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奸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奸臣- 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曾经一个活鲜鲜的例子,京城四少之一惹毛了宋浩然,起因就是因为朱琰秀。

    后来这个人死了,死得很惨,而且他们的家族也在那次斗争中,慢慢的暗淡下去,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宋浩然自认为很了解朱琰秀,其实他算是最不了解朱琰秀的人,朱琰秀有她与众不同,独特的性格。而且她对男女之间的见解,显然超出了普通人的范畴。

    宋浩然需要的只是占有,得到她那种独特的身份。

    那天晚上,徐茂先的出现,却给他一种奇怪的错觉。当他听到徐茂先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在心里小小的震憾了一下。

    现在的徐家,并不容易对付,而且徐茂先在湖广名声大振,连齐王也对他刮目相看的时候,宋浩然就不得不再三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

    齐王猜得没错,如果不是徐茂先被发配去了化州地界,他就要插手江州的事情了,以宋浩然的背景和能力,搅乱江州的局势很简单。

    他有千百种理由和手段去整治一个人,没想到他准备下手的时候,徐茂先居然被调离了。一场因为争风吃醋引起的战争,就这样消于无形。

    化州地界处地湖广的西南方,与岭南和赣西交界,曾经有一脚踏三方的说法。换在以前,向这种地方都属于三不管地带,也可以说是山高皇帝远,在这里做地方官,倒也落得逍遥自在。

    因此,在这种地方,很容易养成土霸王,一些地方官渐渐养成了盲目自大,独霸一方的性子。

    徐茂先是从柳城縣这样贫困的小地一路走出来的,因此对化州地界这种贫困现象,倒也见怪不怪。虽然朝廷新政的春风吹了多少年,可总有春风吹不到的地方。

    与沿海一些发达地域相比,化州地界岂只能用落后两字来形容,而且民风近似野蛮。徐茂先深深的知道,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越是无知,根治的力度也大,困难重重。

    化州地界的贫困,由来以久,这是历史原因。

    徐茂先在来化州地界的路上,他就仔细推敲过了,招禄商贾那一套,在这里根本不适用。

    没有哪个商人愿意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山旮旯里,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他很快就把招禄商贾这个想法抛之脑后。

    至于怎么把握这关键,治理好化州地界,为自己迈进行都司一级添上浓重的一笔,这就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晰,到时再看。

    第一次坐在化州知州衙后堂,桌上摆着一幅化州区域图。化州下辖九府二十四縣,地域辽阔,面积极广,多为山地和丘陵,只有东北部有少量的平川。

    西南方向的山地,多住异族,东北和中部的平川,大都是汉人居住的地方,也是仕途和文明中心。

    化州地界有十几个异族,其中以瑶族,壮族居多,异族人口十多万人,占全化州总人口数的七成以上,居湖广三甲。

    异族,倒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徐茂先脑海里闪过一道灵光,是不是可以利用异族的特点,来做点文章?徐茂先为此思索了良久。

    再看化州地界的财政收入,去年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六百多万两,徐茂先看到这个数目的时候,不禁暗自摇头。

    光是江州城一年的财政收入,就是化州地界的五倍之多,去年江州城财政收入近二千万两白银,这还不计江州城以外的其他辖区。

    (本章完)

第869章 伺候() 
不过,对于化州地界的现状,徐茂先并没有气馁,当时塘平府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几百万两,后来在佟扇屏的大力治理,招禄商贾之后,塘平府不也水涨船高,很快变成了荆州排列靠前的府城之一。

    化州地界的现状,与当时的塘平府相差无几。

    徐茂先正研究着化州地理,财政,风土人情,知州衙学士范斌敲门进来。“徐大人,该吃午饭了。”

    徐茂先抬头看了眼,道:“帮我把饭送过来!我就不下去了。”

    范斌愣了一下,本来商量好了,跟知州衙副学士,共同邀请徐大人一同共进午餐,趁机交流一下感情,没想到徐大人却要在后堂里吃饭。

    看到徐大人一脸深沉的样子,范斌只好退出来。

    “副学士,中午的宴席取消了,徐大人在要后堂吃饭。”

    “那就照他的意思办吧!”杨柏岭收了笺条,琢磨着徐茂先的用意。

    这个徐大人有意思,怎么一来化州,就一个人躲在后堂里吃饭,别人会怎么说我们这些做下属的?

    想了想,他又一个笺条过去,道:“你等着,我跟你一起去。”

    两个人坐在马车里,研究起了徐大人这个饭该怎么送?

    化州地界虽然穷困,但是大吃大喝的人照样存在。

    而化州这个地方,虽然比不上江州,欢场这种吃喝嫖赌的地方一律俱全。而且化州的夜坊市很热闹,也算是湖广西南端一座不夜宝地。

    有人说,再穷的地方,穷的总是老百姓,与当官的无关,化州地界就把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的确,一些公款吃喝的人,比比皆是,层出不穷。

    徐茂先初到宝地,做为知州衙的后勤管家,范斌和杨柏岭就在心里琢磨,徐大人这个饭该怎么做?

    混在州城的官吏,对外界的消息也很灵通,徐茂先的背景两人心里清楚得很。

    堂堂四大家族中最优秀的第三代,前程无量,因此两人赔着十二分的小心,想把这位爷侍候好。

    如果跟大人的关系搞好了,到时他提升的时候,拨出萝卜带出泥,他们也可以跟着走出这贫困地界,毕竟世界总是外面的好。

    范斌道:“要不我们炒几个本地特色菜,精简一点,送到后堂就是了。”

    杨柏岭道:“行,那就搞个炖血鸭,红烧鱼,化州鸡,水煎肉片,再煲一个汤。”杨柏岭想想道:“四菜一汤应该差不多了。”

    范斌道:“嗯,这个血鸭是我们的特色菜,一定要让徐大人尝尝。还是副学士想得周到,鸡鸭鱼肉汤都有了,虽然算不是山珍海味,却也是地方特色,我想徐大人肯定很满意。”

    “满意恐怕未必,人家来自大地方,见多识广,哪有我们呆在这种山旮旯里,没见过什么世面。听说徐大人家财万贯,他老婆家里更是在域外数一数二的大商行,人家吃的恐怕都是山珍海味,对我们安排的这些东西,未必看得上眼。”

    “那怎么办?”范斌急了。

    “没办法,先试试!”杨柏岭道:“这菜一定要亲自去选,看着他们做,不能出任何差错。”

    “好的!”范斌点点头。“我亲自监督。”

    两人去了化州最好的客栈——化州客栈,一个副学士和一个大学士,亲自为徐大人准备饭菜去了。

    徐茂先坐在后堂里看了会文献和各方呈报,肚子有些饿了,他习惯性在叫了声,王麟!

    半天没有反应后,他才哑然失笑,王麟和方俊都在江州城。

    唉——

    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州城,还真有些不方便。

    徐茂先摸了摸脑袋,摸出香片给唐凤菱发了个笺条。没刚发了没多久,唐凤菱就发过来了。

    “相公,吃饭了没有?”

    “还没。你在家里还习惯吗?”徐茂先问道。

    “晚上睡不好,有点失眠。”

    “别东想西想,趁着小天宇不在,你就好好休息一下,调养好身体。”

    “嗯,过几天我来化州看你!”唐凤菱的声音柔柔的,看着让人很舒服。

    徐茂先点点头,回道:“好啊!正好一个人闷得慌。这里的差事又是新接手,没有头绪,感觉像一团乱麻。”

    “注意保重身体,不要太累,你说过的,当不了官不要紧,大不了我们经商去。再说我们又不缺钱,计较这个干嘛呢?名利看淡一些,人就轻松了。”

    “什么时候需要这般安慰我了?我没那么脆弱。给我三二年时间,必须重返行都司,放心!你相公是打不倒的。这点压力算什么?再说我还有齐王的亲笔手喻。呵呵……”

    “好!那过几天间。”唐凤菱收了笺条,出神地望着窗外,她在江州呆了一年回来,又到了以前户部老位置,只不过现在她是郎中的官阶,不再是以前的员外郎。

    现在的她,担心的不是徐茂先在外面会有多少女人,只是想到化州那地方不怎么好,环境恶劣,她的心里也跟着沉重起来。

    要是有个人给他作做饭也行,要不自己辞官算了,反正一个女人呆在衙门也没有什么出息,唐凤菱此刻脑海里有了这个念头。

    她觉得,没有什么比两人在一起活得更重要,夫妻之间,本来就是一种长相厮守,至死不渝。

    在唐凤菱出神的时候,范斌和杨柏岭端着饭菜来了。

    敲门进去,徐茂先看到两人端着大盘小盆的,不禁皱了皱眉头。

    “徐大人,让您久等了。”范斌把饭菜放在桌上,很小心地打开了,后堂里立刻腾起一股菜香。

    杨柏岭道:“几个地方特色菜而已,比不上那些大州城,大人您就将就一下。”

    徐茂先看着这四菜一汤,还有范斌和杨柏岭两人,有些郁闷,“一顿饭而已,干嘛这么兴师动众?”

    饭是好饭,菜也是好菜,化州地界最有名的特色菜都端上来了,摆在桌上,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徐茂先的确有些饿了,杨柏岭小心翼翼地问道:“徐大人,要不要喝点酒?”马车上有两坛酒,他没敢拿上来。

    徐茂先看着两人:“你们吃了吗?”

    “吃、吃过了。”两人回答。

    吃个屁啊!刚才两人为了搞好这顿饭,亲自守在伙房盯着,生怕掉个小虫,头发什么的,那样他们的丑就出大了。

    (本章完)

第870章 共餐() 
咕噜——

    有人的肚子不争气,偏偏在他们说吃过了的时候,肚子发出严重的抗议。

    徐茂先坐下来,道:“酒就免了,你们也一起吃!”

    这四菜一汤,分量很足,不要说是三个人,就是再多几个,估计也够吃了。看到两人没有动,徐茂先就喊了句,道:“站着干嘛?一起吃。”

    两人见徐大人和颜悦色,便有些欣喜。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两人小心翼翼地陪着坐下,徐茂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自己孤家寡人来到化州地界,眼前这两个人一个是大管家,一个是二管家,该笼络的时候还是得笼络。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自己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如果这两人靠谱,就是自己第一批招纳的对象。就在徐茂先琢磨着收买人心的时候,他们两人也在心里琢磨。

    徐大人好像不像传闻中那么冷漠无情,也挺有人情味的,以后得多多处理这关系。希望有朝一日,他能一人得道,我们这些鸡犬跟着升天。

    这顿在后堂吃的饭,令两人在心里多了几分感概和感激。

    在徐茂先没来之前,一些人悄悄地打听过这位年轻的知州大人的来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徐茂先居然会到化州地界来当这个知州。

    化州这个知州大人不好当,很多人深有感慨。

    因此,坐过这位置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原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掌管着九府二十四縣的大州,财政收入居然抵不过人家一个縣城。像这样的收入,如何谈发展?能解决整个地界的温饱问题,便是了不起的大事。

    化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政绩,因此,很多的官吏爬到这个位置,他们的仕途生涯便结束了,再难寸进。

    而行都司每次排人的时候,化州地界的官吏班子,都是一些没什么背景,又不怎么听招呼的人最好的去处。在前朝,这里就是流放之地。

    徐茂先到来,能不能给他们这些人带来新的希望?

    这是范斌和杨柏岭最关心的问题,两人陪同徐大人在后堂一起吃了饭,看到徐大人后堂里堆着的文献,两人便知道他在研究化州地界面临的一些问题。

    出了大人后堂,杨柏岭道:“范学士,徐大人只身一人来到化州,生活起居也没有个照应,你是后堂大管家,考虑一下这问题。”

    范斌道:“徐大人临时住在化州礼部客栈,我安排一个机灵点的丫鬟过去。”

    杨柏岭道:“大人总是住客栈也不好,最近是看看知州衙大院这边,还有没有宅子,客栈没有家的感觉,万一徐大人的家人来了,客栈算个怎么事?”

    范斌一想也是,道:“那我安排一下。”

    第三天下堂的时候,徐茂先正和杨柏岭商量主簿的事,范斌便在外面候着。

    “主簿的人选,你把关一下,到时我要亲自选。”杨柏岭忙点点头,道:“这事我会去落实。”

    本来内务府有几个人选,但是徐茂先看了他们的履历,刚好那天经过内务府,几个人坐在那里一顿胡扯,嘻嘻哈哈的,没个正形。

    徐茂先最讨厌当主簿的这个德性,于是一棍子全部打死。

    这样的环境,估计培养不出什么好人才,他这才决定面向天下招用一名主簿。

    想到招用主簿,他就想起了朱琰秀,当时江州城州令衙内务府全是男的,一个也不符朱琰秀的心意,后来阴差阳错,看中了佟凤茹。

    也许是注定自己与佟凤茹没有交点,佟凤茹来到的时候,徐茂先又走了。因此,气闷得佟凤茹几天没睡好觉。

    他们两个就像太阳哥哥和月亮妹妹,永远没有相交的时候。

    选主簿,的确有点难度。

    徐茂先对主簿的要求不低,与朱琰秀若有相似。

    但他最重要的是要求人品,自己也是从主簿做起的,对主簿的能力和人品,他一向认为同样重要。

    杨柏岭确认了一下,徐大人对主簿人选的要求,就匆匆告辞了。

    范斌在杨柏岭离开后,马上进来。

    “徐大人,有一套新装饰的宅子,这是门钥匙。”范斌将钥匙恭恭敬敬奉上,徐茂先点点头,道:“放这里!”

    五枚崭新的铜钥匙,在后堂的桌子上发着光辉。徐茂先全然没有注意到,这钥匙已经少了一片。

    范斌请示了徐大人,又问道:“徐大人如果有什么吩咐,范斌随叫随到!”

    嗯!徐茂先点点头,范斌便退了出去。

    这几天忙于研究化州的状况,徐茂先忽略了很多问题。尤其是范斌和杨柏岭的举动,两人表现出了十二分的忠心。等范斌走后,他才猛然想起这事。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徐茂先在荆州和江州经历了这么久,从来没有见过有哪些下属如此殷勤的。

    此刻回想起来,觉得范斌和杨柏岭是不是热心过头了,竟让自己有一种奇怪的优越感。

    这几天,徐茂先也陆陆继继接待了一些官吏,但是他对化州的情况还不太熟悉,表现得很谨慎,大多数事情,暂时由左州卿代管。

    因此,化州还像以前一样,没有过于压抑的气氛,很多人都在私下里议论,新官上任三把火什么时候烧起?他们在希望徐茂先平稳过渡的同时,也希望保持目前的现状。

    徐茂先在后堂里,整整看了七八天的文献,主要是研究化州地界的地理位置,分晰它的发展前景。

    其次,他也在研究几大重要衙门的人事问题,对于化州目前这些身居要职的官吏,他做了一番彻底的调查。

    这个调查,自然先从纸上谈兵开始,履历上,往往能反应很多的问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