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押解似的跟在他后面下楼。每当他身体流露出迟疑,她就在后面顶他一下。他们出了院子,发现空中已飘下了春雨。等他们坐上出租车跑了一会儿,雨丝就密密斜斜地织着,天空阴暗,亚当木呆呆地看着窗外,暗然神伤。
雨水落在玻璃窗上,汇成一道道水线,在半路儿凝为大大的泪珠。车进了市中心,她回头,突然看见他掉泪了。
她厉声制止他,声明见到那个女人绝对不能再这副样子,那样反而会让她抱有更大幻想,那样事情会更麻烦。
他这时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脆弱,他竟像个孩子,听话地点点头。他的泪流得更多了。她猜想,他一定是和那个女人从这条路走过多次,追忆往事而不堪回首。但她没有问,她不允许在这时候有任何的犹豫。女人的本能告诉她,什么都不能想,不能理解。现在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让他出现在那个女人面前,冷面相向将东西还给她。她在设想见面的情景,要收到的效果。她对自己说,你是个一向柔弱的女人,但现在是一生的重要时刻,一定要把握好,让那个女人为此而伤心而绝望。她在脑中演示着几种见面的场景。那个女人并不知道她一起来,她一旦见到自己会是什么反应?她会不会也为了自己的爱而哭,或者纠缠,或是出现什么其他无法料想的情况?还有,亚当现在是听话的,那是看着我几天来痛不欲生,走向崩溃。如果,他见到那个女人,也是哭哭啼啼的,会不会就发生变化?这些,她心里都没有数,为此,她暗暗给自己强行规定两点,一是自己必须铁石心肠,果敢,坚定,让那个女人害怕、服气,迅疾地打败她,让那个女人意识到无法逾越她这道鸿沟;第二,不给他们说话的时间,最多两分钟就走。这是必须做到的,否则说不定会出现抱头痛哭的局面呢。
当汽车到了城市南区,亚当试探地问:“我有个请求。”
她看他,已经意识到他要说什么了。
“能不能给我……和她单独一点时间,十分钟也行。”
“这事换了你是我,你同意吗?”
“我只是想,最后一面了……”
“不行!”
过了一会儿,他又恳求地:“要不,你在场,这总行了吧?”
“你就别荒唐了。”她又加一句,“你现在还迷着呢?你没想想,她看到我出现,还能有跟你说话的意思?她如果值得你爱,她一定懂什么叫羞耻。”
但是,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她没告诉他,那就是,那个女人看见她出现,一定会恨亚当的,一定会以为是夫妻合谋来伤害她。她发现,亚当没想那么多,他只是一味地想和她多说会儿话,解释什么,原谅什么。这只能证明爱情确实能让一个人变傻。
车到了一个家属院门前。
雨还在飘,车门打开之前,她拿出镜子最后审视一下自己哭了两天的眼睛是不是还有红肿的痕迹。她不想让对方看出她的伤心。
亚当在她的监督下给那个女人打了手机,让她下楼在外面等。他关了手机,恨恨地盯她一眼:“这下你总算称心了吧!”
“我告诉你,顶多两句话,不能说多。你要是还像车上那样掉泪,我他妈扭头就走!”她处在紧张的临战状态,但她庆幸地发现,自己在关键时候能像一个女强人。
她从来没料到自己有一天会处在这种力挽狂澜的境地。
他怨恨地闭了下眼睛。
“哎,”她问他,“我的眼睛能看出哭过没?”
他摇了摇头。
她知道他是帮她的。看着这个突然陌生的城市,她怕自己发慌,给自己打气,不断在心里命令自己做个驾驭命运的强人。
终于,顺着亚当的视线,予沐一下子就盯上了路边树下的那个女人。那个女人打着一把淡绿色的伞,一身浅蓝色套裙,在阴暗的天空下,在春雨迷蒙的背景中,显得那么玲珑娇美,楚楚动人。仅那么一眼,予沐立刻明白亚当为什么那么迷恋她了。
她紧跟亚当走过去。她看到那个女人看到亚当的瞬间,眼里的闪光,那是在经历了苦难后的一种期望的偿付,可是,她还有更多的表情没来得及表露,那面孔立刻僵住了。
亚当走上前:“对不起,她跟过来了。”
两个女人的目光碰上了。那个女人深感意外,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明亮的眼睛里是受到摧残的哀光。她的目光极为慌乱地掠过予沐,落到亚当的脸上。她苦楚而颓然地一笑,那意思是,我被人出卖了。
予沐跨上一步:“我是他的爱人。”
那个女人羞涩地点了下头,举的伞僵在空中,眼睛看着一处未知的地方。
“情况我不想多说。这是你给亚当的东西,现在还给你。”
亚当没动。予沐突然觉得自己胜利了,无论如何,面对那个女人的无地自容,她有了下车前的信心,甚至,看到那个女人的羞愧难当的神情,予沐反倒生出一丝同情了。
她将亚当手里的塑料袋接过,递给那个无所适从的女人。
“金玫。”亚当痛心懊悔地唤一声。
那个女人脸上机械地笑一下,对予沐细细地,耳语般地道:“对不起!”
予沐心一下软了,宽容地说:“这件事,已经过去。亚当是爱我的,我们今天来就是画句号的。过去的事我并不追究。”
亚当像挨了揍的狗,低下头。他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亚当,走吧。”予沐说。
那个女人很僵硬地说:“中午了,吃了饭,再走吧?”
予沐说:“谢谢!”她扬手招了辆出租车,她背过身用目光逼着亚当进了车内。她松了口气,知道这女人再也不会和亚当好了。这种富有教养的“结算”方式,比打骂更让那个女人难堪。它的杀伤力是内在的。杀的是尊严,绞的是人格。
亚当隔着玻璃窗向那个女人挥挥手。
车开了。予沐将手搭在他的腿上,心里对自己说胜利了。一个妻子,通过个人的努力,痛苦、哭泣、昏迷、自残的种种方式,获得了情感的胜利,尽管这种胜利里充满屈辱,但毕竟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她沉重的心情一下子轻松了。亚当的表现比她料想得还要好。上帝在看不见的地方又帮了她。
已经十二点了。她几天来几乎没有进食,现在她的心病得到暂时的治疗,便同意了亚当的建议,在半路下了车。
他们进了一家酒店,在临窗的桌边坐下。她的情绪好起来,叫来服务员,点了三菜一汤。亚当漠然地望着窗外,眼泪又默默地涌出。接着,他用双手捂着脸,抽泣呜咽。
予沐将餐巾纸递给他,他擦了,又被新的泪水打湿。不大一会儿,他的脚下就堆了一层沾着泪水的餐巾纸团。
他说:“对不起,我忍不住。”
她伤心的是——你亚当,从来没有为我流过眼泪,当我痛不欲生的时候,你怎么不为我流泪?
饭菜上齐了。两人对视了一会儿,她宽容地给他夹了菜。不管怎么说,她还是感谢亚当在关键时刻站在了自己的一边。她又给他夹了几筷子,那种动作,像一个姐姐在安慰失恋的弟弟。
他低下头,默默扒了两口,泪珠就滚落到碗里。
“你太过分了。”予沐皱起眉头。
“予沐,我请你理解,你不要再责怪我了。不管怎么说,你有我在身边,这就是最大的安慰,可是她,她呢?孤独一人,她这时候会是什么心情。你曾经绝望过,可她现在就是这种心情。她一定在家里也看着窗外哭。另外,这次见面,对她的自尊……”
“这都是你造成的!”她嘴上硬邦邦,
虽然心里替那个女人难过。
亚当见她放下筷子,哽咽地说:“你吃吧,你几天没吃东西了。可我想到她,我……”
“你这种样子我怎么吃?”
为了让她吃,他又勉强象征性地扒了两口。
“真是个该死的情种!”予沐重新被激怒了,她愤然起身,她不得不走。如果她执意追究和发火,势必导致另一轮的危机。
她出了酒店,走在春雨飘渺的街道上,体内又多了一种类似于死亡的东西。在建筑物和植物的背景下,纤细的雨丝像岁月的栅栏,自己的婚姻日子已经丢失在重重叠叠的时间之河里,它们大大小小堆砌着,终要化作生命之秋哀鸣的落叶……
后记小说本身发生了“情变”
1
“我是人,没有爱情我就无法生活,否则我将冻僵,变成石头。”
我喜欢这种奇特而贴切的比喻,当然还有那悲哀的调子。那来自生活某个不确定方位的忧郁的音调总是打动我。忧郁的声调,隐含了一种美丽的哭泣。
《爱无藏身之地》发行之后,图书市场反响较好,随之而来,一些朋友也找我“倾诉”自己的经历,这就是说,每个人活着,都拥有一堆自己的故事。日子久了,我发现有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比如一个职业女性,当她诉说自己的故事如何曲折,她说的故事其实只是个外壳,一个爱情的代名词,假如打开这个包装,里面大都藏有一块块瑰丽的芳草地。是的,那里有一缕缕的珍藏,和对珍藏的守望。
初冬的那天下午,雪天情寂,倚着北窗,听一个职业女性的叙说,话语里东一处西一处闪烁一个男人的身影,开始是模糊的,渐渐他就从云雾里走了过来。一些标志性背景也随之出现:车站,窗口下的一棵梧桐树,细雨兼黄昏。不知不觉,我像看电视剧那样,欣赏一幕幕的活动场景,细节和带心理暗示的对话。没过多久,我的耳边,响起第二个男人的名字,这就是故事人的初恋了——含泪水的奔跑,秋波,误会及风中断魂。“初恋的那个人往往与你没有婚缘。”她感慨道,这句话原本众所周知的,但她还试图经自己的嘴点化一番新意来。再往下,第三个男人也破镜而出了,故事当然发生在婚后,孩子都上学了,所在单位的小头目或同事,孤独的叹息,从试探到求爱,出差回来的礼物。当她婉拒的同时,那个致命的“有一次”终于降临,从而结束了某种迂回和徘徊。款款而依依,于是,叙述里又掺了人生的无奈和哀怨的声音……
还是那句老话,爱情,人类古老而永恒的主题。
还是那句老话,世上惟有情难诉。
2
也就是那天下午的结束之际,我接到高苏打来的长途电话,告诉我,明年初的春季订货会上,准备大动作推出新一批“紫丁香文丝”,我的《爱无藏身之地》被列入“改造”计划。考虑到市场因素,丛书基本上统一数字,每本大约18万字。这就意味着,我的原来的25万字要压改掉7万字左右。
我的喜悦指数在节节上升。
对一个作者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好事,除此之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我竟然有机会修改这部出版过的长篇小说了。这一信息的来到,冲掉了今夏《爱无藏身之地》盗版书肆虐带给我的那种难言的沮丧。
《爱无藏身之地》的意义,与其说讲了一个婚外恋的凄艳故事,不如说探索了一种结构方式。换而言之,这类老套的题材只是该小说的载体,我的意图和兴趣是用三维角度对人生“错位”这个命题的分析和描述。一个情节或一个场景,通过作者,男主角,女主角三个视角回放和复述,相互错位,相互补充,将读者的阅读变成一种对生活的窥探。(读者变成了第四维)。
这种写法,虽然在物理空间有重复之嫌,可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反而在心理空间有了多种层次。三个平面交织就形成了几何图形。将读者由通常的单向阅读变成多向的立体阅读,这是我在这本小说要做到的。表面上场景的再现重复,在转换另一个人却会有种新发现,有点昭然若揭之感和愉悦感。这种三角结构的另一好处,能将心理圈呈几何形放大。如果将一条线定为一个边,这里的每条边都不再是直线,而是三角的一部分了,功能就发生了变化。愉悦感和释然来自读者变成了窥探者,他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产生的感觉也发生了变化。他在阅读中有种期待,也有种参与,作者和读者,读者和人物也就发生了互动关系。我所追求的就是这种效果。我认为读者阅读小说还有种循环和还原的情态。从生活到作品,再从作品返还到生活。最好的作品是读者从中找到了自己。小说应该在现实的道路上开出一条通向心灵的幽径。读者深入其中,重返一次自己的感情生活。
这里的结构己不单是组织形态,它还成为一种语言,扮演了叙述的角色,并且有双重语言的强度。三角形划出了个画面,这个画面本身又扩大了阅读场。这样,读者视线的变化促使心理变化,于是原来责备的变成了理解,原来理解的又会变成反诘,原来反诘的又变成了淡然,各种各样的情绪互相交替,在双向的价值观冲突。
事实表明,这种将阅读变成窥探的尝试,市场反应是好的。
3
为什么又会有修改的念头呢?这缘于另一种声音。
《爱无藏身之地》在今年元月初发行,当月再版后也很快接近“零库存”,发展形势甚好。因为小说的结尾留下了悬念,成了没有结局的结局,这原本是我的艺术化处理,不料关注这部小说的读者们对这种遗憾“不高兴了”,华夏出版社及时“响应呼声”,顺应读者搞了个重奖续尾的活动。于2月20日在北京开了新闻发布会,从而更进一步扩大了书的影响也扩大了读者群。
提意见和建议的读者也增多了,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是:三维的结构方式让传统读者有点“乱”有点“迷”,影响了对故事和人物的直接阅读和欣赏。我的一些朋友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有的还说,把作者的那个视线去掉,保留男女两个对应关系,同样可以表现“错位”这个命题。同时,这些朋友还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关系,谈了自己的看法。我听了觉得言之有理,然而,一本书已经像孩子生了出来,注册了,有了户口,走进图书市场,又怎能回炉重造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只好以玩笑答之:“待有修改的那一天吧。”我知道永远都不会有那一天的。
然而,生活就是这么富有戏剧性,愿望的达成,往往会在你最不经意翩然而至。华夏出版社新年度新一辑“紫丁香文丛”的出版计划对《爱无藏身之地》的厚爱和对字数篇幅的要求,客观上成全了我的修改梦想。我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突击进行着“手术”。值得一提的是,我不在稿纸上也不是在电脑里,而是在《爱无藏身之地》这本书中进行的,这种感觉是奇特的。我将那些“法定”的铅字一行行地划掉,整段地圈走,在它们旁边重新写上别的文字。
《爱无藏身之地》的内容表现的是“情变”。
现在,这部小说的本身也发生了“情变”(情节变化)
这种“孩子”出生之后,又经过大手术,瘦体,塑身,整形,美容,重新亮相市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