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去杭城,指挥齐、吴联军,一举拿下越国。然后,越国就由太子在那边署理。”
平王点点头,说道:“陛下说的是,吴国是我们的盟国,吴公主又嫁给太子,太子去指挥对越作战,吴国必当倾尽全力。越国既得,距离我齐国毕竟遥远,太子在那边和吴国相互照应,也利于统辖。”
顺王见齐王和平王都如此说,也就点头说好。
齐王接着指着蜀国道:“蜀国处于西南,与我国本不搭界。但如今我们占领了楚国信城等四地。也有数万大军在驻守,待越国得定,太子旗下的青州、徐州军兵即能抽调到信城一带。由信城进击,攻取蜀国还要会合大理,一同用兵。但楚国在此地又最为重要。楚国公主与齐禄订婚,我准备着先给齐禄与楚公主完婚,然后由三弟去指挥对蜀国的作战。待蜀国既得,那里便有三弟立为蜀王,在那里统治,三弟意下如何?”
顺王听了,确实正和心意,哪有不愿意的道理。赶紧躬身施礼,说道:“但听陛下分派,臣弟莫不从命。”
第139章 天降大祥瑞()
第一百三十八章天降大祥瑞
齐王伸手搀扶着顺王起身,然后又指着秦国对平王说道:“这秦国和陈国算是盟国。虽然现在两国并不亲密,但等到我们占领了越国和蜀国,秦国必定和陈国皆为盟国,共同抵御我们大齐的军队。与陈国交战也难以避免。齐祀前面曾与陈国交锋,且大败陈军,就由平王和齐祀,你们父子去指挥对秦之战。到时说不定与秦国、陈国要同时开战,此战才是最为紧要。”
平王拱手道:“陛下尽请宽心,有我大齐铁骑,所到之处,定能荡尽敌寇,秦国到时也定能指日可破。”
顺王也说道:“待二哥对秦作战,我也会从蜀国出兵,攻袭秦国。助二哥夺取秦国。”
齐王听了,伸出手,分别拉着平王和顺王的手,说道:“我们兄弟三个还是要一起并肩,将华夏一统。”
三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三个已是斑白华发的兄弟,似乎重新回到了年轻时热血贲张的时候。
齐王与平王、顺王确定了统一天下的战略,又商议了接下来需要接着进行的事情。三个人在王宫里几乎待了整整一天。
齐祀在大都得到平王的飞书,让他一切按计划进行。
于是在第二天,守备龙凤汀的齐军军兵传回消息:在昨夜,天上突然有祥光降落。一道落于军营的一处空地,一道落于军营不远处的河中。
这消息又经过周围百姓之口,迅速的在大都及周围传播开。
齐祀就安排齐禄赶紧率领齐军前去看守现场,自己就去大都废帝王宫,向废帝报说此事。
废帝李赫其时也知道了消息。他知道,既然无法阻止齐国的谋划,也就先顺应无忧王的意思。废帝就安排辅相黄吉,又邀请了燕国、秦国、陈国的几家将军,一起赶往龙凤汀,查看是什么祥瑞。
龙凤汀已经被千余名齐军军兵,守护的严严实实。闻讯赶来的百姓人等,只能找在远处远远的观瞧。
齐祀和黄吉、王炳文、任渭、尤迪、陶荣添等人到了,齐禄已经安排人早准备了挖掘的工具。
齐祀看看众人,对跟随而来的一位堪舆大师道:“大师你看下这地势,那祥光所入之地,有何说法?”
那大师取了器具,踏着步子,勘测了一回,回禀道:“这一道祥光归于凤栖;一道祥光归于龙潜。此乃龙凤之气,重归我华夏之大吉兆,大祥瑞。”
无忧王又问:“那龙潜凤栖,是否有什么应验的事物?”
那大师有算了片刻,说道:“凤气龙脉,其气脉所化,乃承天意,选吉时动土,应有天垂之诏。”
齐军士兵在堪舆大师指定的位置,先是从齐军营中的一处地方开挖。不一会儿,在众人的注视下,就挖出了一块石碑。
待军兵将石碑小心的抬出,那堪舆大师上前,仔细的擦拭了,然后朗声的念道:“天垂大齐,万民归依。”
接着,在河中,军兵们也捞出一块石碑。堪舆大师清洗了杯面,读着上面的字:“华夏神州,千日一统。”
四周的众人听了,顿时议论纷纷。齐祀就问道:“大师,就请给我们说下,这都是预示着怎样的天意吧!”
听无忧王这样问了,周围人们一下子寂静下来,一齐看着那大师。大师到了齐祀跟前,深施一礼,说道:
“这营中的碑文是天垂;这水中的碑文是河图。天垂、河图均是天降祥瑞。但此乃天机,我也不敢妄言。还望王爷见谅。”
齐祀就点点头,说道:“那好吧,既然天垂上说到我大齐,那我就将此天垂、河图运归齐国。”
大师躬身道贺了,然后回身对周围的人说道:“天降祥瑞,是万民之福,不出三年,天下将重归太平,一个大大的盛世就会来临!”
人们听了,一时山呼:“太平盛世,万民福祉!”
看着四周欢腾的百姓,齐祀的脸上是畅怀的微笑;而黄吉等人的脸上则挂着各种奇怪的表情。人们见识了天降的祥瑞,忍不住都要赶回去,要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认识的人,要让周围的人知道,自己是一个盛世起始的见证人。
人们纷纷散去,齐祀也吩咐军兵小心的收好天垂、河图。然后仔细的包裹好,抬到车上,由随行的军兵,看护着运回大都城内的齐军大营。
齐祀留下一哨军兵,继续在这里驻扎。自己就与众人一起跟着,返回大都。同时命令一位将军先行回营,在城内发布告示:天降祥瑞于齐国,齐军在大都城中举行三天的大庆,三天内大都城内的酒楼众人可随意去,所有的花销,均有齐军承担。
看着齐祀有条不紊的发布着号令,黄吉和王炳文、任渭、尤迪自然知道,这一切早就在齐人的掌控之中了。
黄吉心里暗暗对无忧王齐祀挑起大指,虽然知道将来自己所效忠的废帝,最终要和齐国展开一场最终的决战,但是有这样一个对手,才能激起自己的斗志。
齐王得到消息,再次颁布圣旨,齐国境内,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可以到府衙支取五百钱;在当年新生的婴儿,也可以到府衙领取五百钱。以体现上天的垂爱。
同时,齐王又传令无忧王齐祀即刻护送天垂、河图回齐国鲁城,将祥瑞供奉在齐庙中。大都的齐军由齐禄节制,待新派的将领带军兵来换防。
齐祀领命,就辞别了废帝,又与其他三家驻军的主将辞别了,就带着莹儿等人,护送天垂、河图返回鲁城。
一路上,李珑拉着莹儿四处游逛,看到什么也是新奇。来的时候毕竟匆忙,加上要小心防备,不敢被人知道身份,所以只能埋头赶路,就算看到一些景致也都略过了。
此时和齐祀一起,自然是轻松愉悦,五六天的路程,倒是在沿途的名胜古迹,优美风景处,玩了也转了;遇到沿途城池,能进去的,也进去品尝了各色的美食。李珑是玩的不亦乐乎。
第140章 大军扫越境()
第一百三十九章大军扫越境
莹儿被李珑缠着,也只好到处去走走。莹儿现在只想待在齐祀身边,一刻也不愿分开,就那样整日望着、牵着,依偎在一起,是再好不过的了。但莹儿又不忍扫了李珑的兴致,实在是玩得有些不情愿。
齐祀自然看得出来,也就每日跟着,片刻不曾离开莹儿,总要让莹儿抬眼就能看到自己。
护送祥瑞的有二百名齐军轻骑,初时还需加着小心。待进入项国与齐国的国境,沿途有项王派出的军兵护卫,进了齐地,城防间更是彼此连接,也不怕出什么闪失。
百姓听到是天降祥瑞,天垂、和图再现,都涌上去跟着,或是跪拜,或是跟随着走上十几里地。军兵严密的守备,但只要百姓不接近百步之内,也就任人们夹道观瞻。
距离鲁城还有百余里,齐王就派出太子齐祎代为迎接。祥瑞入城的仪仗摆了十几里地,连绵浩荡,更是引得万民敬仰。
等祥瑞到了齐王宫,齐王带着文武大臣,举行的隆重的祭天大典。然后将两件祥瑞,供奉到齐庙。
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针对越国的大战也就要拉开序幕了。
齐王与平王、顺王也已经达成一致,对于对越作战,各方也都是全力拥护。除了各地的驻军及拱卫鲁城的虎贲军和龙骧军以外。齐国各地可抽调的兵力,近半数向信城迅速集结。
太子齐祎和无忧王齐祀作为此次征讨的主帅和副帅,亲自统领着大军。
在信城,由太子齐祎坐镇,负责呼应入越作战的齐军,同时积极对蜀国进行部署军兵。
齐王同时也让平王与楚国的丞相东方胤积极接洽,商议齐楚联姻的事宜。
无忧王齐祀则直接进入杭城,与吴王子英靖、齐军主将子龙等会合。在杭城除了子龙已经集结起来的十万齐军精锐,还有吴王子英靖所率的五万吴军,加上此次无忧王从齐国带来的三万大军,对外号称三十万大军。从杭城徐徐开出,直向福城紧逼。
子龙作为前部先锋,率领着齐军,连续攻击,所到之处,越军纷纷溃败,偶有抵抗,待到齐、吴大军一到,摧腐拉朽般就驱杀越国守军,进而占领城池。
齐吴联军不用半个月时间,就连下十余城。大军在秋后时节,已经抵达距离福城不足三百里的地方。大军一方面巩固城防;一方面将越地各处的官府府库集中起来,用于充实军备。由于齐吴联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越国百姓倒也没有敌视齐军的意思。这就减少了大军往前推进时的阻力。
越王在福城看着不断传来的战报,不时的大发雷霆,连杀了几员逃回的守将。但越军已经没有多少可调之兵,也没有多少可用之将。
霍王爷在府里虽然不知道前方的具体战事,但隐约也能听到些风声。那霍王妃听说前方战事累累败绩,齐吴联军已经逼近福城。就和霍王爷计议着:现在越王无人可用,也该启用老王爷了,那样霍王府的软禁也就可以解除了。霍王爷就可以去前线指挥作战了。
霍王爷听了摇摇头,说道:
“夫人,你大大的错了。若是齐军遭到我军痛击,寸步难进,说不定越王也就不再猜忌于我,或可放了我们。但现在越军惨败,而越王也该知道,用皇甫念丰取代我守杭城是个败招,他反而会恼羞成怒,甚至马上就要对我们动杀机。此时若不是远儿在西边抵御住了齐军与大理军队,说不定,我们早就被全家抄斩了。”
霍王妃一听,吓得颜色大变,问道:“那该如何是好?难道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
霍王爷长叹一声:“唉。”接着说道:“若不是顾忌到远儿,我和你就远走他乡,找个山野村林,隐居起来,也可度过我们的余生。但现在远儿还在军中,我们与他又书信不便,也没有可以传话的心腹人。我们一走,远儿只怕就要被越王诛杀。”
霍王妃听了顿时泪水涟涟,说道:“倒是可怜了玲儿这个孩子,嫁到我们霍家,平白跟着受苦,整日被软禁在家里,不能四处走动,连个娘家都不能回。和远儿新婚,不到三日就夫妻分别,现在还要跟着受株连。”
说到这里,霍王妃似乎想起什么,说道:“前些日子都传言,铃儿的妹妹是九天仙女下凡,或许我们可以求的她的帮助!”
霍王爷淡然一笑,说道:“市井传言本不足信,何况玲儿和她妹妹是一奶同胞,玲儿毫无异常,她的妹妹怎么可能是什么仙女!”
霍王妃却似乎打定了主意,说道:“我去和玲儿说下,看她能不能找她的妹妹,来帮助我们化解这场灾难。”
霍王爷本待劝止,但看王妃满怀希望,也不忍心让她失望,就不再言语。霍王妃看霍王爷并不阻止,就急忙的往后面,去找李玲。
李玲自从得知妹妹来看自己,险些被三王子陷害,后被什么狐仙救走,心里倒是放下了担忧。她虽然年幼,不经世事,但在霍王府这些天,看着府中人人自危,也知道霍王爷今时不同往日,在越王面前已经失宠,而且还连累到自己一家。所以李玲在霍王府也是谨小慎微,从不多说一句话。
现在见婆母来找,李玲就赶紧迎进自己房中,关了门,见了礼。
霍王妃也不客套,坐下后就拉李玲坐在自己身边,然后说道:“玲儿,你来我霍家是受了委屈,现在齐吴两国合并攻打我越国,堪堪就到福城了。你的父王说,越王可能要对咱全家不利。我和你父王也是无计可施,你能不能和你那仙子妹妹祝祷下,求她来保佑我们,或是带着我们一家还有那在军中的霍远,咱一家人远走高飞,不再稀罕这什么名位,只安稳的过活就好。”
李玲也已经听说了,李珑乃是九天仙子转世的传言。她心里还一直纳闷,为何妹妹就是仙子,她何时有了那等的本事仙法,自己却从来不知?现在见婆母见问,也只是解释道:
“母亲,我并不知道妹妹还有那些仙术,我也不知道如何和她祝祷呀。”
霍王妃此时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就对李玲说道:“你们姐妹情深,总有心意相通,你只管祷告,她会知道的!”
李玲想想也只能如此,就答应下来,然后吩咐丫鬟准备香烛,自己就梵香祷告,祈求李珑能现身搭救全家脱离苦海。
第141章 宫中饮御酒()
第一百四十章宫中饮御酒
李玲在霍王府虔诚的祷告,并没有得到李珑的回应。倒是越王传来圣旨,说是要请霍王爷去王宫议事。
霍王爷虽然被软禁在家,但家里的金银还是有的,他接了太监传来的口谕,就悄悄给那太监一封银子,私下拉着那太监问道:
“公公辛苦了,这点东西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那太监也都是拿惯了的,自然也不推辞。四下看着无人就拢在袖子里。等着霍王爷发问。
霍王爷就问道:“我也有些时日未到宫中走动,不知道陛下此次传我进宫,所为何事?还有那几位王公一起过去?”
那太监用眼四下扫着,轻轻往霍王爷耳边探探身子。霍王爷也赶紧低下身子,将耳朵附过去。太监用低低的声音说道:
“霍王爷,您也是老王了,这话我本不该说,但您往日见着我们也从不端架子,使性子,我也是敬着您。此次陛下传召您一人进宫,听说还安排的御宴招待您。只是这御宴好不好吃,我是不知道的了。”
说完,太监直起身子,扯着嗓子说道:“陛下口谕已传,请霍王爷随咱家进宫吧!”
霍王爷听那太监说完,脸色已是苍白,他惨然一笑,说道:
“霍某接旨,只是这见驾,总得换上朝服,还请公公稍等片刻,我去后面换了朝服就随公公前往。”
那太监也不再说话,转身就出了门,到院门处等候。
霍王爷到内院,见了霍王妃,摇着头,长叹一声。霍王妃也看出老王爷脸色极差,就问道:“王爷这是怎么了?”
霍王爷就将越王召见的事情说了。霍王妃问道:“陛下见召,可能就是要重新用你也未可知,王爷怎么满脸愁容。”
霍王爷沉声说道:“是呀,我这就更衣前往。”
霍王妃急忙让丫鬟给更换上朝服,霍王爷打扮停当,抬步就往外走。走到门口,又回头望着霍王妃,挤出一丝微笑。霍王妃心里也隐隐不安,就跟上来,一面为霍王爷整理着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