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崛起的第一步。
按照计划,日俄战争之前,革命政府要将光复范围扩大到整个长江以南。不过,军事行动容易,光复后的民事行动更加考验临时政府的能力。
福建古田孟家土楼,家族上千口子人都聚集在此,家主孟广元的小儿子大婚,土楼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各项事宜自有管家和族人张罗,孟广元端坐在太师椅上微笑着看着忙碌的场面,间或与路过的族人打招呼。
这样的场面在宗族中传承了上千年,从未改变过,宗族族长同时也是宗族土地的所有者,其族人都是族长的佃户。古田土地肥沃,家族里倒也不缺吃穿,不过,自从乱党打进福建之后,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
孟广元想到最近发生的事,极好的心情也变得恶劣起来。古田县政府发布公告,辖内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只有执行了政府法令的家族,才能获得高产稻种。那可是宝贝啊,一亩地能多产好几倍稻谷!古田已经有好几个家族加入到减租减息的行列,都是聪明人,简单一算就会发现,种植高产稻谷后就算租子低了,收入也能增加几倍,这样的买卖谁不干?还能凝聚族人佃户的人心。
但有一批人思维僵化,不愿意改变,认为减租减息就是违背了祖制,是对传统的大不敬,这样下去,还有地主、佃户之分吗?坚决不行!孟广元就是其中之一,他和家族几名颇具权威的老人联合起来,不顾不少族人的反对,抵制政府的法令。
自古民不与官斗,更何况乱党军队强大,孟广元也是担心不已。县城传来的消息,政府准备对一些坚决抵制法令的大家族开刀,莫不是要来硬的?想到这里孟广元的心又坚定起来,什么时候古田县城以外的地方轮到朝廷说了算?这土楼高大坚固,土楼内存粮无数,还有一口水井,不虞缺水之忧,当年清军入关后在咱们福建土楼面前也得铩羽而归,我就不信乱党能破我的土楼!
“老爷,外边来了上百号人,都穿着什么鸟汉服,八成是政府的人,咱们紧闭大门,没把他们放进来。”
下人的通报让孟广元猛地坐起来,娘的,把孟家当成出头鸟了!他一甩脑袋后面的奴才辫,大声喝道:“族中青壮,都集合起来,婚事暂停!小孟哥,你去带人拿出咱们的火器,然后上楼子!”
族人齐声应和,土楼子里顿时有条不紊的进入了军事准备。这些土楼本身就是为了防范土匪袭击而建,族人应对这种紧急情况的经验很丰富,也没有慌张。不一会,三百多名族人青壮上了土楼外圈,有人抱着火枪挨个分发。
孟广元扒着土楼往外看,确实是政府的人,前面的人标准新青年的汉服装扮,昂着头看着自己。后面是两辆吉普车、四辆十轮卡,他娘的,政府的人真富裕,这十轮卡自己打听过,贵的要死,不过拖拉机、手扶拖拉机、抽水机、播种机等新鲜玩意要便宜一些,听说耕种水稻用的。谁用那玩意啊,几千年来都是这么种水稻的,也没见饿死多少!
让人胆寒的是,那些卡车吉普车四周都是背着步枪的军人,队列整齐、肃杀,一看就知道来者不善。不过,想要攻破咱这土楼,没有火炮绝对别想!
“孟家的人听着,我们是古田县政府土改局和税务局的工作人员,这次来是有事相商,请打开大门!”
下面的人手里拿着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吆喝着,声音震耳。真他娘的奇了怪了,这新朝廷怎么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别管他,让他们吆喝,只要不来攻城,咱们就不用理他们!”孟广元对手下说道,一挥手,一个下人给递上了大烟袋。
“爹,等什么?我带人把他们全灭了,狗眼看人低的东西,全杀了让朝廷的人看看!”说话的是孟广元的小儿子,大家都叫他小孟哥,是孟广元唯一的儿子,跋扈的很。今天举行的就是他的婚事,他可是憋了一肚子火。
“别吵吵!等着,我让你们开枪再开枪!”
见孟家的人没有动静,商量了一会后决定采取第二方案。之前古田县政府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但武装进攻并不在计划之内,还是尽量不要恶化局势、激化矛盾,那样一来的解决办法就太血腥了!
“孟家的佃户们,政府的减租减息政策对地主和佃户都有好处,佃户的租子至少减少到三成,你们想想,几千年来有哪一个政府愿意为佃户们着想,三成啊,你们会有余粮、余钱,盖房子、娶媳妇、生娃,都不再是难事。但是,你们的族长,不愿意看到你们这些佃户提高收入、提高地位,不愿意看到自己再也不能骑在你们头上作威作福!只交三成租子,政府还会发放高产稻种,你们听说过吗?高产稻种啊!古田已经有不少家族种上了,产量高好几倍啊,还有政府指导的科学种田,政府补贴后可以购买农业机械,人家种一亩地的时间,你用了农业机械就可以种三亩!好日子就在眼前,难道你们情愿继续跟着你们的族长,继续过饥一顿饱一顿的苦日子吗?”
政府的人越说,孟广元的脸色就越难看,挑拨离间他不怕,传统形成的权威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打破的。问题是下面的人说的都是事实,摆明好处、坏处,这么说下去,神仙也会动心!不能再让他们说下去了,用眼角他就能感受到,家族里的佃户们已经不自觉的放下了火枪,人心思动,缺的只是一个带头人和一点点的勇气罢了。
“小孟哥,给我把那个大喇叭打掉!吵吵闹闹,街坊们还要睡觉呐!”小孟哥从小就喜欢打猎,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听到老爹的话后兴奋的不行,举枪就准备射击。
“砰!”一颗子弹呼啸而至,将小孟哥手里的火枪打飞,楼外的狙击手早就准备好了,遇到反抗,坚决镇压!打中小孟哥手里的火枪只能说他走运。
紧张的情绪顿时弥漫,孟广元大骂一声,扑过去看看小儿子有没有受伤,惊魂未定的小孟哥像一头傻狍子,呆呆的蹲在地上。孟广元心疼儿子,愤怒的吆喝着开枪,却想不到没有一人听从!
“老子不想跟着孟广元送死,有好日子为什么不过?小孟哥结婚咱们佃户每家都要上一份份子,比半年的租子都多!老子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兄弟们,咱们别听孟广元瞎吆喝,听政府的回家种神仙稻种!”土楼上一个衣着破烂的汉子高声说了一通,顿时赢得很多人的附和,就是,凭什么他孟广元吃香的喝辣的,都是孟家的人,他凭什么挡着咱们过好日子?
这样一来局势就变得微妙了,大部分武装青壮都隐隐把枪对准了孟广元的方向,他身边还有十几名持枪亲信,紧张的将火枪对着四周。孟广元暴怒,但也知道不能草率,不然孟家土楼就会血流成河,自己和儿子的性命也保不住!
“吱哑!”此时,有人打开了大门,楼外的士兵和政府工作人员一拥而入,孟广元再无回天之力,只能接受政府的法令,他知道,从此以后,政府将成为最大的权威和佃户的后盾,以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第一百零九章 国人的脊梁()
与土改局相比,税务局的工作作风显得比较粗暴,他们大多面无表情,清查孟家的账本后出示税务局的文件,根据税率征收税银,并开具完税证明。相比向孟家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佃户们需要上缴的农业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按照临时政府的行政计划,将会在1905年取消农业税的征收。当然,税务局现阶段还得依靠军队的协助,才能完成征税工作,税务局所属的执法机关正在组建,名称定为税警总队,听说总队除大口径火炮外,装备不比正规军差。
1903年1月1日,临时政府发布了金融改革方案,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改变货币形式,发行纸币。新成立的中央银行负责纸币的发行,新货币被称为“华元”,制作精良、外观大方。之前吕梁一直采用大量的海底金银支撑着经济运作,和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开支,发行纸币之后,这些金银就可以作为发行货币的基础。
通过临时政府的强大控制力,和较强的经济控制能力,华元的推行进行的非常快。不管是重型工业企业,还是各轻工业企业,只要属于自强商会,都在第一时间使用了华元进行工资发放。政府组织的各基础设施建设拥有上百万人的工人队伍,这些人的工资同样使用华元,各银行网点开通了金属货币与纸币的兑换平台,自强商会下的各商店同样使用华元进行流通。新货币华元很快就在三省大范围流通,货币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云南蒙自,茂密的丛林大山中出现了一支庞大的队伍,这些人衣着破烂,佝偻着身躯,在手持步枪的洋人的监督下开山劈石,不时有劳作的人倒在地上,然后被残忍的监工扔到一旁。这里是滇越铁路的修筑工地。
1903年2月,法国与满清朝廷签订滇越铁路章程,取得了修筑权,这条铁路主权属于法国。其实在签订这个章程之前,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府已经对这条铁路进行了几年的勘测、选线和设计,在1901年的时候总督府就与法国财团签订了海防云南府铁路合同,而且工程已经全线展开。
从云贵、广西、山东、四川等地招募的二十多万中国工人劳作在这条铁路线上,在原本的历史中,这条铁路修建完成后,中国劳工死亡八万多人,可以说累累血骨筑成了这条没有主权的动脉。
宋三炮原本是山东胶东地区的农民,被骗到这里后每天要完成两个立方米的土方作业,每天工作至少十个小时,遇到山体坚硬的花岗石还得披星戴月完成当天任务量。和自己一起来的胶东同乡,在这个工地上一共有三十人,现在已经死了三个。那些洋包工头一天点名两次,累坏了想休息一下就会被鞭打,吃不饱、工作累、受虐待,还有无处不在的瘴气,宋三炮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明天。
和宋三炮一样再也受不了的不在少数,已经有五十多人秘密串联起来,准备找机会逃跑,不然谁也活不了!他们积攒了少得可怜的粮食,寻找可能逃跑的机会,当有一天开山炸石时,三十多名劳工被不慎炸死,宋三炮等人再也等不下去了,他们决定当晚就逃跑。
当天午夜,五十多人抹黑走出工棚,趁着看守熟睡,一头扎进了附近的山林中。不幸的是,队伍最末尾的一人因为体力虚弱,碰到了一块碎石,这块石头随之敲在了一件铁锹上,碰撞的声音在宁静的黑夜显得如此刺耳,洋人守卫被惊醒后发现了这批逃亡的队伍。
追杀随之展开,五十名手持步枪的洋人一路紧追,体力虚弱的逃亡者不断有人掉队,直到天明时分,筋疲力尽的众人还是没有摆脱追击。
“宋大哥,你是咱们的头,你说该怎么办?”众人气喘吁吁的半蹲在地上,看着宋三炮问道。逃亡队伍是他组织的,选择的计划、逃亡路线也是他定的,众人隐隐以他为首。更重要的是,老宋当年参加义和团,也是一个小头目,失败后才回家务农,会拳脚、有些见识。
宋三炮四处看了看,原先逃出来的五十一人,现在只剩下四十二人,其他的肯定找不回来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人全部累坏了,一夜的逃亡耗尽了所有人的体力,必须找一个地方休息一下!
“兄弟们,洋人还在后面追,他们吃得饱,有力气,不像咱们。要我说,想活命,不如拼一把,咱们到那个林子里躲一躲。”
“宋大哥,那里面肯定有瘴气啊!还有毒蛇蚊虫,进去可不一定能走出来。咱们那些劳工里面被瘴气毒死、蟒蛇吞掉的还少吗?”
“生死由命,在这里等死还不如进去拼一把!我去,你们去不去?”
其实已经没得选择,所有人都跟着宋三炮进了林子,而洋人的追击也到此而止。十天后,按照宋三炮选定的线路,逃亡队伍最终要跑到广西去,听说那里现在是革命党的地盘,只要肯下力气,吃得好穿得好,还能挣不少银子。劳工里的广西人要不是受到蒙骗,也不会到云南的大山里受罪!
蒙自到广西直线距离超过两百公里,但实际走起来,能有上千里!等宋三炮走进广西境内被人发现时,还也为时野人,差点没被打死。在当地的村子里休养了几天,宋三炮就被当地政府接走。从蒙自一起出发的五十一人,和自己一起活下来的只有三人,其他的,全部死在了路上。瘴气、毒蛇、饥饿、当地苗族部落等等,都是要命的存在。
消息传到了临时政府上层,引起了吕梁的重视。在这个年代,中国人就像是原始人一样被西方列强对待,在美国,在东南亚,甚至在国内,都有无数的国人遭受欺压,甚至屠杀!
“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府修建的滇越铁路我们已经知晓,但我们想不到的是,法国已经开始修筑这条铁路,而且征发了大量的国人劳工参与修建,朝廷甚至主动配合法国殖民者修建这条没有主权的铁路大动脉。劳工宋三炮侥幸逃脱,他传来的消息,工地上咱们的国人同胞备受欺凌,每天都有人死在那条工地上。”
“首长,我知道你想干什么。理智的分析,现在并不是与列强之一的法国开战的时刻,这与我们的战略计划相违背,也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吕一说道。
“其实我们与法国殖民者并非没有矛盾,光复广西后就与法属印度支那接壤,我们甚至在边境地区放置了一个军的兵力,就是为了防备殖民者的狼子野心。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湛江港原本是法国的殖民地——广州湾。在1899年的时候朝廷就将其租借给了法国,而且法国殖民者在湛江附近不断扩展势力。革命起义后我们通过谈判,使用了先进鱼雷艇的建造图纸和一大笔金钱才将其赎回,不过,法国国内与印度支那总督府还有不少人对此事耿耿于怀。”吕敏在吕梁身边带的时间比较长,思维能力也变得越来越成熟。
说起广州湾来还有一段趣事,法国在日俄战争前疯狂迷恋鱼雷艇这种近海防御兵器,吕梁通过在法国的公关活动,成功的使用一张二战水平的鱼雷艇图纸,打动了法国人高傲的心,促使了广州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当然,除了图纸外还有高达五千万两白银的财富,现在看来,那笔钱算是白花了,还是要通过战争解决啊!
“长远来看,滇越铁路对我们攻略云贵地区是一个大麻烦。从民族的角度讲,我们不能对主权的丧失和死伤的劳工无动于衷。以前是因为能力有限、鞭长莫及,现在我们再也不能掩耳盗铃,装作什么都看不见了。”吕梁说完陷入了思索,众人看吕梁若有所思的样子也不再开口,等待吕梁的决定。
二十多年前,中法战争不败而败仍在吕梁的脑海里,像一片阴云笼罩着,不能散去。当年的历史课本上学到这一节,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会为国家民族的屈辱而悲鸣,这些屈辱也成为了年轻人点燃爱国之心的火把。自己是热血青年,但同样也是临时政府的领导者,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选择,就是理智与热血之间的决断。
想到这里,吕梁摇摇头,理智,就是因为理智,后世的国家仍旧用韬光养晦来掩盖国人的屈辱,就是因为理智,才使国人不得不承受每一次的“最严重抗议”、三胖的挑衅、飞机被撞、岛屿被占。吕梁不想,在这个年代继续承受这样的理智!国人的脊梁,不是靠理智而挺直,而是靠一次次血与火的战斗!
第一百一十章 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