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降在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迫降在明朝-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纳兰性德这首诗词写尽了爱情之中各种复杂的意味,稍有些品鉴能力,且又身处感情纠葛之中的吴诗涵,立刻就被吸引住了。

    吴诗涵重新拿起一张纸,研墨之后,含泪又是重新誊写了一遍。沈嘉在一旁看的惭愧,心道自己一边杀着鞑子,一边抄着鞑子的诗歌去泡妞,的确不够地道。哎,罢了,以后要是自己能够在海外弄到一处沃土,干脆就把那些不愿生活在明廷统治下的鞑子送到那边,任凭他们开花结果吧,也当是自己抄袭的代价。

    沈嘉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如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他只是对于没落的满清高层不满,而对于底层人民,沈嘉的内心中并没有太多抵触的想法。

    沈嘉的思绪万水千山的飞驰而过,而身边吴诗涵却早已忙完,正含情脉脉的看着沈嘉。

    没想到沈大哥竟然颇有才华,即便放到文才辈出的江南,这首诗词恐怕也没几个人能够做出来吧。吴诗涵心里思绪乱飞,再联想到自己的境遇,而后又想到沈嘉的后宅,顿时满脸愁思。

    “诗涵,你想和我在一起吗?”

    沈嘉鼓足了勇气,他决定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他不想在尴尬中继续等下去。

    吴诗涵抬起头,她看到了沈嘉眼中灼热的渴望,她脸色绯红,一双玉手揉弄着裙角,等了半天才声若蚊蝇的说道:“你不是有曲姑娘了吗?”

    沈嘉神色一萎,他原以为吴诗涵会答应呢,却没想到这个狡黠的小姑娘竟然避重就轻的问起他来。

    既然到这个地步了,沈嘉只好厚着脸皮继续道:“我喜欢小乙,可是我也喜欢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吾欲两者兼得。”

    说罢,沈嘉一脸郑重的看向吴诗涵。

    “我才不要听你的花言巧语呢,我要嫁的人,必须是风流倜傥,文武全才的大英雄,哪像你这般花心,哼!”

    吴诗涵一脸嗔怒,极为不屑的看着沈嘉。

    “喂,大小姐,你为啥不说你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你呢?大小姐,醒醒吧,打雷了,下雨了,快收衣服啦!”

    “啊,哪里有打雷,这才春天,好你个沈嘉,你竟然骗我,我找温姐姐去。”

    说罢,吴诗涵红着脸快步出了屋子,把沈嘉一个人留在闺房。

    沈嘉伸了伸懒腰,心道这尴尬的对话总算过去了,吴诗涵也算恢复正常了,否则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沈嘉看着门外,长长出了口气。

    在屋内一个人呆坐了很久,沈嘉这才慢腾腾走到院子,却发现熊雪茹今天也过来了。沈嘉一时兴起,就想逗逗这个傲娇女。

    “熊小姐,你怎么一大清早就过来了,难道你爹又抽你了?”

    “你才被你爹天天抽呢!我今天过来探望下小乙姐姐,听说她有个对手来了。”

    沈嘉没有在意,但旁边的温晴却已经不停的给熊雪茹递眼色。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尤其当着一个孤儿的面提他的父母,这个似乎有些敏感。温晴清楚,但这些她从没有跟熊雪茹讲过。温晴转过头,面带忧色的看了一眼沈嘉,见他神色正常,这才略微安心。

    这才多久啊,曲小乙和吴诗涵竟然成了闺蜜。两人围坐在院子中,正窃窃私语。她们一边笑着,一边不停地对着沈嘉指指点点。女人真是善变的动物,昨天两人都是一脸幽怨,今天转瞬就热情如火,就像多年没见的闺蜜似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沈嘉找了个躺椅,自顾自的躺下来,丫头端来一些瓜子,花生等干果小吃,如意还笑着递过来一杯暖茶。沈嘉沐浴在上午温暖的阳光里,瞅瞅成熟率真的曲小乙,再看看楚楚动人的吴诗涵,沈嘉突然觉得幸福似乎就在身边。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章 新任同知() 
沈嘉原本希望能够让陈辅克来抚顺治理民政,但现在沈嘉知道这已毫无可能,因为朝廷派来了兵部给事中萧基就任抚顺同知。

    萧基在之前的奏对中,针对袁应泰招抚蒙古人的策略提出了抨击。他认为“降夷有可疑者三,有可虑者四”。后来沈阳事变,明廷显然对袁应泰的招抚策略没有明着批评,但暗地里还是向辽东硬塞了反对者之一的萧基,袁应泰对此只能自食苦果。

    就任抚顺六品同知,对于七品出身的兵部给事中萧基而言,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方面官品提升,另外一方面自己的议政策略被朝议认可,这绝对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萧基拿到委任书后,几乎是拼着一口气,快马赶往关外,他希望能在抚顺这个边陲小城好好做为一番。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沈嘉始料不及,这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和节奏。沈嘉从一系列的事件后面,嗅到了危险的信号。首先萧基是个铁杆东林党人,他如果能将反对理由善意提醒袁应泰,沈嘉还能够理解。可他偏偏通过朝议,掷地有声的出声反对,这说明东林党内部的决策也并非铁板一块,甚至是混乱不已。

    此外朝议质疑袁应泰的策略,影射东林党不能知人善用,但朝议的整个事件走向,却仍由东林党人把控走向,并顺利将其内部的反对派提到抚顺同知的位置,由此可见东林党人在朝中的势力几乎已是只手遮天了。

    这看似一帆风顺的背后,却有着极大的隐忧,任何事情都是否极泰来。沈嘉清楚的记得东林党人正是在天启元年,二年权势滔天,结果惹得天启皇帝心中不满,这才放出自己豢养的奴才魏忠贤。结果在下一轮权力的争夺中,东林党人彻底败下阵去,从此沦落为在野政治势力。既便到了崇祯年间,东林党也只是恢复了名声,而与朝堂最高权力形同路人。

    萧基对招抚蒙古人秉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这不得不让沈嘉小心,尤其目前在大规模的使用蒙古人采石挖矿,一旦被他抓到把柄,不死恐怕也要脱层皮。武官整人无非就是一顿暴打,而文官在朝堂上把持了舆论和权力,要是真玩起来,生不如死恐怕算是轻的,遗臭万年倒是很有可能,至于明着杀头,只有少根弦的文人才会用武人的思维方式去做。

    “想必这位就是沈,抚两地立了大功的沈小哥了吧,哎,下官失言,沈小哥现在已不是白身了,下官带来了朝廷朝廷的任命书,让沈小哥就任抚顺东州堡守备。”

    看着一脸谄笑的萧基,沈嘉却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的,躬身谢过萧基后,沈嘉转头看向陈策。

    陈策微微抬头,便已明白了沈嘉的意思,于是他迈步而出道:“萧大人远道而来,我等略备薄酒,为大人接风,另外东州堡在之前在鞑子进犯时损毁严重,目前沈大人正负责抚顺城墙的修缮工作,同时沈大人还要招募兵员,就先让他暂时驻守抚顺吧。”

    萧基眯着眼睛笑曰:“好说好说,有陈老大人在,一切都听陈老大人的。”

    众人将萧基送至城中同知衙门,沈嘉极不情愿的下跪接了就任文书,又说了一通报国感恩的话。萧基紧接着又说道:“我来时路过辽阳,与袁经略聊了几句,袁经略认为抚顺兵强马壮,而建奴新败,士气颓废,不如我们再准备准备,针对萨尔浒城组织一次进攻,争取一战而下,不知各位心下如何?”

    沈嘉心道,这袁应泰对于军事方面想法极多,但大多都缺少深思熟虑,实在不是经略的最佳人选。历史上辽阳被围时,第一日袁应泰督促守军出城作战,伤亡惨重,可他竟然没有根据形势变化,让守军撤入城内。第二日与鞑子作战时,明军大败,等想要进城时,监司高出、胡应栋等人翻墙逃走,人心离散。袁应泰没有趁机整顿城内,结果第三日城内蒙古人作乱,最后袁应泰落的一个身死城破。

    前些日子袁应泰离开抚顺时,陈策等人已将抚顺情况据实相告,这才过了几日,可他竟然又凭空冒出了一个想法。在抚顺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去进攻萨尔浒城,沈嘉对这位老兄天马行空的进攻设想,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贺世贤一直没有说话,此时听道萧基催促,于是很不耐烦的说道:“鞑子新败,但实力未曾大损,贸然出击,岂有不败?当年萨尔浒之战,刘綎刘老大人就曾坚决反对仓促举兵,可朝堂力压之下,结果丧师辱国,萧大人难道忘了?”

    “你。。。你。。。你,陈大人,你来说说我们该怎么办,这可是沈阳袁大人的意见。”

    陈策手捏着下巴,环视一圈,却并不开口说话,只是装出一幅深思的样子。

    沈嘉心道这老狐狸又开始耍滑了,但贺叔既然表态了,沈嘉自然不能落人之后,于是拱手向萧基施礼道:“萧大人远道而来,抚顺情况也未必清楚,为何不了解之后再做决定呢?当年萨尔浒之战,大明可是集中了数万将士都未能毕其功于一役,袁大人想要我们出兵这还不容易,给人,给钱就行,总不能让我光着膀子去找鞑子砍吧,你说是不是萧大人?”

    陈策在一旁忍不住哈哈大笑,心道这厚颜无耻的小滑头,竟然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出来了,也罢,我倒要听听萧基如何应付。

    萧基微微一怔,没想到对方反过来给他出了个难题。当初他途径辽阳,就是想修好与袁应泰的关系,毕竟马上就要一个碗里混饭吃了,可不能像当给事中的时候一样,放下碗就骂娘。还好袁应泰也是个顾全大局的人,并未难为他,还让他向抚顺转达进攻的要求。

    当时萧基以为这不过一桩小事,口舌之争而已,此时听道沈嘉要这要那,才想到背后恐怕牵扯很多。

    不过萧基毕竟不是好相于的,他盯着沈嘉说道:“难道没有粮草就不能做准备了吗?城内数万流民,招募几万兵丁又有何难?再说攻克抚顺也缴获了不少,干嘛不用这些?”

    沈嘉暗骂这混蛋真是清议官当久了,以为嘴一张就会有人过来。沈嘉道:“大人擅长民政杂务处理,不如就由大人来主持如何?”

    萧基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他盯着沈嘉道:“难道沈大人以为大明朝的武官都是吃干饭的不成?这点小事还需本官出手?”

    尼玛的,沈嘉顿时脸色就有些挂不住了。不过碍于陈策和贺世贤,他还是忍住没有表现出来。

    陈策继续沉思装哑巴,贺世贤也是把头转向一边,与尤世功交头接耳聊的不亦乐乎。

    萧基盯着屋内众人看了一圈,突然发现了一旁闭目养神的戚金,于是笑着走过来拱手道:“戚将军,戚家军威名远震,寰宇皆知,我来之前已听闻兵部要为戚将军加官进爵,以表彰戚将军在沈阳之乱中的临危不惧,下官提前恭喜戚将军。”

    戚金睁开眼,木然地看了一眼眼前这位,然后微微躬身道:“卑职有伤在身,尚未痊愈,这些日子陈老大人让我静养,所有军务都交给了下属,今日我是听闻萧大人上任,所以才来接风,我几日未曾进营,此间军务不谈也罢,还请萧大人见谅。”

    萧基眼中闪过一抹怒色,脸色转瞬又恢复了阴沉,见戚金如此作派,心知劝说无望,于是便重新回到座位前,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坐下来。

    一旁的陈策见萧基脸色不佳,他明白不能把萧基得罪过甚,于是连忙道:“萧大人,要不这样吧,我们先下去统计核对一下各营的兵员,以及武器粮草准备情况,再做决定如何?”

    萧基环视四周,只好无奈地点点头。

    接下来众人为萧基洗尘接风,沈嘉本来就是为了在新官面前混个眼熟,加上他这级别太低,于是借口有要事先行离开。

    现在已经明确拿到了委任书,那么募兵就变得合情合理,不像之前老是要通过两个保镖去操作。

    想到此处,沈嘉向魏良裕问道:“募兵进行的怎么样了?反正今日闲着无事,不如我们一起去看看。”

    魏良裕有些沮丧,嗫嚅了一下,稍等了一会儿才瘪着嘴说道:“只招了六百五十六人,距离你的目标一千五还远着呢,不是小人不尽心,只是这辽民,哎,不提也罢。”

    沈嘉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辽东虽然寒冷,大多时候只能种一季庄稼,但辽地历来地广人稀,矿产丰富,只要能活下去,几乎没有人愿意出来当大头兵。

    明朝大部分军队也是半农半兵性质的,只有少数军队是职业士兵。职业士兵和农兵的收入普遍很低,万历朝之前,一个士兵家庭还能勉强维持个温饱。可是从万历朝中后期开始,明帝国白银流入激增,在国内货物没有较大规模的增长下,物价开始飞涨,几乎处于半失控的边缘,此时明军依靠饷银维持温饱就变得难上加难。

    几乎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明朝后期落后于现状的财政制度是军饷入不敷出的重要原因。

    自万历朝末期开始,辽东成了大明军饷支出最重要的地区之一,蜂拥而来的商人们则利用海运,将大量江南廉价物品带到关外,换取白银后再扩大生产。

    而关外受战争威胁,根本无法组织大规模的手工业,甚至农业生产。此消彼长之下,关外贸易呈现出一边倒的状态,白银越来越不值钱,而物资越来越贵。军饷到了士兵手里,士兵总是在抱怨买到的粮食不够吃。到了最后,基本没人愿意当兵,即便过来的,也是那些实在混不下去,只求混日子的流民。

    目前沈嘉就是直接通过发放粮食补贴,提高伙食发放来募兵的,但与前些日子相比,貌似并没有太明显变化,这让沈嘉感到疑惑。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一章 训练一() 
边走边讨论,一行人到了北门校场右营,出示令牌后众人进入大营,正看到一名百户带着新兵在训练。

    这名百户叫丁蹑之,是沈嘉朝贺世贤借来的。丁蹑之原本是贺世贤的家将,为人粗犷开朗,脾气火爆。贺世贤担心沈嘉这副小胳膊小腿的样子镇不住这帮兵痞,于是派了个狠人过来镇场子。

    虽然朝廷任命了沈嘉为守备,但贺世贤认为这是朝廷有意封赏有功之人。至于带兵打仗,贺世贤并不认为沈嘉目前的状态能够胜任。至于招募这些新兵,认为这是沈嘉分内之事,因此众人在细节上并不横加干涉。

    丁蹑之根据这批新兵的特点,已经分开教授长矛突刺和刀盾近身搏斗,这些都是沈嘉欠缺的战斗技能。

    至于火器,沈嘉仔细观察了辽东地区使用的三眼火铳,觉得这东西实在过于粗糙,根本无法正面抵抗骑兵的快速冲击。即便是外围有长矛枪阵掩护,但三眼火铳连续发射能力很差,并且射距和射速都极为有限,沈嘉认为这种火枪根本无法用来大规模列装。

    沈嘉对枪械很熟,但论到造枪,那还真是两眼一抹黑。枪械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钢铁冶炼,炸药,机械加工等各个工业,即便抗日战争时期的**,也是吸收了大量留德美,留苏顶尖科技人才和国内兵工厂的技术工人,才造出了八一式。就目前而言,沈嘉工匠数量有限,钱财也不多,想要造枪,无异于异想天开。

    沈嘉暂时只能放弃火枪方面的想法,人才是第一位的,找不到好工匠,一切无从谈起。

    虽然无法给队伍配置先进的武器,但提高军人的身体素质和纪律性,这却是沈嘉极为擅长的,沈嘉决定先从这个方向认真做起。

    “狗日的,用点力气行不行,你这怂样就像个娘们,不想吃这碗饭,马上给我滚,想留在这里,就需要卖力训练,那个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