眉眼,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这样温柔安静的人,却又时不时让他看见她柔弱外表下的坚强和冷静。
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宁致远不禁好奇起来。
不过,他并不急于知道答案,他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来探究。
想到这里,宁致远轻轻合上眼睛,渐渐沉入了梦乡。
*
宁致达伤势重,起不了身,这阵子便在家里养病。宁府反而因此少了不少事端,日子不知不觉快到中秋了。
书香提前打发碧萱和寻冬去沈府送了节下的礼,宁夫人时常要照顾宁致达,节下的来客多,老夫人便时常叫二太太和书香出来陪着说话,家里许多事情也渐渐交给了书香。
碧萱从沈府回来,便去找书香回话:“二奶奶。”
书香正带着几个婆子看着人把节下的礼一样一样摆到库房里,回头看了眼碧萱:“回来了。”
碧萱见书香忙着,便笑道:“二奶奶,那我先回房去了。”
书香眉头微蹙:“有事吗?”
碧萱说道:“也没什么。二奶奶先忙吧。”
书香便知道碧萱是有事要禀,只是现在人多忙乱的不好开口,便点点头示意知道了。
书香安排好了库房的事就回了房,碧萱早已等在屋里,见书香回来就迎上前来,一边服侍书香净了手,一边说道:“二奶奶若是得了空儿,还是回沈府看看吧。大姨娘……大姨娘看着不太好。”
书香方才已隐隐料到了是大姨娘的事,听碧萱这样一说,鼻子就一酸。清了清嗓子才说道:“知道了,我回头就去禀老夫人。”
碧萱知道书香心情沉重,便也不多说,安静地退了出去。
到了晚间寻冬进来说道:“二奶奶知道了吧?咱们家的二小姐身子大好了,大太太正四处张罗着给二小姐说亲呢。”
书香一怔。华香的病好了?
寻冬给书香端了杯茶:“我也是听我姑妈说的,大太太这一阵子高兴的不得了,连身子也好了些。”
正说着话。锦瑟进了房:“二奶奶早点儿歇着吧,明儿还要起早进宫呢。”
寻冬笑道:“二奶奶进了宫可要仔细看看,回来跟我们好好说说。”
书香被寻冬的话逗得一笑:“你当我是逛园子去呢,还东张西望的。”
寻冬不好意思地笑了。
锦瑟去箱子里拿衣裳:“二奶奶看明儿穿哪件好些?”
书香挑了一件秋香色蟹爪菊花纹的春衫:“就这件吧。”
寻冬打量了一番说道:“二奶奶。这件会不会太素淡了些。”
书香微微地笑:“素淡些才好。”
第一次去见太后,总不能太过张扬。何况书香也不是正经的诰命夫人,这番进宫只是陪着老夫人和宁夫人的。
书香垂下眼帘,想起宁致远曾经和她提起过的春闱泄题的流言,朝廷上有党派之争,在后宫中也会有所体现,不止是宫里的内命妇,还有明天一同进宫赴宴的外命妇。
在这种关系复杂的场合里,最好还是先隐藏自己,才会尽可能的获得安全。
次日一早,书香就打扮好了。去老夫人处候着。
老夫人穿着一件如意缎绣五彩祥云朝服,夏蕊正细心地给老夫人发髻上插戴着簪子和头花。
老夫人见了书香说道:“你来得这么早,我正要打发人去看看你起来了没有。”
书香笑道:“我吩咐厨房给老夫人预备了粳米粥。老夫人可要用一些?”
老夫人问道:“还不饿,不过。还是吃些好。”
说着话宁夫人也来了:“娘,外头的车马已经安排好了。”
老夫人扶着夏蕊站起身来:“知道了。”
书香和宁夫人陪着老夫人用了早饭,便出了门,登上车往皇宫的方向而去。
书香陪着老夫人坐在一辆马车里,听着车轮辘辘的声音,忍不住心里有些紧张。老夫人仿佛看出了她的不安,笑着轻拍拍她的手臂:“别害怕,我头一次进宫的时候,也是慌得不得了。”
书香点点头,轻轻地呼了口气。
到了宫门口,马车停了下来,就听见有内侍出来迎接:“是靖远侯府的老夫人和夫人到了吧?”
宁府的下人说道:“正是,有劳公公了。”
内侍笑道:“里面请。”
马车重新又走动了起来,进入宫门走了不到半柱香的功夫,众人又换了轿子,这才往内宫城而去。
有宫女迎出来,引着老夫人和书香等人进了偏殿,脆声说道:“请宁老夫人和宁夫人稍候。”
偏殿里已有了不少身着诰命服的妇人,老夫人和宁夫人与众人打过招呼,便与几个交好的人家寒暄起来。
书香跟在老夫人身旁,一副温顺从容的样子。
就有人好奇地问道:“这是哪位?”
老夫人笑着答道:“这是我的二孙媳妇。”
书香只是柔和地笑笑。
忽然听到一个诧异的声音:“你怎么在这儿?”
书香和老夫人同时向来人看去,只见玉香一脸的错愕,正看着书香,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书香和玉香见了礼,说道:“妹妹是来服侍老夫人的。”
老夫人抬眼看了看玉香:“这位是安平伯府的少夫人吧?”
书香笑着给老夫人和宁夫人介绍:“这就是我大姐。”
老夫人点点头,当是见过礼了,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玉香毕竟也是堂堂的安平伯少夫人,怎么说话行事却这么毛毛躁躁的。
玉香大概是没想到会在宫宴遇上书香,脸上的震惊还未完全褪去,想要说什么,顿了顿却又没说出口,转身离去了。
玉香刚走,安清县主就走了过来:“书香,你也来了。”
一边打着招呼,一边与老夫人和宁夫人见了礼。
书香见到安清县主才终于放松了些,两人说起话来。
书香说道:“我家老夫人还惦记让我亲自来跟太后谢恩,我只怕太后没有时间,哪里得空见我这样的人。”说着红了脸低下头。
安清县主知道书香是说向太后谢恩赐婚的事,便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回头有机会再谢恩也是一样。”
两人说笑了一会儿,宫女进来请众人去正殿赴宴。
书香跟在老夫人和宁夫人身后向正殿走去,一抬眼却无意中看见玉香和一个她不相识的夫人在急促地说着什么,脸色似乎十分焦灼。那夫人却一脸犹疑,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玉香顿时有些沮丧。
书香心里诧异,玉香这是在做什么?
这时候也由不得她多想,只听上面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太后娘娘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书香跟着众人一同跪下,齐声呼道:“臣妇参见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恭祝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缓缓抬手:“平身。”
众人说道:“谢太后娘娘,谢皇后娘娘。”
书香随老夫人和宁夫人落了座,太后微笑着说道:“大家辛苦了。”
众人齐称不敢,书香有些好奇地看着皇后,皇后坐在太后身旁,服饰明艳,妆容动人,却只是静静地微笑,并不开口说话。
皇后似乎察觉到了书香的目光,微微侧脸看向书香,书香急忙低下了头。
原来这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竟然这样年轻……
虽然隔得远,书香仍能感觉到皇后身上那种威严的压迫感。
好在这时内侍已经传太后的命,吩咐开席,书香才稍稍松了口气。
宴席过后,众人又去向太后和皇后谢恩,这才出了宫。
一天的折腾下来,书香只觉得身上似乎都散了架,送老夫人回去后,才强撑着回了房。
锦瑟和碧萱忙上来服侍书香换了衣裳,卸下钗环。
书香正倚在美人榻上歇着,宁致远回来了。
书香便要起身,宁致远见书香一脸疲惫之色,忙说道:“你别起来了,让丫环服侍就好。”
书香也知道宁致远不是那样挑剔的人,便笑了笑,又躺在了榻上。
宁致远换了衣裳出来:“累坏了吧?”
书香点点头:“早听说宫里的规矩大,没想到竟然这么累。”
宁致远笑道:“往后还有你累的时候呢!”
书香顿时撅起了嘴,宁致远看着她赌气的小脸忍俊不禁,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子:“快好好躺着吧,明儿才是过节的正日子呢。”
书香苦着脸:“二爷就饶了我吧。”
宁致远笑道:“我可没逗你,你今儿养好身子,明儿才有精神过节呀。”
书香转过身蒙住脸,闷着声音说道:“我不起来了,外头的事就劳烦二爷打理吧!”
第一百二十八章 离别(二)
宁致远拍了拍书香的肩膀:“你呀,先好好睡一觉,明天还有好东西给你看。”
书香腾地坐起身来,睁大了眼睛:“什么好东西?”
宁致远看着书香略带稚气的好奇样子,笑道:“到了明天,你就知道了。”
书香有些泄气,看着宁致远又出了房。
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习惯在他的面前卸掉面具,心情也总是见了他就会好起来,甚至会在他面前露出许多孩子气的举动。或许是因为她知道,只有在他面前,她才可以完全卸掉防备,卸掉武装,恢复最真实的自己。
或许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总是这样不设防的吧?
书香正想着,忽然看到门口有人影一闪,抬起头就看见寻冬在探头探脑的,书香忍不住笑道:“干什么呢,像个贼似的。”
寻冬笑嘻嘻地进了房:“我看看二奶奶睡下了没有。”
书香一转念,便知道寻冬是心急想打听宫里的情形,反正自己也睡不着了,索性翻了个身:“你是不是想问问宫里都是什么样子的啊?”
寻冬不好意思地笑了:“什么都瞒不过二奶奶。”
书香一边回忆着一边说道:“也没觉得怎么样,就是很大,什么地方都是特别的大。”
寻冬仔细地听着,追问道:“听说宫里的摆设不是金的就是银的,或者是玉的……还说皇上的龙椅和龙床都是金子做的……宫里的娘娘们顿顿都吃燕窝……这些都是真的吗?”
书香忍不住乐了:“你这都是听谁说的,顿顿吃燕窝,也不嫌腻烦。”
主仆两人说笑不已。
*
次日便是八月十五,到了晚间,各房头的人都去老夫人处去吃团圆饭。宁致达伤势好了些,也拄着拐来了。终究是吃了教训,在老夫人面前也收敛了不少。
宁若莲和宁若薇挨着坐在一起,书香见宁若薇总是低着头。也不大吃菜,便给宁若薇拣了两筷子菜:“五妹妹多吃些。”
宁若薇有些惊讶地抬起头来,眼睛不自觉地看向三太太。三太太笑着点点头:“还不谢谢你二嫂。”
宁若薇嗫嚅了一会儿,才细声细气地说道:“谢谢二嫂。”
书香微笑着说道:“五妹妹这样瘦。可要多吃些才好。”
宁若薇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来,又低下了头。
书香和三太太对视了一眼,三太太略带感激地向书香笑了笑。
三房的人本就不大受重视,宁若薇又是胆小不说话的,平日里也极少有人注意到她,书香能这样细心照顾,三太太已经是心生感激了。
宁夫人正搜肠刮肚地寻找着合适的话题。尽量缓解老夫人和宁致达之间尴尬的气氛。一会儿问问宁致选书读得怎么样了,一会儿又问宁致远最近在忙什么。
宁致远和宁致选答了宁夫人的话,宁夫人笑道:“按理说,致选年纪也不小了,我最近正想着给致选议亲呢。”
说着有意无意地瞟了三太太一眼。
宁夫人还因为宁致达被打的事情生三太太的气,现在说起这个话头更觉得三太太看着不顺眼,自己的儿子都十七了,也不惦记着张罗婚事,天天就看着儿子闷在房里读书,母子三人都是一样的脾气。
反倒是她这个宁夫人要替三房张罗。宁夫人想到这里,觉得自己很是不计前嫌,就越发觉得三太太是个不知感恩的人。
三太太看了致选一眼,说道:“致选年纪也不算大。再等两年也不迟。”
三房本就是靠着大房和二房过活的,家底单薄,宁致选又是个没有功名和职位的,怎么好说亲。何况宁府的名声在外头也不是很好,又有哪个好人家愿意把女儿嫁过来。三太太本想着让宁致选有了功名再议,这样也容易些。
宁致选见三太太这样回答宁夫人,就暗暗松了口气。他一直和宁致远要好,心底也佩服宁致远的为人行事,他如今这样刻苦攻读,也是想向宁致远一样,有了功名职位,再考虑娶亲的事。
老夫人抬眼看了看三太太和宁夫人,说道:“致选的事,慢慢再看吧,有合适的人家再议也好。”
就是说老夫人也不是很心急宁致选的婚事,一来宁致选正在读书,若是娶亲未免会分心,要是娶进来一个安静省心的还好,万一是个不省事的,反而耽误了宁致选。二来老夫人也知道些三太太的心思,虽然沉默寡言,却是个有志气的,这么多年来守着一双儿女,就是为了能教养儿女成才,否则怎么天天看着宁致选一心读书。
宁夫人见众人都不接她的话,只好又转移了话题:“我记得小时候有先生给致远算过命,说致远命中有贵妻呢!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话虽这样说着,宁夫人的嘴角却划起一抹讥讽的笑。
工部右侍郎沈府的庶出小姐,怎么算得上是贵妻?
不止是书香,席间好几个人都听出宁夫人话里的讥讽之意,老夫人不动声色地扫了宁夫人一眼,二太太和三太太心照不宣地对视着,宁致远看着书香微微地笑,示意她放心。
老夫人说道:“能让太后赐婚,安清县主亲自上门恭贺,书香自然是致远的贵妻了。”
宁夫人顿时语塞。
书香感激地看着老夫人,老夫人指着面前的一盘糕点,吩咐夏蕊:“这盘糕好吃,你端过去给书香和若莲她们吃去。”
这是在暗示大家,书香是很得老夫人喜欢的。
书香起身谢过了老夫人。
宁夫人讪讪地闭上了嘴。
散了席,宁致达要净手,一瘸一拐地出了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