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南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雄霸南亚- 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想法?”姆哈马德问道。

    “弹射器,都是一节一节的,我们现在订购的是c…11弹射器,已经到货,我们可以多订购几节当备用,然后,在甲板后面,再开挖出槽来,这样,可以多放下两节,我们的弹射器的长度就会增加,增加了的长度,就可以增加更多的弹射能力。

    就跟炮管一样,炮管越长,火药的能量释放的时间就越长,炮弹具有的初速就越大。

    而c…11弹射器,作为美国设计的一种优秀的弹射器,本来就是可以增加长度的。

    “嗯,这个想法不错。”姆哈马德说道:“但是,弹射器的长度只是一个方面,我们还要考虑到其他的问题。”

    弹射器,除了这活塞和缸筒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储存高压蒸汽的罐子,在后世,国内迟迟造不出自己的弹射器来,跟这种储容罐子有很大关系,由于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强,这种罐子是大尺寸的高压容器。在化工、核工业、能源和航天技术中,这种罐子的先进性,体现着一个国家重工业水平。

    虽制罐材料、制造设备和焊接工艺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而用于航母弹射器,又有使用次数、重量限制和耐高温方面的要求,制造难度就更大。它是用耐热的特种合金钢制造的,有很好的蠕变性能和抗拉强度,而且还要承受几十万次的弹射加压和卸压疲劳循环。

    比如,常用的方法是用钢杵穿过钢锭,反复锻压制成环节状,经车削加工后,再将几个环节焊成筒体,两边封头用万吨以上的水压机整体压出或分块压出,然后经过切削加工再焊接。这个难度,甚至超过了弹射器的汽缸。

    简简单单的一个储气罐,就能反应出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来。姆哈马德对这方面很看重,他知道,只有这个汽缸加长,要是蒸汽不够,那照样无法实现增加弹射功率的目标。

    “另一个难度,就是储气罐。”听到姆哈马德的话,刘套山继续说道:“如果要造大的储气罐,我们恐怕真的造不了,但是现在,我们只是需要在原来的储气罐上,并联一个小的储气罐,容量只要够多余的几节汽缸使用就行,我们有把握造出来。”

    听到这话,姆哈马德顿时一喜,这也是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小的解决问题!

    储汽罐的制造难度是相对的,主要决定于罐的直径,当直径较小时,承受同样压力的储汽罐制造难度就会大幅度下降。

    这样,终于把弹射器的问题解决了!

    “通过我们这些方法,可以保证雄猫战机从航母上起飞,只是无法满载起飞了,想要继续满载起飞,那就得想另外的办法,比如增加雄猫战机的发动机的推力。”刘套山向姆哈马德说道。

    增加推力!这个方案,姆哈马德正在解决!跟美国人的谈判,最终肯定会达成的,当使用更大推力的110发动机之后,肯定会减小对弹射器的依赖!

    满载起飞,和能够起飞,是有很大的性能差距的,比如后世,我国的歼十五,虽然也能够从辽宁号上起飞,但是却是半油起飞,只能带一枚c…602空对舰导弹,并且只有250海里的作战半径,虽然歼十五的机体非常优秀,却受限制于起飞力量不够。

    “嗯,就按照你们的方案办。”姆哈马德说道:“你们都是专家,只有我是个门外汉。”

    “除了弹射器,还有一个问题。”刘套山说道:“就是航母的升降机问题。”

    航母的战机,平时都是在下面的机库里存放的,保养维修也都在机库里,所以,在需要的时候,得从机库里提上来,这就涉及到了升降机。

    美国后来的航母,升降机都是侧舷升降机,这样,在升降的同时,不会干扰到甲板作业,起飞和降落都互不受影响。

    但是,现在巴基斯坦的这艘,是美国退役的航母,是当时从直通甲板的航母上改装成斜角甲板的。到它退役,也只有舰首的两条弹射器,斜角甲板没有弹射器,而除了这个,更不方便的,就是其中一部升降机,正好在起飞的两条弹射器的中间!

    没错,就是中间,当初美国直通甲板,就是在这个位置升降的,而现在,这部升降机已经变成了鸡肋,当它工作的时候,甲板上无法弹射起飞战机,这里是一个大坑,而且在将飞机运上来之后,还会干扰到弹射的工作。

    既然是鸡肋,不如把它彻底地堵住!这就是刘套山的意思,下面多出来的空间,还可以多放下一架战机!

    听到了刘套山的描述,姆哈马德说道:“好,就采取你说的方案!我们这第一艘航母,就是实验性质的,如果要是不方便,我们就再改!”

    只有这样一艘航母,吓唬吓唬印度人还行,真的有一天,跟美国人在海上对抗,这是完全不行的,所以,这艘航母更大的意义,还在于给巴基斯坦培养海军航空兵力量!这是一颗种子,等待着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第三百六十八章 阿富汗换帅() 
“总书记,我们有紧急情况要向您汇报。”莫斯科继续飘扬着漫天的雪花,从卢比扬卡广场11号匆匆而来的克格勃的首领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急匆匆地来见。

    “说吧,什么情况?”格尔表情哦啊发向克留奇科夫问道。

    克留奇科夫,深受老领导安德罗波夫的重用和信任,担当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职务,而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戈尔巴乔夫也把他当作了自己人。

    现在,苏联上下,支持改革的一派,都是支持戈尔巴乔夫的,他们也深知,戈尔巴乔夫因为年龄不够老,在苏联高层中的影响力也不够,尤其是苏联高层中的一些顽固分,已经完全沦为了苏联这个大厦的蛀虫,他们在力地阻挠着苏联的改革。

    帮助戈尔巴乔夫,就是在帮助苏联!而现在,戈尔巴乔夫的当务之急,就是彻底地掌握军队,在军队中树立威信,培养自己的势力!

    “土库曼斯坦军区,发生了一件大事。”克留奇科夫说道:“一架战机,叛逃到了巴基斯坦!”

    己方的一架战机叛逃?顿时,戈尔巴乔夫就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什么?”

    叛逃,这是一种严重的叛国罪!而叛逃,更会让苏联军队的秘密泄露,当初别连科夫叛逃,给苏联造成了大的震动了,甚至导致了高层军官的下马。

    而现在,己方又有战斗机叛逃了?

    “亚历山大…祖耶夫,两个月前被调动到土库曼斯坦军区的,他驾驶着一架苏…27战机,离开基地,飞到了巴基斯坦!”克留奇科夫说道:“这件事非常隐秘,巴基斯坦方面没有说,而土库曼斯坦军区把这次叛逃压了下去,当作了一次飞行事故上报。我们差点就被他们骗了,直到昨天,我们的侦查卫星,在巴基斯坦的空军基地。发现了一架苏…27战机!”

    克留奇科夫将卫星照片递给了戈尔巴乔夫,虽然总书记对飞行是个外行,这也是相当重要的证据。

    “我们在发现了之后,又动用了在巴基斯坦的克格勃的特工人员,我们拍摄了更多的照片。可以确定,那架飞机,就是在巴基斯坦的,而且,飞机状况良好,除了叛逃,没有第二种可能,我们也通过美国方面的特工,得知了美国正在打算将祖耶夫跟这架飞机,都弄到美国去。不过巴基斯坦方面在压着。”

    “为什么?”戈尔巴乔夫问道。

    “因为姆哈马德总统,想要用这架战机,交换更多的东西。”克留奇科夫说道。

    这是克格勃自己的判断,那个姆哈马德总统,简直就是一个异类!他并不像一个睿智的政治家,反倒像一个街头的无赖!

    “哼,土库曼斯坦军区居然敢隐瞒这样重大的事件,我们绝对不能容忍!”戈尔巴乔夫说道:“必须立刻召开会议!”

    上次,戈尔巴乔夫就想要彻底地剥夺了阿赫罗梅耶夫元帅的指挥权,但是。当时遭到了科洛夫元帅的强烈反对,只能作罢,阿赫罗梅耶夫元帅重新回到了部队,谁知道。总共还不到半个月,居然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

    这是戈尔巴乔夫绝对不能容忍的,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负有主要的责任!

    所有的人匆匆地来了,望着一脸阴沉的戈尔巴乔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欺骗,我们的国家。遭受了可耻的欺骗!”看着所有的人,戈尔巴乔夫说道:“在土库曼斯坦军区,一架苏…27战机,叛逃到了巴基斯坦,而土库曼斯坦军区,居然故意隐藏下来了这件事!”

    苏…27战机叛逃!这句话听在科洛夫元帅的耳朵里,顿时一震,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苏…27是苏联空军最新型的战机,是能够对抗美国F…15战机的先进飞机,虽然前几次的战斗失败了,但是这并不代表苏…27无法跟美国战机对抗,现在战争,打的是整个体系,苏联空军的战术上有很大的问题,只要解决了体系的问题,苏联空军依旧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战斗力来的。

    而现在,这种战斗机被美国人得到了,那么,战斗机的所有系统就都泄密了,除了苏联需要花费很大代价,更换所有的敌我识别器之外,这种战机的性能被美国人掌握,那么在以后的空战中,就更加容易被美国人有针对性地展开攻击,对己方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苏…27可能就不会再继续进入苏联空军的装备序列了,苏联需要更加先进的飞机来代替苏…27,就像当初的别连科夫把米格…25待到日本之后,苏联空军就不再大量地装备这种战机了。

    这是很严重的。

    “总书记,这个消息是确定的吗?”一旁的雅科列夫说道:“毕竟,土库曼斯坦军区一直都没有汇报过啊,巴基斯坦和美国方面也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

    “汇报?如果他们肯汇报,那就好了。”戈尔巴乔夫说道:“他们妄图把这件事遮掩下去,这是严重的失职!阿赫罗梅耶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科洛夫元帅一言不发,上次,他已经在全力地保阿赫罗梅耶夫元帅了,差点跟戈尔巴乔夫闹僵,当时他还有说辞,毕竟还没有到商定的时间,己方还有缓和的余地,而现在,发生了这件事,戈尔巴乔夫肯定会往死里整阿赫罗梅耶夫啊,而且,自己还不能再说别的,否则,戈尔巴乔夫会继续把事件扩大,自己是国防部长,部下出了这种事情,自己也是要有很大责任的。

    戈尔巴乔夫非常愤怒,下面的人,没有人再为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辩护了。

    “立刻把阿赫罗梅耶夫调回莫斯科来,接受审查!这件事一定要一查到底,绝对不姑息!”戈尔巴乔夫说道。

    一查到底!那些不支持自己的,总是跟自己唱对台戏的军方重将们,看他们还如何嚣张!

    “总书记,现在阿富汗前线战事吃紧,虽然这件事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负有很大的责任,但是,可不可以先让他继续指挥阿富汗的战斗,等到战争结束,再回来接受调查?毕竟,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有很强的指挥经验,多年在阿富汗作战,已经熟悉了那里。”

    科洛夫元帅只能是采用别的手段了,现在,有谁愿意去阿富汗?那里可是一个火坑!只有阿赫罗梅耶夫元帅为了苏联的利益,愿意去那里,别人,躲避还来不及呢,只要继续让他指挥阿富汗战争,那即使是有这个错误,以后也就因为功劳而抵消了,没有人会继续追究他的失职。现在,必须继续留在阿富汗,绝对不能回去!

    “经验丰富,熟悉阿富汗?这几个月,他可曾打过一场胜仗?不要给我说那些数字,消灭了多少阿富汗游击队,他们就像是韭菜一样,割了一批,又出来一批,根本就消灭不尽!他已经老了,不懂得先进的军事理念,根本就无法胜任阿富汗的战场指挥!”戈尔巴乔夫说道。

    “请总书记明示,希望哪一位元帅前去阿富汗。”科洛夫元帅说道,他就不信,戈尔巴乔夫能够找到去阿富汗的人选。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说道:“我相信,只有他的改革,才能够为我们的军队,注入新的活力。科洛夫元帅,我记得,他是跟你一起授勋的元帅吧?”

    那个家伙?听到戈尔巴乔夫这么说,顿时,科洛夫元帅心中一惊。

    技术上的突飞猛进,导致了军事上的很多变革,苏联军方概括出来了两次历史上重要的革命,比如,在20年代,坦克和飞机取代了骑兵和战马;在50年代,核武器与弹道导弹的结合取代了轰炸机和常规导弹。

    而在这些革命中,苏联紧跟上了时代的步伐,甚至更进一步。

    但是,当第次军事革命到来的时候,苏联人却远远地落后了。

    1976年,美**事理论家汤姆…罗那首次提出“信息战”概念,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军事变革正在到来,电计算机,预警机,各种先进的电装备,将会决定战争的进程。同时,当时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的奥加尔科夫元帅敏锐意识到军事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1979年的时候,他提出来自己的结论:以电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精确制导武器大量涌现,必将从根本上打破军队旧的发展模式,推动和促进新的军事革命的发生。

    可以说,他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如果他能够活的更久,可以看到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可惜,现在他的理论,在苏联军队中,是一个异类。。

第三百六十九章 奥加尔科夫元帅() 
精确制导武器相当复杂,主要还有赖于电技术的进步,而在这方面,恰恰是苏联人欠缺的,比如,苏联人骄傲的能烧穿兔的米格…25战斗机的雷达,电设备中只有电管,仅仅是功率大而已,其他参数都相当落后。而一直到现在,苏联的电技术依旧落后,本来计划使用平板缝隙雷达,而且采用电扫描的方式,可惜,他们研究了多年,最终还是换成了倒扣的锅盖。

    苏联并不是因为打核战争而才选择的电管,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技术落后了,无法达到美国相同的水准,他们跟美国,至少相差了十年的时间。

    看着美国的电技术突飞猛进,82年的时候,就警告说:“面对这种环境,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改变观念,在新武器系统方面的开发与部署上停滞不前的话,那么我们将面临着严重的后果。”

    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当初,79年的时候,他就反对出兵阿富汗,认为有限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可惜,当初的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粗暴地打断了他:“还轮不到您教训政治局!您只须执行命令。”

    奥加尔科夫元帅尽了自己的努力,81年的时候,他组织了大规模的西方…81军事大演习,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的战术指挥系统,而且取得成功,以此为基础,他建立了第一个数字化试验部队。八十年代,能够建立起数字化部队来,该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进步!而且,当时也验证了,数字化技术可显著提高部队战斗力。

    可惜,苏联已经严重地腐朽和堕落了,整个国家一直都在因循守旧,止步不前。所有的人都在想着如何保证自己的利益,而奥加尔科夫的军事改革,触及到了一大批人的职位和利益。在大家的全力排挤下,84年奥加尔科夫离开总参谋部。成为西部方向总指挥,而他所倡导的军事改革无疾而终。

    这个人,可以说是苏联军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