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相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相随-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院沐花院中,周宣脸色铁青,看着地上跪着的管事道:“殿下呢?我不是说了吗,让你们看好殿下,今天有重要的客人来,你是怎么做事的?”

管事的头上冷汗流个不停,忙不停地叩头道:“娘娘,老奴真的已经将您的话带给了殿下了,但是殿下说他和灵隐寺的主持已经约好,要畅谈佛法。老奴实在拦不住啊!”

周宣听了这话,摸着额头,气坐在椅子上。半天才道:“你还不快派人去请殿下回来?就说府中的客人都来了,就等着他回来。”

管家下去了,红菱才上前劝道:“娘娘,您又不是不知道殿下的性子,他最是不耐烦和朝中大臣打较打交道的。前几次,以会文的名义的请了客人,殿下都勉强应酬一二,但是殿下心中怕是有想法的,所以今天才会早早地避出去了。”

周宣冷笑道:“我知道他的性子是只知道逃避的,但是生在帝王家逃避有什么用?他不为自己想,也要为我们的儿子着想。如今诸国征战,正是他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我不求他和皇太弟去争,但是和燕王也不能差得太多吧。”

所以说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家的话,确实有道理的。周宣对政治并不关切,但是当她觉得自己该关切的时候,她就很努力的学习了。从当前诸国的形式,她知道了南唐在诸国中虽然算得上富庶,但是却算不得强大,更兼之偏安江南,很容易被北方的政权所覆灭。自己可不想做亡国的王妃,所以得知北方皇帝去世,新君登基,她知道这是个好时机。之前她就频频往燕王府走动,李弘翼自广陵回来金陵后,她走动得更多了。虽然引来了燕王妃的不喜,但是却和李弘翼达成了共识——李弘翼需要军功来和皇太弟想抗衡,而自己需要自己的儿子也能得到亲王的头衔。周宣甚至私底下承诺燕王,让父亲周宗也站在仰望一边。

为了达成目的,她便和李从嘉说朝中也有诗词写的极好之人,何不在郑王府中以文会友宴请那些大人们呢?李从嘉开始还欣然同意了,但是两糟之后,他就觉得说诗词时,话题总是不觉往朝政上去了,他觉得很没有意思,这第三次,他就早早避了出去。

周宣心中,李弘翼和李从嘉是兄弟,就算有竞争关系,但是此时他们兄弟却有一个共同的敌手,皇太弟李景遂。只要皇帝废了皇太弟,立儿子为皇太子,不管如何,自己家的地位要上涨一截的。

“红菱,绿娇,替我更衣,我去同诸位大人们见面。”周宣眼神中闪过坚定,扬声道。

哪知红菱和绿娇却吓得愣住了,忙跪下劝道:“娘娘,不可啊!”

“你要去见谁?若不是你父亲讲给我听,我还真不知道琅嬛你居然有这等问政的野心!你个傻子,你想害死我们全家么?”却是周夫人在门前冷声道。

南唐廷争天子亲征

“你要去见谁?若不是你父亲讲给我听,我还真不知道琅嬛你居然有这等问政的野心!你个傻子,你想害死我们全家么?”却是周夫人在门前冷声道。

周宣一见是周夫人,面色淡淡的站起来,让屋中侍女全都出去了,才扶着周夫人进屋。母女两人直直相对着。

“娘,我不过是去见见前厅的客人,有何不可?”周宣知道这里还不曾有三从四德,况且她的身份乃是郑王妃,如何不能见外臣?

“你一个女子,怎么参合那些男人的事情?我听你父亲说,你最近常常去燕王府。甚至还怂恿郑王殿下和文臣来往……你疯了吗?你不要忘记了,还有皇后在上面看着你呢。皇家如何会要一个干政的儿媳?”周夫人虽然倾慕富贵权势,但是有一点她是知道的,这女子干政,在南唐乃是大忌讳。便是得皇帝恩宠的钟皇后,也不能干涉前朝之事,更不要提一个王妃了!

“娘啊,我那里是干政了?不过是想让郑王能够接触朝政,不再每天只知道诗词歌画得。我也是为了仲寓好哇,他有一个这样不求上进的父亲,以后只能是郡公了。”周宣分辨道。

“郡公你还不知足么?等到新皇继位时,自然会有进一步的封赏的。你到底在想什么?你父亲让我来问问你,郑王府前两批来的那些个文臣们,之所以在朝堂之上支持燕王对北方用兵,是不是你在中间做了什么?”

周宣做了近两年的王妃,就是皇后也不曾这样和她说话。周夫人是这一世的生母,虽然说质问是关心自己,但是自己如今的行事,哪里轮得到她来质问?

“母亲,您和父亲放心啊,我所作的事情,只会为周家带来更大的荣耀的。母亲若无事,还是回府去好生管家阿峰才是。他若是成为了纨绔子弟,女儿们再努力也无用了。”周宣淡淡道,她相信野心勃勃的燕王比温文的皇太弟更加适合做一国之主,而且只有李弘翼做了皇太子,自己的仲寓也就有了一争之地了——李弘翼至今膝下空虚。

周夫人无言以对,她看着周宣,这个疼爱多年的长女,怎么才嫁人了就这样不让人省心呢?这一瞬间,周夫人突然有点想念从前的次女和活泼可爱的幼女了。

“罢了,你不听,我也就不勉强了,你自己好自为之吧。”周夫人说完,也不要周宣让侍女恭送,出了门带着周家的下人就匆匆离开了。

而周宣在确定李从嘉不会回来后,正装去了外厅。

第二日南唐皇宫大朝会时,朝堂之上又几乎吵翻了天。不过很显然,主战一派占据了上风。而且在很多不支持出兵的大臣们,却支持在武器械具和粮草之上支援契丹和北汉的。

皇太弟李景遂见状忧心不已,因为南唐在楚国和南汉大败,不仅一万多士兵丢了性命,更是耗尽了不菲的军资,如今国库已经经不起大的战争了。

“陛下,臣弟认为此时并不适合我大唐再对外用兵了,不过可以如很多大人说的那样,在暗地里支持契丹和北汉,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渔利,也可以让契丹和北汉更加有底气,让他们来削弱北方周朝的实力。我们大唐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坐山观虎斗,等他们两败俱伤之时,便是我大唐入主中原之日了。”

李璟是个没有什么主意的人,听了弟弟李景遂这样说,心中又有了动摇。李弘翼一看,这还得了?忙反驳道:“皇叔此言差矣!此战关系我大唐声威,且如果坐等契丹北汉联军攻打周国,最后得到好处的也只有契丹和北汉了,我们大唐什么好处都得不到。而且我们大唐动了,周国就是腹背受敌,他有何等能耐能抵御三方攻势?父皇,若是我们大唐不出兵,契丹和北汉的联军和周国之战的胜率在五五之数,契丹和北汉赢了还好,若是输了,我们大唐的处境便艰难了。但是如果我们出兵,即便是假意传出出兵的意向来,周国从上至下,都会投鼠忌器。还未开战,就是军心动摇。那么周国又失去了三分胜算,之后的两分便是看天意了。所以,儿臣恳请父皇,绝对不可放过此天赐良机啊!”

李璟听李弘翼这样说,心中又向儿子这边摆了一点。所以直到午膳十分,整个朝堂还吵个不停。李璟本来是个十足爱好清净的性子,此时他觉得自己的脑袋都被吵得有点大了,只得挥手让内侍打响了素静鞭,然后就宣布退朝了,也没有说到底是出兵还是不出兵。

李弘翼见皇帝没有直接反驳自己,深沉的眼中不由得出现了笑意。要知道,这么多年和皇太弟的争吵,父皇一向是偏向皇太弟的。

而郁闷的李璟,只想找个清净的地方好好吃顿饭,在仔细考虑下到底是出兵还是不出兵。走到了凤仪阁前,就听见了里面传出了阵阵孩童的咿呀声,以及皇后和李从嘉的笑声。他的心情才好了些,快步踏进了阁中。

“见过皇上。”钟皇后抱着孙儿行了蹲礼,而李从嘉和周宣,忙行了跪拜大礼。

“快起来,你们总算记得将朕的乖孙送来给朕和皇后看看了。”李璟笑着接过了依依呀呀的孙子,边逗孩子边说道。

李从嘉和周宣夫妻俩忙平身起来了。

因为李璟还没有用饭,南唐最尊贵的一家人就在一起用起了午膳。

小孩子要午休,钟皇后就带着孩子去他殿歇息了,而周宣,虽然想和李从嘉一起留了下来,但是男子说政事,她自然找不到借口了。

“琅嬛,仲寓都要睡着了,你还不跟上?”钟皇后眼神闪烁,带笑道,那声音中却隐隐含着警告。

周宣心中一激灵,忙恭敬的随着钟皇后一起下去了。

“从嘉啊,朕听说你府上最近和主战的文臣们来往较多,是不是你也支持我们大唐对北方出兵呢?”李璟也不含糊,直接问道,他也想听听这个自己一直看重的孩子的想法。

李从嘉的性格,说好听点是和善,说难听点是软弱。他的内心里一直不赞成对外用兵的,总觉得武备军事让百姓流血丧命,让朝廷国库银帑耗尽。但是最近这几次的宴请,完全不是他的意思,而是周宣的意思,他心中虽然不满,但是这个时候,他对妻子还是有一定的感情的,也不好拆了自己妻子的台。便有些支吾道:“父皇,儿臣府上宴客其实是以文会友的,绝对没有其他的意思。您知道的,对于朝政,儿臣一向不想关切的。”

李璟知道李从嘉的性子,叹气道:“有些事情不是你不想关切,就能不关切的。你生在皇家,势必担上一份责任的。如今你皇叔他们不支持对北方用兵,你大哥他们呢,又支持对北方用兵。而且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也都是为了为我们大唐好。你说说,你是怎么看的?”李璟将李弘翼和李景遂两人之话也点单说给李从嘉听了。

李从嘉有些为难,他也知道叔叔和大哥说的都有道理,若是之前,他自然站在皇叔的那一边的。但是此时,因为周宣的缘故,若是自己一下子否决了大哥这边,岂不是让她难做?

“父皇,皇叔忧虑的是国库空虚,无力以大量的钱帑支撑战争,而大哥所说的,也是实情。若是不给北方在南边施加压力,契丹和北汉对上中原周国只有五五胜算,契丹和北汉赢了还好,若是输了,我们大唐的处境便艰难了。所以,依儿臣之间,既然难以决断,不如采取折中的法子来。既然无钱无兵,我们就不真的出兵,但是却做出出兵的假象来,更放出风声去迷惑周国,然后依照皇叔的法子,和契丹北汉人联系,这样岂不是两全齐美的法子?不用流血牺牲,我们大唐也能得到益处。”李从嘉说的很兴奋。他想着,这一样以来,也不算完全否决了大哥的意思了,琅嬛也不该怪自己妇人之仁了。但是他不知道,这一次,他不仅仅将李弘翼得罪惨了,也让周宣真的对他彻底失望了。

李璟哈哈一笑,觉得儿子说的话确实有道理。他心中虽然还有些将李家版图扩大的心思,但是同闽国和楚国的战争,让他灰头灰脸不说,还耗尽了国库之财,他本就是文人心性,雄心只是一时的,此时心中已经有些惧怕了打仗了。

“朕就依照从嘉你的意思来决断了。”李璟说着还拍拍了李从嘉的肩膀,欣慰道:“我儿如今真是长大了,可以替为父优优解难了,不如明日起,你就领上一职务,上朝学习政务如何?”

李从嘉一愣,随即推辞道:“父皇,您知道我的心思的,最是不喜欢那些个繁琐政事的。况且朝政有皇叔和大哥帮忙,儿臣不想去添乱了。”尤其是自家大哥那猜忌性子,自己若是真上朝去学习政务,还不得被他排挤讽刺?

李璟见李从嘉是真心不愿意,笑了笑也就罢了。

这日下午,李璟在朝堂上下了决断,李弘翼满腹怒火,看向皇太弟眼中,尽是冷意。回了府之后,得知父皇的决断是因为李从嘉后,他冷笑不止:“六弟和六弟妹是将孤王做傻子耍!很好,很好……”

而周宣也知道了李从嘉的说辞,先是一阵灰心失望,随即想到该如何平息李弘翼那边的怒火,不让他怪罪上自己。周宣看了眼抱着仲寓看着渔樵图的李从嘉一眼,心中下了决心。

汴梁的朝堂之上,因为北汉和契丹的联合出兵,也乱作一堂。

“陛下,李节帅的送来的奏疏上说明军情紧急,契丹皇帝派遣了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领的一万多契丹精锐骑兵已经和刘崇饿大军汇合。潞州此时军情紧急,昭义军辖下两千多人被北汉南征前锋大将武宁军节度使张元徽伏击,全军阵亡。李筠如今只能退守上党。还请陛下早作决断,该派何人带兵出征。”

范质心中忧虑,心中想着军中何人领兵出征最为合适,他深知此战不能败,但是若是胜了,领军出征之人,便有大功,于新君而言却是大威胁了。所以最好是皇帝亲征,但是皇帝除了和慕容彦超一战之外,从无大的战功,且契丹人和慕容彦超的反军不可同日而语……到底该如何决断?

而朝臣也是各有所思,举荐不同的人为帅。宰相之中只有王溥明奏自己亲征,而王溥如此,还不是心中打着小算盘?而老相冯道依旧是沉默不语。

郭荣冷眼看着朝臣的争执,眼中闪郭怒意,冷声道:“刘崇欺朕新立,而朕又岂是任他人轻视欺辱之人?朕要亲征河东,让刘崇和契丹人知道,朕绝非易与之辈!”

满朝文武大惊,便是枢密使郑仁诲和副使魏仁浦也都是不赞成的。郑仁诲劝道:“陛下,当年晋州之战,刘崇的军力已经大不如前了,此次他和契丹人勾结出兵,不过是因为先帝驾崩,认为我大周朝政不稳,所以才出兵的。不会是多大的动作的,而刘崇也很可能不会亲自出征。陛下如果亲征,倒是给了北汉了契丹人面子了。北汉地小病弱,何须陛下亲征?”

郭荣怒声道:“郑令公,你认为李筠会谎报军情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跟随先帝多年,镇守潞州,难道不知道军情如何?你们不必再说,朕意已决!”

一向沉默好似睡着的冯道却出列反对道:“陛下初立,国事未稳,不宜御驾亲征。我朝猛将如云,老将郭崇、符彦卿、药元福、向训等人在列,而禁军中也有李重进等大将,藩镇节帅令公折从阮、符彦卿等人俱都在朝。随便谁人出征,必将契丹人和汉人赶出去的。陛下一国之君,最要紧的治国而非征战。”

前世之时,郭荣初听此言时,也曾和冯道争辩过。此世,他依旧不打算就这样算了。郭荣目光中闪过深意,眯着眼,铿声道:“太师莫非忘记了,昔日唐太宗也曾多次亲征,他能做得,朕就如何做不得?”

冯道看着郭荣,他不觉得新君是糊涂君主,他在新皇身上看到了不下于先帝的智谋和决断,但是却也有比先帝更多的急躁,更快的步伐……而想做如唐太宗那样的明君,又岂是那样容易的?

冯道也直视郭荣道:“不知陛下能否做得唐太宗?”

郭荣若还是前世那个傲气的君王,自当是当冯道是讽刺自己。但是历经三百年,再次重生,他却知道,沉浮五朝不倒的冯道,说出这番话的深意,本意是对自己好的。毕竟按照他以往能不开口就不开口的德性,他委实不需要如此当着朝臣的面反驳自己的。

前世的自己是怎么说的?哦,郭荣想到史书中的记载,心中暗笑自己当年的傲气——“以吾兵力之强,破刘崇如山压卵耳!”此时,郭荣却不想这样回答,出了不想听到冯道反问的那句“不知陛下做得山否?”的话外,更多的是想让这个冯道这个老家伙多为自己出出力了。

“朕能否做得唐太宗,太师和逐相可以看着,起居注掌笔有记,后世也会自有公论。如今朕想效法唐太宗御驾亲征,诸卿便不要争执了,朕意已决。”

诸臣无法,只得沉默接受皇帝将亲征的事实。而冯道,却似乎想看出什么,睁着老眼,仔细地看了君王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