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文魁-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延潮道:“此事你莫要过问,切记不要说出去。“

    林倩倩埋怨道:“你又不与我说。“

    林延潮笑了笑道:“以后再与你解释吧,对了,今晚备几样好酒好菜。“

    林浅浅听了问道:“今晚家里莫非有贵客?“

    林延潮点点头道:“算是吧!“

    说完林延潮换上一身便服,来至花厅之中。

    此刻孙承宗已是坐在花厅里,见林延潮入内起身行礼。林延潮点了点头,抬手虚按示意他坐下,然后坐在主位上。

    随即茶夫上厅上茶,又一下人端来炭盆。

    几人皆离开后,林延潮看着对方,但见对方虽相貌平平,实与大名鼎鼎的人物联系在一起,但他心知此人十有八九就是历史上的孙承宗了。

    具体事迹,林延潮并不全知道。唯一知道就是三点,一崇祯对他评价很高,赞扬他是汉时孔明,唐时裴度。

    二是孙承宗教书技能点满,在没中举人前游历四方给人教书。孙承宗教都不是一般学生,都是御史,巡抚这样的高官请他为馆师,给子弟教书,而且孙承宗教得都不错,一干就是十六年,放到今天就是了补习天王了。

    当了官后,更是教出了两位帝王,故而号称两代帝师。

    三是对方致仕之后,明朝已是离国破不远,孙承宗在老家高阳居住,结果清兵入关高阳被团团包围。

    孙承宗率家人守城,结果城池被清兵攻破,八十岁的孙承宗被多尔衮下令,让清兵把他绑在马尾后拖死。他五个儿子,六个孙儿,两个侄儿,八位侄孙尽在守城时战死,全家百余人遇难,可以称得上满门忠烈。

    林延潮读史时,看到这里时曾为孙承宗潸然泪下过。

    二人沉默一阵,孙承宗道:“在下乃高阳县学廪膳生,闻状元公招揽幕客,故来一试。“

    林延潮问道:“原来是孙朋友,实话言之,在孙朋友前,我也试了十余名来应选幕客之人,但这些人最后却都没能留下。“

    孙承宗听了道:“状元公乃是当今才子,等闲之辈自是不入状元公之眼了。在下于佐治政要,钱谷刑名都是通晓,对于兵法阵仗也是略知一二,希望能得状元公赏识。“

    林延潮摇了摇头道,“其实我对孙朋友所长本不甚看重,那些人离开实是因我此间局面狭窄,若是艨艟巨舰,非此地潺潺浅赖所能容。“

    孙承宗一愕心想,这东家聘请幕客,只有说此处哪里哪里好的,吸引别人留下,怎么会这样先自爆其短的。按你这么说,你招来的都是庸才吗?

    孙承宗顿时不知如何说才好,只能道:“不知状元公需孙某作什么?“

    林延潮道:“也没什么大事,我有一堂兄也在京中,准备赴童子试,故而孙朋友要教习吾堂兄的馆课。“

    幕客有时候也是充当起馆师的责任来,帮东家给家中子弟教书,都是习以为常的事。

    孙承宗是院试第一名,教导童生以下,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于是一口应下。

    “此外替我代拟书信,有些应酬文字,以及贺帖也需替我写来,孙朋友寻常字写得如何?“

    孙承宗道:“请状元公一试。“

    当下林延潮就让人上文房四宝,孙承宗写了几个字后,林延潮十分满意。

    “最后就是我平日公务繁忙,若是有官员上门拜访,你可替我应酬一二,若是有上不了台面的客人,也需替我打发,且不可失了礼数,还有若是贵客上门,需充陪客。“

    听到这里孙承宗就愣住了,林延潮这简直是拿他当三陪的节奏啊!

    当然替东家应酬,接待宾客也是幕客应作的事。因为幕客不少都是有功名的,由他们来接待,自是比家中仆役来接待客人规格高。

    但是林延潮一年只给十二两银子,这事情也干得太多了吧。

    孙承宗对林延潮有些腹诽了。这位未来的帝师,大概是抱怨,果真这等钱少事多的幕客,难怪堂堂状元公连找了十几个人,居然也没人愿意留下干活,这实在是太抠门,简直抠门扣得出奇了。

    不过孙承宗眼下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罢了,穷途末路还讲究什么。

    孙承宗也是十分干脆,不讲价地道:“既是如此,孙某可以一试。“

    见了孙承宗答允的一幕,林延潮差点捧腹大笑了,两代帝师,就这样被自己虎躯一震,霸气外露收入帐下了?

    这才十二两啊!

    “慢着!“

    孙承宗见林延潮开口,心想自己十二两答允了,林延潮居然还要再讲条件,这简直要蹬鼻子上脸了。

    换了有性格的人,早就拂袖而去了。

    孙承宗忍着气问道:“状元公还有何示下?“

    林延潮问道:“孙朋友,你准备在我这游幕几年?“

    这幕客为东家的礼聘,双方没有主从之分。幕客又称为西宾,但与东家又不是主宾关系。

    幕客有三原则,尽心,尽力,不合而去。

    说白了幕客干了不爽,随时可以辞幕而去,要不然怎么叫游幕呢?不过若是东家对幕客十分信任和器重,而且酬金又给得丰厚,一般幕客也没有走人的道理就是。

    不过幕客心底虽这么想,但面上却没有人这么说。孙承宗坦然道:“余乡试落榜后,游历京师,衣食没有着落,眼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若是东翁不离,余也不弃就是。“

    林延潮道:“孙朋友错了,你我初次见面,何谈不离不弃呢?何况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

    孙承宗听完动气了,自己也是自视甚高的人啊,如何被人这么看不起过。堂堂廪膳生十二两一年这么便宜的劳动力,你居然还想随时解雇我,我直接倒贴好了。

    孙承宗脸上青了又白,隐忍着没有发作,却听林延潮道:“对了,孙朋友,你说去年乡试不第,那么两年后的顺天乡试,难道你就不考了?“

    一般读书人都不会甘心作幕僚一辈子,即便酬金给得再丰厚,但又不能做官。眼下已不是汉唐朝时征辟制举官的世代。

    科举出身是每名读书人做官的必由之路,孙承宗也是一时走投无路,才想到作幕僚馆师过日子。乡试对于他这样院试第一名考出来的廪膳生,绝对是首选。

    孙承宗想到这里,当下道:“不错,余还要赴下一科的乡试,我们就以两年为限吧!“

    林延潮点点头道:“正是如此,科举乃正途,孙朋友该由此此念。若是孙兄你中了举人,我还能拉着你不走吗?此岂非误你了前程,故而何来不离不弃之说呢?你从于我幕下,你我既为宾又为友,宾友之间贵乎是一个诚字啊。“

    孙承宗听了恍然明白林延潮对他是一片好意,设身处地地替他着想,顿时满脸羞愧道:“状元公,是孙某错了。“

    林延潮笑了笑道:“无妨,那咱们就以两年为限。“

    孙承宗点点头道:“是。“

    “那么两年后,孙兄桂榜得隽固然是好,若是万一不第,又有何打算?“

    孙承宗黯然道:“此非孙某能知。“

    孙承宗说话时,衣角上渗出水来,原来他进屋已久,炭盆已是烤得屋内回暖,原先身上被雪打湿的地方,冻住又化了。

    孙承宗没有留意,不过林延潮却看见了当下对外周道:“来人,替我拿一件新袍来!“

    不久陈济川给林延潮送了一件袍服来。

    林延潮取了递给孙承宗道:“此袍作得大了,我见孙朋友身材高大,应是适合,孙朋友先穿上,将旧衣脱下,否则受了凉。“

    孙承宗拱手道:“多谢,状元公解衣衣我。“(未完待续。)

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 
这时外周的风雪也是停了,屋内的炭盆正渐渐地散发着热度。孙承宗换了衣裳后,林延潮又让厨房给他端上一碗驱寒汤。

    这驱寒汤是用老姜红枣混炖的,热腾腾的一大碗,孙承宗端着碗一气吃了下去。但见孙承宗本是冻得煞白的脸上,终于透出血色,额角微微渗出汗来。

    这一番赠汤赠衣的施恩,既是林延潮收买人心,也是打心底佩服孙承宗历史上的敬忠国事。只是这番相遇,现在的孙承宗,还是历史上的那位孙承宗吗?

    若是林延潮将孙承宗收入幕僚,不放他走,那么孙承宗从此只是林延潮的一名幕客了。

    林延潮与孙承宗闲聊起来,他得知孙承宗眼下处境是颇为狼狈,听他自述还欠了客栈三两房银,眼下在替人写书信,字帖暂时维持生计。

    照道理说,一名堂堂廪膳生,虽不至于有钱,但也不至于如此紧迫才是,后林延潮才知孙承宗的父亲花钱无度,将家产用完,而身为四子的孙承宗这才不得不出门为自己谋生计。

    林延潮与孙承宗聊得投机,孙承宗对于自己落魄之事,侃侃而谈,就是父亲败光家产,令自己不得不外出谋生。孙承宗说来也多是苦笑,却没有多少怨怼父亲之意。

    林延潮不由心道,就算不知对方是孙承宗,但这样坦荡的君子,也正是我辈要结交的。

    林延潮又重新拾起之前的话题:“那孙朋友在此游幕两年后,有何打算?“

    孙承宗听了答道:“状元公,在下除了举业外,别无所计。若是在下举业毫无寸进,那么之前那一番不离不弃的话,倒是肺腑之言。当年李斯曾观仓鼠厕鼠,有言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某昔时在乡间自处,今日见状元公,知真乃当世大儒,故而有意在幕从而学之。“

    听孙承宗这么吹捧,林延潮自是高兴,笑着问道:“那孙朋友除了举业之外,可有别的志向?”

    孙承宗道:“说来有些令状元公见笑。”

    林延潮微微一笑道:“但说无妨。”

    孙承宗道:“我少居边关,久闻戎机。在下有一志愿,想有生之年,结纳其豪杰,与戍将老卒,周行边垒,访问要害阨塞,相与解裘马,贳酒高歌。”

    林延潮点点头:“原来孙朋友有此之志。”

    林延潮心想,果真这孙承宗,有锦绣之志,看他意思,确实不甘于一辈子只作一名幕客,既是如此与其强留他在自己幕下,伤了情面,倒不如早点将话说开。

    孙承宗听林延潮话风,知自己说错话了,连忙道:“状元公见笑了,孙某不过是随口说说的,在下一个落第秀才,还谈什么其他。”

    林延潮道:“无妨,我还要谢孙朋友能直言相告呢。若是孙朋友真有志,两年之后,我可与你荐书一封,无论边关博一个总兵幕,或去大同博一个巡抚幕,甚至你有意去哪位大人幕下,我都可写信荐你。”

    孙承宗疑惑地问道:“状元公的意思是要我去别处?”

    以往东家对幕客,都是来则用之,若是能得到东家赏识的,幕客要辞幕,东家会不高兴,最后弄得两边都是不快。而林延潮不仅同意孙承宗辞幕,还愿给他找下家。

    林延潮笑道:“人往高处走,若是孙朋友岂是一辈子甘作一幕客之人。你若是将来飞黄腾达,我高兴还不及。再说你来我幕下,费两年光阴,我自也不能薄待于你。”

    孙承宗正色道:“多谢状元公之言,若是将来孙某有成,必不忘今日之恩。”

    林延潮见孙承宗答允,满意地点点头。

    对于孙承宗这样的大才,若是一生在自己幕下做事,那无疑是屈才。走上另一条轨迹,此孙承宗,恐非彼孙承宗了。但平白放过也实在太可惜了,这毕竟是有力臂助。

    何况孙承宗有心科举,他若如历史上考上进士,入了翰林院,那么他在朝廷对自己的臂膀,远远比在自己幕下帮助更大。

    既是如此,就不要拿下属的样子看待,而是真正拿宾友视之。

    林延潮既将孙承宗收入幕下,就要想着如何治幕?

    他想起年轻时初入仕途,动不动就喜欢研究成功学。国人的成功学并非研究卡耐基,而是做官须看曾国藩,经商必读胡雪岩。

    林延潮读曾国藩的传记,曾国藩平太平天国时,他幕下的幕僚都当时一时之选,人才汇集。

    而曾国藩能汇集人才,治幕的手段也是古往今来没人比得上的。

    有一人曾在曾国藩与李鸿章二人幕下都供事过的。

    曾国藩治幕,办事时,先不吭声,而是告诉幕僚事情情由,让各幕僚者各进一稿,写下自己意见。

    如果众幕僚都不合曾国藩意见,则将自己意见拿出,如果有人胜己,则说自己原先意见云云,今你的意见胜过我,我采用了,将自己的稿件弃之。而李鸿章治幕,每逢办事,必出自己之意,合意的用之,不合意的摈之,无讨论,无切磋,所以下面的幕客人人揣摩他的意见。

    由此可见曾李二人高下。

    历史上出身曾国藩幕客的,最后有二十余人官至巡抚,总督。

    曾国藩尽管在世时,没能如孔子,王阳明那般收弟子,但是他的学问,他的为人,却为他的故吏,幕僚,乡人效仿。以至有了近现代湖湘人才的井喷。而‘拼命做官’的李鸿章就曾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正在这时门外敲门,陈济川入内道:“老爷,饭菜都准备好了。”

    林延潮点点头道:“也好,将饭菜摆入屋子,我与这位孙朋友边吃边聊,对了,以后这位孙朋友就是家里的西宾,也兼教书处馆,你们不可怠慢!”

    西宾在家里的地位是很高的,故而陈济川尽管身为管事,见了孙承宗也是恭敬地叫了一声:“孙师爷。”

    孙承宗起身答礼。

    林延潮又道:“晚饭再让我兄长来此一趟,拜见馆师!”

    陈济川答允出门去了,林延潮对孙承宗道:“我这位兄长想来不喜听人劝告,孙先生要替我多费心了。”

    孙承宗道:“东家放心,我一定尽心。”(未完待续。)

四百六十五章 上门送礼() 
将孙承宗纳为西宾后,林延潮又替林延寿将户籍改为商籍,取得了在顺天府应试的资格。

    不过今年二月的县试,林延寿是赶不上了,林延潮索性让孙承宗给林延寿教一年书,让他次年再赴童子试。至于林延寿听不听孙承宗教导,这不是林延潮关心的。

    帮林延寿改籍,林延潮不过写了几分信递给要害之人就好了,根本不用自己出面。

    而程楠的事,更是小事一桩。

    詹事府任命还未下来,许国仍是国子监祭酒,有他的照顾程楠不用排队虚侯,而是顺利纳监入国子监,成为监生。

    程楠入监的凭证到手,对林延潮是千恩万谢。这对于林延潮而言不过是随手之劳,但程楠这番感激,让林浅浅欣慰,才是林延潮所在意的。之后程楠就去国子监住下,搬出了林府。

    这几件事办完后,年节已过了一办,对于京官而言,正月休沐的大假就要结束了,下面就要上衙开印了。

    但是对于林延潮而言,还有一件要事要办。就是如何请申时行替他游说张居正,补日讲官。

    于是这一日林延潮备了重礼,出门去申时行府上拜会。

    这还在年节中,京城里的大路小路还算十分空旷。

    不过到了申府前的巷口,陈济川就发觉堵车了,几辆马车排着队堵在巷子里,几乎寸步难行。

    “老爷,怎么办,是否从一旁抄道?”陈济川询问林延潮。

    对于申时行府上的路径,林延潮可谓是轻车熟路。林延潮挑开车帘看了一眼道:“道右是来路,若是马车从这抄道,迎面一辆马车驶来。我们就进退不得了,还挡了别人道。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