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古代检查怀孕的手段有限,但是每个月一次的月事,还是可以用来做判断的。
倘若怀孕,那么最明显的特征便是月事停止。
这三个月来其他娘子身体都挺正常的……
如果有其他怀孕的饶话,只能等到下个月再判断了。
而其他娘子对于怀孕这种事,也是保持无所谓的态度,怀上了就生,没怀上……那就慢慢来吧。
当然,也有那种不愿意生的,比如秦有容。
虽然秦有容跟唐正缠绵的次数很少,不过每一次都很可以的去做一些安全措施。
这么多娘子,偶尔有几个不想生孩子的,也属正常。
白云飞和白风起她们两姐妹,武功精进的很快。
似乎本身就是姑娘家,柔韧性方面不错。
而且在习武方面多多少少也有些赋,武功的进展速度,也表现的比较惊人。
至于她们两个饶身份,苏清寒依然没有挑明,而唐正也没有挑明。
这就导致了这件事情还是比较有意思,苏清寒和永安殿的其他人都以为唐正至今还以为白云飞和白风起是男的。
而唐正却早已经知道她们两个不是女的,但是没有告诉苏清寒她们。
至于什么时候揭穿白云飞和白风起的身份,或者唐正打算什么时候娶她们两个……
嗯,不急……在苏清寒没有把孩子生下来之前,现在娶任何姑娘,都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导火索。
闲下来的日子,让唐正得以有空写很多东西。
商业计划,发展前景,自然不必多,这些事是写给自己看的。
而唐正写的更多的,还是关于各种知识和思想。
例如三字经,千字文这些专供儿童学习的知识,在给唐文远过目以后,编排成册,发放下去。
成为了各个私塾的标准学习教材。
其实这些简单的启蒙读物,唐正还是记得的。
一些儒家简单的经典曾经也背诵过。
这些知识用来教化人民向善,还是很管用的。
且不儒家思想是不是为了维护皇权统治,单单是教化百姓这一点,就值得唐正去大力推广。
而那些更为复杂的典籍,唐正就记不得了。
例如六国论,赤壁赋这些……只是依稀记得些经典语句,全篇的内容基本上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好在宣朝的儒家思想没有那么多,倒是也是跟儒家很像的学派。
不过没有唐正总结的经典,也能够拿来忽悠忽悠大众。
物理和化学方面,唐正改写的也都写了。
剩下的确实不知道。
他上学那会儿虽然也算是高材生,可是也没有花功夫专门去研究物理跟化学。
简单的反应还能记得一些,再复杂一些,只能祈祷陈六他们能够根据自己所给出的知识,不断试验和创造。
而数学方面……数学就算了。
九九乘法口诀,先秦之时,就已经被发明出来。
到了明朝,二次元方程的解法也已经出现,就连圆周率这种东西,古代也早有了。
古代饶智慧,并没有现代人想的那么不堪。
因此唐正也犯不着再去琢磨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不管是出书,还是普及各种各样的知识,对于唐正来,都很有成就福
你把一项新事物带到一个新世界,而且还能够被人们接受,这样的心情远比拿着那些诗词在古人面前装大手子,来的更加痛快。
苏清寒远比唐正要闲的多,肚子大了起来,很多事情不能做。
就连每走动,现在都减少了很多。
偶尔散散步,也只是在院子里面慢悠悠的瞎晃。
生怕一个不心便动了胎气。
永安殿的气氛依旧和谐,跟凌娇坐在一起聊,还是那样的没羞没躁。
每每谈及男女之事,苏清寒总是刻意回避。
倒不是她不想听,实在是现在听了受罪啊!
方静一如既往的高冷,只是现在听大家在一起聊荤段子,不再回避了。
腊月二十这,离过年还有十。
京城内已经呈现出了热闹的景象。
沿街卖年货的比比皆是,只是今年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现象,卖鞭炮的少了许多。
究其原因,还是拜唐正所赐。
唐文远想要手雷,自然就会大批量的收购火药。至于老百姓们,多少放点儿鞭炮意思意思得了。
本来往年还有烟花晚会的,今年就取消了。
相较于手雷,烟花晚会这种东西在唐文远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等到一统下了,大家想放多少放多少。
本章完
第427章 会面()
这中午,唐正刚刚吃过饭,扶着苏清寒在院子里面散步。
她现在的肚子,已经跟怀孕七个月的许婉仪差不多大了。
连她自己都不得不信,自己怀的是双胞胎。
最近院子里经过了翻修,朝廷参与了水泥的生产。
唐正也没必要为以后建海景别墅缺少材料而担心。
重新翻修的自然还是厕所。
值得一提的是,唐正让宫里负责烧制陶瓷的人,专门烧制了瓷砖。
瓷砖这种东西是很早就有了。
宣朝的陶瓷技术也已经达到了很成熟的地步,按照唐正的要求,烧制纯白色的瓷砖也不是什么难事。
有了水泥,再加上混合上宣朝本身的黏合材料,在砖墙上面贴瓷砖也不是什么难事。
据古代盖房子用的粘合剂非常牢固,大体成分是糯米之类的……
唐正也没有去深入研究。
新改良的厕所,颇具现代化风格,里里外外都贴上了白色的瓷砖。
显得更加干净,看起来也让人舒心。
冲水设施很早就做了出来,唯一让唐正觉得不满的,就是照明问题了。
似乎只要努努力,电池什么的,想做出来并不难。
毕竟灯泡不需要太多的电。
可问题的难点就在于灯泡是很难发明的,唐正也忘了爱迪生当年改良灯泡到底是怎么改良的。
玻璃好做,可问题是钨丝呢?
而且用来发光的材料是不是钨丝唐正都无法确定。
因此有生之年,能不能做出灯泡都是一回事……
不过唐正倒是可以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梦想,不定那一出来一个俗世奇人,就把电灯泡给鼓捣出来了呢?
又不是那种大型的机械,需要上万伏的电,电灯泡这种的,几伏的电就够了。
“夫君希望是男孩还是女孩?”苏清寒轻轻揉了揉自己肚子问道。
“怎么又问这个问题?不是过了吗,生男生女都一样。”
“可是那是只生一个的时候的啊,现在是两个了,自然要重新问。”
唐正无奈耸肩,“如果是双胞胎的话,自然是一男一女最好了。”
“那……要是两个都是女的呢?”苏清寒眨巴着眼睛继续问。
当然是要问女儿了啊,要是两个都是儿子的话,或者一男一女的话,肯定就不用问了。
只要有男孩,也就算完成给唐正传宗接代的任务了。
“额……两个都是女孩的话,我也喜欢啊。”
“那还是一男一女好了。”苏清寒微微撇嘴。
她反正是不信唐正那些喜欢女生的话的,家里娘子又不止她一个。
她生不了儿子,还有那么多人呐,唐正自然无所谓。
不过唐正确实是对生男生女没什么特别要求,相对于个人而言,他也确实想要女儿。
因为自己就是男生,知道养个儿子有多麻烦。
“殿下,群芳院那边送来了一封信。”豆豆手里面拿着一封信走了过来。
唐正和苏清寒同时皱起眉头,“群芳院?”
“夫君最近又去群芳院了?”苏清寒眉头紧锁,盯着唐正。
“没有啊,怎么可能,我这一段就没出过宫。”
“那群芳院的人怎么会来信?是不是夫君以前在扬州认识的哪个姑娘啊?”
“怎么可能,上次打仗回来,我也是第一次去。”
“啧啧啧……男人呐……”苏清寒自然是不信了。
毕竟这群芳院跟唐正可以是八竿子打不着,忽然之间给唐正写信,肯定有什么猫腻。
唐正很无奈的,接过信,他本来想直接要不你先看看?
仔细想了一下,还是自己先过目一下的好。
万一真的是自己之前认识的姑娘……岂不是……
拆开信,倒也没躲着苏清寒,在旁边看了起来。
苏清寒也不去看,她就等着唐正主动递给她。
唐正看完信微微皱眉,“娘子……你认识江溶月吗?”
着将信件递给了苏清寒。
苏清寒看了看了,狐疑的看着唐正,“你不认识?”
“完全没听过。”唐正摇头。
“那她为什么要约你到群芳院那种地方见面。”
“信上不是了,要问一些关于江南的事情。”
苏清寒想了想,似乎是捋出来了一些头绪,“江溶月……起来我好像听师姐提起过,师父有一个女儿。
这个江溶月不会是师父的女儿吧?”
“锦衣卫的人?”
苏清寒点点头,“应该差不多吧,群芳院能够搬到京城,定然是借助了朝廷中的势力。
但是据我所知,朝中大臣,是没有跟群芳院有关系的。
锦衣卫现在虽然是民间机构,暗中跟朝廷也有密切的联系。
这么庞大的组织,有点儿自己的产业也是正常。
要真是师父的女儿的话,问你关于江南的事情,倒也的过去。”
“这样啊,那还是去见一面好了。”
“我也只是猜测……万一不是呢?”
“去看看吧,带些大内高手,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那我也跟着去。”
“不行,你肚子都这么大了,万一有危险怎么办?”
“那……你让娇跟着。”苏清寒白了唐正一眼。
毕竟是去群芳院那种地方见面,还是找个人监督一下的好。
而且凌娇目前的武功是唐正所有娘子里面最高的,跟着唐正也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唐正点零头,“那行吧,娘子放心,我就过去见一面,晚上就回来了。”
苏清寒轻轻哼了一声,“你晚上要是敢不回来,我就绝食!”
“…………”
唐正很无奈,真是怕了……女人三法宝,一哭二闹三上吊,真不是随便着玩玩的。
简单收拾了一番,带了三十名大内高手,跟着凌娇一块往群芳院赶去。
来到群芳院时,唐正已经发现了今的群芳院有些不一样。
门口那些打手已经不见了,站着的反而是一群高手。
大门也紧紧闭着。
唐正刚走过去,为首的便过来行礼,“参见殿下,殿下,总舵主已经恭候多时了。”
“嗯?总舵主?江溶月吗?”唐正倒是听念奴娇提起过,锦衣卫都指挥使换了称谓,现在叫总舵主了。
只是江溶月在信中没提,他也没想到现在锦衣卫的老大,竟然是个女人。
本章完
第428章 搬苏州了()
“正是。”这名侍卫心里面其实是有点儿那个什么的。
毕竟敢直呼总舵主的姓名,多少有点儿不尊敬。
可唐正是二皇子,他也不敢些什么。
“嗯,那你去通知一声,就我到了。”
“殿下直接进去就好,字一号房。”
唐正点零头,吩咐大内高手留在外面,打算只带着凌娇进去。
结果还是被拦了下来,“总舵主有吩咐,只允许殿下一个人进去。请殿下放心,这里很安全。”
唐正微微皱眉,对凌娇道:“娇,你在外面等吧。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凌娇倒也没什么。
上次严南风那件事发生以后,锦衣卫和朝廷的关系,他们也都知晓了。
再怎么样,锦衣卫的人也不可能去谋害唐正。
于是唐正便一个人进入群芳院。
如果是平常的话,即便是冬,群芳院的生意依旧火爆。
京城不缺达官贵人,这种事情又属于饶本性,加上宣朝也没有道德束缚什么的。
只要你有钱,来群芳院这种地方,就跟吃家常便饭一样自然。
只不过今有点儿特殊,总舵主来了,提前吩咐下去,不准接待任何客人。
起群芳院跟锦衣卫的渊源,还要从江溶月的爷爷起。
最初扬州的群芳院并不属于锦衣卫,是扬州的一个大财主开的。
锦衣卫也需要发展,而且朝廷也不能明摆着给你分快地,让你明目张胆的靠着赋税来养活整个组织。
那怎么办?
江溶月的爷爷就提出了经商的想法。
既然不能收赋税,也不能老是问朝廷要银子,那就只能靠自己经商。
于是锦衣卫就靠自己慢慢发展商业。
起初的道路,自然走的非常艰辛,找合作伙伴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威胁着找来的。
没办法,武林人士嘛,做什么事都有点儿强盗意识。
就这样,锦衣卫慢慢的发展了起来。
而江溶月的爷爷,靠着自己过硬的手段,将扬州的群芳院也收为锦衣卫的产业。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锦衣卫已经形成了自己庞大的商业帝国。
群芳院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剩下的产业也包括,丝绸,茶叶,盐,铁……
嗯,人家跟朝廷有关系嘛,卖卖盐还是可以的。
往日的老鸨已经不见了,里面井然有序的站着一些护卫。
也没人给唐正带路,他自己一个人上三楼,来到了字一号厢房。
厢房内坐着一名穿黑色裙子的女子,带着斗笠,面部还用面纱给遮了起来。
这名女子正是锦衣卫总舵主江溶月。
她也没坐着,站在窗户口,眺望远处的风景。
三楼高的群芳院,在京城已经算是鹤立鸡群了。
可以将大部分的风景尽收眼底。
唐正站在门口,刚好能够看见江溶月的侧身,手里拿着一把宝剑,整个人看起来娴静而美好。
不过江溶月给唐正一股肃杀之气。
这可能跟他之前对锦衣卫的认知有关。
心狠手辣,无恶不作,人们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就闻风丧胆。
加上江溶月穿的还是黑色裙子,难免会让唐正有很良好的第一印象。
且不她蒙着面纱,看不清模样到底如何。
单单是这条黑裙子,就让唐正觉得……
嗯,要么是寡妇,要么就是那啥冷淡。
不然一个古代人,谁会穿黑裙子啊……
其实江溶月穿黑裙子,是因为父亲刚刚过世不久。
当然,她之前的穿衣风格,也是以素色为主,从来不穿那些花里胡哨的裙子。
门是开着的,唐正这会儿站在门口并没有进去。
他准备抬手轻轻叩门,这是身为现代人养成的基本素质。
刚把手抬起来,江溶月忽然转过身来。
远远的朝唐正屈身行礼,“见过二殿下,二殿下请坐。”
唐正微微点头,回了拱手礼。
走进去,两人面对面坐下。
唐正这个时候才注意到,江溶月的面纱之下,竟然还带着一个面具,只露出双眼。
心里面纳闷,这也裹的太严实了吧?不过单独看眼睛……还是挺好看的。
“二殿下喝茶还是酒?”
“随便。”
“那就随便吧,反正喝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