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王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忧王传-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诺到了莹儿近前,献宝似的把棉布包打开,一股栗子的甜香就传出来。

    莹儿也一下子高兴起来,伸手取了一颗,却还有些烫,赶紧又扔了回去,把手指捏到了耳朵上。

    明媚也跑了过来,喘着气,笑着,然后从自己袖子里拿出几颗,嘴里却嘟囔起来:“都怪你,我明明兜了许多,这一路都给掉了,只剩这几颗。”

    明惠接过来,剥了一颗就递给莹儿。莹儿笑嘻嘻的接过,放到口里,点着头说:“恩,很甜的,我们拿回去给师太她们一起吃吧!”

    一群人,叽叽喳喳就往山上走去。

    齐祀在府里转了转,见府中也已经都准备的好了,便和管家说了声,又回到平王府。平王妃早就吩咐下面做好酒菜,一家人围在火盆边。齐祀取了烫好的酒,陪着平王慢慢饮酒。

    平王妃看着桌上的菜肴,就又想起莹儿,少不了一顿念叨。齐祀还要陪着笑,劝母亲不要挂牵莹儿,那边有明惠她们照顾,莹儿不会受到委屈的。

    一家三口人就这么说着话儿,喝着酒,吃着菜,不觉也到了深夜,菜也温了两次。

    平王喝了几杯酒便不再喝了,只看着齐祀自己一杯一杯的喝着。

    平王妃想要劝阻,平王笑笑,示意平王妃不必去管。

    齐祀直喝到沉醉,被扶到床上,酣然的睡去。

    一个人心里挂牵着远方的爱人,唯有借着酒醉才能把那份挂牵淡忘;一个人整日征杀,也只有在自己的父母身边才能让自己放松。

    齐祀也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酒,又睡了多久,只知道第二天醒来,已经是日暮西山。

    远在潭清庵的莹儿却是一夜未睡,斜枕在床上,和明惠说了一晚的悄悄话,明惠自然知道莹儿这数月来心中对齐祀的思恋,这么久了,莹儿只是靠着不断的修行来分散内心对齐祀的想念。如果不让她倾诉出来,这个一直被宠惯的女子,恐怕再也不能待在这庵堂,她就要生出翅膀飞回自己的爱人身边了。

第278章 无忧回军中() 
第二百七十六章无忧回军中

    华夏大地在一片战乱、动荡中又迎来了一个春节。

    各国的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暂时忘却了所有的烦恼,家家户户都在期盼着团圆和安宁。其实无论是普通的农家、高贵的王侯,他们期盼的幸福应该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和自己的亲人、爱人在一起快乐的生活。

    权势能够被抓在手里,但是谁又能永远抓住;抓住了是否就是拥有了呢?!

    中华大地自盘古开辟以来,历经了多少朝代,出现了多少帝王,从禅让的尧舜,到世袭的****。从强盛到衰败,从万民拥戴到群起而攻。真正的权柄最终还是回到了民众的手里,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些逆天而行,依靠强权、杀戮去霸占或得到的东西,终究会落花流水而去。

    或者有人会说,某朝、某代执掌了几十年、几百年的皇权。但皇权更迭,留下的只是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浪花,翻腾而起,又消失而去。

    历史虽然是由史官所书,但历史不是刻在石碑上就能定格,历史在民心;笔撰、石刻的历史,有时比不过百姓口口相传的演义。

    历史的长河终归是奔涌向前,不会因为什么阻隔而停滞不前,除非天地变化,江河枯竭。当宇宙万物消亡的时候,那所有一切也归于寂静。

    寻常百姓是不会计较这些的,无论是开化的文人、贤能,还是蒙昧的渔樵、耕夫,当一年的辛劳结束,总算迎来片刻的安宁之时,人们都只是要尽情的享受这短暂的幸福。

    齐祀在鲁城内,陪着平王与各家王公大臣迎来送往,。应酬接待。一直忙碌着过了春节。

    齐祀每每嗅着空气中弥漫开的爆竹硝烟气息,心里就会有种莫名的兴奋,双手禁不住就会紧紧的攥起来,想要去杀伐,想要去宣泄。齐祀被这种情绪激荡着,感觉再也无法在鲁城这样待下去。他要去军营,要和那些热血的士兵一起,要听着连天的号角。

    平王妃也察觉到齐祀的情绪变化,此时的齐祀身上,随时都在散发出一股叫人感到恐惧的杀气,虽然齐祀在努力的压制自己,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能压制多久。平王妃与平王爷也只有叹息。

    等到齐祀提出要辞别父母,重新回到前敌军营的时候,平王妃只是拉着齐祀的手,轻轻的说:

    “祀儿,我知道你是身不由己,你一个人去外面,一定好好照顾自己。如果实在是思念莹儿,就接她回来吧。我们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好,哪怕再回去我们的老家,我们一家人吃着粗茶淡饭也是好的。”

    齐祀看到母亲忧心,就笑起来,劝慰平王妃道:“母亲,我也是成家的人了,您不必挂牵我。只是我这次离开,可能要等秦国战事结束才能回来,您要好好照顾自己。等我擒了秦王父子,就凯旋归来,您等着为我庆贺吧!”

    平王妃慈祥的看着齐祀,伸手拽拽齐祀的衣襟,轻叹一口气,说着:“生在这王侯之家,也不知是你的福气,还是你的苦难啊!”

    齐祀笑着对平王妃说道:“母亲,我不在意生在什么家中,但是有您这位母亲,却绝对是我的福气!”

    听齐祀这么一说,平王妃就笑起来,拍着齐祀的肩,笑呵呵的说道:“这话说的我爱听。祀儿呀,你只管放手去做你想做的事,记得母亲我永远都是和你在一起的!”

    平王妃素日总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在齐国的王公大臣的家眷中,是最出名的贤惠,与世无争。但是此时平王妃的一句话,却是威势尽显。

    齐祀也知道母亲年轻的时候,是位了不起的侠女,跟随父亲南征北战,保护父亲的安危,多少次在危难时,救着平王杀出重围。

    但自从齐祀长大,这平王妃就变成了一位慈善的王妃,相夫教子,对莹儿尤其是宠惯。每日里侍弄花草,很少去和其他的诰命夫人攀比什么。又最喜欢施舍,无论家人院仆,还是市井乡邻,都知道这平王妃是一位善心的王妃。

    此时,看着母亲扬眉冷色,双目闪出凌厉的光芒。齐祀知道自己的母亲,也绝不是看上去那么好说话的人。

    齐祀离开齐国都城鲁城,就往临城而去,此时诸葛青云正在临城等着。两人见了,也省去那些客套,直接就站在地图前。齐祀将自己这一路来所经过的地方,仔细的和诸葛青云说了,诸葛青云也将焦城以及临城、荷城的事务和齐祀回报了。

    诸葛青云看着地图,对齐祀说道:“王爷,此时我们齐国已经尽得越国,进占了蜀国。征伐秦国之战也已开始,依我看来,只在春夏之间,王爷与子龙就能将咸阳拿下。秦国归于王爷名下,也只在早晚间。”

    齐祀听着,一面思索着,一面轻轻点着头。

    诸葛青云继续说道:“秦国一旦被王爷统治,我们齐国当前的敌国也就只有陈国和燕国。到那时陈、燕势必联合。”

    齐祀看了诸葛青云一眼,问道:“那依着你的意思,是先不要夺占秦国,借着年前陈国与燕国的交兵,使陈国与燕国先相互冲突起来,待他们的国力消耗,我们再夺取秦国,而后谋取陈国或是燕国?”

    诸葛青云点点头,说道:“王爷所言甚是,末将是有此意,想着和王爷说起,倒是王爷已经想到了!”

    齐祀轻笑一声,对诸葛青云说道:“我这些日子就在想着,我们齐国要统一各国,重新使华夏统一,最后要面对的最大敌国还要是陈国。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掌控南方诸国。或是夺取,或是结盟,但是终归不够稳妥,越国、蜀国随时还会有变故;楚国、吴国、大理也只是结盟,而非是我齐国的疆土。若是我们逐步的扫除秦、陈、燕后,吴国、楚国、大理又难免有异心。到时还是少不了要杀伐。”

    诸葛青云就点着头说:“所以,王爷,我们对于秦国的夺占,宜缓不宜急。先借着秦国被攻的时机,使吴国、楚国、大理的军队与秦国拼杀。我们将齐军调往陈国边境,然后联合燕国讨伐陈国。”

第279章 汉中冬练兵() 
第二百七十七章汉中冬练兵

    齐祀听着诸葛青云的话,沉吟片刻,说道:“吴国、楚国、大理劳师攻伐,军兵、粮饷财力损耗极大,到时虽能夺取秦国,这三国的国力也就消耗的差不多了。对于三国而言是场苦难的差事,但是对于我们齐国统一各国却是有裨益的。”

    诸葛青云知道齐祀所指,也忍不住叹息一声,而后说道:“天下分合,朝代变更,苦的都是百姓。但只有尽快结束这各国分立的局面,华夏一统,才能真正让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以几年的杀伐,换得几十年的安定,也是值得的。”

    齐祀点着头,缓缓说道:“利弊两相衡,择其利大者而从,也唯有如此了!”

    随后,齐祀与诸葛青云又仔细的谋划了一番。诸葛青云也将临城、荷城、焦城的军力说了一遍,齐祀又将汉中、安城的军力分析了一遍。现在归于齐祀帐前的齐军、楚军、越军、大理军,共计有三十多万。若是再调集信城的平王麾下,军力足有四十万之众,要想一气夺取秦国,实在不是难事。

    诸葛青云的计策就是:将齐军调集到安城、焦城一线,向陈国施压;同时,联合燕国,由燕国和项国对平关进行攻击。再以秦国战事趋紧,调集吴国的兵力前来,使吴国、楚国、大理等国派来秦国的军队,都达到五万之众。越国和蜀国在太子齐祎与齐禄王子的治下,尽快稳定局势。这样各国交兵到夏末秋初,秦军被吴国、楚国与大理军队就消耗的差不多了。陈国和燕国、项国也拼杀的就疲惫了。齐军再趁势夺下秦国。到时燕国也陈国结怨,就再难结盟。夺取陈国也就是时候了!

    齐祀听诸葛青云说完,却摇摇头,对诸葛青云说道:“外敌不足惧,我倒是担心祸起萧墙。秦国一旦夺下。吴国、楚国、大理、乃至项国,这些地方,就有可能要分得一杯羹。蜀国作战,大理还占着蜀国些城池,而楚国是为着齐禄占蜀。吴国没有出动多少人马。而秦国一旦占领,楚国和吴国是一定会要些好处的。”

    诸葛青云听着,略一沉吟,对齐祀说道:“王爷,您是担心,秦国战事一旦了结,各国要分享秦国之利?”

    齐祀点点头,说道:“是呀,这几年我们齐国征战,自楚国占领了不少疆土,又收了不少的纳贡。楚国势必会想着讨回被占之地。吴国公主成为了越王妃,应该不会从越国讨取利益,那么就该在秦国找好处了!”

    诸葛青云听齐祀说完,看着面前的地图也是陷入沉思,他自然知道,齐祀此时说这些,并非是担心各国讨要一些粮饷物资,而是担心各国离心,不再合力攻取陈国和燕国。因为他们也会担心,待陈国、燕国最终被消灭,齐国就该对他们进行吞并了。

    如何处理好这层,才是需要提前想到的。齐国要想统一天下,最终还是要将各国吞并,无论是此时敌对的秦国、陈国、燕国;还是与齐国结盟的吴国、楚国、大理;这对于这些国家的君王、权贵而言,自然是无法接受的,让他们从一国的权势巅峰跌落,他们宁可拼尽全力也会要抓住已经握着的权柄。那些贵族也一定不肯舍弃已经拥有的荣华富贵。他们一旦形成一股合力,那么齐国的统一之路又会多出更多的坎坷。

    齐祀与诸葛青云在临城待了数日,而后两人就一起转道安城,去了汉中。

    在汉中,子龙与段王子一面操训齐军与大理军,又将俘获的秦军进行整训,同时还在秦地招募了万余名新军。此时在汉中,子龙麾下的军马足有九万多人;加上段王子的近四万大理军,可谓是兵强马壮。

    在汉中城,军兵轮流出城操训,或是围猎,或是对阵,军兵间每每都会肉搏,场面极为热烈。子龙又专门挑选了那些箭术高超的组成神射营,挑选勇猛的军士组成刀锋营,配合重甲骑兵,攻守兼备,已成阵势,其战力较之平常军队,不知要高出多少。

    齐祀也看了子龙的操演,大加赞许。

    大理军也操演了一番,大理军本是胜在轻捷,但时值隆冬,大理军兵畏寒,皆衣着厚实的棉衣,战马也不甚灵便,看上去倒是在游戏一般,惹得众人轻笑不已。

    段王子觉得无趣,待要发作,呵斥军兵,被齐祀止住了。齐祀对他说道:“王子殿下,不必发作,此时天寒地冻,大理军兵又不适应秦地的天气,人马自然就不及往时。待到来春,相信大理军兵依旧是战场上的勇士!”

    得了齐祀的如此赞誉,段王子和身边的诸将脸色也就舒展开。

    齐祀和众将欢聚了两日,又去军营与军兵一起吃了一次聚餐,军兵对于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王爷,也是多有崇敬。如今看到他就与自己一起,大口吃菜,大口喝酒,谈笑风生,全无王爷的架子,都纷纷上前敬酒。

    待军兵回营,更是将自己与无忧王共餐的幸事,在军营中向军兵们炫耀起来。惹得周围的军兵都是向往起来。

    这一天,齐祀单独喊了子龙,就去了城外。

    在城外的一处树林里,齐祀示意吕征和几名护卫远远的戒备着,自己和子龙下了马,缓缓的走进林中。

    齐祀看着子龙,笑着说道:“子龙,你随我下山,也有三年了。如今你可是天下闻名的大将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都称你是三国常胜将军赵子龙再世!”

    子龙呵呵一笑,对齐祀说道:“王爷,快别取笑了。”

    齐祀就转身站住,望着子龙,问道:“子龙,你有常胜将军的名号,会不会也打败仗呢?”

    子龙听了,面色一肃,手按佩剑,朗声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子龙也不敢妄谈常胜不败。但是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庙算多,而得胜多;我既为将,自当尽心竭力,奋勇杀敌!”

    齐祀点点头,然后回身望向四野茫茫的雪原,沉思了片刻,说道:“我知道,此时你定会珍视自己的威名。但是我告诉你,接下来的战事中,我只许你败,不许你胜,你能做到吗?!”

第280章 一醉解相思() 
第二百七十八章一醉解相思

    子龙听了齐祀所言,就是一愣,他疑惑的看着齐祀,试探着问道:“王爷,您这是何意,莫非您是要引诱秦军,而后聚歼他们?”

    齐祀就呵呵一笑,拍拍子龙的肩,对他说道:“子龙,你是我的左膀右臂,我自项城一战至今,每每与敌交兵,皆有你值得仰仗。你我虽是有权位上的分别,但我一直拿你当自己的兄弟!”

    子龙听了,肃容站住,冲齐祀一抱拳,说道:“王爷的知遇之恩,子龙没齿不忘!”

    齐祀轻轻的挥挥手,继续说道:“子龙,我知道你们为将的珍视自己的名号。你既得了这常胜将军的名号,自然是一定要竭力保全的,我也会助你成就常胜的称号。只是胜负有大胜、有小胜;有小负,有完败。我是要你集小负,而成就大胜!”

    子龙听着已渐渐明白,就朗声的说道:“王爷,您有军令就直接和我说吧!”

    齐祀就笑着点点头,伸手拍拍子龙的肩,说道:“人人都知道你是常胜将军,这虚名累人。我却要借你这名号,骄秦军,而拖吴、楚、大理之军。”

    说着,齐祀就伸手向子龙要了他的佩剑,在地上划了几下,而后指点着,对子龙说出了自己的意图。子龙听着连连点头,待齐祀说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