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驻日占领军总司令吴畏到国会述职的日子,说起来国会成立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直接质询实权官员,诸位国会议员都觉得这是国会地位提高的表现,所以很多人早早就过来了。
说起来叶知秋建国后参照美国制度成立国会,用意倒也还算光明正大。当时共和国草创,从上到下的大多数人还是满怀着一腔热情,要把这个国家建设好的。
不过这些年过去之后,叶知秋已经有点后悔当初的决定了。他在国内的时候,就没混过官僚圈子,在国外的时间虽然长,也没能混进高级政客的人堆里,说起来连纸牌屋也没看过,政治能力全靠脑补,虽然天赋过人,差得不算离谱,但是很多细节方面仍然掌握不好,很快就和国会的诸位议员们离心离德,觉得国会碍事了。
不过像国会这种怪物,一旦成立之后,再想取消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除非叶知秋拉下脸来,动用总统特权解散国会,而且就算这样,按照共和国宪法,他也必须再组建一个新的国会,签发的政令才能合法。
叶知秋算是比较爱惜羽毛的人,既然连萧逸之都没有赶走,自然也不会授人口实,只是背地里,总统府和国会之间的权力斗争进行得还是很激烈的。
本来共和国政体当中,府院之间是最直接的矛盾体,国会更像是打酱油的地方。但是海军兵变之夜,一把火烧死了大部分萧逸之的支持者,程斌等受过欧美思想熏陶的新人才有机会上位,萧逸之心灰意冷之下,也就不再那么热心和叶知秋争权。
于是地方势力和清流各派眼看着政务院指望不住,就转而力挺国会,倒是为充实国会制度做出了不小贡献,这次能借着顾名声报道驻日占领军暴行的机会逼迫总参同意吴畏回国接受质询,也算一个不小的胜利。
按共和国的制度,国会议员应由地方名士当中小有资产者担任。这个地方名士的范围很广,基本上等干什么都没说。最主要的反而是这个“小有资产”,基本上就相当于直接说“没钱不能当议员”了。
不过这条建议在当时倒也没引起什么风波,平民们每天忙着填肚子,哪有那个工夫去参政议政?而且一旦当选国会议员,那是要长驻北京的,本地人还好一点,外地的议员这就等于长期离家,又不能跑到北京来干长工,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持也撑不住。
因为国会议员的席位是各省指定数量的,所以刚开的那几年,不乏各地的土财主进京过洋瘾,其间笑料百出,不一而足,有一阵子京津地区的议员们曾经联合江南几省发起缩减西北各省议员席位的动议,可见国会和政务院不同,内斗的时候也是一样凶狠的。
不过那次动议并没有能够获得东北、东南等地区议员们的支持,甚至连山东河南等地的议员也怕京津和江南等富庶地区的议员趁机坐大而投了反对票。
经此一役,各地再选派议员的时候,多少都收敛了一点,脑筋最为灵活的山西省干脆由省内富商出钱资助文人代表进驻国会,倒也开了一时风气之先。
所以现在的国会议员们多少都已经有一点人五人六的样子,完成了从2b青年向文艺青年的转化,当然为了活跃气氛,版宠也是不能少的。
来自广东的林绍南议员在诸位国会议员当中就是这么一位。
广东省是叶知秋的家乡,当初他到处活动推翻清廷的时候,主要的资助者都来自广东,当了大总统后,自然也要投桃报李。所以虽然广东省的政治氛围比不了京津地区,文化底蕴比不了江浙一带,在国会当中占据的席位却一点都不比前面两者少。
广东地处南海,从印度洋过来的欧洲商人大多把第一站选在广州,所以广东的民气开放程度,在全国都要排在首位。叶知秋为广东争取第一档席位的时候,打的旗号就是广东受欧洲影响最深,民生踊跃。
但是其实广东人眼界的确开阔,不过开错了地方,大家都忙着和洋鬼子赚钱,对于政治诉求比起国内传统地区差了好多,国会议员这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居然没有多少人愿意干。
林绍南幼年习文,好读军史,虽然一直没能考取功名,倒也在家乡混了个名士的身份。成年后跟人学作生意,才没赚着什么钱,但是有合伙人帮衬,也算是衣食无忧。想来想去这辈子高不成低不就,也就剩下来过活过爱过了,于是谋了个广东省国会议员的位子,进京来看热闹。
像他的资历,放在吴畏穿越前的那个时代,就算是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有人帮着宣传一把,妥妥的素质教育典型。在这个时代虽然文人圈和商人圈都看不起他,不过林先生性子好,和文化人谈钱,和大商人说学问,就算人家再不耐烦,老林也能混个心理安慰。
这次国会要和总参掰腕子,自然要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本来大家以为陆一师驻扎在奉天境内,和地方上肯定有龌龊,再加上传闻奉天省长张云辉和吴畏不对付,所以头一个就找上了奉天省的议员。
没想到奉天的几个议员只是简单商量了一下,就拒绝了这个建议。东三省在国会里是少数派,为了共同的利益,一向是同气连枝的,奉天议员拒绝了合作,其他两省自然也是袖。
黑龙江的议员拒绝得更是干脆,“咱东北人讲义气,别的事头拱地也给大伙办了。”
“要没吴将军在辽阳血战,东三省早打烂了,这件事你们另请高明吧。”
“吴将军祸害的是小日本,我还想伸手呢!关你们屁事啊?话先说到这,要是投票质询吴将军,我是必然反对的。”
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想起来,中日几次大战,都是在东北边境上,庚子年间,大山岩在旅顺登陆,将附近的乡村屠戮一空。辽阳战役后,金州旅顺一带多有民间自发给吴畏建生祠的,毕竟吴畏在辽阳坚壁清野,祸害的范围不大,再有辽阳大捷后的宣传,东三省的老百姓都知道是吴畏带着警卫营硬抗日军保家卫国,也难怪东三省的议员们听说要质询吴畏,一个个躲得比看见道长的熊都快。
不过吴畏能够施惠的范围毕竟不大,所以串联工作倒是颇有成效,也颇有几个胆子大想搏出位的二百五想拿吴畏这个名将立威。大家选来选去,就把林绍南给拎了出来,别的不为,林绍南口才便利,学问不大,知道得不少,而且一向自谕知兵,算是国会议员当中难得的军事人才,让他来对付吴畏,也算专业对口。
因为身负重任,林绍南今天早早就到了国会大厅,他的位子本来在广东省的议员当中也算靠后的,不过今天要指望他对吴畏发难,自然得调到前排来。
他坐在写有自己名字的桌前,看看左右都还没有人来,这才知道自己来得早了。从怀里摸出一块金蚨瑞的怀表来看了看点,招呼大厅里的服务员给自己倒杯茶水来。
现在国内的钟表业早不是从前洋货垄断的时候了,说起来除了有钱没处花的冤大头还喜欢洋人钟表外,有身份的人都喜欢带一块金蚨瑞的表,这个牌子的表据说有军方背景,零件都是汉阳兵工厂加工的,精度比其他品牌强出不止一筹去。据说金蚨瑞的东家姓罗,燕京大学毕业没几年,已经是北京城里数得着的大商人,就连大通洋行都从他那里进货往国外卖。
喝着茶水又坐了一会,林绍南抬头看到这次质询的召集人康南海走了进来,连忙起身迎了上去。这位是革命先驱,地位崇高,要不是林绍南接了对抗吴畏的重任,平日里连和康南海搭话的机会都没有。
康南海眼看着自己倡议的行动到了最后关头,也忍不住志得意满,耐着性子勉励了林绍南几句,就看到有个服务员走过来,交给他一张纸片,说是在门外有人请他转交的。
康南海如今的形象是为民请命的代表,平日里民间多有请他主持公道的,他虽然不耐烦管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总要顾忌形象,一面敷衍着林绍南,一面打开纸片看了一眼,然后脸色顿时就变了。
第377章 述职一()
林绍南还沉浸在和偶像在一起的幸福感当中,并没有注意到康南海的异样。再说老康生就一张黑脸,再加上习惯抬头看天,很少低头看人,所以林绍南要注意到他变了脸色还真不容易。
看了纸条上的字后,康南海心思就乱了,又忍了林绍南几句,终于开口打断了他的话,转身走开。留下林绍南愕然站在原地,苦苦思索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在大厅里转了一圈,康南海才找到刚才给自己传纸条的那个服务员他在国会里算是风云人物,一般的议员都没资格让他正眼看,对服务员们就更是连眼皮都懒得抬,刚才根本就没注意到递给自己纸条的服务员长什么样子。结果就是他连着问了几个人,才找到了要找的人。
那个服务员也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康导师会屈尊降贵来和自己说话,很是激动了一番。直到康南海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这才说出刚才那个送纸条的人是什么样子。
康南海带着服务员出了国会的大门,张望了一会,也没找着送纸条的人,倒是这时候议员们陆续到了,看到康南海站在门前,都从心里往外诧异,心想莫非今天是世界末日来了?怎么康南海转了性子,又有什么人有资格让他到门前来迎接?
找不到那个送条子的人,康南海心中更加没底,拉住服务员不让他回去。正要再问一遍那人的细节的时候,就看到一辆挂着总参军旗的黑色汽车停在了门前。卫兵跳下车后,并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忙着去开门,而是直接执枪站到了汽车的尾部,另一边下来的卫兵则站到了汽车的头部。
车门一开,吴畏穿着一身笔挺的毛呢中将制服走了出来,在他的胸前,挂着一枚一级宝鼎勋章,翠绿的松叶衬着红色为主的勋章,显得鲜艳夺目。
康南海一向看不起军人,如果是平时,早就躲到一边去了。但是现在正是神思不属的时候,就没能来得及。
吴畏的车就停在康南海的面前,吴畏下车后,正好面对着康南海,两人相距不过五六步,倒像是康南海在专门欢迎他一样。
吴畏也没客气,向康南海拱手笑道:“让南海兄久等,恕罪恕罪。”
康南海一愣,下意识的拱了拱手,这才意识到上了吴畏的当,这样一来,岂不是坐实了专侯吴畏的说法?
吴畏可没给他开口辩解的机会,伸手拉住康南海,笑道:“南海兄可是等人?”
天地良心,康南海真想说“是”来着,可是也知道这件事不好承认,只好干笑了一下,摇头否认。
吴畏笑道:“既如此,时间也快到了,咱们就进去吧。”说着不由分说,拉着康南海就走。
康南海虽然生得健壮,却是妥妥的文人,哪里能够和吴畏角力,让他一拉,身不由己的跟了过去,百忙当中还回头看了一眼,确认那个服务员还是没有看到送纸条的人。
吴畏心中暗笑,也不说破,和康南海有一搭没一搭的进了大厅,然后和康南海拱手告别,倒显得颇有些依依之情。
他今天早上回到住处看了那个“长江故人”的信,发现里面说的就是这次国会议员们准备在他述职过程中要做的事情。里面的叙述很是详细,包括串联的主要议员名字,事先准备发难的题目等等。
吴畏本来就觉得国会不应该千里迢迢的把自己召回来只为了听他讲讲在日本的丰功伟绩,国会是什么德行,吴畏还是能猜得到的,对他们的节操实在没什么信心,要说这些人想找机会踩他几脚倒是比较可信。
只不过顾雨和蓝晓田都没有特别提醒他,所以吴畏也没有多想,觉得最多也就是有人临时为难自己一下,倒没想到至少有一半的议员要趁着这个题目发挥,进而攻击国防军体系。
说起来吴畏对于把自己绑在国防军体系里的做法一向没什么好感,国防军重将当中,和他关系好一点的不过寥寥数人,其中还要包括不幸战死的李武扬。
不过在外人眼中,吴畏的一切都是在国防军中获得的,他于国防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然也没什么值得质疑的。
吴畏看了议员名单后,突然想起许晨剑给自己的那些书信,其中颇有几个榜上有名的。
清帝退位还不到十年,前朝士绅大多尚在,现在摇身一变在共和国政坛担任要职的人不少,要说和满人划清界限也不容易,难免有些书信往来,吴畏当时匆匆看了一眼,也没有多想。如果不是这份名单,他多半就把这些书信束之高阁了。
现在知道这些人在谋划对付自己,吴畏自然不会客气,他从来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人不犯我我还要犯人,现在居然敢来招惹自己,当然要有来有往才讲礼貌。
结果看了信件之后,吴畏这才发现,这些人和满人可不是藕断丝连那么简单,竟然都是支持清帝复辟的。其实这件事说来也很简单,如果只是叙叙旧谊,铁良又何必要把这些信件珍而重之的收藏起来,难道留着在一个人的夜晚拿出来缅怀那逝去的青春?
看了这些书信,吴畏心中大定,又担心这些书信的真实性,这才写了几份纸条让人分头送出去试探。现在看了康南海一幅神不守舍的样子,就知道这些证据不是假的。
这时国会的杨坚白议长迎了上来,和吴畏客气了几句,带着他走到主席台上落座。
吴畏知道这是个老好人,一辈和稀泥的主。两个人没什么利害冲突,倒也相谈甚欢。
坐在空无一人的主席台上,吴畏向杨坚白说道:“还有谁要来?”
“不知道大总统能否拨冗。”杨坚白说道,提到大总统的时候,还没忘记拱手为礼,动作自然恭谨,显然发自内心,看得吴畏眼皮直跳。
说完这个,他又说道:“不过听说顾总参谋长和蓝副总参谋长是要来的。”
吴畏点了点头,这两位当然是给自己站台的,不过听杨坚白这样说来,似乎政务院那边并不会来人,总不成这么重要的场合要玩三缺一吧?
第378章 述职二()
国会议员们来自共和国的各个省份,不但身份和年龄不同,职业和经历也大不相同,这么一群人混搭在一起,要是能有志一同、众志成城那就见鬼了。事实上第三次中日战争的时候,吴畏的一团都在朝鲜登陆了,国会还在讨论是否对日宣战,要不是叶知秋威胁要解散国会,恐怕吴畏把东京打下来,国会还没通过动员法案呢,托吴畏速度快的福,宣传部门刚刚开始宣传对日宣战,日本就投降了,举国欢庆之余,很多人都觉得早宣战早就赢了。只有外交部抹了一把冷汗,再晚宣战书就没地方送了。
国会里有这么一帮心思各异的成员,杨坚白这个议长自然也不可能像共和国其他部门的最高长官一样一言九鼎,事实上除了在举行会议的时候,他拥用维持会场纪律的权力外,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为了维护自己公正的议长形象,他甚至都不能像其他议员那样信口开河。
他虽然并没有参与到质询吴畏的议员当中去,倒是好歹也算体制内的,而且国会议员们都是文人脾气,事情还没办就已经四下漏风,就连吴畏现在手里都有详细情报,杨坚白身为议长,当然不可能一点不知情。
所以看到吴畏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杨坚白心里叹气,也没什么心思和吴畏说话,安排他坐下后,转身就离开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