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王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忧王传-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九十八章夜袭齐军营

    皇甫念丰也是一员老将,出生入死的场面也见得多了。但人往往如此:越老却越怕死起来。加上对死守临安的军令极为不满,皇甫念丰见到齐军的这种攻势,心里竟然就有些胆怯了。

    皇甫念丰待齐军退去,也顾不得查看城防,探视伤者,就率着几名心腹大将回到城中的帅府。

    众将跟着皇甫念丰回了帅帐,见元帅的脸色不好,皆不敢说话。皇甫念丰也看出众将噤若寒蝉,就笑笑说:

    “我找你们来,就是要和你们商议军情。你们都不必拘谨,直管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见众将依旧诺诺,不肯出声。皇甫念丰继续说道:“依你们看,这临安城能守得住多久呢?”

    见元帅发问,手下就有那心腹的将领,四下瞧瞧,凑上前,低声的说道:“元帅,依末将看来,今日齐军只是试探,若要攻城,这临安城高不过三丈,只一股气就被攻破了。”

    皇甫念丰点点头。见元帅没有发怒,其余将军也就敞开话头,纷纷说起来。俱是说这临安城无险可据,城不坚,兵不足,破城只在旦夕间。说着说着就有人说到这次撤守临安,实在是个昏招;接着又有人说:“这肯定是有人故意要害元帅!”话里话外,就暗指到霍王爷身上。

    皇甫念丰见手下的几名将领,还是和自己的想法一致,也就不再隐晦,说道:

    “我身为越国兵马大元帅,只不过是在宁城一败,就被这样削了军权,居然要受他人摆布。现在把大家与我一起放在这临安弹丸之地,被齐军围困。“

    说到这里,皇甫念丰停住话头,长叹一声。

    众将也看出皇甫念丰的心中郁闷,纷纷七嘴八舌,议论此事定是霍王爷一手谋划,先夺了元帅军权,再置元帅于死地。众人越说越激愤,有的已经跳骂起来。

    皇甫念丰见已经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就冷冷笑道:“他想置我于死地,也不是那么容易。”

    说罢,皇甫念丰轻声对众将说道:“你们今夜只带各部军马,随我一起夜袭齐营。无论是否得势,我们只求将齐军击退,而后我们只管撤回杭城。若霍王爷不纳我们,那我就率你们去福城,保护陛下安危。”

    众将听了,纷纷点头说好。于是众人各自回本部军中,暗自传令心腹军卒,准备夜间袭杀齐军。

    皇甫念丰也找到临安守将韩威,对他只说:趁齐军攻城后防备松懈,要亲自担任出城夜袭齐营。

    韩威只是一员武将,不疑有他,听了直说:不可大帅亲身犯险,要自己出战。

    皇甫念丰摆摆手,对韩威说:“将军乃是守将,自然要以守城为任。本帅虽年迈,但攻袭一事,还是不在话下。”

    就这样,皇甫念丰与韩威交割了防守和夜袭的兵马分配。皇甫念丰只带五千名轻骑兵,趁夜杀入齐营,待打败齐军,再返回城内。韩威带着守军及皇甫念丰所带来的其余步卒,守备城防,并随时准备接应。

    是夜,月色朦胧,皇甫念丰带着手下的将领,悄悄率着五千轻骑,打开城门,如一阵疾风就冲向齐军的大营。齐军可能是觉得白日攻城,重挫了守军的士气,越军绝不会夜袭,所以大营外的守备极为懈怠。那放哨的齐军军卒,直到越军到了跟前,才敲起警告的锣声,一时齐军大营一片慌乱,军卒纷纷逃窜。

    皇甫念丰也没想到偷袭如此顺利,但他也不敢恋战,率着越军冲着齐军帅营就冲了过去。想着能否擒住齐军主帅,若是能捉住齐太子,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越军冲杀到齐军帅帐,大帐内空无一人,满地的地图及文书。还有几件盔甲和兵刃。皇甫念丰直接骑马冲进大帐,看看地上有散落的文书,却没有人在。就叫军兵仔细搜寻一下,看能否找到齐军帅帐的校尉,问出太子逃到哪里去了。

    越军就纷纷下马搜寻,还真就在一处角落捉住一名衣衫不整的中年人。皇甫念丰让人把他带过来,问道:“你是何人?在齐军中任何职位?”

    那名中年人倒是不惧,冷哼着并不答话。被几名越军就是一阵拳打脚踢,可巧就有一件东西从那人身上掉了出来。那中年男子见了,就挣脱着要抢夺回来,早被越军捡起,交给皇甫念丰。

    皇甫念丰拿在手中,看着却是一封书信。心里不觉奇怪,不知道这校尉死命要夺这书信为何。就打开了一看,这一看,把皇甫念丰吓得是一身冷汗。

    原来书信是霍王爷的手迹,霍王爷在信中和齐太子约定,将皇甫念丰困在临安,由齐军攻破城防,斩杀了皇甫念丰,再挥师南下杭城。霍王爷就假意抵挡一阵,然后率军投降。再由齐军以霍王爷做威胁,让霍远所部越军也一起来降。

    信中还列明了越军在临安城内的兵力。

    皇甫念丰拿着书信,口里恨声骂道:“霍君山你个老匹夫,居然要背叛我越国,还要害死我!”

    众将上前,看了书信,也都是大骂不止。皇甫念丰止住众人,叫再仔细搜那中年人的身,看还有什么东西。就有军兵又搜出一个小元宝,交给皇甫念丰。

    皇甫念丰接过,本不以为意,只是随便看了看。但看到元宝下面的一个字时,皇甫念丰就是一愣。那下面所铸的‘李’字,引起了皇甫念丰的注意。这个元宝似曾相识,皇甫念丰左右看了看,猛然间想起,自己在李国公李渠的家中,曾见过这种元宝,都是每年李国公分赏给族中少年子弟的。

    皇甫念丰就厉声问道:“你是何人,老实说了,饶你不死!”

    那中年男子昂然仰首,斜眼看着皇甫念丰,说道:“不必罗嗦,要杀要刮,悉听尊便。我是什么也不会说的。”

    众人听得出来,这人说话的口音绝不是齐人,倒是越地的口音。

    正在此时,外面有军兵进来禀报:齐军重新集结,已经向这边包围过来了。

    皇甫念丰急忙命令众将,烧了齐军帅帐,再放火点燃各处营帐,然后再带着这名中年人撤离。不料这中年人听了,猛然挣脱,夺了一名越军的佩刀,就要冲上前刺杀皇甫念丰。众将急忙拔刀,乱刃将他砍死。

第100章 皇甫死复生() 
第九十九章皇甫死复生

    皇甫念丰想要拦阻,已然来不及。看着死去的中年人,皇甫念丰也不说话,只把那小元宝和书信收在怀中。随即传令,速速撤退,也不去杭城了,直接往福城而去。

    子龙率大军重新杀回,看皇甫念丰已经往南方撤退。就派了一队骑兵紧紧追赶,但嘱咐带队的将军,切不可追上!

    待看到地上已经死在乱刃下的中年男子,子龙也是感叹不已,传令军兵小心收起尸身,待明日择地厚葬。

    子龙随后传令齐军,一面扑灭燃烧的营帐,一面挑了军兵扮作越军的样子,在前面撤退。自己带着军兵,在后面举着火把呐喊着追击。

    临安城内的韩威并不知道皇甫念丰的打算,他只是带着军兵做好接应的准备。见齐军大营着火,就知道夜袭成功。接着就见一队军兵过来,隐约是越军的装束,后面就是齐军在喊杀着追击。

    韩威此时对老元帅的计谋暗自赞叹,又崇敬老元帅的勇猛,见后面齐军追击的紧,就吩咐开了城门,自己亲自带人出城接应。

    待韩威率军与那队越军刚一接触,就听到弓箭破空声响。韩威还来不及反应,已经被乱箭射穿,栽倒马下。那队军兵直冲过来,踏着中箭者的尸首就冲进城内。城内的守军还准备放这些越军进来就关闭城门防备后面齐军的进袭,却不料进来的这些军兵,见了守城的越军就刀劈枪刺。一时间守军大乱,四散逃窜。

    子龙率军顺势夺了临安城。

    第二天,太子齐祎与诸葛青云带了一部军兵留守临安城,子龙再催动大军朝着杭城缓缓推进。

    临安失陷、守将韩威被杀,杭城内的霍王爷,直到齐军向杭城开拔了,才由探马来禀报给自己知道。

    昨夜,霍王爷也探得消息,说围困临安的齐军营中失火。猜着可能是皇甫念丰对齐军进行的夜袭。但并无临安方面的具体消息过来。

    现在探马的禀报却突然就变个样子,居然说临安丢失!霍王爷险些从椅子上摔倒,不由得长叹一声。两边的将领急忙过来宽解老王爷,霍王爷说道:

    “临安城是杭城的左翼,我原指望皇甫元帅,能支撑住些时日。延缓齐军的攻势,只要西线远儿的战事稳固,我就能从各地再征调军马。而且齐军远来,粮草终是接济不及。我们惟有坚守,待到齐军疲惫,粮草不足,自然就退却了。那时我们还可反击,或能一胜。如今临安已失,使我杭城门户大开,仅佑安一城,也难以支撑了。”

    众将虽看不那么深远,但只说:“兵来将挡,水来土囤。我杭城还有五万精锐,城中也有数十万百姓。那齐军只有十几万人,也休想急切间攻占杭城。我们众人但听王爷军令,与杭城共存亡!”

    霍王爷站起身,对众将环视一圈,然后深施一礼。众将急忙搀住霍王爷,霍王爷说道:

    “各位将军,越国有诸位重臣猛将,定不会让齐人轻易打败。这杭城我也相信能守得住!”

    再说皇甫念丰带着几千名骑兵,绕过杭城,连夜奔福城而去。

    福城位于越国南端,原是越王在南方的一个行宫。现在越王率着那些避乱的大臣,以及朝廷重臣的家眷到了福城,来不及休息,就赶紧对福城及周围进行守备。

    越王人虽在福城,也是牵挂着杭城及上城的战事。每日与霍氏父子飞书联络,同时,安排在两地的心腹也是随时禀报军情。

    待听到说临安丢失,守军被歼,皇甫念丰及守将韩威殉难,越王也是伤心不已。传旨以王公的规格厚葬皇甫念丰的衣冠,并封赏皇甫念丰的家眷。

    待到皇甫念丰率三、五千人马,出现在福城外,守城的军兵见到他,都是惊恐不已。直到皇甫念丰及手下军兵们说明前面的战事,守城军兵才慌慌张张禀报了越王。

    越王得知皇甫元帅,夜袭齐军,杀敌无数,冲出齐营返回福城,也是满心欢喜急忙率群臣出城迎接。

    皇甫念丰在城外还在惶惑,就见城门大开,越王率着群臣亲自迎接出来。皇甫念丰顿时眼含热泪,扑通跳下马来,就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越王一时被皇甫念丰哭的愣了,连忙上前拉起他来,问道:“元帅袭破齐营,回到我身边,是可喜可贺之事,因何啼哭呀?”

    皇甫念丰谢了越王,连忙起身禀奏:“陛下,微臣无能,先是宁城失败,导致杭城危难,致使陛下劳顿,移架福城;现今撤收临安,虽夜袭小胜,但临安丢失,大将军韩威战死,是臣未能完成陛下的重托呀,请陛下赐死。”

    越王上前一步,拉着皇甫念丰的手说:“元帅这是说的哪里话?齐军势大,元帅不畏强敌,浴血奋战,是我越国的忠臣,我怎么舍得怪罪于你。来来来,快随我进城。”

    越王携着皇甫念丰,群臣也一一与皇甫念丰见礼,众人一起回到行宫。

    到了行宫,皇甫念丰和越王禀报了前方的战事。这些和越王所了解的基本一致,越王也就不再细细追问。待到皇甫念丰说完这些,略一沉吟,说道:

    “陛下,微臣虽是败军之将,不敢再求陛下宽恕。但臣有一事,还需和陛下陈述!”

    越王知道,皇甫念丰定是有什么军机大事禀奏,就点点头,吩咐散朝,群臣都退下。皇甫念丰见朝堂上只有越王和自己了,才将怀中的书信取出,递交给越王。

    越王看了,不由得大惊失色。惊声问道:“这是哪里来的?”

    皇甫念丰就将夜袭齐军帅帐,如何捉的那中年人,从他身上查获的书信,细细的和越王说了。

    越王听了更是心惊胆颤,脸色大变。盯着皇甫念丰问道:“元帅可对别人说起过此事?”

    皇甫念丰急忙回道:“陛下,此时干系重大,微臣不敢决断,为着越国安慰,我星夜赶回陛下身边,向陛下禀奏。陛下若是不信,可传我军中的将军上殿,他们也是见证。”

第101章 越王钦赐婚() 
第一百章越王钦赐婚

    越王听着皇甫念丰的禀奏,思索良久,自语道:

    “难怪齐军当初只围临安与佑安,却不急于进攻杭城。霍君山却急急让我移架到这里,难道他当初就和齐军有了勾结?”

    皇甫念丰见越王还似不信,就赶紧说道:“当初陛下去他府中,他推说有病,却力主谈和。等我在宁城败了,却自请掌兵,以此夺了我的军权,也把陛下逼走杭城。这定是他的阴谋。”

    越王又看和皇甫念丰问:“你说那李国公也和霍君山勾结。但只凭一个小小的物件,不足为凭吧?!”

    皇甫念丰听越王已被自己说的起了疑心,直呼霍王爷名讳霍君山,知道越王已有八九分相信自己的话了。于是就说道:

    “陛下待臣等恩重如山,自然也是信得过臣等。我受皇恩,心里是只想着尽忠。但也难免有人见国难当头,就起了异心。”

    皇甫念丰边说边看着越王的脸色,见越王并无表示,就继续说道:“陛下你想,这战事起因皆是由齐商引起。那齐商最初结识的,不就是李国公的女儿和霍远吗?”

    越王听了也突然点头道:“不错,难怪我让李国公去处置齐商之时,他多有搪塞。原来那时他们就已经勾结了。”

    皇甫念丰见越王已然对霍王爷和李国公起了疑心,心里想着还需让越王认定了此事,将霍王爷及李国公彻底扳倒,自己才能翻身。于是继续说道:

    “陛下,微臣还有一句话,请陛下听臣说完。素日里,霍王爷就和李国公相互勾连,朝中多有他们培植的亲信。现今霍氏父子已经将微臣逼得手无寸兵,他们父子却执掌了我越国的三军。这本是陛下对他们霍家的宠信,他们却要心生异端,还请陛下早做决断呀!”

    越王心里已经是疑心暗生,就看着皇甫念丰问道:“那霍君山已经贵为我越国的王爷,与寡人同受越国百姓的敬仰,他还有什么不足,要和齐人勾结?李国公也是随我立国的老臣,又因何要背板与我?”

    皇甫念丰叹了口气,说道:“人心不足,何况总有那些卖主求荣的乱臣贼子。他们见齐国与吴国势大,就生了惧怕之心,坐出这等忤逆的事情,实在是叫人不齿。”

    越王问道:“那李国公与霍君山勾结,仅凭这么一个小东西,说不过去呀。”

    皇甫念丰想了想,献计道:“陛下可单独召见李国公,将书信给他看。只问他若是霍氏父子勾结齐军,背叛我越国,该如何惩处?他若是与霍家无染,见了自然是震惊不已,与臣一般,想着怎么除去这等乱臣叛贼。他若是为霍家开脱,那就可见他的用心了!”

    越王听了,也轻轻点头,觉得皇甫念丰此计可行。于是越王传旨,召李国公单独觐见。

    李渠刚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换下朝服,就收到宫中侍卫带来的口谕,让他即刻进宫。李渠心里就是一惊,不知道越王因何又召见自己,但还是赶紧又起身,匆忙往越王宫中赶去。

    越王见了李国公,面色冷淡,将那封书信交侍卫递给李国公,让他看了。

    李渠看了也是大惊失色,急忙抬头望着越王。越王就冷冷的问:

    “李国公,你是怎么看呀?”

    李渠赶紧稳下心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