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文魁-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旁几名妓女见了这一幕,心道恐怕这几位公子中,又要有人成为周盼儿的入幕之宾了。

    这时候但听窗外锣鼓齐鸣。

    周盼儿凝目看向了御道上,嘴角边流露一抹自信的笑意,那酒楼对面的官宦子弟自己怎么看得上,自己是花魁里的女状元,裙下之臣自也需状元方可。

    但见金榜之后,一名披红戴绸的男子,在马上不断向道路两旁的百姓举手作揖。

    这人竟然既不是萧良有,也不是张懋修,周盼儿脸上顿时露出错愕的神色,怎么会是他?

    周盼儿旁几名想要讨好她的妓女也是顿时失声,一旁楚君本是也要看的,但她被其余几人挤在后面。

    待御街夸官的状元郎来至绣楼之下,她才看清马上那状元郎。

    身在青楼身不由己,她一直谨慎小心,数年来也没什么高兴或者不高兴的事,能拨动她的心绪,但今日见林延潮夺得状元的一幕,不知为何她却真的很高兴。

    “果真是他,我就知以他的才华,必是能大魁天下的。”楚君欣然地笑着。

    而周盼儿回过头来,看着楚君笑靥,却皮笑肉不笑地道:“楚君,状元郎果真是会魁啊,今日人家可连中三元呢,你今日想来是不是后悔了。听姐姐一句劝,以后多长心思,否则人在你身边也抓不住。”

    左右几个姐妹见周盼儿如此,反而都是暗暗冷笑。

    周盼儿下了楼,几人就开始鼓动楚君。

    “楚君连周盼儿也嫉妒你了,这是好机会啊,可要抓住啊。”

    “楚君,你傻啊!当日换了我等,还不借此成名,从此身价百倍啊!你倒是一点也不珍惜。”

    “你看你的模样也不必周盼儿差,但就是手段不行!”

    楚君脸上笑了笑,道了声哦然后道:“谢谢几位姐姐,妹妹也觉得当初好可惜啊!”

    众女顿时恨铁不成钢纷纷下了楼去,楚君又走到窗边,御街上跨马的状元郎早已远去。

    楚君低下头默默心道,奴家祝君从此青云直上!

    御街夸官的一日,最风光的当然林延潮。

    十里御街,只嫌太短,马蹄虽缓,仍嫌太疾,真是有一日看遍长安花的心情。

    老百姓们真的十分纯朴,将他三元及第的自己,真当作了下凡的文魁。

    沿途不少百姓,甚至到了焚香而拜的地步,而林延潮不由惭愧,自己真心只是一个凡人而已。

    林延潮打马回府,直接到了福州会馆中,这时他三元及第的消息,随着御街夸官,早已是传遍了京城。

    福州会馆上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

    人未至,爆竹齐鸣,鞭炮在地上乱跳。

    无数百姓争相攒头。

    到了客栈门前,林延潮方才下马,掌柜,会馆里住的商人,举人们都是迎在左右,一下子就拜倒了一大片。

    林延潮连忙上前扶道:“诸位乡亲,使不得。”

    众人一并道:“本乡能又出一才子独占鳌头,请状元郎受我等一拜。”

    看着众人高兴的表情,林延潮也知是一府能出一个状元,对于本地百姓而言,是多么高兴。

    在这个科举定高下的时代,哪一府哪一县的举人,能在殿试之中夺得魁名,能是合府庆祝的大喜事。本府人到了外地也是一件颜面有光的事情。

    至少与人道一句,我们本府别的没有,但是却是文章节义之邦,今科状元就是出自吾乡。

    受着乡亲的恭喜,林延潮眼眶有些湿润。

    陈济川,展明二人也是一并激动地道:“恭喜老爷,我们知你一定会中状元。”

    林延潮点点头道:“我中了状元之事,需立即知会家人才是。”

    几名商人一并抢来道:“状元公,这点小事就不必担心,我们会派人水陆路齐报,定是将你三元及第之事最快告之家人。”

    林延潮推辞道:“这怎么好意思。”

    一旁送林延潮回府的礼部官员道:“状元公放心,你三元及第的消息,我们礼部会派人,经传驿快马,不需半个月,就能送至贵府大人的手上。”

    林延潮喜道:“那真是太好。”

    “圣旨到!”

    正说话之间,身后鸣锣开道。

    林延潮与众人立即在会馆外迎接圣旨,一并口称万岁。

    传旨太监笑着道:“新科状元,咱家来的匆忙,天子知你仓促,恐怕未必能全礼,故而赐你三元及第御匾,彰显文名,并且下旨着令福建布政使为你在家乡竖状元牌坊!”

    众人听得又是发出一阵羡慕的惊叹。

    这简直是圣眷在身啊!

    不仅天子亲赐匾额,还着令布政使给林延潮竖立状元牌坊。

    进士牌坊大家都见过,但至于更高的状元牌坊,众人都是还是第一次听说,但既是天子亲赐,绝对是不同凡响的。

    林延潮当下谢恩,受过圣旨。众人一并齐来作贺。

    至于那天子亲赐的‘三元及第’匾,由两名锦衣卫抬来。

    此乃是天子御赐的金匾,众人少不了又要顶礼膜拜一番,普通的官宦人家,在家里挂一面,就可以当传家宝了。

    掌柜眼放精光,讨好地与林延潮道:“天子御赐的金匾,眼下既无处安放,就暂时挂在咱们会馆正堂之上吧,如此让我们会馆上下也跟着沾光。”

    林延潮笑着道:“好吧。”

    掌柜与几名商人一并欢呼,当下将金匾请入会馆中。

    林延潮对传旨太监道:“请公公入内喝一杯水酒。”

    传旨太监笑着道:“那是多谢了,咱家要沾一沾新科状元的喜气,将来少说也能益寿延年。”

    众人听了都大笑。(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会是阉党吧() 
林延潮与传旨太监一并入了会馆。

    这名传旨太监姓孙名隆,林延潮就称他为孙公公。

    孙隆见会馆简陋的样子,不由道:“状元公,住的地方真是清贫啊!”

    林延潮笑了笑道:“孙公公,此地尚好,吾少时所居不如此许多。”

    孙公公点点头道:“难怪状元公能道出家贫子读书的诗来,不过也是苦尽甘来了,释褐之日,天下将望状元公为卿相。”

    林延潮心底有数,自己进士及第,又是头甲状元,进翰林院是榜上钉钉了。

    状元授官是从六品,也就是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是正七品,则是翰林院检讨。

    除了三鼎甲,二甲三甲的进士要想进翰林院,只有馆选,考庶吉士这个途径。

    就算考上庶吉士,也不一定真正留在翰林院了。

    只是一个见习翰林,三年后还要经过‘转正’考试,合格授官,称为留馆,不合格出翰林院,称为散馆。散馆后的官员,虽仍被视为翰林,但入阁的机率基本没有了。

    而身为头甲状元,直接跳过见习的,一上来就是正式工,这等滋味真是酸爽。

    至于入了翰林有什么好处?

    大明官场有一个铁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翰林院是入内阁的必经之路,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里,所有的三鼎甲,最后入阁为相几乎达到四成之多。

    故而翰林,又有储相之称,也就是宰相的预备队。

    “对了,翰林院的黄鸣周黄翰林与状元郎有乡谊吧!”孙隆一面喝茶,一面没来由道了这么一句。

    林延潮心底奇怪,这传旨太监怎么会认识翰林呢?林延潮猜道:“可是泉州府的黄翰林?”

    孙隆笑着道:“正是这位黄翰林,当年咱家刚入宫不久,在内书堂受过他的指点呢,关系好着呢。”

    原来如此,林延潮恍然大悟。

    孙隆说的这位黄翰林,乃是泉州府进士黄凤翔,字凤鸣。黄凤翔是隆庆二年的榜眼,对林延潮而言是翰林院里的同乡前辈。

    至于这传旨太监也是不凡啊,在不落痕迹中,点出自己是出自内书堂。

    如果对于文官而言,非翰林不入内阁。那对于太监而言,也有一个规矩,那就是非内书堂出身的太监,就不能任秉笔太监。

    秉笔太监握批红权,内阁握票拟权,二者是大明的至高权力。

    在皇帝怠政下,握有批红权的秉笔太监和手握票拟权的内阁首辅,两边可谓斗得难分上下。

    纵观明朝历史,二者争斗,一般都是内阁大佬输的多,而秉笔太监输的惨。

    “原来孙公公是内翰,才想的言谈清奇,出口成章。”林延潮夸道。

    出身内书堂,进司礼监的太监,都是以内翰自称。内翰也就是宫内的翰林,显然是以知识性官员,不,是知识性太监自居,把自己与那些打杂太监区分开来,也别有一番优越感。

    孙隆听了林延潮称他为内翰,不由喜上眉梢。

    文臣里面上尊敬太监,背地里骂太监的不少,而以林延潮的身份,能主动称他一声内翰,自是令他倍有面子。

    孙隆笑着道:“好说,好说,状元公以后身为翰林,必有入宫行走的机会,有什么要咱家办事的,别磨叽,尽管说一声。”

    林延潮听了不由感叹,有明一朝还是文人藏激激,太监坦蛋蛋的多。读书人出身的文官尿性多,反而是太监们倒很干脆,是友是敌一句话不啰嗦。

    见孙隆的示好,林延潮心想自己以后不仅要抱皇帝大腿,难道还要走阉党路线吗?完蛋完蛋,会不会背千古骂名啊。尼玛的,早知道如此我该再晚穿越三十年,直接投奔魏忠贤啊。

    是啊,纵观万历一朝,没有出过刘瑾,魏忠贤这样的权阉,那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宫中有人好办事啊!

    林延潮道:“谢孙公公赏识了,以后少不了要劳烦孙公公呢,眼下正有一事要劳烦呢。”

    这么快,孙隆差点一口茶喷出来。

    林延潮道:“久仰黄翰林大名,但可惜未曾一见,到时候还劳公公引荐才是。”林延潮是心想自己在翰林院没有门路,正要拉关系呢。

    “当的,当的。”孙隆放心下来,引荐黄凤翔给林延潮不费什么功夫。何况黄凤翔在内书堂教过自己的老师,二人有师徒关系,将他介绍有同乡之谊的林延潮,大家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关系嘛,这是大有好处的。

    孙隆一口答允下来,然后言自己还要奉驾,就先走了,临走前林延潮还送了对方一包银子。孙隆没推辞,坦然受了。

    这时候会馆内左右一并帮手,将‘三元及第’的匾额,在会馆的正堂高高挂起。

    会馆之外,爆竹齐鸣,四面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挂起的一刻,会馆内外数百人都是齐声拍手叫好。会馆里掌柜,伙计、厨子都是一并跑来观看。

    众人抬起头但见‘三元及第’四个烫金的大字,悬于横梁之上,天子御赐金匾,是难得的风光。

    一名闽籍的大商人对身旁人道:“状元及第的匾额,虽是稀有,但咱们也曾见过,可是三元及第的匾额,恐怕是百年一遭。”

    另一人也道:“是啊,而状元郎虽少但也是三年一个,但咱们大明自太祖开国两百年以来,三元及第的状元郎不过两位,真可谓是百年一出,今日算是开了眼界。”

    这两人一问一答故意说得很大声,不少人都是听见了。

    众人都是呵呵一笑,这正是锦上添花之时,这一幕也在各处兴起。

    有人故意逮着掌柜道:“以后你这会馆生意也不用做了,直接开饭馆客栈吧。”

    掌柜装傻充愣地问道:“这是为何啊?”

    那人道:“三元及第的匾额在这里挂了一个月,天下想要中状元的举人,为了沾这三元及第的喜气,还不得跑到这里来啊。”

    林延潮站在堂中,数不清的人向他道贺,偶尔他抬头一睹,看着头上金字匾额心道,嗯,三元及第,我做到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荣宴() 
到了快天暗之时,林延潮与卢义诚,林世璧一并赴恩荣宴。

    恩荣宴就是民间耳熟能详的琼林宴了,不过琼林宴是宋朝的称呼。咱们大明叫恩荣宴,宴会设在礼部,由光禄寺承办。

    林延潮眼下虽身为状元,但还未正式授官,官员的仪驾还没有置办。

    故而他仍是照旧,让展明赶车,从会馆前往,只是马车前头挂了一盏写着'赴恩荣宴'的风灯,然后这么往礼部而去。

    快要天黑时,也是京城道路的高峰期。

    道上是轿子,马车,骑马骑驴的堵在那,交通十分拥堵,不过挂了一盏赴恩荣宴的风灯后,一路上仿佛开了绿灯般。

    众人都知是赴恩荣宴的新科进士,都避在道旁相让。马车顺顺利利地入了正阳门,然后朝礼部衙门而去。

    马车里林延潮是靠在车壁上养神,今天一日太累了,不想说话。而卢义诚心情很好,说个不停,而林世璧则丝毫没理会,只当卢义诚是个空气。

    卢义诚以为林世璧不说话,是心情不好的缘故。他想来林世璧在会试时,考了第三十九名,这个成绩放在殿试上进二甲是绝对稳妥的,但是他殿试最后却落到了三甲。

    至于卢义诚他本来就没想进二甲,现在授三甲也没什么意外的,于是他好意地劝了林世璧几句,什么不要在意,二甲和三甲差了没多少,不要往心里去云云。

    林延潮在旁看了不由一笑,他知实际上对于林世璧这等世家公子而言,二甲三甲授官高低根本不放在眼底。

    林世璧考进士更多是要向世人证明自己罢了。林延潮猜想以他放荡不羁的性子,授官后能在体制里混上两年,不挂冠而去,这已经是人间的奇迹了。

    至于为何林世璧不想理会卢义诚。林延潮可以从林世璧的肢体语言里晓得,他此刻只想与卢义诚说,土逼不要与我讲话。

    至于二甲进士与三甲进士究竟差了多少?二甲授官是从七品,三甲授官则是正八品。

    林延潮初时还纳闷,他还以为三甲进士最低也是可以当个县令的,那么既然是县令至少也是正七品,怎么会只有正八品。

    后来林延潮才知道,这正八品是对京官而言的。

    比如京官为正七品,那么外放地方一般会授予正六品,而这并不是升官而是平调,这属于京官对地方官的等级压制,所以三甲进士授官后,在京为官,只能居正八品,到了地方可以为正七品县令。

    以往也有三甲进士及第后,吏部授官,要丢去贫困山区当县令,然后这个人死活不去,这个第一志愿我不满意,我要求志愿调剂,不然我就不辞官不干。

    吏部对于违背第一志愿,一定要留京的进士,也是可以容忍的。留京可以,只是正八品也没有了,要留京,行!从九品的京兆博士你去不去干?

    这看来委屈,但对于官员来说,只要留京,将来就有升迁的门路。

    当然这也是朝廷优厚进士,不然怎么说进士是榜下即用的老虎班,换了举人,监生出身的官员敢对吏部的授官说三道四,行,你就回去等着候缺吧,期限一百年起!

    三人来到了礼部。

    每个新科进士乌纱帽上挂着恩荣宴三个子的牌子,就是通行证,一路畅通无阻地进了礼部大堂。

    宴厅之内,虽然还未开宴,但早早有上百名来赴恩荣宴的新科进士们。众进士们都是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充满了马上要做官的喜悦。

    林延潮一到厅里,顾宪成,魏允中等几名进士一并而来,与林延潮见礼。

    林延潮也是与几名同年一一而拜,其中对于一名叫杨镐的三甲进士,多看了几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