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病一样在全国上下蔓延,并且最终让一个原本强大的国家崩溃!比如说一战中奥匈帝国的崩溃就是这样。
在奥匈帝国内部,王子需要对付的最重要的思潮就是民族主义。当外部压力变大,人民生存坏境变的恶劣之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幻想,如果自己独立的话,会不会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他们会想着自己独立后不会受到其他民族的压迫,生活自然会好起来,但是实际上会这样吗?显然不可能啊。
以奥匈帝国为例,最惨的两家就别说了,奥地利和匈牙利每一个都是有3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而独立之后,都变成了那么一丢丢!而其它国家呢?比如说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独立之后同样受到了民族问题的困扰,因为这个新生的国家的民族同样不纯粹!同时拥有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和德意志人!至少三百万德意志人留在了捷克境内。这也是后世苏台德问题的由来。
甚至到了2战结束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强行驱逐了200万德国人后,民族问题依然存在,否则的话,也不会出现冷战结束后,捷克和斯洛伐克和平分手了……。于是,最后的结果就是国家越来越小,力量越来越弱!
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小国因为力量关系无法支撑一些需要足够国力才能发展的产业,比如说一战时,依靠整个奥匈帝国巨大的市场,斯柯达那是多么NB的一个工业集团啊,和德国的克虏伯、法国的施耐德齐名的存在。而一战结束后,依靠之前的老底子,斯柯达在2战前混的都还不错,但是2战后呢?到现在,人民除了知道斯柯达是大众旗下的一个品牌之外,真正高精尖的领域还有斯柯达这个名字吗?
然后再看看奥匈帝国的其它地区,比如说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战争的结果就是让这两个地区的头顶上的皇帝从奥皇变成了塞尔维亚国王……。有什么区别呢?不依然是人家下面的小弟?克罗地亚想要的民族自治权利在换了门庭之后,塞尔维亚依然不给,不但不给,而且各种政治杀戮也不少,所谓的泛斯拉夫主义在这两个地区没有多少市场。毕竟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各个地区早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文化。而且塞尔维亚政府还远不如奥匈政府阔绰……。你说这跳了半天有什么用?
所以说,民族主义这种东西更多的还是鼓动起来的,要说民族和种族主义,美国也有啊,怎么没见美国政府给自己搞一个民族自决的?很多时候,这东西就是一个国家分裂的借口,就好比当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罗兰夫人那句话:自由,天下自古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今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1540章 妥协背后 2()
然而这种事情,你给那些民族主义者或者别有用心的领导人解释是没用的,他们不听啊。尤其是那些所谓的领导人,为了自己的权利和利益,那真是什么都敢做啊!这些政客没有下限,没有节操可言。
当然,这种事情你也不能单纯的靠武力镇压,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干掉一个民族那是不可能的,无论是从实际操作还是从社会伦理上来说都是不可以,而杀戮积累的民族怨恨那可不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就可以清空的,比如说,后世俄国境内的车臣问题,双方之间的民族恩怨可是从2战一直延续到冷战结束啊!其它地区,因为过重的杀戮造成的民族积怨也是很多的,所以,这个看似简单的办法,实际上不是王子想用的。
那怎么办呢?自然是让那些人自己体验一把所谓的“民族独立”的快感!对于匈牙利王国境内的民族,王子对他们的态度就是你们闹吧!实际上,即使巴伐利亚军团进入了奥匈帝国,在短期内也不会对匈牙利境内的民族分裂分子动手!王子不想背这个锅,巴伐利亚人手上也不能染这个血!
他们愿意独立,愿意和匈牙利中央政府扯皮、跳腾,甚至动手也可以啊!随便你们怎么弄!成立一个XX国家也没关系,开始的时候,奥地利和巴伐利亚就是围观,看着你们可劲的打砸抢。
然后等渡过了这段疯狂的时期,那些普通平民们就会发现,自己整天跟着人这么折腾,自己的生活怎么办?看看自己的钱包,之前奥匈帝国的克朗现在没法用了。因为新政府不承认奥匈的货币,然而新政府还没有发行自己的货币,那么交换怎么办?以物易物呗!当然,出去换东西的时候还要带上把刀,否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从某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暴徒给抢了。
如果再跳腾一段时间的话,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发现物资奇缺,不管上面那些政客们成立什么新政府,也不管他们标榜自己多么清廉多么能干,但是有一点是没法改变的,那就是生活和生产资料是没法自己蹦出来的!说实话,奥匈帝国的粮食也就是维持在正常年份自给就不错了,而战争时期加上混乱,匈牙利王国的粮食是肯定不够的。愿意很简单,战争时期,投入到农业上的人力和物资少了,那么产出自然也少,但是消耗反而增加了,这不缺粮食才怪呢!
和奥地利可以从外界获得粮食不同。(比如说土耳其,以及从北海过来的美国运输船。)一旦动乱,奥地利军团肯定封锁两国边境,而没有了外援之后,匈牙利各个地区的粮食又能坚持多长时间呢?
那么好了,所谓缺什么不能缺粮食,一旦没有粮食,肚子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谁还愿意跟着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再瞎胡闹了?然后他们就会想起当初在奥匈帝国统一时候的好处,也许没有那些自治权,也许没有所谓的“民族独立性”。但是那时候至少吃喝不愁,还有社会福利。安安稳稳的生活还是可以的。
然后某些人会看到隔壁的奥地利,人家没有闹,依然吃饱喝足。生活条件比自己瞎折腾之后的高出了不知道几个华莱士。而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意识到所谓的“民族主义”并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好的生活,甚至是导致他们这种状态的罪魁祸首!人最基本的需要是生存,而当生存都无法保证的时候,还考虑其它的干什么?!
生活和生产物资的缺乏可以从根本上瓦解民族独立思潮的群众基础,王子不可能对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动手的,这个代价太大,后果太过严重。而当混乱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巴伐利亚军团以雷霆手段解决所剩无几的那一小波人的时候了。
什么?你说巴伐利亚军团不能参与奥匈帝国内部的事情?这个只是现在有用,而如果奥匈帝国内部的事情久拖不决,甚至让德皇感到奥地利有些不稳的时候,那么让一支更加强力的军队来做这件事情就变的顺理成章了,反正普鲁士是肯定抽不出这些部队,那么只能让巴伐利亚上。所谓形势比人强。到时候由不得德皇不低头。
也许这样的动乱会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没关系,奥皇和鲁普雷希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催化或者减缓这段动乱的时期。而这场动乱会导致两个结果的产生。
第一个结果就是匈牙利内部变的更加四分五裂。这场动乱注定被限定在匈牙利王国的范围内,匈牙利境内的少数民族他们首先需要反对的是匈牙利的控制。因为实际上,奥地利政府对这匈牙利境内的少数民族没有太强控制力。双方之间肯定会产生激烈的对抗,甚至发生武装冲突也是有可能的。
在这场对抗中,双方肯定会沾上彼此的鲜血,而失去了绝对的武力优势的匈牙利是不可能彻底压倒对手的,毕竟,所谓的匈牙利军团中匈牙利人也只占一部分,双方其实是军队对抗军队。而打过之后,匈牙利又不能把自己的小伙伴打服,又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收买对方,那么双方之间的裂痕就会越来越大,一直大到匈牙利政府都无法收拾的程度!
而这个时候,奥地利政府出面了,他们保证给于匈牙利境内的少数民族一定的民族自治权利,承诺恢复社会经济秩序,并且给于他们继续的生活生产物资。从而将一个庞大的匈牙利拆成一个个小的邦国。而到了这一步,即使匈牙利反对也没有意义了,因为他已经没有力量了!
而到了这一步,奥皇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对奥匈帝国内部的整合。同时也为玛丽公主继承皇位做好了最基本的铺垫。但是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到底就结束的话,那就只能说图样图森破了,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奥匈帝国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难道德国国内就会没有影响吗?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541章 妥协背后 3()
整个逻辑链是这样的,奥匈帝国内部问题久拖不决,德皇感到不安,在万般无奈之下同意巴伐利亚军团进入匈牙利,为了保证这条链条的顺利运作,弗里茨皇帝和王子会尽量配合的。然而当巴伐利亚军团进入匈牙利开始逐渐平息混乱的时候,这个计划将进入第二阶段!
在匈牙利发生动乱的同时,德国境内的某些人绝对会蠢蠢欲动!尤其是当巴伐利亚军团所有“剩余力量”进入匈牙利之后,某些人才会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因为这个时候,在他们看来,整个德国一线精锐部队都已经被抽空了,再也没有力量可以强行镇压他们了!
没错,这些人就是议会派系中的社会民主党或者其它什么政党!在经历了上一次的失败之后,他们会暂时偃旗息鼓,但是绝对不会放弃。他们需要等一个机会,等一个德国政府和国王们空前削弱的机会!
他们并不惧怕警察或者驻守在国内的二线部队,因为对于这些人,他们可以采取渗透和收买的手段,不说完全站在他们一边,但是绝大部分保持中立还是可以做到的。他们也不可能真的发动武装起义什么的,因为很简单,这样的结果就是鱼死网破,平白把到手的胜利丢了,然后便宜了协约国,他们所做的就是以次来威逼德皇让步,从而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
他们非常清楚,普鲁士军团想要从前线抽调回来是很困难的,毕竟西线英法的军事压力太大了。而德国人手中的预备队一直数量有限。东线德军想要调动也不容易,因为马肯森的军团集中在芬兰湾一线,距离本土较远、而且冬季波罗的海会封冻,部队想走海路也很难。同样的道理,巴伐利亚军团在东线的主力也无法快速回撤,巴尔干地区要对抗英法。而最后的机动力量被部署在匈牙利。
而且这个时候,他们也绝对可以察觉到德皇和巴伐利亚之间的不合,在普鲁士内部出现危机的时候,德皇的命令未必会多好用!而赫伯特等人会相信,如果自己能够通过私人渠道许给巴伐利亚一些利益的话,也是有机会迟滞巴伐利亚军团行动的。这样一来,等于做空了德皇的军事力量,如果他们想要成事的话,这个时候肯定是最好的时机!
他们必然会抓住这个机会,因为,今年的冬季将处于俄国败亡的前夜,虽然已经死定了,但是还吊着一口气,普鲁士在东线的兵力还不能抽调,如果等到俄国真正完蛋了,签署了合约之后,那么不要说巴伐利亚军团了,来年春天从东线返回的马肯森军团也能教艾伯特等人重新做人。
而如果真到了这一步的话,那么王子的整个政治计划也到了最后的收官的时刻了,在皇权被颠覆的威胁下,德皇一定不会再纠结奥皇的皇位继承问题了,玛丽公主上位成为皇储继承人就变的顺理成章。甚至于直接成为奥皇都是可能的。而王子这个时候就可以抽调部署在匈牙利的部队,这些部队甚至不用重装,只要轻装顺着德奥之间的铁路线就可以快速抵达普鲁士。
到了这个时候,就到了德皇、鲁普雷希特和社会民主党之间三方博弈的关头了。说真话,王子不愿意用暴力去解决问题,三方之间会进行以此利益的协调。德皇的皇冠可能会保不住,普鲁士可能也会吐出地方,从而力量上被严重削弱,但是威廉二世的普鲁士国王的地位以及在剩余领土上的权威将得到保证。而社会民主党会在德国内部拥有一些独立治理的地盘,也算得到一些好处。不用担心反手被人剿灭。
而要是真的达到了这个目标之后,德国内部将从普鲁士一家独大逐渐变成三足鼎立的模式,社会民主党控制的省份、普鲁士、巴伐利亚!而到了这个时候,德国国内已经没有哪一方可以彻底压倒巴伐利亚了,而因为历史源流的问题,社会民主党和普鲁士之间肯定是对抗关系,毕竟你从威廉二世手中分走那些底盘,人家能不嫉恨你吗?
而巴伐利亚在加上波西米亚以及在战争中新并入的领土之后,一旦发展起来,论国力的话那也是超越法国的存在啊!再加上背后的奥匈帝国的支持。说句不好听的,普鲁士全盛时期也没法和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掌控下的一个帝国加一个王国相比!到那时候,主动权将彻底落入到鲁普雷希特手中!至于说以后的路怎么走?那就是后面几十年需要考虑的了。
所以说这一次妥协是将一切引入王子计划的关键。所谓的妥协对于王子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毕竟如果未来,哈布斯堡直系血脉和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直系血脉融为一体的化,那么整个奥匈帝国都将有王子的后代来继承,短时间内吗,没有把斯洛伐克纳入到自己的控制之中这种事情根本不值得一提。
至于说未来王子的后代在获得奥匈帝国继承权之后,巴伐利亚怎么办?这个王子也有一个计划。反正时间还早,王子还有充足的时间来谋划这一切,也许在几十年后,一个空前庞大的统一德意志帝国将出现在欧洲大陆上也说不定呢!
而在第二天,德皇打来的电话表示同意在这次战役之后,让巴伐利亚军团多分担一些战场压力,同时,对于王子的后代获得波西米亚—摩拉维亚的继承权表示理解。虽然这次交锋让双方并不愉快,但是至少在某些关键问题上达成了统一的意见。于是乎,王子将政治方面的问题暂时放到了一边,他重新把目光放到了战场上!
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收集起来,然后送到了王子的办公室中,而在参谋们的帮助下,王子对目前整个乌克兰南线的形势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在博鲁西诺夫攻势发动后15天,俄国人终于达到了他们进攻的巅峰!
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542章 涨潮之后是落潮 1()
“我们的形势非常好,在15天的时间里,我们的战线向前推进了150到200千米!我们至少击溃了6个匈牙利军,到目前为止,我们歼灭和俘获匈牙利军团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8万人,等于彻底摧毁了他们一个集团军,而现在,我们的骑兵部队依然在前进,并且在不断摧毁更多的兵站和后勤设施,更多的匈牙利军团将被我们兜住然后吃掉。”在俄军总部中,一名俄国军团兴冲冲的向博鲁西诺夫介绍着这段时间的战果。
“很好,这是战争开始后,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这场战役必然会改变整个东线的局面!让我们为了俄罗斯帝国,为了沙皇,狠狠打击那些自打的家伙!”博鲁西诺夫微微的点了点头,说出了一番鼓舞士气的话,然后,他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开始思考下一步怎么做。
“前锋的攻势已经出现了问题,骑兵部队的突击也不再那么犀利,总用一种用钝刀子割肉的感觉啊。”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博鲁西诺夫不由的叹了一口气。从进攻速度上来看,之前一周内,骑兵集团的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