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奸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奸臣- 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都司也一直有些款项拨下来,但是这点银子无遗是杯水车薪。很多的时候,一些衙门挖空心思上报,立一个什么名目去行都司要银子。但是银子要到之后,名目也没有了,银子钱就大家分分过日子去。

    他听说徐茂先的来路很广,但是也只能拯救个人或部份人,他不是救世主,没办法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现状。

    徐茂先在堂议上说:“民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些人看起来很难,其实真正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太难。只要我们每天在做,每天哪怕做一点点,每天多想一点点,我们就在进步。”

    他喝了口茶,道:“今天我说的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官吏作风与民生紧紧相连。我再试问一句,在坐的各位,到底有多少人,真正为老百姓和这个地界的民生建设尽心尽力去想过?我说的话不是空穴来风,这里有两份公文,你们自己看看。”

    然后华正就把自己准备好的公文,一一发到众人跟前。

    徐茂先扬了扬手中的几页纸,道:“腐败现象在化州怎么样,我不想说太多,但是随着民生建设的发展,百姓和地方的富裕,一些官吏就开始走上堕落的腐败之路。这里只是两个典型,公文上反应的情况是否属实,我想大家比我这个刚来的知州更清楚。”

    “彭大年只是一个巡检府的郎中,他的生活如此奢侈,还有这个郑志焦,什么人啊?小小官吏,居然嚣张拨扈到了这种地步,谁给他的胆子?谁给他的权力?”

    嘭——

    徐茂先重重地拍了把桌子。

    “那天他是遇上了我,况且如此,穷凶极恶,要是遇上一般的老百姓,又是什么样的结果?敢指着知州鼻子骂人的郎中,他是什么东西!”徐茂先语气很重,目光灼灼。

    然后他重重地甩出了一堆公文,朝甘贵涛吼道:“郑志焦交待的问题不彻底,彭大年能有今天,也不是一日二日之事,你们督察是干什么吃的?”

    宋念堂见徐茂先发火了,他看到这些材料,有些暗暗心惊,郑志焦的事情,他倒是知道了,却不知道徐茂先为什么突然偷袭了彭大年。

    他们现在手里拿的,都是彭大年这半个月以来,日常生活的一些描述。这是有人在暗中调查,取证后的结果,并且有取证人的画押,宋念堂不由再次看了眼徐茂先,彭大年在什么时候得罪了他,否则他不可能无缘无故拿他开刀。

    现在的官吏,生活奢弥,只要将他们平时的生活暴出来,绝对可以发现很多问题。

    由于在宋念堂的放纵下,这些人在化州变得肆无忌惮,平时也不怎么注意低调,因此很容易被人抓到把柄。

    堂议大厅里的气氛很紧张,有人看看这些公文,暗暗心惊,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把柄落在新来的知州手里。

    大意啊!前段时间,他们还在暗中谈笑,说新来的知州来到化州城,一个屁也不敢放,估计是被宋州令强大官威给震慑了。

    没想到他坐在后堂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把彭大年和郑志焦这号人平时的行为给调查清楚了。所以大家都在暗暗担心,千万不要祸及自身。

    当然,就庞大的宋派来说,彭大年和郑志焦,只是两个不足轻重的人物。但徐茂先这一招,明显产生了强烈的震悍,很多人都搞不明白,徐茂先手里到底有没有对自己不利的证据。

    现在化州地界的现状,生动形象,十分粗僻地解释了一句古诗,朱门酒肉臭,路在冻死骨。一些官吏的奢侈,与老百姓的悲凉成了鲜明的对比。

    徐茂先瞪着喷火的眼睛,道:“到底化州城有多少个彭大年,多少个郑志焦这样的官吏,你们自己掂量掂量。督察在这件事情上,完全失职!你们的纵容,也是一种罪过。既然你们不能屡行一个督察官吏的职责,我认为有必要考虑调整一个这个衙门班子。”

    宋念堂见他这么说,插了一句。

    “徐大人言重了,化州城的官吏,大部分都是好的,像彭大年,郑志焦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凡事不能一棍子打死,我觉得有必要好好考虑一下。”

    他知道徐茂先有这个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行都司的力量,调整督察衙门的人手。

    因此,他只得出面阻止。

    甘贵涛感激地看了眼宋念堂,心里却有些隐隐不安。因为徐茂先说过,如果自己搞不好,他就要向行都司反应,要求换人。

    两大一把手,终于面对面说话了,其他内参则一言不发,静静关注着事态的变化。

    两位一把手说话的时候,其他人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利。他们也不敢插嘴,因为今天的气氛不对,谁也不想惹祸上身。

    宋念堂仗着在化州地界根基深厚,再加上他又是一个强势的人,因此在心里上倒也有底气。

    徐茂先是世家出身,背景更是令人深不可测,据说齐王都对他刮目相看,宋念堂也不敢跟他翻脸。

    宋念堂道:“希望徐大人不要一棍子打死,个别问题个别对待,稳定压倒一切。”

    很多人听到宋念堂这句话,暗自松了口气,说句实在话,他们这些人中间,有哪一个屁股干净的?如果真查起来,绝对是化州地界一场仕途震荡。

    而且徐茂先刚才那一招杀威棒,震慑了很多人,因为他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把柄在徐大人手中,万一一个不小心,自己就成了下一个彭大年。

    宋念堂的辩解如果成功,徐大人只是点到为止,不扩大到面的话,大家的日子会稍稍好过一些。

    (本章完)

第894章 敲山震虎() 
但是一些聪明的人已经猜测到,这一场较量,徐茂先应该是想杀鸡敬猴,吓唬吓唬一些手伸得太长的人。

    如果他真要动这个念头,目标恐怕不会是彭大年这样的小角色。

    宋念堂自然也知道这点,但他考虑问题,更要谨慎一些,全面一些。不管徐茂先是动真格,还是想震慑一下众人,他都必须维护这些人的利益,否则以后还有谁听他的?

    徐茂先在敲山震虎的时候,也在憾动他的势力和权威。

    他也知道,凭着徐茂先在行都司的关系和背景,要换掉一个督察侍卿,那是很容易的事,甘贵涛已经在为自己的粗心感到后悔了。

    除他之外,还有别一个人,就是礼部的郭祥,那晚他无视了华正。现在徐茂先正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似乎在说,不管你是谁,想在化州这地方呆下去,就得给老子规矩点!

    在化州呆了近二十天后,徐茂先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他一心在撕裂这张网,而宋念堂则要一心维护这张网。

    表面上看来,徐茂先处于被动,势单力薄。

    实际上,他完全掌握着主动权。

    两人之间的较量,好比是敌我双方的一场歼灭战。

    而宋念堂他虽然很强势,势力网铺开的很大,但他永远不知道,徐茂先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从哪里选择突破口。

    彭大年和郑志焦,只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官吏,两个小小郎中官吏而已,这放在州城一级里就属于杂役官了。

    而徐茂先却出其不意,将两人迅速拉下马,如果这样下去,下一个目标会是谁?恐怕他们永远都无法想象。

    一种淡淡的恐慌,笼罩着这些人的心头,徐茂先的强势和杀气果伐,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因此他们只有在心里暗暗担忧堂议的结局。

    心态的变化,导致了这个内参堂议,似乎一下子就将局势扭转过来。本来势单力薄的徐茂先,仿佛变成了一只翱翔于九天的雄鹰,而宋念堂却成了护着幼崽的老母鸡。

    现在不是他们围攻徐茂先,而且徐茂先主动挑战庞大的整个宋派。幸好徐茂先没有这个问题上纠缠,马上进入下一个议题。

    徐茂先提议,要在一年之内,解决化州地界的百姓行路难的问题,这是其一。其二,要让老百姓感受到朝廷的体恤和关注。

    这一点就值得考究了,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体恤和关注,这就没有个度,而且一种持之以恒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宋念堂道:“对于徐大人提到的两点,我们州令衙上下深感责任重大。其实,这也是我们应尽之责。只是要做到这两点,恐怕首先就是涉及到款项的问题。现在化州地界的税收,根本不及其他地界的三成,甚至更少。”

    徐茂先便冷笑了一声,道:“税收低,难道是老百姓的问题?还是行都司,朝廷的问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句话想必在坐的各位一定没有忘记!现在化州地界,年年向行都司伸手要钱,而不是给行都司增加税收,这是为什么?仅仅是这里贫穷落后吗?我看未必!”

    “造成这一切的问题,我看就是有官吏不作为,如彭,郑志焦之流,成天花天酒地,醉生梦死,逍遥快活,政绩从哪里来?税收从哪里来?百姓的民生问题如何解决?”

    “我看了你们五年前的税收呈报,安道縣一个申请了八年的桥梁兴建款项,仅仅四万两,到现在也没有兑现。现在当地的村民,还是靠着爬山涉水,淌着河进出村庄。那里的小孩为了能读书,天天得从河里赤着脚淌过。而某衙门去年一年的花销就是八十多万两,还不包括其他五花八门的花销,这里我就不点名了。”

    “除此之外,化州地界其实每年都在用不同的名目,在向行都司伸手要钱。但是等到银子一下来,这些名目和搞名目的人都不见了踪影,然后这笔款项去了哪里,想必各位更清楚。”

    “而且,每一次搞个事情,就要组织一个衙门,要马车、银子。搞一个事,就要发体恤、发贴补,本来就是衙门分内的事,既然你们领了俸禄,为什么再要银子?”

    “这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我徐茂先既然来了化州,还是那两句话,从现在起,一个是抓民生问题,一个是官吏作风,我愿大家好自为之。化州必须在今年上一个台阶,否则我们这些在坐的人,都有罪,化州的罪人,大明的罪人!”

    宋念堂没想到,徐茂先居然为这次堂议,准备得如此充分,而且有根有据,他就知道,自己今天这面子算是丢尽了。

    于是他也不再说话,狠狠地抽着烟。

    徐茂先看着他,道:“宋州令,银子的问题我会去想办法,能争取的一定争取,但是银子必须用在点子上,谁出了问题谁负责吗,谁敢乱伸手,典狱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听说徐茂先去搞银子,有人的心思就活络了,也有人抱着看戏的态度,看看他有没有吹牛,能不能搞到。

    宋念堂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回应道:“州令衙一定尽力而为,做好其本职公务。”

    散堂议的时候,华正看徐茂先的眼神,就有些发亮。天啊,刚才徐大人在堂议上,那简直就是威风八面,太神气了,把化州号称黑龙头的宋念堂,都呛得无话可说。

    听说在化州,没有人敢得罪宋念堂,徐茂先如此开罪他,会不会令他反感?华正紧紧抱着公文,朝自己后堂走去。

    刚才堂议上的那一幕幕,令他感触颇深,徐茂先的振振有词,的确是大快人心。

    而郭祥就有些头大了,今天这堂议的内容,该如何发出去?他得请示宋州令才行。

    范斌在后堂里得到消息,什么?徐大人要处理彭大年?

    砰——

    范斌手里的茶杯,掉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他老半天没有缓过神来,原来徐大人让自己拿履历,只是为了干掉彭大年,我还以为这老小子要高升了呢?

    范斌拍了拍脑袋,娘啊,我还亲自发笺条给他道喜,没想到是一场隐患的灾难。这徐大人的心思,怎么如此叫人难以捉摸啊!

    (本章完)

第895章 主动示好(上)() 
范斌正想着给彭大年报个信,结果想了想,算了,就让他去死吧,不管他了,在官场斗争中,死伤在所难免。

    不过,事后他回忆起来,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吃准徐大人的心思。像彭大年这种人,色郎中一个,如果也步步高升的话,那真是老天没眼了。

    范斌在自怨自艾的时候,有消息传来,彭大年已经被关押,就在刚才自己愣神的时候。

    督察府这次动作好快,范斌吐了吐舌头,马上跑到杨柏岭那里去了。

    徐茂先这次强势出击,震憾了很多人,谁也不知道他手里到底掌握了多少证据,一个个在心里担惊受怕。

    范斌找到杨柏岭,道:“副学士啊,彭大年栽了!”

    杨柏岭比较稳重,因为与范斌是同乡,两人一起在外地为官,又是宋派之外的人士,所以两人关系比较好。

    范斌比杨柏岭早三年来到化州,能爬到今天的位置,也是说明范斌这个人比较厉害。

    他知道范斌的来意,想探探自己的口气,给拿个主意。杨柏岭心里清楚,自己和范斌这号人,并不是什么清廉的官吏,只是身在这个环境,大家都在捞,你要是太清廉的话,很容易被人视为异类。

    但是两人真正拿到手里的银子并不多,因此杨柏岭比较平静。而且杨柏岭做了一个账目,自己收了多少银子,他心里有数,这笔意外之财一直不敢动。

    杨柏岭道:“今天晚上,咱俩请徐大人一起吃个饭,简单一点。”

    范斌望着杨柏岭,想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只是杨柏岭的脸色,让他看不出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杨柏岭扔了烟丝过来。

    “别瞎猜了,晚上吃饭的时候,你我跟徐大人交个底。把收到的银子退了,这样咱俩方能长久。”

    “真把银子退了?”范斌有些沮丧,他收到的那些银子,早就被他花光了,再加上他家老婆对银子比较酷爱,凡是进入小金库的,哪能吐出来?

    见范斌那沮丧的模样,杨柏岭心里有数了,这小子真把银子吞了下去。

    他就道:“我以前跟你说过,收银子就是玩火。别看大家都在捞,一旦出事,我们死得比别人快。你自己去安排一下,多少交个数出来。”

    范斌急了,回到后堂之后,便给家里发了个笺条。

    问她老婆家里还有多少银子?她老婆一听要退银子,心里就不爽快。“人家贪这么多的都不怕,你那点鸡零狗碎算什么?”

    范斌前前后后,接过人家的银子,加起来估计二三十万两。现在要他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恐怕是不可能。见到老婆的意思,范斌就急着吼了起来。

    “你个妇道人家知道个屁,现在是非常时期,快告诉我,家里还能拿出多少?”

    范斌老婆挺不痛快地回道:“能有多少,我回去翻翻呗。”

    收了笺条,范斌便坐立不安。

    “老子就不信,徐大人会这么铁面无私,把化州的官吏一网打尽。”范斌连抽了好几锅烟,这才咬咬牙决定下来。“就这么定了,没了银子,不是还有官帽嘛!”

    晚上,杨柏岭与范斌两人联名请客,但是两人为了请客的地方,绞尽脑汁。太高档的地方,万万不行,现在正是风口浪尖上,就算你自己掏银子,也难免被人家误会是啃食民脂民膏。

    去档次太低的地方,两人又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拿不出手。最后杨柏岭道:“算了,还是去我家,家中没有档次高低。”

    范斌就抢着道:“哪能让你破费,去我家吧!”

    杨柏岭底气比较足,道:“你确定,你家那只母老虎能把事情办妥?”

    这下范斌不说话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