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崛起- 第6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如说现在的土耳其战事,土耳其是不能倒的,所以威廉二世认为即使巴伐利亚军团搭上家底也绝对不会让土耳其完蛋。所以,既然如此,那么为啥还非要从西线抽调普鲁士军团呢?连俄国的上百万部队说合围就合围了,在小亚细亚的二十多万英法联军和殖民地部队难道就对付不了?德皇不信!

    “其实,我觉得如果3个军有困难,提供1个军是完全没问题的。”小毛奇想了想说道。作为高层,他是知道德皇的一些想法的,所以,他打算协调一下彼此之间的关系。

    “不用了,我们眼看就要发动攻势了,这个问题,你和鲁普雷希特讲明白一些,他会理解的。”德皇说道。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597章 真与假 2() 
“陛下,那么我们有必要对巴伐利亚军团施加压力吗?毕竟,这一段时间,他们在小亚细亚的表现绝对称不上良好。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他擅自调整了3B铁路的运输计划。”一旁的兴登堡趁势说道,他已经能感觉出德皇对鲁普雷希特的提防和限制了。虽然他对巴伐利亚和王子本人谈不上什么恶感,但是作为普鲁士人,他对巴伐利亚还是抱着警惕加限制的态度。

    “这个就算了吧。”德皇想了想,事情还是不要做的太绝,而且现在这个时候,不能让外界感觉到巴伐利亚和普鲁士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至于说,3B铁路吗?燃油供应确实是个问题,不过现在海军任务很少,从海军那边削减一些,补充陆军吧。”

    虽然德皇对于巴伐利亚有非常复杂的想法,但是他不得不承认,巴伐利亚军团的战斗力和王子本身的战略战术水平还是很高的,所以,他也不愿意对前线情况干涉过多。

    然而就在德皇开始算计巴伐利亚的时候,鲁普雷希特的目光也没有紧盯在战场上。虽然这一次英法联军的攻势看起来气势汹汹,霞飞南下干掉土耳其一个集团军的表现也确实令人称道。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后面的战斗也不是依靠土耳其部队。王子可以确定,在英法联军对安卡拉发动决定性打击之前,从巴尔干、东线甚至从巴伐利亚本土集中的部队至少可以达到20万左右,再加上后续的部队,王子认为即使英法联军两线弄到一起,也绝对不是自己的对手,更何况,对方还是分开的!

    实际上,到了这一步,德国已经没有真正的生死大战了,沙皇政府活不过这个冬天,美国人还是盟友。。。。。。。这个位面的德国和奥匈远强于历史,和英法之间的优势不是缩小而是拉大了,只要鲁普雷希特和德皇的意见统一了,那么不说灭掉法国吧,但是签订城下之盟还是没问题的。也就协约国还在试图通过在别的地方搞事情来延缓德国发动总攻的时间,实际上,再延缓又如何?明年十月前,战争终将落下帷幕。

    德皇最终没有把援军派来,这对于王子来说也算意料之中,一个组织中老大和老二天生就是敌对,在外来威胁逐渐弱化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现在是8月了,到年底还有4个月的时间,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王子需要做成3件大事!

    第一件,自然是要打败在小亚细亚的英法联军,不说完全摧毁话,但是至少也要把他们打回登陆点附近。想要赶下海有些困难,毕竟地中海游弋的协约国舰队不是吃素的。

    第二件,就是让自己的老婆成为奥匈帝国的女皇,奥匈帝国从二元制改成以奥地利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政府,只有这样的奥匈帝国才有可能最终摆脱外强中干的问题。

    第三件,就是利用普鲁士内部矛盾,削弱普鲁士,并且最终让巴伐利亚成为战后德国国内的一级!前面两件事情王子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成功。但是最后一件事情就有些难了,社会民主党是否会发动政治攻势,普鲁士军团内部到底有多少人是德皇的铁杆?都直接决定了这件事情的成败!

    “我们必须要给所有人一种巴伐利亚正在透支自己的力量,无暇顾及国内的假象,而且我们还必须让社会民主党意识到我们和普鲁士之间的矛盾。”王子心中说道。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巴伐利亚和波西米亚军团的兵力确实还少了一些!”王子看着在地图上标注的手下所有部队的位置和编制信息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俄国即将陷入内乱,除非王子主动发动攻势,冬季本身不会有大的战事,但是依然需要留下十几万的部队来控制广大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地区。

    在小亚细亚,巴伐利亚军团同样要有至少20万以上的部队才可以保证对英法联军的压制,毕竟人家的部队也是源源不断赶过来的。除了一线作战部队之外,因为是海外作战,各种后勤补给的压力也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额外的劳动力,所以这样一计算的话,人员需求也不会少。

    除了小亚细亚前线之外,巴尔干前线也必须留下足够的部队,虽然英国人同样把主力转移到了小亚细亚,但是在巴尔干半岛上鲁普雷希特毕竟还要面对希腊、剩余的英军和塞尔维亚军队,没有超过6位数的部队,王子怎么也感觉心中有些不踏实。

    在奥地利也必须留下足够的军队,毕竟现在匈牙利内部问题已经愈演愈烈,是匈牙利屈服,继续留在奥匈帝国的体系之中,还是破门而出,然后被内外交困的大炸弹炸个粉碎,很快就会有结果了。为了保证奥地利的稳定,以及对匈牙利的震慑,王子认为自己在周边地区准备十几万部队还是需要的。虽然德皇要求巴伐利亚军团不能进入奥匈帝国,但是从本土到巴尔干那是必须经过的,只要奥皇愿意,在特殊时期停驻部分部队也是可以的,而要是真到了决定奥匈帝国生死存亡的时候,即使面对和德皇翻脸的危险也必须上啊!

    还有在本土也要留下大量的军队,甚至留下的部队要比在小亚细亚前线还要多。毕竟,如果社会民主党一旦闹事的话,那将是整个德国范围内的事变,而且他们很可能掌握一定武装。在西线德军不能轻动的情况下,巴伐利亚军团在必要的时候必须独立承担起“平叛”的重任啊。

    “看来需要进行深层次动员了。”实际上,作为一个同时拥有巴伐利亚、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的家族,这些领地中的总人口超过了我2000万,按照欧洲生产力和兵力的标准,直接动员100万以上的部队其实并不难,看看人家法国,才4000万人口,爆了300多万部队!王子认为自己还有潜力继续暴兵。所以,德皇自认为透支了巴伐利亚军力的想法其实并不成立!

    今天两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1598章 风雨飘摇的匈牙利 1() 
“皇帝陛下将在明日上午9点在美泉宫宫接见各位。请蒂萨。伊斯特万首相、小安德拉希部长以及奥博尼伯爵做好准备。”奥皇的使者在面对匈牙利的来客的时候,无论是礼仪还是风度都无可挑剔,但是在匈牙利人看来,对方深色中隐藏的不满和鄙视是任谁都看得出来的。

    “我们现在犹如丧家之犬一般,而曾经的伙伴却犹如主人一般扔给我们一些骨头权当施舍。”匈牙利独立党领袖奥博尼伯爵在奥皇使者离开之后,气愤的说道。

    “那又如何?我们现在是弱势地位,甚至连自己的政府都岌岌可危。形势如此,我们不得不低头。”蒂萨首相摇了摇头说道,这已经是2个月来,这位匈牙利首相第三次组团觐见奥皇了。

    俄国人临死前的博鲁西诺夫攻势给匈牙利造成的杀伤是如此巨大,甚至可以说直接动摇了匈牙利的国本!匈牙利明面上至少一半以上的军队被击溃或者重创。一线野战兵团损失殆尽,现在,在东线已经看不到成建制的匈牙利军团了,剩余的部队已经退回了本土和罗马尼亚地区。

    在遭遇惨败之后,蒂萨。伊斯特万立即采取了行动,一方面,对国内封锁消息减缓惨败对匈牙利王国的不良影响。同时加强对国内少数民族的管控。而另外一方面,则立即到维也纳觐见奥皇寻求帮助。

    蒂萨首相第一次来是要求奥皇允许匈牙利军团撤回国内进行休整。这一方面是惨败后的必然结果,而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镇压蠢蠢欲动的国内少数民族力量!要知道,匈牙利国内的少数民族也是有军队的!

    以1906年的军队为例,在1000人的奥匈帝国军队中,有267名德意志人、223名匈牙利人、135名捷克人、85名波兰人、81名卢西尼亚人、67名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人、64名罗马尼亚人、38名斯洛伐克人,以及26名斯洛文尼亚人和14名意大利人。

    其中这1000人中隶属于匈牙利的是匈牙利人、卢西尼亚人、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以及部分克罗地亚和其他民族的人。其中匈牙利和另外三个民族的从军人员比例大概在223比183。要是算上其它民族比例只会更高!也就是说,匈牙利军队中大概一半的人是其它民族,而且和匈牙利民族并不齐心。

    而当匈牙利民族主力军团在东线遭到惨败之后,其它一直被压制的少数民族自然会有别的心思,如果说之前,他们是有这个想法没这个实力的话。那么现在,在匈牙利本民族部队大量减少,少数民族比例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已经拿到枪杆子的其它民族对于匈牙利会怎么想?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

    所以,在战役惨败的消息一传回来,蒂萨首相第一时间就到维也纳,希望奥皇允许匈牙利军团撤出东线回归本土镇压叛乱。而第一次,奥皇的态度还算不错,十分大方的表示匈牙利军团可以回归本土不用参与后续的东线战事了。

    当时,蒂萨首相也留了个心眼,他担心奥皇以后会以匈牙利军队退出东线战事为借口决绝给匈牙利领土和好处,所以,蒂萨首相还专门询问了对于罗马尼亚的处置办法。

    而奥皇的回答也十分干脆,匈牙利军队控制的地方依然归匈牙利所有,战后也归匈牙利所有!也就是说除了普洛耶什蒂油田等几处暂时由巴伐利亚军团控制的地区之外,匈牙利军团可以依然保有!而奥皇的这个回答也让匈牙利人感激涕零!因为他们知道,这里将是他们在这场战争中最大的收获,波兰和乌克兰地区还是别想了,匈牙利没有做出什么贡献,也没有能力统治那么遥远的地区,奥皇是不会给他们的!

    可以说,蒂萨首相的第一次觐见让双方都十分满意,回到匈牙利之后,奥皇也确实兑现了他的诺言,匈牙利军队被调回国内,到目前为止,匈牙利其实已经从实际上退出来战争!

    但是,军队回归之后,匈牙利的情况并没有像蒂萨首相想象的那样出现好转!各种内外压力犹如潮水一般涌向了这个摇摇欲坠的王国!以至于压得蒂萨首相和他的政府喘不过气来!

    首先起来闹事的就是罗马尼亚人!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人之间的宿怨可谓是由来已久了,其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争执就是特兰西瓦尼亚!要知道,在当时的匈牙利,罗马尼亚人的比例高达16%。(1910年数据)而这些罗马尼亚人大部分都居住在特兰西瓦尼亚。这块位于匈牙利东南部地区,和罗马尼亚紧紧相连的区域。

    而且更聊斋的是,匈牙利最终确定了对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的主权是在1867年!从这一年,这个地区大公国的称谓成为了过去,它变成了匈牙利的一个省!也就是,奥匈二元帝国成立之后!可以说,匈牙利对这个地区的统治并不巩固!

    然而也许是匈牙利政府扩张上瘾了,他们的牙口甚至不如意大利人,但是胃口却比意大利还要大!他们一直想要从根本上摧毁罗马尼亚这个政权,这不仅仅是为了遏制国土内的罗马尼亚人的离心,同时也是为了获得罗马尼亚丰富的物产,罗马尼亚被称为西欧的油桶和面包篮子,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而可惜的是,罗马尼亚同样对这个地区被划入到匈牙利的控制下而耿耿于怀!这里不仅仅是以罗马尼亚人为主体,同时也是奥匈帝国第三大工业区,仅次于波西米亚和西里西亚。可以说,如果能把这里拿到手的话,罗马尼亚的实力可以增加一倍多!而且罗马尼亚自从独立开始之后就一直想建立一个涵盖大部分罗马尼亚人为主地区的大罗马尼亚,这几乎是他们历届政府的基本政策。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在这个问题上是不可调和的!如果罗马尼亚不参加协约国的话,这个矛盾还不会爆发,但是在参战之后,双方之间就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599章 风雨飘摇的匈牙利 2() 
不得不说,在这个位面上匈牙利人的运气还是很不错的,虽然罗马尼亚是个肉鸡,但是同样弱鸡的匈牙利人想要收拾他们也没那么容易,但是幸运的是,为了普洛耶什蒂的油田,巴伐利亚军团主动帮助匈牙利人打垮了罗马尼亚的主力军团,然后除了几个重要的地区之外,其它的全盘交给了匈牙利人,对于匈牙利来说,没付出什么代价就拿到了这么大的好处,这不是幸运是什么?

    当看着布加勒斯特的罗马尼亚国旗飘然落下的时候,匈牙利人心中的喜悦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这一切,都在匈牙利军团在东线遭到重创之后出现了问题!并且让之前,匈牙利得到的一切逐渐化为了泡影!

    “这场战役之后,匈牙利民族的本族军队剩余兵力不超过20万,而且我们损失了超过7成以上的重武器和积攒了数年的物资。可以说,整个匈牙利军队直接倒退了5年以上,而匈牙利民族的中坚力量则倒退了10年以上!”匈牙利陆军指挥官在面见蒂萨首相的时候这样说道。

    即使,蒂萨首相在国内采取了相当多的稳定国内的政策,即使,在第一时间,匈牙利本民族军队开始从前线向国内回收,但是可惜的是,已经日薄西山的匈牙利哪怕已经采取了目前这个阶段最好的选择,他们依然无力弹压其它民族了,而首先出问题的就是罗马尼亚!

    巴伐利亚军团诚然消灭了罗马尼亚军团的主力,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单纯以巴伐利亚军团在罗马尼亚的时间,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这个地区的反抗力量的,为了避免陷入泥潭,王子除了几个关键要点之外,其它的都交给了匈牙利人。而不要忘了,匈牙利军队中可是有不少罗马尼亚人和其它民族的人!在欧洲此时的民族主义甚嚣尘上的时候,你让罗马尼亚人清缴罗马尼亚人,这效率有多低用膝盖都能想出来!

    匈牙利军团兵力充足的时候,至少还能保证表面上的稳定,但是一旦作为统治基础的军事力量出现问题之后,不单是罗马尼亚的反抗力量死灰复燃,甚至就连奥匈军队中的罗马尼亚都决定反戈一击了!后者的叛变更加致命,因为他们直接给了这支罗马尼亚起义军足够的军备和物资!而原本隐藏在罗马尼亚的俄国和法国军官,更让这支起义军在行动的时候充满了智慧!

    一名叫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的俄国骑兵指挥官成为了这支义军的核心参谋人员,他给匈牙利人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如果,你们要发动起义,绝对不可以在布加勒斯特、普洛耶什蒂以及重要的沿途铁路线地区发动!因为,这些地方是巴伐利亚军团的逆鳞,对方的强大是罗马尼亚无法抵抗的,即使罗马尼亚所有的男人都参加军队也无法抵抗巴伐利亚军团的钢铁洪流。”

    “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