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104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1042-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洞庭和黄苏还没有走到桥边,激昂的口号声已经响成一片:“欢迎中央红军!”
“一方面军老大哥辛苦了!”
“庆祝一、四方面军会师!”
“向党中央致敬!”
口号是平常的和简单的,声音却是火辣辣的,尤其对转战万里艰苦备尝的人们,足以催 人泪下。韩洞庭的团队,立刻象被一股强烈的暖流冲击得心灵战栗,人人热泪满眶,不少人 哭了。韩洞庭这个矿工的黑脸上,啷当着几个大泪蛋蛋。黄苏这个瘦小个子的政治委员,也 不例外。他一边擦着眼泪,一边举起拳头喊道:“热烈感谢红四方面军同志的欢迎!”
“向红四方面军同志学习!”
“团结起来,打更大的胜仗!”
“中国工农红军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些在山南海北的朴素的工农子弟,他们本来都是不相识的。今天却在他们的心灵深 处,激起一种难以描述的热烈而深厚的情感。这是世上最高尚的情感之一,也正是他们称之 为阶级感情的那种东西。
韩洞庭刚刚跨过木桥,那边有一个宽肩细腰挎着手枪的年轻人,以极其迅速敏捷的步 伐,霹雳闪电般地走了过来,后面跟着一个年龄相仿的青年干部,带着手枪,身子短小结 实,面上带着微笑。
“我叫王大山,是先头师的师长,是代表李先念政委来欢迎同志们的。”那个宽肩细腰 的年轻人满面是笑,把韩洞庭的手紧紧攥住了。他随后又介绍那个小个子说:“这是我们夜老虎团的团长冯明同志。”
那个短小结实的年轻人,腼腆地一笑。
韩洞庭也将黄苏和金雨来作了介绍。双方又是握手呀,欢笑呀,都是泪珠啷当的。他们 并着肩往镇上走,后面的队形可就乱了,一方面军的战士争着同四方面军的同志握手,四方 面军的同志争着替一方面军的同志背枪,背背包,这样三五成群地结伴向镇上走去。队伍中 的欢笑声、嘁嘁喳喳的细语声,响成一片。一个是转战万里,跳出敌人一个重围又一个重 围,历尽了千难万险;一个是两次脱离根据地,斩关夺隘,备尝艰辛。今日相逢,阶级之 情,兄弟之爱,怎能不在心底激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澜呢!
达维镇不算很大,坐落在小金川高高的河岸上,只有一条不长的小街,几家破旧的店 铺。往上再爬一个小坡,才是村子。村子也不上百户人家,藏汉杂居,房子是两层或三层的 简易木楼。惹眼的恐怕要算那座金瓦红墙的喇嘛庙了。这时夕阳的红光正照着喇嘛庙的金 顶,显得一片金碧辉煌,比起那些破旧的农舍,真是不啻霄壤。红四方面军的同志早已把房 子腾出来,师长王大山和夜老虎团团长冯明把韩洞庭他们领到喇嘛庙里。
警卫员们早把喇嘛庙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大铜壶水滚得格荡档的。大家坐下一边喝茶, 一边说话。
韩洞庭看四方面军这两个干部都很年轻,就问:“王师长,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王大山伸出两个手指头,哈哈一笑说:“不多不少,整整二十岁了!”
“哎呀,二十岁就当了师长!”
韩洞庭、黄苏和金雨来都用惊奇的眼光望着他。王大山笑着说:“部队伤亡太大,无非是矬子里拔将军吧!不久前我还是夜老虎团的团长,现在由他接 替我了,他今年也不过十九岁。”
说着,他顺手向冯明一指,冯明不好意思地又是头一低,腼腆地一笑。王大山笑着说:“你瞧,他就是这个姑娘样子!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的时候,他带一个营夜摸,连续 冲垮了敌人好几个团;有一次被敌人几个团包围了,眼都不眨一眨;可就是怕见生人,一说 话就脸红,你们瞧,就是现在这副样子!”
大家哈哈大笑。冯明的头更低下去了。韩洞庭注意地望了望他,圆圆的脸盘,大大的眼 睛,确实象一个姑娘。
“你们方面军的总部现在哪里?”黄苏问。
“在北面理县、茂县和汶川一带。”王大山说,“我们就是在那里接到命令来接你们 的。徐总指挥说,你们大约过了泸定桥了,让三十军政委李先念同志带领几个师到天全、宝 兴一带接应你们。大家一听中央红军来了,毛主席、周副主席和朱总司令都来了,高兴得一 夜没睡好觉… ”
“汶川离这里多远?”
“大约三百二十多里。”王大山说,“一路上都是大山,我们还过了一个大雪山,叫虹 桥山,这个山怪得很,我们在山下热得汗流不止,到山上就是雨雪冰雹,大家都变成雪人 啦。可是大家情绪很高,懋功有邓锡侯两个营,被我们很快就消灭了。想不到你们来得这么 快。昨天红四团下山,双方反复吹号联络,我们还以为是川军呢!昨天晚上很多同志硬是睡 不着觉,天不亮就爬到山坡上瞭望,才把你们盼来了… ”
韩洞庭、黄苏、金雨来听了,心中十分感动,纷纷倾吐了一方面军指战员同样的情感。 话就象抖线繐子似地一抖开就收不住了。韩洞庭他们谈起了从江西出发穿越五六个省的艰险 经历,王大山从离开鄂豫皖谈到三千里转战,又从穿越秦岭、大巴山谈到创造川陕苏区以至 西渡嘉陵江,他们的情感完全融汇到一起来了。
正当谈得热烈时,警卫员把饭端了上来。原来王大山他们买了几头牦牛,大块的牛肉早 已炖好,饭食则是藏区的青稞、玉米面糊糊。大家吃得分外香甜。显然,韩洞庭他们已有好 多天没有吃这样的好饭食了。
饭后,韩洞庭他们离开喇嘛庙回到团部休息。路上,见杜铁锤和小李满面含笑兴冲冲地 走着。杜铁锤的手里提着一双毛袜子,小李的手里拿着一件毛背心。黄苏怕他们犯纪律,就 停住脚步问:“你们这是哪里来的?”
杜铁锤乐呵呵地说:“这是四方面军的同志送我们的。我们不要,非送我们不行,说是早就给我们准备下 了。”
小李也笑呵呵地把毛背心递过来说:“政委,你瞧,这全是他们把羊毛捻成毛线自己织的,你看织得多厚!”
黄苏接过一看,果然厚墩墩的。小李笑着说:“下次过雪山,我就不犯愁了!”
“四方面军的同志真是太热情了!”黄苏感叹地说。
过夹金山,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掉队了,由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率队到懋功与三十军政委李 先念会合。
懋功是一座颇为奇特的山城。她坐落在一个长长的山谷里,山谷里隆起了一座扁平的 山,她就建筑在这座扁平的山上。小金川则围绕着她在深深的谷底流过。这座山城有一条颇 长的街道。由于全国各地的客商经常麇集在此处收购鸦片,市面上显得颇为繁华。在荒凉的 川西,这就算很不错了。
城里有一个颇为讲究的天主教堂,教堂里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园。聂荣臻在这里见到了李 先念。当时李先念才二十四岁,正是英俊年少,在工农干部中显得温文尔雅。两人相逢,正 所谓一见如故,谈得没完没了。李先念还告知聂荣臻:徐总指挥鉴于以往炊事人员掉队的 多,减员的多,特意调集了一批炊事员,准备带着粮食补到一方面军。聂荣臻对这种深情厚 意表示感谢。
晚饭后,聂荣臻回到住地,见他的饲养员牵着一匹体大膘肥的大青骡子正在广场上遛, 显出洋洋自得的样子。聂荣臻问:“你牵的是谁的骡子?”
“我能牵谁的骡子?”饲养员笑嘻嘻地说,“这就是你的骡子嘛!”
“我的骡子?我哪里有这样的骡子?”
“这是人家李先念政委送给你的嘛!”
原来聂荣臻从江西出发时,有一匹茶褐色的大骡子,聂荣臻很喜爱它。可是在奔赴宝兴 途中,这匹骡子却在灵关过铁索桥的时候,一只蹄子夹到铁索中去了。当时千军万马正从桥 上通过,而它的蹄子却怎么也弄不出来。为了不影响后续部队的前进,只好把它的一条腿忍 痛斩断,将它推到河中去了。当饲养员背着空空的马鞍和行李去见聂荣臻的时候,他哭了, 哭得很厉害,聂荣臻也为失去这匹骡子很难受,惋叹不已。以后饲养员为此事哭过多次,情 绪一直转不过来。只是在今天,聂荣臻才看到他脸上出现的笑容。聂荣臻抚摸着这匹大青骡 子,说:“好了,好了,你以后就好好喂吧!”
“你瞧瞧,才刚刚七岁口呢!”
当天晚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来到懋功,李先念迎接了他们。欢声笑语充 满了精致清雅的小四合院。接着教堂里举行了盛大的两个方面军干部的联欢晚会,热烈庆祝 两大主力会师。会上毛泽东发表了演说,他的声调激越而兴奋,还把两只瘦而黑的拳头并在 一起高高地举着,下面是一阵又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黄金书屋 youth整理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地球的红飘带  (五十六)
一、四方面军会合之后,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就是下一步行动的问题。中央领导机关 和一方面军主力在懋功休息了几天,就于六月二十四日沿着小金川河谷来到了两河口。毛泽 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已经和驻茂县的张国焘约好要在此相会。
也是事有凑巧,两河口正是两条河的相会之处。一条是自北面大雪山——梦笔山下来的 一条河,当地称之为梦笔河,一条是自东面大雪山——虹桥山下来的一条河,当地称之为虹 桥河。这两条河在此相会,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满是野花的绿洲,两河口镇就坐落在这片绿 洲上。可是镇子却小得可怜。只不过几十户人家,一条短短的仅有三五家店铺的小街。最显 眼的就是街中段那座关帝庙了。一块大大的影壁,一个不算太小的大殿,两侧是一座钟楼, 一座鼓楼,后面山坡上还有一个小小的观音阁。周恩来和朱德住在左侧山坡上的房子里,毛 泽东就住在大庙里。这座大庙准备作为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地址。
张国焘是中共最老的党员之一,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时,他已经赫然在座了。可 是由于他时“左”时右,仿佛总是没有一个“准稿子”,就留下了一个“老机会主义者”的 名声。这些对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等老党员来说,自然都心中有数。可是由于一方面 军在八个月的长征中遭受到重大损失,很自然地对两个方面军的会合抱着热烈的期望。对张 国焘本人说当然也是这样。
六月二十五日下午,有消息说张国焘快要到了。尽管天下着雨,毛泽东、周恩来、朱 德、博古、张闻天等领导人仍然冒着雨来到村外两三里路的地方准备欢迎。中央直属队的干 部们和战士们早已集合在一个草坪上,在那里等候。毛泽东他们聚集在一个小小棚子下避着 雨。对于一个政治局委员来说,这样隆重的迎接仪式,未免显得过分;可是对于一方的首领 说,对于他背后的众多群众说,这样做也是适宜的。
大约下午五时左右,在雨中翘首企盼的群众兴奋地吵嚷起来:“来了!来了!”毛泽东 他们往大路上一望,果然在一片烟雨中出现了一匹白色的高头骏马,后面跟着二十几个骑兵 奔驰过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一起走出棚子迎了上去。
马队渐渐来到跟前,那个骑白马的首先下马。他的脸丰满红润,身材高大魁梧,身穿整 齐的灰布军衣,戴着大八角的红星军帽,显得仪表堂堂。他的眼扫视了一下,看见这么多的 要人站在路边来欢迎他,脸上浮出满意的微笑。
他同来欢迎的人们,一一握手拥抱。彼此都已多年不见,自然显得分外亲热。
可是,只要略略分辨,就会发现他们双方是这样不同。如果打个不好的比方,他们围着 张国焘,就好象一群穷汉围着一个富翁。张国焘的脸油光光圆鼓鼓的,穿得也比较考究,军 服上还有两个斜插进去的口袋。他背后的那十几个挂着二十响驳壳枪的卫士,也都一个个身 强体壮,穿着整齐,有的甚至挂着两支短枪。而那些要人们却都穿着很破的军衣。一贯不修 边幅的毛泽东,膝盖上有两个大大的补丁,今天虽然打了绑腿,绑腿里却象士兵一样插着一 双筷子,皮带上还挂着一个大大的茶缸子。有大学教授风度的张闻天,帽檐儿总是那么软塌 塌的。博古架着圆圆的近视眼镜,眼镜腿儿显然出了毛病。周恩来的胡子长得老长。朱德瘦 得象鬼,更象一个伙夫头了。
会议由聂荣臻主持。毛泽东在简陋的台子上发表了欢迎演说,张国焘致了答词。台下几 百名指战员,尽管衣服不断向下滴水,那股狂热劲却未尝稍减,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口号。张 国焘在短暂的激动之后,就转入冷静地观察。从毛泽东膝盖上的补丁到欢迎群众的五光十 色、破破烂烂的军衣,都唤起他惊异的思考:“他们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这哪里还象一支 军队!他们究竟还有多少人呢?”
张国焘有一个很赏识的秘书名叫黄超,时刻不离左右。此人聪明而又漂亮,似乎还不到 三十岁。他经常给张国焘出些点子。这时,他站在张国焘旁边也在冷静观察。有时两人交换 一下眼光,微微一笑。
仪式完毕,毛泽东他们就同张国焘并肩而行,说说笑笑向镇上走去。
晚餐就在关帝庙里进行。按照一方面军的风习,盛菜都是用洗脸盆充作菜盆,这几乎是 全世界最豪迈、最实惠的盘子了。张国焘刚刚坐下,已经接连端上了四大盆菜。自然还准备 了烈性白酒。毛泽东兴致很高,从皮带上解下缸子,倒了不少白酒。他一看菜盆里还有辣 椒,更高兴了。一边让客,一面谈笑风生。他夹起满满一筷子辣椒说:“快吃吧,只有不怕 吃辣椒的人才是最革命的!”博古一听,立刻反驳道:“老毛,你这话不对。我们江浙人革 命家不少,就并不喜欢吃辣椒!周恩来就不喜欢!相反,你们贵省的何键,吃辣椒比你不 差,他算个什么革命者呀!”他的话引得大家轰然大笑,连毛泽东也哈哈笑了。
在这亲切热烈的氛围中,唯有张国焘似乎显得沉闷。自一九三一年他以“中央代表”身 份进入鄂豫皖苏区独揽党政军大权以来,就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厨师跟着他,不管什么环境都 能给他弄得头头是道,然后用盘子端起送去。他是从来不用这种粗野的大盆子的。自然这都 是小节。引起他今天不快的,主要是餐桌上的话题。他觉得,这些政治家们,竟没有请他谈 谈他进入鄂豫皖以来,特别是创造川陕苏区以来的光辉业绩。他认为这不是忽略,而未免是 一种不敬。老实说,自茂县出发三天以来,他就在马上反复思考作了颇为充分的准备。只要 有人问起这些业绩的某一项,他就会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眉飞色舞地讲起来,遗憾的是无 人提及。他对这种“辣椒”之类的笑谈,不仅索然无味,也插不上嘴去。因为他自到四方面 军充任太上皇之后,还没有一个人敢和他平起平坐。平时,象徐向前这样的总指挥恐怕也不 敢同他开玩笑,那就更不要说别人了。据熟悉情况者说,除了陈昌浩和黄超一流人物,是很 少人敢到他那里去的。尽管他待人并不严厉,而且相当温和。这样久而久之,除了发号施 令,连开玩笑这种本领也退化了。因此,在今天的宴席上,他只是脸上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终不免显得沉闷。
宴会的时间不算太短,几位善饮者象毛泽东、博古都喝了不少。饭后,周恩来亲自送张 国焘回去休息。因为这地方房子少,只好把张国焘安排在街北头一家店铺里。
“国焘同志,”周恩来微笑着说,“你是不是早点休息,明天上午我们就要开会了。”
“不忙,不忙,”张国焘笑着让座,“好多年不见了,坐一坐嘛!”
周恩来就在床铺对面一张椅子上坐下来。
“你看我有什么变化吗?”张国焘笑着问。
周恩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