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7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一年前相比,人民军海军的实力又上了一层台阶。不过到这时为止,华东政府的大中型军舰均已停止了建造,目前仅仅只有4艘驱逐舰,8艘内河艇还有建造中,而各造船厂现在主要的精力是修复以前战争中俘虏的军舰。

    随着战争的全面展开,华东政府的经济也受到极大的影响,政府对部份物资实行管制。而大部份的企业、工厂的生产经营也都造成了程度不等的影响,不过造船厂是华东政府少有的不受战争影响,满负荷开工,甚致是超负荷开工的工厂。而且还有扩建。

    目前华东政府共有2个造船厂,青岛造船厂和天津造船厂,而在华东政府占领上海之后,迅速的控制了江南制造局,这是洋务运动中成立的少有大规模的新式军工制造工厂,其中船舰制造,维修是江南制造局的主要制造项目。也是在穿越之前,中国的四大造船厂之一的江南造船厂的前身。

    虽然江南制造局在运营期间,也和洋务运动成立的其他企业一样,存在着成本过高、贪腐严重的问题,但取得的成果也算可圈可点,仅是在船政方面,就己建造的各种船舰己达200余艘,并可以建造接近3000吨级的军舰,由其是经过了30余年的经营,江南制造局己培养出一批相当数量的技术工人,这才是江南制造局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华东政府成立青岛造船厂时,曾从江南制造局挖走了一批技术工人,不过大多数工人还是留在江南制造局,毕竞江南制造局的薪资还是比较丰厚,足以让工人可以养家糊口,还小有结余,因此多数人自然就不愿离开。

    华东政府占领上海之后,立刻从青岛造船厂、天津造船厂抽调了一批管理人员和少量技术骨干入主江南制造局,并将江南制造局的管理层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将干不了实事,只拿空饷,甚致是吃拿卡要的管理人员全部清除,只留下少量有真材实学,并能干实事的人,并全面引入了华东政府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人收入,并将收入与工作挂钩、多劳多得,能者上庸者下等,又给江南制造局更换了一批机械设备,于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让江南制造局的面貌焕然一新,工人的积极性大增,于是华东政府将一些需要维修的中小军舰交给江南制造局完成。

    

第六二零章 登陆日本(二)() 
江南制造局重新恢复生产,也是华东政府将上海作为迎战英法远征军的前沿港口基地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只有上海地区具备军舰的基本维修能力,才有条件做为华东政府前沿港口基地,迎战英法远征军。否则连给军舰做个全面检修都要把船拖回青岛去,这样的前沿港口基地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登陆日本作战和爪哇撤侨是同时进行,因此海军的舰队也将分成两批,分头行动。

    爪哇撤侨行动实际还有引出英国的远东舰队决战的目地,因此分配的军舰实力也较强,将出动5艘战列舰,包括最新的干将号、莫邪号,和威洋号、博洋号、飞洋号三艘,除了还不具备实战能力的敷洋号之外,这5艘战列舰确实是人民军海军中最强的军舰了。

    英国的远东舰队共有8艘战列舰,包括6艘老人星级和2艘百夫长级,不过百夫长级属于2等战列舰,战斗力并不强,而老人星级是威严级的简化改进型,虽然保持了威严级的武装,但削弱了装甲,只是增大了续航力。

    从总体来看英国的远东舰队虽然拥有8艘战列舰,但实力并不强,和华东政府现在的8艘战列舰相比,明显是落入下风,虽然大英帝国的海军有逢敌必战的传统,但如果敌方的实力过于强大,又并不是非战不可,也不会轻易出战,因此人民军只出动5艘战列舰,就是让英国远东舰队认为自己有一战之力,而主动出战。人民军海军则可利用这个机会,重创英国远东舰队,也是在远征军到达之前,先削弱远征军的部分力量。

    而爪哇撤侨舰队除了战列舰之外,还出动济南号、天津号两艘装甲巡洋舰,以及青州号、沂州号两艘大型防护巡洋舰,和第1、4巡洋舰分队,第1、3驱逐舰分队,以及16艘运输补济舰。

    旗舰是穿越军舰中的岳阳舰担任,这次爪畦撤侨行动的总指挥官则是由王海龙担任,如果和英国远东舰队交战,岳阳舰并不参战,而是为参战的军舰提供射击单元指引。这主要是因为舰队的实力足够,无需要穿越军舰参战,另外也是让海军积累作战经验。

    相对来说登陆日本作战的舰队就要弱得多,主要是远洋号、瞭洋号两艘战列舰,以及4艘镇远级铁甲舰。毕竞现在日本舰队的实力己经很弱了,战列舰一艘都没有,主力只是两艘装甲巡洋舰,因此登陆日本作战主要是方式还是两栖登陆作战,海上舰队作战基本不会发生,军舰的作用主要是为登陆部队提供护航和火力支援。

    远洋号、瞭洋号虽然也是战列舰,但在原设计上就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舰龄都超过了15年,早己经是过时的型号,以前是因为海军就只有这两艘战列舰,还不得不把两艘大型装甲巡洋舰拉进来凑数,因此也只能说是对付着用吧。但现在连自造加俘虏,己经有了8艘战列舰,那么这两艘战列舰自然就可以退居二线。

    不过作为对岸轰击的火力支援军舰,这两艘军舰到是合格的,因为这两艘军舰均安装了三座双联装280毫米主炮,本来首尾的4门主炮是35径倍距,中间的2门主炮只有30径倍距,因此6门主炮不能使用相同的射击单元,但华东政府在改造这两艘军舰时,在前后主炮均换装成30径倍距,这样虽然威力有所下降,但可以使用同一射击单元进行齐射,实际的作战效率反到得到了提升。

    如果说远洋号、瞭洋号还能说是差强人意,那么4艘镇远级铁甲舰则完是最后一点剩余价值,本来这4艘军舰都己基本到了退役的年限,已经下放到了预备役中,只是华东政府出兵参战,正是用舰之际,因此才将这4艘军舰又重新编入现役,并划归给海军陆战队使用。不过这4艘铁甲舰当海上的浮动炮台,还是可堪一用的,在此前华东政府的三次登陆作战中,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当然,这6艘军舰可以完成火力支援的任务,护航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虽然火力、装甲尚能一战,但航速太慢,远洋号、瞭洋号只有16节,而4艘铁甲舰连12节都有些免强,而日本还有两艘装甲巡洋舰,航速都在20节以上,因此海军将刚成立的第2装甲巡洋舰分队拔给登陆舰队,它们既使参与对岸轰击、火力支援,也能为登陆舰护航。

    另外还有第5、6巡洋舰分队,第2、4驱逐舰分队,以及8艘登陆舰,8艘运兵舰。而穿越军舰将出动两艘,为襄阳舰、怀化舰。

    原来占领上海之后,罗岳就在思考登陆日本的作战计划。虽然这次登陆作战的目地并非占领,但和镇南浦登陆作战不同,那一次是打完就撤,仅仅只在朝鲜半岛停留10余天时间,而这次至少要在日本本土作战6个月左右,另外这次登陆作战是以破坏为主,还要掠夺日本的财富、人口,因此选择登陆的地点,就十分重要了,不仅要适合进行登陆作战,而且还要利于防守,建立临时的前沿基地,并且有足够的空间屯积掠夺来的物品、人口等,以及临时驻扎,准备在其他地区登陆的军队,

    日本是一个海岸线极为漫长的国家,因此适合登陆的地点到是不少,但还要有利于防守,就比较难以选择了,还要有足够的空间。另外其实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在本洲岛登陆。日本是个岛国,主体是4个大岛,本洲岛、九洲岛、四国岛、北海道岛,其中本洲岛的面积最大,占全日本面积的6成以上,日本的主要大城市、工业区、商业区超过八成都在本洲岛上,因此只有在本洲岛登陆,才能给日本造成足够的威胁和打击。

    不过罗岳认为可以考虑在一个类似半岛的地区登陆,可以利用半岛狭窄的地形布置防线,而只要守住通向半岛的道路,那么就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设置前沿基地,而且半岛三面环海的环境,也有利军舰在海上对登陆部队进行火力支援。

    本洲岛的海岸线十分曲拆,半岛到是有不少,因此经过罗岳和参谋人员的筛选之后,最终确定,能登半岛、伊豆半岛是最合适的地点。

    能登半岛是本州岛靠日本海一侧最大的半岛,位于本州岛的中北部,整个半岛呈倒“l” 型,全长约80公里,最窄处只10公里,最宽也不超过20公里,地形以浅丘陵为主,很适合布置阵地防御;而伊豆半岛则是位于本州岛靠太平洋一侧的半岛,位于本州岛的中东部,和能登半岛相距约240公里,全长约60公里,最窄处约15公里左右。

    从地理位置来看,能登半岛位于日本海一侧,离华东政府较近,有利于运输补济,但缺点在于周边地区不算发,缺少大城市,因此人民军将能登半岛设为前沿基地,想要出击袭扰、掠劫其他地方就要麻烦得多,不过登陆的难度也肯定要小一些。

    而伊豆半岛的情况则正好相反,虽然补济线拉长约500公里,但其战略位置要远优于能登半岛,因为本州岛的大城市大多都分布在靠太平洋的一侧,以伊豆半岛为核心100公里以内的沿海地区有东京、横滨、静冈等大城市,在200公里以内则还要包括名古屋、津市等,如果人民军占领伊豆半岛,将会给日本造成极大的威胁。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伊豆半岛的守备必然要强于能登半岛,登陆的难度自然要更大一些。

    但这样一来,这两个候选地点各有优劣,就难以选择,罗岳经过了反复思考之后,又制定出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就以能登半岛为第1候选,伊豆半岛为第2候选,这个排序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先后秩序,即罗岳的计划是先在能登半岛登陆,然后再在伊豆半岛登陆。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登半岛的登陆相对简单,容易成功,而且虽然能登半岛登陆对日本的威胁较小,但日本也不能出视不管,一但人民军在能登半岛登陆成功,日本必然会调兵遣将,进行围堵攻击,而伊豆半岛的守备自然就会放松,这时人民军再在出动一支登陆部队,在伊豆半岛登陆,就要容易得多了。而这样一来,人民军就可以在两个半岛互相呼应配合,协同作战。当然对日本造成的威胁、破坏更大。只是只靠海军陆战队,是不能完成这样大的作战计划,至少还需要增加两个师才行。另外还需要两艘穿越军舰,担任指挥舰,因为舰队将分两部作战,实力分散,而日本剩余的两艘装甲巡洋舰还是可以给人民军造成一定的威胁,需要穿越军舰预警。

    于是罗岳最终一共制定了3份作战计划,前2份都是只出动海军陆战队,分别在能登半岛、伊豆半岛登陆,然后展开作战;第3份则是希望能增加2个师,分别在这两个半岛登陆,并同时联动,展开作战。

第六二零章 登陆日本 三() 
收到了罗岳的报告之后,军委也十分重视,立刻组织专人对罗岳提出的作战方案进行研究分析。

    其实前线指挥官对总部制定的作战计划提出修改意见,甚致是推倒重来,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在中外的战史上,因前线指挥官的反对,而更改作战计划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因为前线指挥官由于身处在第一线,对战场情况,敌我实力对比等是最为了解的,因此前线指挥官提出的作战计划一般也是最合适的。

    当然前线指挥官也不是在任何时侯都是正确的,这是由于前线指挥官受自己所处的位置所限,只能考虑自己所在的这一个局部战场,而对整个战场的全局势态缺乏全酉把控,而总部所考虑的刚整个战场大局胜负,有时甚致会牺牲掉某个局部战场的利益,以换取全局战场的大胜利,因此是否采纳前线指挥官的意见,最终还是由总部说了算。

    不过经过了军委的认真讨论之后,最终还是认为罗岳提出的计划更实际,也更具备可实施性。因为海军陆战队共计兵力只在5万左右,加上组建俄国雇佣军团也不到10万人,虽然日本在此前的战争中受到了重创,实力大损,但毕竟还是一个有4000万人口的国家,不容小视。

    而且在普茨矛斯谈判破裂之后,日本就在扩建陆军,根据华东政府掌握的情况,到现在日本己新组建了10…12个师团,总计兵力超过了20万,虽然新兵的作战经验不足,但数量庞大,而且这一次日本打的却是守土之战,加上日本人独有的疯狂玉碎性格,因此必然也更为凶悍疯狂。而要求海军陆战队登陆日本之后,在日本本土至少坚守6个月左右的时间,还要在日本制造巨大的破坏,并俘获大量的人口,确实是有些为难的。那么给海军陆战队增加2…3个师的兵力,也是完全应该的。

    当然,军委当初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是因为东北战区的战争还没有结束,俄军盘据满洲里至呼伦贝尔一线,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因此必须在东北驻扎着4个军,约占人民军陆军的6成左右兵力,自然无法给登陆日本作战多增派兵力。

    现在满洲里战役已经结束,人民军取得了全面胜利,俄军己退到了赤塔,基本已经退出了东北战区,而且经过前一阶段的剿匪工作,由其是人民军在吸纳任用了张作霖、冯麟阁、马龙潭等本地的武装力量之后,东北地区的匪患也明显得到了改观,社会秩序基本稳定了下来,因此东北地区的战争压力己大大减低,差不多可以腾出一个军的兵力来,这样人民军也有足够的兵力增援登陆日本的作战了。

    另外从罗岳制定的计划,在能登半岛、伊豆半岛实施登陆,使两个半岛形成联动局面,互相配合作战,再铺以派出股兵力在日本其他地区进行登陆,牵制调动日本,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作战计划方案。可以有效的打击日本,消耗日本所剩的最后一点军事力量。

    当然这样一来,战争的规模也必将扩大,华东政府为发动登陆日本作战所消耗的资源、人力、物力也会成倍的增加,不过目前华东政府还消耗得起,而且不如此也不足以尽快彻底打服日本,消耗掉日本最后的战斗力,最终老老实实的接受华东政府的赔款要求。而华东政府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则都要在赔款中得到补偿。

    于是在三天之后,军委回复罗岳,同意罗岳的第三个计划,并且决定给罗岳增加二个师二个团的兵力,增加的部队将在15天内到达上海和海军陆战队汇合。而发动日本登陆作战的时间,则是由罗岳自己来掌握,可以在增加部队到达,军队汇合以后,再发动作战;也可以先发动作战,在战斗中等增加的部队到达。

    收到了军委的回复之后,罗岳也立刻和海军陆战队的高层指挥人员协商,最终决定立刻发动登陆日本的作战。因为登陆作战是分批投入军队,而且首先还是由海军陆战队出战,等登陆成功,建立了稳固的陆地近海防线之后,其他部队才会陆续的投入战场,因此就算增加部队到了,也不会立刻出战,还是要再等一段时间。

    另外在两天之前,爪哇撤侨的舰队已经从上海出发,赶赴爪哇,这对海军陆战队来说,也是一个刺激,由于前一阶段取得的胜利,由其是海军陆战队的表现相当抢眼,因此现在海军陆战队全军的士气很高,战士们的求战心颇为急切,罗岳认为这股心气只可鼓而不可泄。

    还有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俄国雇佣军团这时己经完成了编制,共计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