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奸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奸臣-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她们居然也不客气,更不怯场,便配合着胡梦琪一起唱了起来。

    等胡梦琪唱完之后,后面还有很多的知名戏子,这次来荆州城义演的,一共有三十多位大明朝的名角,今天到场的就有近二十个,其他的人要明后天才能到。

    整个义演持续到晚上子时才散场,徐茂先跟堂弟在客栈里坐了一会,看到胡梦琪下台之后,就再没再看了。

    然后,两兄弟就谈到了常家与徐家合联姻的问题,徐茂炎这几天也看到了常婉儿。两个人心照不宣的,除了打声招呼之外,也没什么其他的沟通,似乎没有任何火花擦出。

    话题是徐茂炎提出来的,说老爷子有意让自己和常婉儿成亲,与常家进行联姻,但徐茂炎目前并不想成亲,而且他与常婉儿也不怎么熟,于是就征求徐茂先的意见。

    兄弟俩以前是最好的伙伴,徐茂炎有什么事,也只与徐茂先商量。在这么大的一个坐拥三郡的徐家中,徐茂炎只任信自己这个堂哥。

    没想到徐茂先的第一句话,就是说不能与常婉儿成亲。徐茂炎问他为什么,徐茂先却没有说话,只是一个劲地抽烟袋。

    看到堂兄的表情,徐茂炎似乎明白了,很郁闷地看着他:“不会吧,我有这么失败吗?第一次正儿八经谈婚论嫁,居然早早戴上绿帽?”

    徐茂炎当然是开玩笑的,他这是在试探堂哥。

    当初老爷子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徐茂炎也没拒绝,但也没有多说什么。不过,一般老爷子决定的事,他知道自己很难改变,只是万万没想到,徐茂先竟然早与常婉儿私定终身。

    就在过年之后,常婉儿和徐茂炎,同时被叫回了京城,他陪着老爷子到了常家,徐茂炎就在那里见到了常婉儿。

    早在曲艺界里混惯了的徐茂炎,虽然见惯了美女如云,但看到常婉儿不错的模样,顿时惊为天人。

    虽然只是一个非正式的见面,但两人心里都有数,这是带自己给对方家里长辈看看,如果双方都同意的话,这事基本上就定了。

    徐茂炎本来心满意足的,但没想到的是,趁老爷子他们在闲聊的时候,常婉儿把徐茂炎叫了出来,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谈了话。

    常婉儿很直接地告诉他,两个人绝对不可能!

    徐茂炎一直是个吊儿郎当的公子哥,他看到常婉儿这丫头挺不错的,就开起了玩笑。说既然常家和徐家都有这个意思,说联姻也并非不妥,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我喜欢的是你堂哥徐茂先,而且我们已经私定终身。你见意娶一个给你戴绿帽的女子为妻吗?”常婉儿的回答,让徐茂炎愣在那如雷轰顶,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所以他今天找堂兄,也是为了印证这件事,从老爷子和常家长辈的表现来看,他们似乎已经认定了这门亲事。

    徐茂炎很郁闷地告诉徐茂先:“我爹娘都认定了常婉儿这门亲事,你说我们该怎么办?要不我拜堂你入洞房?”

    徐茂炎天生豁达,这都什么情况了,他还能开得起玩笑,徐茂先扣了扣烟灰:“扯淡!让我再想想吧!”

    常婉儿肯定把这事跟徐茂先说过了,徐茂炎看着他郁闷的表情,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刚好这时候,义演快结束了,常婉儿发来笺条问徐茂先在哪?

    徐茂先告诉她,自己正与堂弟在一起,没出一炷香的功夫,常婉儿就出现在兄弟俩面前。

    与徐茂炎见面,常婉儿尴尬地笑笑,然后坐在徐茂先身边。徐茂炎突然将烟袋扣灭了,站起来道:“哥,我想妥了,办完这场荆州义演,我就躲到藩外去,消失一段时间,老爷子找不到我,他也就没辙了。”

    五天的荆州义演很快就结束了,义演筹来的赈灾款,全部投入了荆州地界灾后重建中。

    整个荆州地界,重建村縣五十余处,那些因为在洪涝灾害中,倒塌的民房,朝廷也给予一定的救济,被洪水冲垮的桥梁和官道,也在迅速的恢复当中。

    荆州地界的灾后重建,与自力更生的自救方案,得到了行都司方面的赞扬与嘉奖。

    借着这次洪涝灾后的重建,徐茂先强调了以经略兴建为重点的构想,决心打造一张强大的汇通网络,实现整个荆州地界,迅速与沿海地区接轨的目标。

    (本章完)

第421章 贼心不死(上)() 
接下来,整个荆州地界,开始进入官道兴建的高峰期。荆州地界所有府縣,宜阳府,塘平府,惠山府,谷阳府等,甚至荆州卫城沛城也赫然在列。

    谷阳府是整个荆州地区,最贫困的地方。

    宜阳府经过这几年的朝廷新政,渐渐有了起色,而且很快就挤进了前列,民生实力仅次于塘平府和荆州主城。

    经过这次筹款之后,荆州城借赈灾的契机,正准备一鼓作气,将荆州地界兴建成为整个湖广最富庶的地区。

    因为荆州城处于湖广的南端,取道岭南很近,因此徐茂先在地域规划中,极力要求与岭南官道接轨,甚至不惜倒贴,将管道兴建至岭南地域内三百里处。

    因此,塘平府的位置极为重要,很多经略干线,都将在塘平府汇合。李秋仁这个经略司郎中,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人物。

    徐茂先也很关注塘平府的发展,一旦有空的时候,他都会叫上碧锋,在塘平府通往岭南的几条官道上巡视一番。

    一般做这些巡视,他总喜欢暗访,不喜欢身后跟着一大帮子人,前呼后拥的搞得声势浩大。刚好这天,韩雪发来消息,问徐茂先什么时候再回塘平府。

    徐茂先回道,人正在回去的路上。

    韩雪问他能不能带上自己,她说自己的马车坏在路边,想回塘平府老家一趟。

    徐茂先倒是好久没有见到韩雪了,自从宋廷弼疯了之后,韩雪就很少与徐茂先来往。

    接到韩雪的笺条之后,徐茂先才想起,前不久是她的生辰,好像听蒋碧菡说起过,但是蒋碧菡可能因为太忙,后面就没有去塘平府了。

    韩雪突然提出要自己带她回塘平府,徐茂先就在想,她是不是有什么话对自己说,否则依韩雪的性子,应该是个很独立的姑娘,肯定不会主动找上门。

    于是他就问韩雪人在哪?打算叫碧锋去接她。韩雪回复,人还在状师律堂呢?那就麻烦碧锋一趟了。半个时辰后,碧锋接到了韩雪,然后三人一起去了塘平府。

    在路上,韩雪一直没有什么话,只是怔怔地望着窗外的景色,徐茂先发现她的情绪有些不对劲,便问了句:“为什么突然想到回老家看一看?”

    韩雪抿了抿嘴,把头扭过来:“我准备回沙俄国了,所以回老家看看,交待一些事情就走。”

    “你要回沙俄国?”徐茂先看到韩雪的脸色不好,便好奇地问了起来。

    韩雪点点头:“我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再呆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不如到藩外去走走。”

    徐茂先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她,韩平的案子,前不久结了,荆州典狱里终于有了说法,韩平是被封建兴叫人在监狱里弄死的,至于封建兴当时用什么办法,把杀手弄进去这已经无据可查了,因为关系到这件事情的人,都已经死了。

    连最大的怀疑目标宋廷弼,也整天疯疯癫癫的,活得都不如野狗,蹲在垃圾堆里吃喝拉撒,这辈子算完了。

    因此,韩平的案子虽然结了,但却是一个无言的结局,唯一欣慰的是,韩平总算是平了反,恢复了名誉和清白。

    韩雪不想再在大明境内呆,徐茂先能理解她的心情,因为大明国内的环境,对于一个长年生活在藩外的人来说,很多的地方都不是很适应,尤其是那些官场上的条条框框,一直让韩雪很反感。

    这也是韩雪拒绝了徐茂先,而不肯进官场的重要原因。快进塘平府的时候,碧锋问了声,哥我们去哪?

    徐茂先想今天反正是巡视了,走到哪里都一样,不如先送韩雪回老家看看,于是他问韩雪:“我们先到你老家怎么样?”

    徐茂先的话里,自然有送她回去的意思,韩雪也不做作,直接说了老家的地名。碧锋跟徐茂先已经有这么长时间了,当然明白大人的意图,立刻将马缰一拉,便朝韩雪乡下的老家方向而去。

    距塘平府三十余里的杏花村,便是韩雪老家,马车还没到,三人就远远看到前面的村庄口,聚集了很多村民,这些人围在一起,叽叽喳喳的,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韩雪指着前面的路,道:“这里便是了,我们从旁边的叉口进去吧!”

    碧锋将马缰一拉,车子就进了叉道。

    当马车正准备穿过人群的时候,韩雪突然叫了句:“等一下!”

    “出什么事了?去看看!”徐茂先没有下车,只是吩咐了碧锋一句。

    韩雪立刻随碧锋下了马车,朝人群里挤了进去。徐茂先坐在马车里,看到韩雪下去后,他便点了烟袋,这一路可把他憋坏了。

    这里围着上百号人,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刚才一路过来,才发现这里已经被例入官道的征地范畴,好多的民房,都被官府征收了。

    没一会儿,碧锋从人群里挤出来,给徐茂先做了呈报,说是那里有人聚众斗殴,有两个百姓被乡吏带的一帮人给打伤了。

    据说是为了民房拆迁的款项,当事人对价码不满意,出面阻拦然后乡吏就叫了几个人,将人打伤而且不允许送医馆救治。

    徐茂先吸了口烟袋,淡淡地问了句:“竟然有这样的事?打了人还不许送医馆?好大的口气!”

    碧锋道:“具体的事情不是太清楚,只是隐约听说,乡吏把拆迁款给扣留了一部分,所以激起了村民的反抗。双方这才动了手,而乡吏那边势力较强一些,就把人家打伤了。”

    还没等徐茂先说话,两人就听到韩雪在那里喊道:“你们凭什么打人?打了人还不许送医馆,出了人命怎么办?太无法无天了!”

    人群里传来一阵哄笑,有人看到韩雪一个姑娘家,就嘻嘻哈哈的调戏起来,毫不在意的模样。

    其中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卷起衣袖,正指手划脚道:“今天谁阻止兴建官道,就是防碍公务,妨碍朝廷大计,打死活该!”

    韩雪扶起地上那人:“伯伯,他们谁打了你?我们去官府告他!”

    “哈哈…”

    人群里又是一阵大笑,报官?他们觉得这个姑娘好像有些面熟,那个出面的男人,正是这里的乡吏,今天就是他带人打的韩雪伯伯。

    (本章完)

第422章 贼心不死(下)() 
乡吏认出了韩雪,冷笑道:“你就是韩平家的丫头吧?回去好好劝劝你伯伯,做人不要太得寸进尺了,贪多嚼不烂!”

    韩雪站起来,冷冷地看着乡吏:“你不要太张狂,别以为杏花村就没有人能治得了你。”

    韩雪去扶她伯伯的时候,几个人阻止了,不许韩雪把人带走,所以免不了一阵推搡。

    徐茂先从马车上下来,想了解一下真实情况。

    碧锋立刻就跟在后面,两个人进了人群,看到地上躺着两个男的,一个五十多岁,一个二十三四的年轻人,两个人都伤得不轻,血流不止。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徐茂先俯下身子,看了一下两人的伤势,韩雪道:“一时半会说不清楚。”

    “伯伯,是怎么回事?”

    韩雪伯伯坐起来,用手捂着正流血的头部,对韩雪道:“雪儿,你快走吧,他们这些人简直是魔鬼,今天我们爷俩就是拼了这性命,也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躺在地上那年轻人,已经人事不省,身上有好几处重创伤口,浑身血人一样,徐茂先便叫了碧锋立刻联系医馆。

    一个乡吏跑过来抢碧锋的笺条:“我劝你们不要多管闲事,这是杏花村的事,外来客滚远点!”

    碧锋伸手一推一拉,那乡吏就摔了个狗啃地。徐茂先直起身,朝那个带头的的乡吏走去:“你就是这里的乡吏?”

    乡吏哼了一声:“小子,你是何人?”

    徐茂先也不理他,只是冷冷地道:“我不管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们必须把人先送到医馆,否则出了人命,你们谁也别有好果子吃!”

    乡吏瞟了徐茂先一眼,对韩雪道:“韩雪,你不要以为有人给你出面,我就怕了你,今天是你伯伯有错在先,如果每个拆迁户都像你家人一样,我们这公务还做不做?今天算是便宜你们了,我们走!”

    韩雪毕竟是前任府令的女儿,虽然韩平死了,乡吏还是有些顾及,很快就带着一帮子人化作鸟散。

    而徐茂先在不明白事理的情况下,也不好强出头,谁知是不是真的妨碍公务,按大明律那可真是打死活该,甚至会殃及家里人,于是只是叫碧锋将两人扶上马车,先送到府里医馆救治。

    在去医馆的路上,韩雪伯伯就跟三人讲起了官府征地的事。因为大修官道,韩雪伯伯家的宅基地也在征收之例,除了房子之外,还有十亩良田。

    上面下来的公文,每亩地补偿五十多两,而房子的补偿价是三十两,加起来应该有五百多两的征地款。乡吏们私下决定,只给这些拆迁户不到五成的征地款,剩下的银两据说是要用来修杏花村祠堂,和乡吏衙门口的。

    韩雪的伯伯虽然没有当过官,但他多少知道一点关于这方面的道道,村里很多人,在他们的压制下,敢怒不敢言,韩雪伯伯就站出来说话。

    而且他在府里找到了有关征地款的公文,上面黑纸白字写的事情,到他们手里就变成了五成。韩雪伯伯将这一消息散步出来,乡吏马上就带人,把他们父子两人打了一顿。

    韩雪原本想回来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准备远走藩外,没想到碰上这种事。幸好有徐茂先和碧锋在,三人将这父子二人送进了医馆。

    徐茂先安慰她,“先照顾好他们,剩下的事情,有我在你就不用担心了。”

    徐茂先出了病房,对碧锋道:“把李秋仁和施韦给我叫过来,告诉他们我到塘平府了。”

    碧锋点点头,来到别处给李秋仁发了笺条。

    李秋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得匆匆叫了施韦,两个人在路上商量,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徐大人怎么又微服私访来了塘平府。

    李秋仁可以说是徐茂先一手提上来的,当初在宜阳府的时候,他只不过是佟扇屏的主簿,这两年能如此飞黄腾达,与徐茂先的提携是分不开的。

    施韦见李秋仁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心里就更没底了。尤其是听到徐大人在医馆,施韦又以为是不是碰到什么拦路打劫的。

    只不过,自从徐茂先整顿了塘平府之后,施韦开始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再也不对着徐茂先较劲,重用董长顺,把治安也抓得井井有条。

    到后来甚至他还配合董长顺,施韦亲眼见证了董长顺的晋升,短短两年之间,他便摇身一变,成了惠山府的典史,很快就与自己平起平坐。

    施韦也意识到了择主的重要性,跟着贺毅林混,混到现在这个位置就到头了,贺毅林到这个份上,估计再进荆州参谋府颐养天年,便是他仕途的终点了。

    而徐茂先则是前途无量,又有徐家的背景,因此施韦很快就调整了心态,觉得自己以前太混账了,居然有眼不识泰山。

    他积极向徐茂先靠拢,徐茂先当然清楚,否则今天也不会叫他过来了。等两人赶到医馆的时候,发现徐茂先一切无恙,才稍稍放下心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