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千金小姐。
在那一天前,我从未见过她的家长,凡是有关她的事情,都是由一位姓徐的同志出面和我沟通。而众所周知,老师是无法接触到学生的家庭档案的。直觉告诉我,他的家庭或许曾经,或者正在遭遇一些问题。
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
在那个普普通通的小学四年级的开学家长会上,我第一次看到家长会签到名单里有一名叫“张蜀生”的家长。众所周知,委员长的姓氏也叫张蜀生。而学生那一栏,则是写着澹台洛妤的名字。
当时,或许是出于对委员长的尊崇,我点了这位澹台同学家长的名,让他代表家长们最先做一个讲话。
然而,当他站上讲台,终于拿下帽子的那一刻,我和在场所有人一样陷入了巨大的震惊和惊喜中。
或许没有人相信,也从没有人想象过,我所教过的学生,那些孩子的同学,坐在那些普普通通的家长人群中的这位澹台同学的家长,居然真的是共和国最高元首,我们的委员长,张蜀生同志。
我还记得,他就说了几句话,很简短,却换来了学生和家长疯狂的鼓掌。
他说,“作为一名家长,我不如你们有资格站在这里,因为我是一个不及格的家长。作为一名政治人物,我也没有资格站在这里,因为澹台在这里上学,却不为人知,这代表我不够坦白。现在,我决定改变一下,今天专门来到这里,坐在下面,听听家长们讲,听听老师们讲,听听同学们讲。
我之所以决定来这里,是有一个重要原因。有人问我,在建国的大发展时代,是拼钱多还是拼枪多,或者更甚至拼妈厉害,拼爸更厉害。今天,我的到来,也算是一个表态。作为一名领导人,作为一名家长,我家的澹台洛妤和大家的孩子一样,在相同的环境里学习,在相同的环境里成长,一起成长,一起竞争。新中国的未来,不应该靠拼钱拼枪,更不应该靠拼爹拼妈。
最后,感谢大家为澹台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也希望大家以后依旧把她当成一名同学,而不是元首的子女。”
……
张蜀生放下手中的一份报告,那是水利专家建议在长江中上游修建超大型水电站的计划,预计投入数十个亿的新人民币建立一个大型的集水利、发电等功能的水利枢纽工程。
“难道这就是提前版的三峡水电枢纽吗?”
对于长江水系的开发,尤其是在这个大发展时代,为了实现快速工业化和电力化,许多人的目光都会被引到发电和水利这两项巨大作用上,但张蜀生也知道,即便是在后世,这座修造难度并不算特别大的水电巨作却有非常多的争议。
但如今,不说后世那些可能会造成的问题,就是建立超大型水电枢纽的技术储备都还不够。
思索良久,张蜀生在翻看了几名科学委员会的科学家的否定签字后,也在科技委员会最高委员长一栏里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批注:可做前期考察和技术储备,其余暂缓。
“咚咚咚……”
“进来。”
“委员长,国防部蔡部长和总参蒋部长,陆军部吴部长来了。”茅云先报告道。
“嗯,让他进来,你去把孙老爷子为我亲手做的青茶泡上一壶来。”张蜀生收起手中的文件,说道。
不时,三人被茅云先领进了张蜀生的办公室。
“敬礼,委员长!”
“坐,都坐,尝尝老爷子亲手做的茶,这茶可还是孙老爷子的老家亲戚采来送他的贺寿礼,被我拿了些,哈哈。”
张蜀生一边示意工作人员倒茶,一边示意三人坐。
“委员长,缅甸的形势很不好。”
陆军部是国防部下属的几大部之一,吴铁军用这样的语气说话就说明事情确实已经严重到了必须让张蜀生作出决定的时候了。
张蜀生摆摆手示意道:“你说说情况,我只是看了些大概,具体的还要你们这些执行的人来讲。”
吴铁军合上了手上的报告,并没有把它交给张蜀生就了事,而是自己亲自汇报道,“按照委员长的指示,缅甸一直是我们陆军部的最重要目标之一。
从1935年开始,缅甸计划正式启动。为了更好地执行缅甸计划,我们选定了一名倾向于中国的缅甸人拓忠,他是缅甸反抗组织,缅甸人民军的最高领导人。在这五年里,我们为他们生产了大批的德国军械,以矿产和翡翠、黄金等为交换,我们提供了大约2000万人民币的军火。
由于我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而且与德国人不同,我们一直对缅甸的起义持表面上的中立态度,甚至英国人直到现在都认为是德国人勾结我们,借中国的地势条件在缅甸问题上下黑手,为德国人在亚洲拖住我们,消磨他们的力量。
通过我们提供的军火,拓忠武装起了5万多人的缅甸人民军。在对抗英国人的前期战斗中,他们确实取得了巨大的优势,甚至一度向仰光挺进。
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一点,缅甸人民军的部队作战水平太低下,士兵大多没有接受过训练,前期中小规模的战斗还好,能够得到精切地调动和优秀的指挥,然而后面战斗爆发越来越没有规律,战斗规模越大后,缅甸人暴露出来很多问题,甚至一度被英国人击溃。
而在我们最终将缅甸武装到五万人的规模时,英国人也从印度调集了七万多人的大军,准备强势镇压起义。
而现在,拓忠希望我们提供更多的军火,帮助他抵抗英国人。”
张蜀生听完,不由皱眉道,“这个问题很棘手啊。松坡,百里,你们的意见呢?”
难道,真的要出兵缅甸,才能解决问题吗?张蜀生不禁犹豫起来。
第233章 “志愿军”
蒋百里眉头紧蹙,目前缅甸上空笼罩的战云甚至一度比欧洲还浓密。表面看起来是一场英国人镇压殖民地起义的地区战争。
实际在众多国际政治家眼中,这是英国人的老牌对手德国人或者新崛起的中国在试图挑战英国人的全球殖民权。
前人把地球当成蛋糕一样分完了,后来人想吃,只有一个办法:抢!!
这这一点上,那些所谓的西方政治领袖们一致认为,应该讲新崛起的红色苏俄、德国和中国人加入戒备名单。
“按照我们的既定策略,在世界局势进一步糜烂前,应该尽量避免与英国人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从而保证我们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接下来的百年难遇的崛起机会中去。但是,缅甸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委员长也强调过多次,只有从缅甸获得出海口,我们在全球贸易上才将具有巨大的优势。”
蒋百里起身走到办公室墙上的巨大世界地图面前,指挥棒点在印度洋上的缅甸海岸线附近,点了点,“我们都是搞军事的,经济的问题就从海上运输距离的问题上来讲,在委员长的构想中,占据缅甸出海口将是盘活我国整个西部甚至是中部地区的重要办法。通过一条高效率的中缅铁路,我们通往欧洲的航线相比从江浙广,甚至山东一带出发,能缩短几千海里的距离。
马六甲作为世界性的重要航道,被英国人依仗新加波所控制,整个航道两岸全是西方势力,错综复杂,非常不利于关键时期的海上贸易开展。
从军事来讲,在印度洋拥有着重要的出海口,将使得中国海军能够在未来长驱直入深入印度洋,继而绕过马六甲,剑指欧洲。否则,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出海口,不提马六甲的错综复杂形势,也不提英法美等国可能在马六甲的各种布置,光是舰队从本土出发,就将面临欧洲人征战亚洲一样的问题,路途实在是太遥远了。
当然,除此之外,只要彻底控制缅甸,我们就能有效阻击英国人在远东的力量,从而为将来的东南亚大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蜀生听完,大致情况正如蒋百里说的这样,缅甸的重要性和与英国人贸然大战可能产生的危险,一样让人不得不慎重。
蔡锷想起之前特情部发往国防部的情报,不由提醒道,“英国人,尤其是英国本土,相当一部分政治人物和舆论报纸认为,缅甸的战事是德国人挑起的,只是假借了我们的手,依据地利,就近武装了缅甸人。对于我们,英国人是又恨又忌惮。恨我们在背后搞鬼,又怕我们彻底撕破脸皮,在亚洲提前上演一场老牌帝国和新兴国家的大战。”
“呵呵,我的蔡部长,如果换了是我们,一样会有英国人一样的担忧。日不落帝国的宝座坐久了,难免就会担心这样担心那样。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英国人家大业大,哪一块殖民地都是他们的心头肉,老牌帝国正在走向衰弱,如果不考虑战争,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从殖民地身上打主意。或是倾销他们的产品,或是搜刮资源和粮食,获得极其廉价的劳动力,从未而他们越来越衰弱的庞大帝国注入罪恶的血液。”
张蜀生非常能清楚英国人的想法,他们虽然从英西、英荷战争时期,甚至是鸦片战争以来就不断获得胜利,在一战中也依靠美国这个“外放同胞”的支持打赢了。但是,这个所谓文明世界的胜利者却总是有一种危机感,怕自己的殖民地被抢走,怕自己的世界霸权被抢走。
所以,他们拼命地在全球殖民,他们拼命地武装自己的海军,疯狂建造无畏级、超无畏级等战列舰,为的就是保持他们由海上霸权衍生出来的殖民地霸权。
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人和法国人一边恨德国人恨得牙痒痒,一边又不断地妥协、退步,绥靖政策更是不惜牺牲盟友来满足德国人的胃口。
他们看不到德国人的野心吗?不,他们看得到。
他们不知道德国强大起来后的严重后果吗?不,他们同样看得到。
只是,英国人、法国人的绥靖姑息心理、侥幸心理和自大心理,让他们走上了一条死亡道路。
张蜀生死死地盯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思索着目前的世界国际关系形势,忽然,他的脑海中猛地一闪,顿时笑道,“我的两位部长大人,看来我们都落入窠臼了。”
“呃?委员长的意思是?”
蔡锷和蒋百里眼前一亮,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
当然,他们都知道,如果德国人能一脚跨到亚洲来,那么让他们和英国人打一场是最好的办法,最次也可以学布尔战争一样,遥控战斗。但是目前不行,缅甸可是在英法势力的层层包围中。
张蜀生抚掌而笑,随即说道,“我也是刚刚想起了昨天内务部交给我一份报告。其实目前缅甸的形势非常简单,缅甸人想要独立,英国人自然是不肯的。而英国人没有一开始就贸然扩大战争规模,也是担心引起中英二次战争,同时他们也认为,缅甸事件背后是德国人在主使。
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英国人已经下定决心增援,将独立战争扼杀。而缅甸人民军整体又缺乏训练,缅甸土著的战斗力又实在是太低下,任那拓忠有万般解数,也难以将那些烂泥扶上墙。
所以,要解决缅甸问题,关键就在两件事情上。
第一,把德国人从潜在的幕后者,变成真正的幕后者。
第二,既然缅甸人不能打仗,我们人民军又不能轻易动弹,那么就找一支会打仗,至少能够对付英国人的军队去。”
“日本人!!!”
“日本人!!!”
蔡锷和蒋百里越听越惊喜,没想到一个复杂的问题,让委员长的灵机一动给找到了办法。坦白说,张蜀生一直以来都没有过多参加军事决策,只是大方向制定目标,而这一次,张蜀生却表现出了世界范围内最高领导人往往都有的一种技能:触类旁通。
他思考问题从不从单纯的军事或者政治出发,而是从解决问题的实用主义出发,加之灵机一动,这才找到了最好的办法。
张蜀生点点头,随即大步走到地图面前,指着中缅交界说道,“两天前的那份报告中,日本人在西南还遗留有最后一批6万多人的战俘。这一批战俘虽然不是日本人最精锐的七个甲等师团之一,但却是日本人的主力师团官兵。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远在西南,日本人肯定会先行将他们用朝鲜人换回去。”
张蜀生指的是通过中德日三方最终敲定的“中日战俘问题最终解决办法”中关于“日朝劳工协定”的部分。日本人用统治下的朝鲜人组成劳工团远赴中国,参加中国正如火如荼的大建设。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超过百万的朝鲜人在劳动。他们虽然身处中国,但却住在劳工营,随着工程的进度不停地迁徙,他们甚至连吃穿住行都没有自由。
中国政府拒绝管理劳工,协议规定这些劳工是由日本政府提供的“劳工交流组织”,由日本人派人管理,而中国的军队则只执行威慑和监督。
在日本方面劳工官员的苛刻管理下,这些朝鲜人在中国军队的“保护下”,安心地待在劳工营。
当然,中国政府还算比较仁慈,最起码,劳工们还是能拿到一分工钱,虽然相比起中国的工人低的无法想象,但却足够让殖民统治下的朝鲜人惊喜莫名。
根据最新的情况来看,一些在中国劳工营中待习惯了的朝鲜人,喜欢上了这种有饭吃,有钱花的生活,虽然做活比猪狗还累,但在朝鲜的时候,他们同样不如猪狗。毕竟,在这里管理他们的日本人没有枪,只有鞭子和警棍,更不敢随意打死他们,文明的中国人更是从不下手打他们,打他们的都是该死的劳工营的日方管理者,日本人。
朝鲜人渐渐发现,与其在朝鲜受日本人奴役,不如来中国做工,虽然苦累到了极致,但总比在国内强。而日本人也发现,中国那些庞大的基础建设因为存在很多危险性工程,需要很多劳工,那些抓来的朝鲜劳工在中国表现非常不错,不论是筑路基还是挖大坝,比在朝鲜为大日本帝国做事时,勤快了百倍千倍。
日本人也开始计划,或许可以和中国政府多商量一下,使用更多的朝鲜劳工来换取中国的支援。
张蜀生:“日本人现在每天都在接受德国人的援助,发展军事和工业实力,那么,吃饱了的他们,总要干点活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纳粹法西斯,不是光凭喊口号就能实现的,我们应该帮希特勒一个忙,让日本人更听话。
如果立即释放日本战俘,押解他们到中缅边境看管。另外立即联系德国人,让他们督促日本政府,将这六万滞留中国‘迟迟不肯离去’的战俘改编为缅甸军团,对外宣称这个靠近缅甸的战俘营受到了缅甸人的收买,自愿参加‘日本人民志愿军’。”
蔡锷和蒋百里小声讨论了一下,随即说道,“委员长,这个计划完全可行。总参最迟今天晚上就能拿出来计划,明天就能放到你的办公室。”
“好,放手去做吧。”
张蜀生挥挥手,示意二人可以离去了,转身望着整个东南亚版图,心中思绪万千。蔡锷和蒋百里二人毕竟不知道,后世的日本在东南亚将英法的远东联军打的像猪狗一样惨不忍睹,最后还要依靠国民…党组成远征军去参战,由此可见,缅甸人对付不了的英国人,如果换了日本人上,只要有日本政府的秘密严令,在武器装备比原本历史上至少不差的情况下,一定能够给英国人好好地吃一大壶。
倒不是说日本人的战斗力如何远超英军,关键是英法的远东军队实在是装备老旧,训练太差,指挥官也是被“发配”来亚洲的第N等非优秀军官。
而这一次,张蜀生决定让他们提前享受日本人的蹂躏,要知道六万多日军,加上缅甸人即将扩充到号称的10万人的规模,到时候联军可作战兵力最少也在10万人左右。那么,英国人的麻烦真的大了。
其实,他这样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日本比原本的历史更为彻底地融入“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