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管家连说几个‘好’字,这最后一个‘好消息’,说的犹重。
老鸨也听得出管家的话意,就赶紧收拾起包袱里的银子,一面瞧着管家,一面嘿嘿笑着,转身到屏风后面,开了箱柜锁头,放好后,转身和管家说了声,就往后面去了。
心怡在楼上正在沉思,听着老鸨和何止说话,接着老鸨就走上来。见屋里并无外人,那老鸨一改素常的态势,恭敬的给心怡行了礼,就说道:“少谷主,适才许丞相府上的管家过来,说是要给少谷主赎身,将少谷主嫁给齐瓷坊的齐公子。”
心怡一听,不由得‘啊’了一声,惊讶的问道:“你说什么?”
老鸨就将话重说了一遍。心怡脸上就是一红,但随即正色道:“我知道了。你是如何回他的?”
老鸨就将前面所说的详细的说了一遍。
心怡听着,也不说什么,待老鸨说完,就吩咐道:“你就去回他,我要考虑一下,明日回他!”
老鸨领命,就转身出去了。何止从外面进来,有些奇怪的问道:“师姐,这老鸨来找你何事呀,还不让我进来听着?”
心怡就笑着敷衍道:“无非就是那家公子要来约见,也没什么。”说完就让何止去取只信鸽过来,自己要写封密信飞书给谷主。
许管家得了老鸨的回信,就回府去复命。
心怡这边也将此事飞书给风神谷的风轻袖。风轻袖拿着这封密信,不由得就笑起来,低声说道:
“这齐祀倒是个多情的种子,有了薛学士的女儿,居然又想要我的女儿了!”
许博雄此时也到了齐瓷坊,悄悄的和齐祀说起了此事。
齐祀听了,睁大双眼,望着许博雄好一阵子,然后哈哈的大笑起来。倒把许博雄笑得愣住了,急忙问道:“王爷您这是因何而笑呀?”
齐祀就轻轻拍了下许博雄的胳膊,依旧含笑的说道:“许丞相美意,齐祀心领了,只是我齐祀平生只爱我家王妃一人。我虽是齐国人,却是不会学那齐人,享那齐人之福的。丞相快不要再提此事了!”
说罢,齐祀的笑意未止,犹自笑的甚为开怀。
许博雄在一边皱着眉头,实实在在的是被齐祀笑得不明就里了。
第233章 丞相为钦差()
第二百三十二章丞相为钦差
许博雄被齐祀婉拒了,但看齐祀虽说的轻巧,其意甚坚,而且让人总是觉得无法违抗他的意思。许博雄也就不再去费这个心思了,倒把风月楼的老鸨白白的便宜了,得了一包银子。
心怡收到风谷主的回书:不予理会!
心怡虽然知道是这个结果,但是心里还是期盼着许府再来人提起此事,也好问问是不是齐祀也有此意,过了两天却并始终不见许府的消息。
许博雄倒是借着这件事,和齐祀越发走的近了。偶尔在齐瓷坊还能遇到肖天佑,两人虽然各怀心思,但是也都面子上客客气气。齐祀看着肖天佑和许博雄,心里也是思量着接下来的对策。
陈王很快就整饬完大王子的部属,平关一带的防务交给陈琦节制。洛城内有肖天佑的十万禁军,汾城、晋城的嫡系也各守驻地。陈国大部都已经被陈王掌控,陈王就将眼光对向三王子了。
这日的早朝上,陈王问肖天佑,对于北疆和西疆的征战,进展如何?肖天佑出班回报:
“北疆的陈军,在大元帅陈琦指挥下,攻伐顺利。陈军前锋已突进北蛮之地近三百里,俘获大批人口及牛羊、马匹。西疆征进展缓慢,连日来并无寸功!”
陈王脸色就变得极为不悦,冷冷的注释着朝堂上了的众臣,冷哼了一声,说道:
“我这三弟请命去征讨西疆,我也尽付他禁军精锐,又有大将军李灏相助,居然数月未见寸功!许丞相,你可有什么下情回禀吗?”
许博雄心里早就知道,这陈王一定是会找到自己头上。所以听着陈王问自己,便出班启奏道:
“陛下,西疆之匈奴部族,极为剽悍,而且居无定所,我陈军每次出击往往都是无功而返。三王子为避免深入匈奴部族腹地,反中其伏击,所以是稳打稳扎,步步推进。现在也已经夺占西疆部分草场,俘获了一些牛羊马匹!”
陈王冷哼了一声,说道:“现今强齐攻蜀,我陈国正应乘机将西北边疆开拓出去,以绝日后北蛮和匈奴的侵扰,也好专心应付齐、秦、燕各国。若是迟迟没有进展,一旦蜀国之战结束,那么我们所剩的时间还能有多少?届时既要防范齐国,还要提防匈奴,我陈国腹背受敌。又有秦国、燕国环伺,形势堪危。若是三王子和李大将军没有破敌之法,那就让陈琦老元帅再去西疆统帅吧!”
陈王话音一落,朝中的亲信大臣纷纷附和。
许博雄见状,急忙再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以为陛下所言甚是。但陈琦元帅在平关北征蛮族,东御燕国,南防齐项,平关是万万不能没有老元帅坐镇的!至于西伐匈奴,三王子和李将军前期只是求稳,其策偏弱。不如就将圣意传达给他们,让他们指日为约,荡平匈奴。臣以为这样方更稳妥!请陛下三思!”
许博雄一说完,龙溪党的臣僚也纷纷附和,连称:“请陛下三思!请陛下三思!”
陈王也知道,现在朝堂上龙溪党势力仍存,他们内以许博雄为首,外有三王子军马为仪仗,自己暂时不宜动的太急,一旦将三王子和许博雄逼急了,陈国的战乱就有可能发生。想到这里,陈王就沉思了片刻,对许博雄说道:
“许丞相,那就由你为钦差大臣,去西疆走一趟,将朕的意思宣给三王子知道,让他在月内,必须袭破匈奴,我要他荡平边疆以西三百里。如若不能取胜,就让他自己回洛城,西部战事我另选良将前去!”
许博雄见陈王说的极为坚决,知道若是再争执起来,引得陈王大怒,反为不美。自己此去西疆倒是正可与三王子、李灏好生的计议一番。于是许博雄就躬领陈王旨意,众臣见此事已定,也就不再议论,又说些别的事情,也就退朝了。
许博雄回到府中,就吩咐家人收拾出门的应用之物,然后去三王子府上和自己的女儿说了,宽慰她自管安心,三王子在西疆征战正酣,自己奉旨前去慰劳。又叮嘱自己离开洛城期间,切莫出门,一切等自己回来再说!
许博雄离开洛城就往西疆而去,此时三王子陈义和李灏所率的大军正驻扎在榆城。对于陈国朝内之事,三王子陈义与李灏也是有耳目不断的报来。待见到许博雄前来,三人就赶紧的商议起来。
此时陈义和李灏在榆城已经召集起五万多兵马,以三万禁军为主,一万守军为辅,加上新招募的一万新军。
陈义到了此地,就大肆搜刮民财,招兵买马,囤积粮草,不断加固榆城的城防。现在的榆城,城墙加高到三丈,城墙上可策马奔驰。城外的护城河也加深、加宽,城内百姓也有十余万人口。依李灏所说,这榆城已是固若金汤,即便是洛城之防也不过如此,就是有十万大军,围城三月,也休想攻陷。
许博雄随三王子和李灏转了转却并没有李灏那么乐观。回到王府,许博雄与陈义、李灏落座,就对三王子说道:
“王子殿下,我此来榆城,所为何事也向您禀奏了。如今陈王已经将大王子软禁在他的王府,大王子的部属也全部被陈琦掌控。那日在朝堂上已经生了针对您的意思,说是征讨匈奴不力。要让陈琦来接掌此处的兵权。”
三王子听许博雄说完,就冷哼了一声,说道:“岳丈大人,陈王以为我是大王子吗?我是不会任由他宰割的。他若是夺我的兵权,我就举兵起事,反了他!”
许博雄听了赶紧起来,示意三王子収声,然后小心的四下看看。李灏见许博雄如此小心,就呵呵一笑,说道:“许丞相,此处都是王子殿下的亲随。现在这府中堂上,也只你我和王子殿下,您何须如此谨小慎微!”
三王子陈义也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许博雄也不解释,缓声的说道:“陈王已经夺了大王子的兵权,他现在要对付的就轮到三王子您了。以前有齐国牵制,陈王或许为了防范齐国乘机而入,暂时不会动您和大王子。但是陈王居然已经和齐国达成了协议,而且齐国还派了重臣在洛城内!”
陈义和李灏都是一愣,齐问道:“丞相就是说的齐祀齐祀吧?”
“|正是无忧王齐祀!”许博雄压低声音说道。
第234章 兄弟乃手足()
第二百三十三章兄弟乃手足
陈义虽然猜测到结果,但听了许博雄亲口说出来,还是吃惊的‘啊‘了一声,随口问道:“怎么会!”
然后陈义就望向许博雄,似在征询,是否是在和自己开玩笑。虽然许博雄在前几日的密函里提到了此事,但陈义依然有些不敢相信:齐祀齐祀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孤身到洛城来。毕竟齐国攻蜀,秦国和陈国是有助蜀之意的。
许博雄点点头,然后接着说:“我也已经和那齐祀见了几次面,这齐祀此来洛城估计是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为齐国的使臣;二是为着一个女子!”
陈义就‘哼’了一声,说道:“我就知道这齐祀,不会乖乖的来我们洛城做使臣,他这贪欢好色的本性,恐怕是改不掉的!”
许博雄就点点头,接着说道:“我本意是要把那女子送到他身边,他却又不要了。我急着来这边,也就放下此事了。”
三王子陈义就问道:“岳丈,那女子是何人,居然能引得齐祀来?”
“风月楼的心怡!”许博雄就轻笑着说道。
陈义也是呵呵一笑,说了声:“知道了,难怪齐祀会巴巴的跑来,倒也不奇了!”
李灏对于这风月楼的心怡也是知道的,为着这个女子,自己的儿子也是差点搭进前程去。
三人接着就又议论到陈王的旨意,对于月内攻入匈奴之地三百里,陈义的意思是根本不予理会。而李灏则认为可行,许博雄也力主尽快对匈奴用兵。
许博雄对陈义说道:“匈奴之患,终是我陈国西疆之疾,若不加以根除,时时受他侵扰,即便将来王子得势,也是还要再来收拾的。不若现在就对他攻袭,将匈奴赶进草原三百里。也出去我们在榆城的忧患。”
李灏也连连点头,说道:“匈奴之骑,威在快捷,马上作战骁勇。但我们有重装骑兵,有长矛结阵,稳步推进,围而歼之,定能奏效。草原又多牛羊,马匹,正可扩充我们的骑兵。前番购买匈奴的马匹,被他们强夺了买马的金银,现在我们就直接去抢他的马匹回来!”
三王子见许博雄和李灏都支持对匈奴用兵,也就不再说什么。点头答应了下来。
许博雄接着说道:“王子,虽然我们是想着对匈奴用兵,但是也需要做好准备,时时防范陈王会对您动手。陈王为人阴沉,他已经将大王子斗得卧病不起,软禁在府中,只怕对您也不会轻易放过。我担心陈王要学那前朝太宗皇帝!”
陈义的眼神也一下子变得阴沉起来,说道:“我和陈王本是一母同胞,是嫡亲的兄弟。只是母亲却喜爱他,要把皇位传给他,我倒也不想和他争着皇位。但他若是步步紧逼,不容我于世上,那我也说不的只能和他兵戎相见。倒是我却看看母后改如何来开解!”
此时的洛城内,陈王太后将陈王叫到宫中,看着陈王,轻轻的叹道:“陛下,为娘的有句话你要记着。当初魏帝曹丕要杀曹植,命曹植七步成诗。曹植吟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陛下已经将大王子召回到身边。那陈义却是为娘亲生,与你是一奶同胞,他毕竟是你亲兄弟,所谓打仗亲兄弟,他对于你肯定是忠诚的,由他镇守西疆,为娘也知道,你就不必再去挂牵他了吧!”
陈王低着头,沉思片刻说道:“母亲,您既然也是让儿继承陈国的社稷,那如何又要是一个分崩离析的陈国。三弟在西疆,拥兵自重,终会尾大不掉。即便三弟没有什么野心,但难保他手下的一些人不会生事?到那时陈国生变,战乱再起,还是会让我们兄弟反目。孩儿的意思其实就是让三弟回来我身边,在朝中陪在我左右,为我解忧,却不必再执掌兵权而已。”
陈太后听了,也是叹口气,说道:“陛下既然有了主意,那就去办吧,你只需记得,他和你是手足兄弟,切勿生出兄弟相残之事就好!”
陈王被陈太后的话说的轻皱眉头,随即劝解道:“母后,我自有分寸,大王兄我不也是未动他分毫吗。我只是想着兄弟聚在一起而已,若是母后担心,那我就遵从母后之意,让三弟在榆城为王,镇守西北边疆,若是三弟尽力,倒也就解了我后顾之忧。”
陈太后听陈王如此一说,面露喜色,连连点头,说着:“如此甚好,我也把陛下之意说给义儿知道,让他尽心竭力,与你共建大业!”
陈王待许博雄从西疆回来,也得到了三王子已经和李灏率军出击,日入草原百里,连着三日突袭匈奴部族,斩杀匈奴骑兵千余人,掠回牛羊、马匹无数,将所占之地的人口也都尽皆俘回陈地,战绩赫赫。
陈王闻讯大喜,传旨封三王子臣以为梁王,镇守西北边疆,大将军李灏及以下将领各加官进爵。
如此,陈国的政局也暂时平稳下来。
齐祀看看陈国已归于安定,也就和肖天佑辞行,要回临城属地。
陈王又在王宫与齐祀见了一次面,两人密谈了半日,所说的也无人知晓是什么。待齐祀离开时,肖天佑也只是见齐祀与陈王,两人各自面色平和,波澜不惊。
许博雄得知齐祀要回齐国,也是赶到齐瓷坊与齐祀小聚了一次。
齐祀又去风月楼和心怡辞行,自从许博雄自作主张,去找心怡提出要将她送与齐祀,心怡就再也没见过齐祀的面。只是知道齐祀一直在齐瓷坊内,偶尔去佑安寺一趟,因着净明禅师游方未归,也只是小坐即离开。现在见齐祀突然前来,心怡心里竟有些欣喜。
齐祀和心怡说了自己要返回齐国,是来向她辞行的。心怡听了,心里没来由的就是一阵落寞。齐祀见心怡没有说什么,也就淡淡一笑,说道:
“心怡姑娘,多日来承蒙款待,齐祀在此谢过。他日姑娘若是到我齐国,或是途径我临城属地,千万记得到我府中一坐。”
心怡听了也是展颜一笑,轻声的答应了。
第235章 无忧见梁王()
第二百三十四章无忧见梁王
齐祀是随齐瓷坊的商队一起离开洛城。走到武城不远的安东乡,齐祀却是记起来什么,就吩咐商队自管回去,不必等着自己了。齐祀带着吕征和古月天,就到了集镇上。
此时,天是晌午,在集镇的街道上,有处卤煮的铺子,那掌柜的老者正站在摊前驱赶蚊蝇。
齐祀走到老者面前站住,那老者也早早就看见了,笑呵呵的招应道:“这位公子,看着眼熟,是齐公子吧!”
齐祀见武直老人居然还认得自己,也赶紧上前施礼,说道:“武老伯,近来可好呀。自那日一别,已是经年,我也无暇来看您,还望海涵呀!”
武直走出摊子,转到齐祀身前,拉着他的手,仔细的看看,说道:“公子说哪里话!我自得了你的银钱,就修整了房屋,这店面也大了,又雇了一个伙计,也能帮上我。我这是要写您才是呀。”
说着就把齐祀与吕征、古月天往屋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