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时候,那种情况下,普鲁士军刀让整个欧洲都感到胆颤的时候,小弟们都敢这样。可见德国内部的山头多厉害了。好了,再说点别的!陆军!德意志陆军说白了都是由各个邦国凑出来的,以1战为例,德国陆军开始前一共有25个军,普鲁士占的最多,有19个军,然后是巴伐利亚3个军,符滕堡和萨克森分别是2个军和1个军!骑兵另算。这些军平时都是归各个王国指挥的,要打仗了才会统一在总参谋部的指挥下作战,你要说一致对外,那没说的。但是你要说枪口对内!比如说你要动巴伐利亚了,其它两个王国会怎么想?法国、俄国会怎么想?你敢动手?
更重要的是,你的决议在联邦议会中根本通不过!德国一共有两个议会,一个是联邦议会,一个是帝国议会。像德国社民党、保守党什么的只能再帝国议会中晃悠,他们理论上拥有否决德国政府提议的权利,只要票数管够!但是却没有对大政方针的提议权!作出决定是谁?是联邦议会!而联邦议会是谁构成的?自然德意志的国王和大公们!
在联邦议会中,一共有58个席位。基本上是按照人口比例分配选票,当然为了保证所有小诸侯们至少有一票,普鲁士和一些大国需要让渡一些利益。票数的分配是这样的,普鲁士一家17票,巴伐利亚一家6票,萨克森是4票,符滕堡是4票、巴登是3票!剩下的小邦国大部分是1票,个别2票!而联邦议会中实行的是绝对多数,你要获得四分之三的票数才可以通过提案!普鲁士诚然可以否决所有对自己不利的提案,但是同理,人家想要否决你的提案同样不难啊,不就是15票吗?德意志南部可不光是三个王国啊!
而且最关键的是,帝国议会,皇帝陛下觉得不顺眼了,可以直接宣布解散,联邦议会你敢吗?那是要分裂的节奏啊!帝国议会在德意志历史上解散过好几次,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德皇去动联邦议会了?
俾斯麦在70年代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弄殖民地?自己家里都没搞利索,出去弄个毛的殖民地啊!俾斯麦在自己的回忆录《会议和思考》中就提到过德意志内部的一个问题!德意志的民众并不认同一个民族!而是更认同自己的国王或者领袖!他们随时可以在国王的命令下拿起刀剑和自己的身为同族的邻居开战!其实想想也能明白,历史上德意志内部打了多少次了?各个领主和选帝侯之间爆发一场战争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这种民族认同、宗教对立,甚至大家还曾经打过仗的情况下,一点事情处理不好都会出事。首相大人的保守是有原因的!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既然自己的小弟那么不老实,那么作为老大的普鲁士怎么管教呢?普鲁士有雄才大略堪称一代天骄的铁血首相!直接将其镇压,让他们一个个当孙子不就行了?而事实上恰好相反,普鲁士对于这些小弟主要还以收买为主!按理说,大家都是一家人,中央政府支出,你总要表示一下吧!各位小弟说好吧,按照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商量的事情,除了普鲁士之外的国家在帝国成立后的10年里需要一共分摊1900到3100万马克的费用!这不挺好吗?
但是德国内部有一个比较奇葩的地方是,中央政府除了从各个邦国弄钱之外,还要让各个邦国从自己的海关税收中收取一部分好处!而按照1879年的海关关税法!这笔好处比联邦各国给中央政府的钱还要多!从1883年到1898年都是这样!最后是因为1899年政府财政支出直线上升,(其中海军计划是很大一个原因。)才让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
大部分小弟从海军建造计划中获得了好处后也不再纠结这个分摊的小钱了。而且除了明面上的之外,德国中央政府给各个王室的拨款可是从来没少过!1910年,给了巴伐利亚王室570多万马克!而当时德国所有邦国分摊的政府开支超出帝国反补的部分也不过是1730万马克。。。。。。。
德国内部小山头比较强势的问题首相没解决,威廉二世也没解决。但是,作为鲁普雷希特,是享受到这些好处的。所以也不打算帮助解决。废话,那是削弱自个便宜普鲁士,我凭什么这么无私?
最近的收藏增加十分缓慢啊……!侧位心中拔凉拔凉的~~~。今天侧位给力一些,双更!!各位书友能否支持一下?
第14章 来自柏林的邀请()
虽然明知道巴伐利亚王室搞不出来什么幺蛾子。但是无论是国王还是首相认为现在有必要和自己的这位首席小弟交流一些事情。而未来的德意志皇帝也应该和未来的巴伐利亚国王先认识一下。
“可以预见,德意志内部邦国的力量对比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一些国策。”俾斯麦低声说道。
“影响到我的国策?巴伐利亚没有这个能力,他们的国王也没有这个想法。”腓特烈三世说道。
“肯定会有影响,普鲁士居于统治地位并不是单纯因为军事和人口上的优势,经济上的压倒性优势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硬化装甲的出现会给巴伐利亚带来巨大的财富,不光德国战舰需要新式装甲,英国、俄国、意大利、奥匈、甚至法国都会从巴伐利亚手中购买装甲!这个数目实在是太过庞大了,同理,速射炮也是这样,帝国的几十万大军还有国外的客户可以给这个国家提供难以想象的资金积累。”俾斯麦眼神中透出一丝不安。
“他们愿意分享速射炮的设计专利,而且听说,他们现在的设计还有一些问题。”腓特烈三世说道。“我们能做到仅有这些,我们不可能以入股的方式分摊他们的利益。”很显然,硬化装甲的利润是最大的,但是巴伐利亚王室已经表示不愿意分享这部分利润。他们现在能让出一个小头已经很够意思了。
“那我们作出的让步呢?”俾斯麦问道。
“他们想和我们展开更广泛的合作!巴伐利亚毕竟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他们的工业系统并不完善,想要赚更多的钱还是需要融入到普鲁士的工业体系之中。当然,我们也不能拒绝他,否则的话,他们可以和奥匈联手。”老皇帝说道。
“很好,他们这样选择其实更有利于我们对巴伐利亚的掌控,一个繁荣的巴伐利亚对于帝国来说也是个好消息,他们可以承担更多的义务。”俾斯麦点点头表示对老皇帝的赞同。普鲁士比巴伐利亚强大太多了。这种经济上的联系会让双方融为一体。并且可以通过经济施加更大的影响。就像德国对奥匈帝国做的那样!普鲁士求之不得啊。
“可以让威廉以个人名义邀请鲁普雷希特王子,年轻人的共同爱好会多一些,而且他们似乎都对海军很有兴趣。”老皇帝满意的说道。
“而我担心的就是这一点!”俾斯麦心中说道。皇太子殿下对海军异乎寻常的狂热让他有些不安!如果说那位巴伐利亚王子在报纸上大打嘴炮是为了赚钱,那么皇太子殿下的所作所为纯粹就是爱好!
而与此同时,远在慕尼黑的路德维希三世也在和自己的儿子交流着,所谈的内容也和这些事情相关。路德维希三世表示,王室已经同意了和克虏伯一起分享速射火炮技术的建议,每一门克虏伯生产的速射炮都会给王室缴纳一定的专利费用。而巴伐利亚国内的火炮更换将由王室自己完成。外销方面由两者协商解决。
“这个结果还算不错。”鲁普雷希特点点头,脸上看不出半点的不满。
“我还以为你会不高兴,甚至大发雷霆呢。”路德维希三世笑着说道。“说说看,你现在的想法,是一种无力改变的不甘呢还是认识到了什么?”
“我们没有能力吃下这么大一块蛋糕,而且德国的情况也不允许我们吃下这块蛋糕!”鲁普雷希特笑了笑说道:“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一个对炮架的改进,技术水平有限,如果克虏伯愿意搞,他们迟早能搞出来!而且火炮和装甲不一样。采购装甲的时候不用考虑沉没成本。而购买火炮的时候必须考虑仓库中那数以百万计的炮弹问题!德国陆军不可能舍弃数千门火炮和几百万发炮弹。”
王子的意思很简单,炮架的技术难度有限,远远不如装甲!克虏伯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搞出比KC还要好的装甲了,但是弄出来某一款速射炮还是可以的!这个是个短期利益,能换点钱自然最好!更何况,在1战前,德国人开始走大口径榴弹炮路线,对于类似M1897型这种速射炮兴趣有限。
虽然克虏伯的火炮在1战中并不算特别拔尖,但是在大量库存火炮和堪称天文数字的炮弹存量面前,德国陆军没有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德国陆军已经被克虏伯火炮绑架了!毕竟普鲁士陆军有19个军!而巴伐利亚只有3个军!所谓船小好调头。鲁普雷希特愿意为巴伐利亚搞一套自己的军工体系,如果弄得好的话,还算和奥匈帝国联手,顺便改变一下奥匈的装备体系。毕竟奥匈帝国的部队一向以时间跨度大,产品繁杂而著称。
如果一战继续爆发的话,如果历史没太大改变的话,自己的叔叔将是东线总司令,如果巴伐利亚军团能和奥匈军团一起在东线战斗的话,那么统一的补给将对战局有相当大的作用,而且即使输了,自己也能当个足够富有的富翁啊!一样卖军火赚钱,普鲁士已经自成体系了,那就只能从奥匈下手了!
“另外,你去一次柏林。巴伐利亚年轻的一代需要对帝国有所了解。你几年来的努力给王国打开一扇步入辉煌的大门,而我也不希望你的眼界被束缚在巴伐利亚这一隅之地。你应该关注帝国,关注这个世界。”路德维希三世语重心长的说道。
“那么我这次去帝国要做什么事情呢?”鲁普雷希特问道。
“做你想做的事情。”路德维希三世回答道。
“我需要和谁见面呢?”鲁普雷希特继续问道。
“也许有些人你不想见,但是你想见的人一定能见到,哪怕是帝国的皇帝和皇后。”后者笑着说道。“另外,和你在报纸上并肩作战的是威廉,他对你的印象很好,良好的私人关系需要保持下去。”
“我就知道是这个熊孩子,霸道、偏执、自负又有些小聪明!”王子心中说道。威廉二世啊,这个家伙到底是怎么样呢?历史上对这个人评价不一,虽然以贬斥为主吧,不过自己还真想看看这个未来的帝国皇帝。
不对,不光是威廉二世,还有现在的德国皇帝、铁血宰相、未来的海军国务大臣、可能还包括类似克虏伯这种工业巨头和金融巨头!总之自己要对整个德国高层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了现在,更为了未来!
“好好准备一下,准备好以后告诉我一声,我会通知柏林的!虽然这是一次私人会面,但是你可以做好很多事情。柏林的事情你可以询问巴伐利亚驻柏林全权代表艾登伯爵。他会给你帮助的。”便宜老爸最后补充道。
感谢书友航空钛合金的打赏~~~,第二更奉上~~各位书友的收藏和推荐票呢?
第15章 历史的错误!()
这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挑战!鲁普雷希特这样定义此次出行的意义。现在的自己眼看就要步入世界的大舞台!自己再也不是窝在巴伐利亚一隅之地,在家族的庇护和帮助下闷头攀科技树的宅男了!这一切来的太快了,以至于王子做的准备并不是十分充分。不过利用最后一段时间,他还是列出了一个大概的时间表!
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是肯定要见的,威廉皇子将发出邀请,而提尔皮茨虽然没像历史上那样官运亨通。但是现在应该已经和未来的皇子搭上关系。两人在海军问题上算是一致的,但是在强势的首相面前,历史上的扩军速度怕是达不到。
其实鲁普雷希特对德国前无畏时期的海军建设并不赞同。因为作为穿越者,他十分清楚未来20年内打不了仗,如果威廉二世上台后还是得罪了一大圈人而爆发1战的话,那么现在建造的前无畏舰能用的非常少!德国海军目前的选择应该和无畏初期的美国一样,小步快跑。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建造来提高造船水平,为将来的无畏时期打下基础!而且现在造巡洋舰的性价比还真比造战列舰高啊,巡洋舰改一改还可以继续扔到海外当破交舰,而战列舰就没着潜力了!
现在的威廉皇子并没有什么权利,自己这次去不过是和他搞好关系,然后顺便让他帮点忙,以便慕尼黑级装甲巡洋舰能够中标!当然,为了满足皇太子陛下对海军的爱好,送他一个大比例的镀银模型还是必须的。
至于提尔皮茨吗?自己要和他说的话甚至比对威廉皇子所说的还要重要!穿越者希望提尔皮茨能够放弃他的那个所谓的风险舰队理论,因为这个理论已经被历史证明了一点用处都没有!同时让他好好想想如果要再北海开战的话,英国人不使用近海封锁时,德国人该怎么办!
风险舰队理论有用吗?首先看一下它的理论吧,德国必须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以至于世界第一的海军强国也不能与之轻易交战,如果交战的话会损失惨重并且将失去海权!然后有些人说了,没错啊,后世不正是因为1战,导致英国衰退,然后失去了海洋的独霸地位吗?
错了,完全错了!风险舰队理论的关键是震慑!即让对方不敢动,接受自己的要求,而不是说和对方同归于尽!这就好比21世纪的核武器,对于核大国来说核武器在仓库中时才是震慑力,当双方都开始玩命用核武器的时候,那么结果就是两败俱伤!风险舰队的意义根本不在于把英国拉下马!把英国拉下马之后,德国也完蛋了,德国人制定这个战略的意义何在?难道是为了便宜美国人?
也就是说,当英国决定和德国动手的时候,风险舰队理论已经失败了,因为德国的舰队无法震慑对手,相反,这套理论导致了对手更为疯狂的暴兵!当丘吉尔提出不能等,一年开工8艘无畏舰的时候,德国已经输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德国人对海权的理解有问题,德国人认为海权是排他的,所有人都想要控制全球的海洋,所以英国需要面对各方面的对手。而实际上英国人又用实际行动打了德国人的脸!日俄战争俄国失败后,英法用英镑和法郎收买了俄国。通过各种利益的让渡和协调,英法最终站到了一起,法国人负责地中海,而英国舰队则集中到本土封锁德国舰队。
当世界第二的德国海军将世界第一的英国海军牵制住的时候,其它国家不但没有趁火打劫,反而迅速站到了英国人一边,法国人和德国人有仇自不必说,日本也都老老实实的维持着远东的基本盘,最让人意外的是意大利,这个原本同盟国的成员在几经权衡之后选择和英国人站在一起!这真是一件颇为讽刺的事情啊!大英帝国利用利益的让渡和灵活的外交手腕,让尽可能多的国家和自己结盟!这一手可是当年德国人玩不出来的!
而且从历史上看,英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大英帝国海权的相对性!对于某些英国注定惹不起的国家,英国很早就学会妥协了,而这个国家就是美国!从某种程度上讲,1880年后美国的扩张步伐其实一点都不慢!所作所为和德国相比有过之而不无及!80年代中期,美国和日本在夏威夷发生过摩擦,差点没动手,最后以日本认怂而告终。89年就是德国和美国在萨摩亚的擦枪走火。如果不是老天看不过去,难说会成什么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