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庄- 第4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二过来。第一眼先看到的是李岚姗那苍白的脸,没有血色的嘴唇。当直就抱怨了一句:“五郎,你可知岚月现在还在月子里?”

    突然间李二出现,却是让李元兴愣了一下。

    李岚姗脸色苍白是因为洪水紧张的。也并没有受伤。

    李元兴愣神的时候。有人将新的电报送了过来。李岚姗也没空说话,赶紧拿过电报在计算。按照宋代的那种记录方式,李岚姗也只是测算数据。

    李二看到两人都没有说话。也就再没有追问,很显然是发生了大事。作为大唐皇帝,这一点养气的功夫他还是有的。

    “十一万!”李岚姗惊呼一声。

    “什么?”李元兴都呆了,当下就有些急躁的追问:“你不会算错吗?”

    “不会,按照所有的数据,我预测长江最大洪峰绝对超过十万了,照这样计算下去,不出一天……”李岚姗说下不去了,这不出一天,长江就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先出现大洪水,流域的任何一个点位上。

    因为没有现代的观测技术,李岚姗也推断不出来,可能会在那里决口。

    “报,鄱阳湖东岸移二十七里,湖中各岛已经完全看不见。”

    “报,华亭海军已经逆流而上,水流太急,巡航功率下时速只有八里。”

    李岚姗手中的笔一下就掉在地上,旁边的侍女赶紧过来捡起,双手捧着。而李岚姗却是一脸惊恐的看着李元兴。

    “有多少?”李元兴追问着。

    李岚姗闭上眼睛,好一会才重新睁开:“五百吨海船的巡航是十节至十一节,就是时事三十六里,差去八,除以二。就是就是二十八,差不多就是每秒三点九米。这个流速我已经没有办法形容了。”

    李元兴知道李岚姗的意思,九八大洪水的流速才三点七三。

    大唐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的是后世的数百倍,几大湖的泄洪能力至少是后世的五倍至八倍,否则这样的流量、流速,放在后世怕是整个长江流域已经没有多少活人了。

    “五郎,长江会有洪灾?”

    “皇兄,不是会有,是肯定会有。只是会有多大罢了。岚姗作了些计算,就是一个呼吸的时间,就有差不多相关于三十万石粮食的水从长江流过,水流的速度已经达到了五百吨海船的行驶速度了。”

    李二没有先回答李元兴,而是对李岚姗说道:“岚月辛苦了,为兄……”李二也没有说出为兄什么的,转头对身旁的高公公说道:“速派人去皇宫,将那支千年人参送来,再派御医过来,准备些滋补品!”

    皇宫中有的,秦王府基本上都有。

    虽然说能好一些,可八百年人参吃起来也不比一千年的差多少。

    只是这是大唐皇帝的心意,李岚姗要起身依礼谢恩,李二却示意李岚姗别起来。坐在李元兴身边的椅子上,李二才问道:“依岚月的说法,这洪水很大。”

    “非常大,啪一下手的功夫,就有相当于三十多万石粮食那么大体积的……”说到这里,李岚姗轻轻一拍脑袋:“算错了。”

    听到李岚姗说算错了,李二刚准备松一口气,却听李岚姗又说道:“应该是三百多万石粮食的体积,河道啪一下手就流过这么多的水,如果没有流入大海,而且是流到某个州县里,一眨眼,一个县城就没了。”

    李二脑海之中出现的图像就是那涛天的洪水,以及无助的百姓。这是他的大唐,这是他的江山。他不能不管不顾。

    “五郎可能挡住这次天灾?”李二很严肃的问道。

    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我挡不住。但是我知道,谁可以挡得住!”

    “谁?”李二心说,还有谁有这样的力量,可以挡下这不可想象的天灾。

    “大唐!”李元兴的话李二不理解。

    可李二相信李元兴,只说了一句:“五郎,作给为兄看!”

    “皇兄,臣弟要你的一个授权,允许秦王府调动大唐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也让世人看一看,大唐有多强!”

    “为兄准了!”

    “岚姗,给爷爷写电文。告诉他。前线指挥交给爷爷了。”

    此时的柜爷已经到了苏州。太湖的水位以大唐的现在的技术还无法准确的测量。可太湖的范围足足大了一倍,柜爷手中拿着是秦王令,李元兴给武曌的那一块。

    “苏州城还有三十万百姓。”柜爷默默的说了一句。

    “放水。淹了芜湖县,然后借京杭大运河大部分的水调到杭州。然后从杭州出海。”武曌在旁边在出着主意。

    一句放水那么简单吗?

    柜爷闭着眼睛思考了一下记忆中的河道、各州县地图。“丫头。三百里。整整三百里要被洪水吞没,谁有这么大的权力呀!”

    “爷爷,你手上的令牌可以大唐至少一半的力量。那是天策秦王令!”

    武曌非常肯定那令牌的力量。

    柜爷没有回答。只是转过头问席君买:“电台修好了吗?”

    “回贤皇的话,估计再需要半个时辰,苏州城的电台只是电杆被大风吹断,电台没有受损。”席君买很严肃的回答着。

    “告诉他们,我要看一看大唐军人的傲骨。就算是人给我堆,也要立即把电杆立起来。不要借口,不要理由。这边耽误半个时辰,怕就有几十口子人被洪水吞了。”柜爷说完,席君买飞奔着离去。

    另一名护卫靠近:“请贤皇稳步,太湖又向这边移动了二十步。”

    这护卫的话就是在说,太湖又大了。

    柜爷没有办法计算,太湖直径大一步要增加多少立方的水,可这么快就又往外扩大了二十步,这个速度已经让人感觉到紧张了。

    雨依然在下着,这么大的雨,又有闪电,飞舟根本就没有办法升空。

    氢气飞舟,让雷电劈上一下,怕是整个飞舟都变成火球了。柜爷真的很想知道,现在长江的水到底有多大,上游的雨有多大?

    大唐的官员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水势,他们预计不到危险。

    柜爷可以亲自参加过抗洪的老将军,他清楚的知道,这水有可怕。

    就在柜爷在站思考的这一会,太湖的水已经距离柜爷不到五步了,几个护卫都围在四周。

    “怕什么?”柜爷大喝一声:“这点水,还有奈何不了我这个老头子。”

    武曌也是急的团团转:“不知道李元兴那坏蛋知道不知道这边的消息,这电台怎么就坏掉了。”武曌抱怨完,转头就骂:“谁负责保护电台,被大风吹断的电杆,都不知道立即抢修吗?”

    柜爷制止了武曌,他清楚的知道,普通的大唐士兵是不会想到这次大雨的影响。

    “贤皇,有电报了。”席君买飞奔着回来,至少怎么再把电杆立起来柜爷不会去问,只是吩咐:“念!”

    “秦王殿下令,长安至徐州的火车征为军用,调十二卫累计十五万人,秦岭路工十万人,征调所有铁路路工累计三十万人。分别赴荆州、鄂州、江州、苏州。命令长安、山南、江南、华南、岭南道征集草袋。命令南洋无上限集粮。命令鄱阳湖区所有百姓撤离,荆州城封门。”(未完待续。。)

    ps:  最近一直感觉全身无力,以为是累了。

    今天一检查,原来是低血压。

    看来,要多运动了。

第828节 神兵天降 一

    大唐时的长江有多宽,就算没有这次连续的暴雨,最宽之处也有一公里。

    河道两边许多地方都没有人工的江堤,只有着连绵的密林,更多的还是原始森林。

    李元兴将防御的第一站放在荆州,因为他相信再往前,大自然是会将水留在河道之中的。荆州为第一站,这里连同各县人口过百万,不敢有丝毫的损伤。

    柜爷理解李元兴的作法,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通电长安,鄱阳湖决堤只有增加了存水量。借这次大水,冲刷京杭大运河,一次就可以将京杭大运河河底的泥沙清理干净,河州到太湖有一条支流,借用这一条,将水引入太湖,然后直下杭州弯,只有七十里。”

    柜爷已经进入苏州城,他手上有这里最详细的河道图。

    李元兴坐在长安,他手上的地图事实上没有柜爷的详细,就说太湖,从面积上比起后世的现代,大了何止五倍。

    现代的太湖,主湖往东南就是一片片湿地。

    而在大唐,那一片湿地原本就是湖区,苏州就是紧邻着太湖的,而嘉兴也是可以看到湖水的。后世的现代,嘉兴往西北方向,就只有一片片的湿地。

    “江南河,前隋杭州到嘉兴的运河。我们需要作的,就是在嘉兴以西二十里,炸开一条水道,将太湖的水引到杭州湾,然后再将河州放水,也只有淹三百里。可以保护荆州以南的粮田。”

    李岚姗作出计算之后,给李元兴提出了建议。

    “疯了,累计挖的土方足有七十里呀。这要挖多久,赶得急吗?”

    “你的大竞技场,依山而建,三个月几乎挖走一座山的土方,其土方量是这道水道的十五倍,而且那个时候,你只有两万人在干活,我们调集二十万。又不是修运河。只是借势挖开一些地方,不要让水伤到苏州、杭州、嘉兴三城。其余的,顾不上了。”

    李岚姗与李元兴在争论着。

    这是专业问题,李二只是听。一直都没有发言。

    末了。李二问了一句:“五郎。洛阳大水的时候,可以一人不死。现在可以吗?”

    李元兴无奈的摇了摇头:“能把死伤控制着千人之内,皇兄就要祭天了。这是一场可能会几万人。几十万人死伤的可怕洪水。如果莱州、苏州这些城,任何一个被大水淹了,那一城少说也是几十万人。”

    “岚月说决堤放水,此计可行?”李二问了一句。

    “这是与天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大唐绝对不能未战先言败,只有打过这一场,才知道深浅。”李元兴说到这里,回头看了一眼李岚姗:“没有实地勘察,这怎么动工,凭感觉吗?”

    李岚姗只说了两个字:“拼命!”

    “秋香,记录命令!”李元兴用力一握拳头。

    李二也在同时下令:“命令六部主官,天英阁立即到秦王庄来。朕要天下知道,我大唐的骨气!”

    杭州城!

    镇守杭州的将军将手上精锐全部招集到了一起。

    “秦王殿下令,九死一生的任务,本将不点名,愿意接受任务的向前一步。”

    整齐的脚步声,八百精锐整齐的向前一步。

    “第一队,使用滑翔翼……”

    在雷雨天气使用滑翔翼,这不是九死一生,这就是去送死的。一但被雷电劈中,十死无生。可李元兴需要,身在苏州的柜爷也需要这一片的详细水域图与地形图。能命令滑翔翼的绝对不是普通的士兵, 肯定是各军最精锐。

    明知九死一生,却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的向前迈出一步。

    “去吧,你的家小有本将在!”很简单的一句承诺。

    天空之中,大唐最强侦察兵精锐用滑翔翼在收集着关于洪水所有的信息。

    这个时候,长江最大最强的洪峰还没有出现,南方的雨季这才刚刚开始。武曌坐在苏州城中,祈祷着有一个晴天,那怕只有半天时间,也足够让飞舟升空,进行一次航拍了。

    任何一次大灾,先保大城,后保小城,然后才是镇子。至于说小村落,至少在古代几乎就完全是靠自救了。

    李元兴不是神,也不是圣人。秦王府的命令也是先保几个重要的大城,要知道、象苏州、杭州、嘉兴这样的大城,为大唐带来多少赋税,仅嘉兴一城,就喊出过日产丝绸一万匹的口号,这样的城,自然是重兵防护的。

    普通的村子要怎么办?

    一个五岁的孩子正在问他的爷爷:“爷爷,水好冷,我们要怎么办?”

    怎么办?或许只有祈祷了。

    年轻青壮数次潜到水中,将已经被水淹的屋中拿出一些粮食了。四面都是水,这已经是最后的一个屋顶了,村中有富户用砖石建的屋,比普通的屋子要高一些,其余的屋子都已经被水淹没了。

    可就是这个屋顶,也待不下全村的人。

    几个简单的木排,还有一些桌子家具被连在一起,绑着房梁上。

    老弱留在屋厅,年轻一些的就在那木排上支撑着,他们不敢离开,只希望大水可以早一天退下去,这被水冲走,根本就不知道会被冲到那里去。四面都是一片汪洋,就象是天河漏了一样,水在不断的落下来。

    “老族长,生些火吧,弄些热食吧。我媳妇是满月份的身子,她快撑不住了,老七的女人也有四个月的身子。”一个年轻人爬到屋顶边苦求着。

    老人怀中包着一个油布卷,里面还有几根被油脂泡过的木柴,用这些木柴在屋顶简单的棚下,还有一些不算太湿的柴也会被引燃。

    听到那年轻人的苦求,所有人的视线都转到这里。

    老人用力的抱紧那油布包,非常坚决的摇了摇头。

    什么也没有说,没有理解。老人心中有一种执念,他在等待,他相信会有奇迹出现。所以他一个抱着这个油布包。

    年轻人无奈的低下头,眼角一行泪水滑落。

    游到屋顶的另一边,将生米放在嘴里咬碎,喂到已经极度虚弱的女人嘴里。

    天慢慢的暗了下来。

    饥饿、寒冷、甚至是死亡在威胁这村里百十号人。

    突然,哇的一声,刚才苦求的年轻人大哭了起来,几个年长的妇人赶紧过去观察那个已经足月的马上要生产的孕妇。

    大水已经围困这里足足八天了,突然一下出现的洪水让这村子里的老少手足无措。

    还是一位曾经当过兵的中年人指挥大伙自救。

    在最高的,最结实的屋顶上保下了这些人,留下了许多的绳子,许多的熟食。可他却被水中一根木头撞到胸口,吐了几口血之后,还硬是将一个孩子送到屋顶上。

    然后,他就抱着那个油布包,一直到自己坚持不住晕倒之前,这才油布包交给了本村的族长,用极虚弱的声音留下了四个字。到此时,他昏迷四天了,眼下已经是出气多,吸气少,都不知道是不是能够坚持到明天天亮。

    老族长咬紧牙关,脸色苍白的抱着那油布包。

    “老族长!”那年轻人冲了过来:“求你了,求你了。生火吧!”

    老族长也极度虚弱了,牙不好的他根本没有办法将米咬碎,吞了一些生米,却也消化不良,加上这些天的寒冷,老族长此时已经有些发烧,可他依然坚持着。

    “老族长!求你了!”年轻人抓住了老族长的手,这一抓之下,年轻人吓了一跳。好烫!赶紧上前在老族长额头上一摸,年轻的心沉一直就揪了起来。老族长在发烧,而且烧的似乎很厉害。

    还是那个孩子,靠在老族长的身上。小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张口说了一句:“爷爷身上好暖和!”

    小孩子的声音吸引了好几个大人,当下好几个都靠了过来。

    老族长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将油布包交在了那个苦求的年轻人手中,努力的张开嘴想要说些什么,年轻人赶紧靠了过来。

    老族长也说了四个字:相信秦王!

    相信秦王!年轻人愣住了,呆呆的看着手中的油布包。老族人被人抬到一旁他也没有反应过来。

    这里是岳州西南二百里的一个小村子,因为洞庭湖涨水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