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寻人启事,仔仔细细地端详了一番,然后说:“这个人我好象在八一公园见到过他。”老汉面带笑容问:“是吗?那是在什么时间?”孩子说:“就是前几天的事情,八一公园的那几个弟兄不叫他在那里呆,把他撵走了。”老汉惋惜的说:“看样子他现在不会在八一公园拉,那么他能够在那里呢?”孩子想了想说:“这城市好多地方我都到过,我和你一同去找吧。”
郑维老汉在孩子的引导下,怀着殷切的希望,走在河滩上。他问孩子:“你说他能到这里来吗?”孩子说:“这里是他们经常来的地方,你看这里有水,他们在这里喝水容易,另外在这里还可以拣到一些吃的。”老汉点点头,台起右手遮在眼睛上方,尽量向远处张望。过了一会他将手放下来,自言自语的说:“现在这里没有我的郑兵。”
老汉和孩子沿着大堤向东走,在大堤的下边有些垃圾堆,在那里有人拣东西吃,老人走到那人跟前,仔细地看看他,这人大约四十多岁,脸和手都很黑,衣服也很破烂,也很埋汰,手里拿着半个面包,两眼直直的看着老汉。郑维老人拿出两元钱递到那人的手里并说:“你用这钱买点东西吃吧。”
孩子对老人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他想这老人的心眼真好,他不光是对我好,对别人也好。他们又走到了一个比较大的涵洞,这个涵洞,是已经废止了的涵洞。孩子说:“这里是那些无家的人的好住所,特别是刮风下雨的时候,有些人就在这里避风避雨。还有些人有病了,走累了,呆在这里比较安全。”他们又到了一些地方去寻找,都没有找到。
当他们走到小亭子跟前时,郑老汉说:“咱们在这里休息一会,我想你也一定很累吧?”孩子没有说话悄悄地坐在老人的身旁,思索着还要到那里去寻找郑兵。在他们的对面也坐着两位老太婆,其中一位热心肠的婆婆,看到这孩子面黄肌瘦,没精打采的样子,关心的问:“这孩子有病吗?你们是来城里看病的吗?”孩子听到有人说他有病,不耐烦的说:“我没有病,我们是来找人的。”老太太不好意思的问:“你们找谁呀?我能不能帮什么忙?”孩子听说她要帮助,同时也觉得自己方才对老人的态度不够好,对老人不够尊重,因此,他就主动的献殷勤,拿着寻人启事送到老太太面前说:“老奶奶,您见过这个人吗?”两位老婆婆都将目光集中在寻人启事上面的照片上,她们左端详,右端详的看了一阵子之后,说:“是有这么个人在这一带拣东西吃,我还给他一个馒头和一块咸菜呢。”另一位婆婆说:“我家媳妇昨天从东郭回来说,这个人已经到东郭了。”那个婆婆说:“可不是,这几天我也没有看见他,我看还得找你家媳妇问个准吧。”另一婆婆说:“那好,就叫他爷俩先到你家去,我找媳妇问问。”
老婆婆家有四口人,还有儿子、媳妇和孙子,只有两间平房,老太太和孙子住一个房间,儿子和他夫人住一个房间,老婆婆很热情的给郑维他们端来饭菜,郑维很感激的说:“谢谢。”之后,就和孩子一起吃饭。这时那位老婆婆领着媳妇来了。媳妇首先看看照片,然后说:“我在东郭见到的人比这个人还瘦,从那人的鼻子和眼睛看,是照片上这个人。”老汉关心的问:“你是在什么地方看着那个人的?他身上有伤没有?”媳妇说:“我是在小学门口看见他的,他是在那里拣------啊,我没有见到他身上哪里有伤,我看那人长的还好。媳妇怕老人难堪才没有说出那人是拣学生的剩饭吃。老人也觉察到媳妇有些话不好说出口。因此,对于那个人的情况就不想再打听了,于是便问:“东郭离这里有多远?”媳妇说:“三十五里。老太太摸着孩子的头说:“你要多吃点,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看看你有多瘦啊。关于你爸爸呀,就由你爷爷自己去找吧。”她转过脸对着老汉说:“我说老哥,那就别让孩子和你出来找人哩,你已经白瞎一个儿子了,别再把孙子也搭上,这孩子正是上学读书的时候,怎么不让他好好学习,让他在外边跑,这不是误了孩子的前程吗?我看你是老糊涂啦,要我看,就是找不到儿子,也不能耽误孙子的学习。”孩子站起来想说话,老汉拦阻不叫他说。
老汉拿出十元钱放在桌子上,说:“谢谢,您说的对,孩子就得好好学习,我们回去了。”
老婆婆看到郑维老汉放桌子上十元钱,很不是心思,她想这个老头子,太看不起人了,把我们看成什么人了,难道我就不值一顿饭钱,你这个老头子拿出十元钱,这不是白痴我吗,看不起我吗,我老婆子长这么大,怎么让你们来憨痴我呢,于是老婆婆拿那十元钱对孩子说:“孩子啊,你爷爷在清点钱到时候,掉在桌子上十元钱,你给那个老糊涂拿着,相许这十元钱能给你买一个本本算算术题呢。”
朱保看看郑维爷爷,他懂得这钱是爷爷留下来做饭钱的,在没有得到爷爷的同意是不能接的,他看出那位老太婆,面对十元钱是不满意的,可是他不知道老太婆不满意的真正原因。他想是不是她嫌少啊,朱保想这个老太婆太黑心了,吃你一顿饭给你十元钱还嫌少,于是朱保对老太婆说:“老奶奶,我们吃了您的饭,很感谢你们,这位老人外出找他的儿子时间很长了,一路上救济一些像我这样的苦难的人们,我想他兜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老奶奶,我看您老心慈母乃,是个大善人,今天你修好积德,别嫌十元钱少了,老奶奶你记住我叫朱保,我长大了挣得钱一定,加倍还您。”
老太太听了朱保的一番莫名其妙的话,心里糊涂了,面前的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难道他们不是一家的,那孩子不是老头子的孙子。老太太想要咋一咋这个孩子,就故意的说:“哎,我说朱保啊,虽然说你没有念书,也不能任嘛不懂,怎么有爷爷不叫爷爷,有爸爸不叫爸爸,还说什么老爷爷,他儿子的。这都是什么话呀。”郑维认真的说:“别怪孩子,他不是我孙子,我们只是同路而已。”
老太太不好意思的说:“原来如此,真对不起。”
郑维带领孩子来到新华书店,他们在摆着学生课本的台桌上看了一会,孩子拿起五年级课本看。老汉说:“你可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你们老师现在讲到第几课了?”孩子抬头看看老人说:“不知道。”老汉给他买一套五年级课本,书包以及笔、练习本。然后,一同回到旅馆。
郑维老汉自己到经理办公室,问:“我托您办的事情办的怎样?”那人说:“很抱歉,我给宝山友谊学校打电话,他们答复:查无此人。”
五十芦棚内干儿哭娘 饭馆里经理帮忙
天刚亮,郑维老汉带着孩子,就赶到了东郭。他们从西街开始,沿着大街向东寻找,对路上行人都仔细的观察,恐怕漏掉所要寻找的目标,特别是对于躺睡在路旁的人,都要走到跟前看一看,确认不是郑兵,然后再离开。
他们走到郊区的东头,看见水塘旁边有一个低矮芦棚,里边有一个十七、八岁青年男子,个头不高,身体瘦小,一只脚穿鞋,一只脚光着,没有穿袜子也没有穿鞋,蓬头垢面,衣服褴褛。他在那里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翻身打滚的哭娘。
郑维他们因为不知道那人为什么哭的那样厉害,那样伤心,没敢走进芦棚里面去劝阻,只是在那里站了一会就离开了。可是,这孩子的心情确特别沉重,妈妈的声音在他耳边回响,妈妈的形象在他脑海里再现,他的眼睛湿润了,眼泪流到嘴里,他哭了,这孩子真的是哭了。
中午,他们走进靠近桥头的一家饭店,郑维老汉选择在靠近窗户能够看见桥上来往行人地方坐下,那孩子是坐在老人的侧面,因为脸上有泪痕,怕老人看见伤心,他伸手拿出语文课本,爬在桌子上看,老人看见孩子难过的样子,自己心理很不是滋味,一时两眼也流出了眼泪。
饭店经理看到这一老一少都默默的流泪,心想必是遇到了难处,他端着一壶茶水两个杯子来到他们桌前,说:“老人家从那里来呀?请喝水。”老人擦去眼泪,台起头来看看,这位像是饭店负责人,和暖可亲,态度诚恳。他拿起杯子喝口水,然后说:“我们是从东面芦棚那里来,这孩子看见那个人哭娘,很难过,因此,他也流眼泪了。”经理说:“提起那个人哪,真可怜,他在十来岁时来到我们这里,举目无亲,沿街乞讨,到了晚上,他害怕就趴在那个疯女人身边睡觉,而那个疯子对他就像对自己儿子一样,关心他,爱护他,有一口饭也给他吃,到冬天给他找棉衣服,到夏天给他找单衣服,虽然那些衣服是旧的,是破的,甚至是很脏。但是,还能够遮体避寒。他们相依为命的活着。培养了深厚的母子感情。就这样人们都说疯子是他干妈。前天那个疯女人死了,他没有妈妈了,因此他才伤心的哭起来了。看起来你们爷俩是善良的人,心软哪,经受不了那样的伤心事。”老人家点点头,说:“是的,触景生情,触景生情啊!”孩子台起头来声音沙哑的说:“我想妈妈。”经理说:“这好办,让你爷爷带回家去,见妈妈就是了,这有何难。
老汉说:“难呐,难就难在到那里去找啊?”经理关切的问:“难道她不在了吗?”孩子摇摇头说:“不知道。”经理看着老人说:“孩子不知道,你老人家一定会知道的。”老人说:“我还真不知道。”经理奇怪的问:“那究竟是怎么回事情?难道-----。”孩子说:“是的,我们不是一家人,老爷爷连我家在那里都不知道,怎么会知道我家里的事情呢。我妈妈与我爸爸离婚啦,听说妈妈在这市里做买卖,我是来这里找妈妈的。没有找到妈妈,没有钱不能住店,不能买吃的。后来,因为拣东西吃,被人家打伤了,是老爷爷给我治好了,老爷爷不嫌弃我,处处关心我,让我和他一块住旅馆,给我买新衣服穿,买好吃的,还给我买了书包课本和笔。今天我见到那个人哭他妈妈,我想我连他都不如啊,想见妈妈一面都见不到。说到这里这孩子又哭起来了。经理问:“你妈妈姓啥?叫什么名字?”孩子说:“我妈妈的名字叫常爱真。”经理安慰他说:“你别哭了,只要你妈妈还在这个市里,我就想办法帮你找。”
经理觉得老人还有话要说便问道:“老人家你是到那里去呀?这孩子能不能上学?”老汉说:“我是出来寻找人的,现在他跟着我这样的东走西转的,没有学校可上啊。”经理很有信心的说:“这里的小学校长我认识,我和他说一说,让这孩子插班学习。”老汉说:“好是好啊,就看我们这孩子能不能-----”说到这里老人家笑眯眯的看着孩子。
孩子说:“我想学习,耽误了这么长的时间,即便是能上学,也难跟上班里的进度。”经理说:“这好办,老师给你补课就能跟上了。”
经理对老人家找人的事情也很热心,他说:“老人家您找谁呀?”老汉说:“我是找儿子,他的精神不好,昨天我听说有人在这里看着他啦,所以我们就到这里来找他。”老人说完取出一张寻人启事让经理看。
经理手里拿着寻人启事说:“你们先吃饭,我到里边办些事情。”一会工夫小姐端来四个菜,一壶酒,两盘饺子。小姐说:“请用饭,还需要什么请讲。”老汉说:“好了,没什么啦,谢谢。”
老汉说:“小姐,买单。”小姐说:“已经结账了,请你不要费心了。”老汉拿出三十元钱放在桌子上说:“小姐,谢谢,谢谢经理。”说完起身向外走。小姐说:“老人家,请等,经理还有话要说。”
饭店经理回到办公室给工作人员交代三件事情:首先一件,是将老汉他们两人送到东街十字路口那两间门房去,还要安排好吃住等事项,要千方百计的解决他们的困难;再一件事情,是大家要留心帮助老人家寻找儿子,老人家的儿子叫郑兵,他有精神病,个头大约一米八,这里有一分寻人启事,你们要仔细的看一看,不要错过机会,大家都要热情的帮助老人家寻找他的儿子;还有一件,是打听常爱真女士的下落,她是那个孩子的妈妈。
经理亲自到学校找到王校长,将孩子的情况和他说了以后,校长当即叫来五年一班班主任,征求她的意见,问她能不能接受这个孩子临时插班学习,班主任说:“可以,这孩子来到我们这里,不能叫他再失去学习的机会,只要他在一天,我们就要进到一天的责任。
这孩子的后娘叫朱红,下岗后不想再找工作,不上班了。呆在家里没事干,东家来西家去转着圈的打麻将,赢钱了,高兴了,买点猪头肉、猪尾巴等下酒菜回家和男人一块喝酒。输钱了,发疯了,回家和男人大吵大闹。朱红的男人叫朱力,下岗以后自己买了三轮车,每天蹬神牛,能挣十元、二十元维持家庭生活。儿子朱保离家出走以后,他整天愁眉苦脸,没有心思干活,如果不出车《不蹬神牛》,挣不来钱,老婆就要吵架,搞的鸡犬不宁。
朱力骑神牛路过学校门口,学校门卫老张头和他打招呼,对他说:“我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问我咱们学校有没有叫张才的孩子离家出走了,当时我说没有,后来我想起来你有个孩子出走了,这也许就是你的孩子啊,可能是把名字搞错了,你看有没有必要去那个旅馆看看。”朱力说:“谢谢,我一定去看看。但不知道是哪个旅馆?”张老头:“是西市东方旅馆。”
朱力回家准备一些路费,想自己去西市找儿子,朱红知道了,开始是反对朱力去西市,她认为找不到孩子,白花钱,就是找到了那孩子也不一定回来。朱力说:“那怕是有一线希望,我也一定要去,那么小的孩子一个人在外边怎么生活,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朱红想现在不让他去是不可能了,于是她说:“好吧,你去我也去。你不怕花钱,我也不怕浪费。”
一路上两个人争争吵吵的到了东方旅馆。他们找到旅馆的负责人说明来意,旅馆负责人告诉他,有个老汉带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在这里住两天,就离开了。朱力问:“那个孩子长的什么样子?他的身体可好?”那人说:“那孩子很瘦,各子不高,来的时候身上穿的衣服比较破旧,非常埋汰,后来穿上了新衣服,据说是那个老汉给他买的。那孩子蔫巴,不爱说话,在我们这里住了两天,除了和老汉说话以外,没有再和别人说话。”朱力又问:“你知道他们到那里去吗?”那人说:“听说是去东郭找人。”
朱力夫妻俩到东郭找儿子朱保,问了几个人都说不知道,没有看见。朱红埋怨朱力说:“我说不来吧,你非得来,白花钱不说,还得吃苦受累,跟着你我算倒霉透了。”朱力也憋了一肚子气,瓮声瓮气的说:“谁让你来!是你自己要来,没人请你来,你不愿意找,就回去。”朱红眼睛一瞪,说:“咋的!离开了家门,在外边就不是你啦?老娘饿了,找个地方吃饭。”
五十一饭店里小姐热情 喝凉水狠心朱红
朱力、朱红他们也选择在桥头那家饭店,坐的位置也是郑老汉和朱保坐的那两个位置,他们争吵的事情也是寻人。饭店服务员和吧台小姐轻声议论:“真奇怪,昨天一老一少坐在那个位置上哭哭啼啼的找人,今天是一男一女坐在那个位置上吵吵闹闹的找人。”
小姐说:“昨天咱们经理发扬了雷锋精神,成心实意帮助郑老汉解决问题。唉!你说那个郑老爷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