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经历过生死的人,怎么说话吞吞吐吐?”
“是!”宋振宗瞥了一眼郑安民,立即放低了声音:“末将把俺娘留的首饰当了,这事能否请世子和罗姑娘为末将保密,千万不要告诉小红。末将答应过她,娶她时要送她做聘礼。等到末将下月发了军饷,末将就能凑齐赎回银子!”
“你现在是千户五品武官,正团职待遇,俸禄加津贴,算起来比郑大人还多,怎么还是穷光蛋一个?难道本世子欠发你军饷不成!”
“不是,世子,听末将解释。前两天有个值卫的兄弟来找末将借钱,他老爹给人修房子,结果从房顶上摔下来,跌断了腿,急等着用钱……”
“好了!”朱平槿不耐烦地挥挥手,走到办公桌前写了一张纸条,“本世子特批三千两银子,作为……”
“多谢世子!末将哪里用的了这么多?”宋振宗搓搓手,顿时笑逐颜开。
“你想得美!”朱平槿狠狠瞪了那厮一眼,把纸条递给宋振宗。
“这是护商队、护庄队、土司兵以及入值之左护卫官兵的困难互助基金。以后他们家里有了难事,急需用钱,可以向基金申请困难救助。事情了结,再用军饷和赏钱慢慢偿还,利息免收。这笔钱你先代管几天,等舒先生回来,事情和银子都移交给他!”
“末将明白了!”宋振宗收了笑容,向朱平槿单膝跪地抱拳,“末将代弟兄们谢过世子大恩大德!”
“宋将军请起!”
朱平槿伸手把宋振宗扶起来。虽然矮了他半个头,可朱平槿像大哥一样谆谆教导他:
“现在你一个单身汉,穷点很正常。出门一顿好酒大肉,半月军饷就没了。结婚以后你就不穷了。有媳妇管着你,帮你存钱,省得你乱花。本世子和罗姑娘已经商议了,决定让小红出任新建的王府审计局副局长,代理局长,暂时享受副连级待遇。以后你们两人挣钱两人花,可比郑大人一人挣钱养活全家轻松多了!你娘的首饰,你赶快去赎回来,莫要当死了。差多少银子,你让曹三保给你补上。他那里还有本世子存的一点私房钱。小红是本世子的侍女,从小就养在王府里。她出嫁,就相当于本世子嫁妹子,这点银子就算嫁妆吧。当然喽,”朱平槿补充道,“如果罗姑娘再送她一份嫁妆,你就悄悄收着,千万不要大嘴巴!”
“末将多谢世子恩典!”宋振宗捏着纸条,笑得咧开了大嘴巴,一点没有夫纲即将不振的危机感。
第一百五十九章护卫痼疾(四)()
郑安民说的对,人心就是利。人心的争夺,本质上就是利益的争夺。领导的艺术,就体现在各方利益的平衡。
朱平槿虽不是皇帝,可也是位具有皇族血统的亲王世子。朱平槿的权利,本质上来源于皇权的延伸。现在他的地盘上,存在如此尖锐的阶级利益对立,阶级斗争一触即发。朱平槿能不能利用他高高在上的威权,将残酷血腥的阶级斗争变成讲究礼贤恭谦让的阶级调和?
内部不能乱,这是朱平槿的底线。天下大乱在即,无论如何,绝不能让自己内部乱起来。否则两个阶级杀来杀去,最后合演一出辫子戏。
阶级调和不是轰轰烈烈的革命,而是采用改革的方法稳步推进,最终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这考验着朱平槿的政治智慧。
利益平衡,落实在左护卫那里,就是一个官兵的待遇问题。官拿多了,兵拿少了,利益不平衡了,阶级矛盾就凸显了。既然绕不开这个该死的待遇,于是朱平槿和郑安民两人便趴在大办公桌上,将左护卫官兵的待遇情况做了一次认真梳理,同时将王府长史司官员以及未入流的小吏纳入了其中。
两人一梳理,立即发现了更多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有新老矛盾、文武矛盾等等。
……
如果把新近成立的护商队、护庄队和天全土司营称为新军,那么原来的左护卫就是旧军。因为新军中包含很多朝廷现任的武官,比如卫所军官和土司军官。为防止政治上的非议,所以新军的饷章制度,最大程度上与大明朝的品官俸禄体系进行了对接。但在对接的同时,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调整。当然这些修改和调整,必定掺杂了朱平槿个人的习惯。
按照朱平槿先前的设计,新军中共有军、师、旅、团、营、连、排共计七级十四等主官的军饷待遇,分别对应二至八品官员的俸禄。一品俸禄将来留给战功卓著的正国级、副国级,军校学员在校期间暂时享受九品俸禄。班组两级不是军官,士官和士兵另有军饷体系。护庄队的队员分三类,脱产的与护商队一样待遇,半脱产和不脱产的发放数额不等的补贴。
目前护商队最大的军事单位是团,正团级对应的是正五品。朝廷规定的正五品官员为月俸十六石。朱平槿规定的正团级也是十六石,赏钱和津贴等除外。朝廷给官员们折俸,朱平槿也给将领们折俸。朝廷折俸是花样繁多,越折越少。朱平槿折俸是简而又简,一石粮食便折一两五钱银子,十六石就是二十四两银子。总之,新军的待遇是尽量比着朝廷来,又明目张胆地比朝廷好得多。
具有新军官职和朝廷官职双重身份的人,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或是按朝廷的折俸法,或是朱平槿的折俸法。当然他们无一例外选择了朱平槿的银子,没有傻瓜想要朝廷发的大明宝钞。没有朝廷官职,单纯属于世子府体系的人,比如李崇文、孙洪等人,他们按照朱平槿的习惯,一律参照新军级别享受待遇,比如李崇文现在是正团级,孙洪是副团级。但是那些还没有进入世子府体系的王府官员,以及旧军武官,他们依旧按照朝廷的规矩拿俸禄。
如此一来,在蜀王府的官员中,就存在了薪饷制度的新旧双轨制。这种双轨制是在进行制度设计之初就必然产生的,朱平槿不可能也不打算一夜之间将双轨制合轨。
既然双轨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要长期存在,所以在过渡时期必须将双轨制带来的副作用尽量减小,避免新、旧矛盾激化。为此郑安民向朱平槿建议,先将王府中有品级的文官和宦官女官的待遇与新军军官统一起来,将长史司那些不入流的小吏与新军士官、士兵统一起来。但是他坚决反对王府小宦官小宫女拿新军士兵的待遇。郑安民的理由是,王府收买的一些小太监小宫女,只有四五岁,根本做不了什么事,相反还要拿饭养着,得养好多年才能使用。
两人一番讨论,基本按照郑安民的建议达成了共识。
“郑大人所想,便是长史司也不要朝廷的大明宝钞了?”朱平槿有点心情开玩笑了。
郑安民早就与朱平槿有了协议,拿世子府的待遇。他压住笑意,故意严肃回答:
“世子知道,臣那点俸禄,折了宝钞便所剩无几。臣一家有几石本色粮食充饥,倒是饿不死。只是下面那些的小官小吏,俸禄微薄,不贪点捞点便活不下去……”
郑安民诉说着长史司官吏的情形,朱平槿手指轻轻点着桌子,若有所思。
高薪养不出廉,低薪只能养出贪。大明朝低得出奇的官员俸禄,早就为官场的全员贪污做好了制度上的铺垫。三百年的时间,那么多的官员读书人,最后只出了一个拍着胸脯敢说自己从没贪污的海瑞!
郑安民说完,朱平槿也有了主意。
“郑大人所议,准了!长史司先做一个预算,一岁一月本世子要花多少银子,拿银子的人有多少,列出详细的清单。但有两点本世子要事前说清楚,一则只能选一头。选了王府的待遇,朝廷发下的俸禄就归王府所有;二则不要声张,免得省里的官员眼红了生事!”
“我们当然只拿一头!”郑安民哈哈笑起来。他眼珠一转,立即给朱平槿出了个主意:
“可臣建议声张一番也好!目前市面上物价涨得厉害,粮价都快三两一石了。王府诸官迫于生计艰难,在端礼门前集体请愿,要求王府优恤也属合情合理。事关诸臣切身利益,本官也是要带头的。如此这般,世子就算把我们的俸禄折了银子,也不算擅改国法,而是合乎于理,发乎于情的仁义之举。这样还有个额外的好处,让我们王府官在外官眼里也有点面子!”
朱平槿笑了,看来郑安民的鬼点子也不少。面子是假,帮着朱平槿用银子收买外官是真!
“可是,左护卫的军官另当别论!”郑安民收了笑容,将言语拉回今天两人的主题。
“凡未入商、庄两队,亦未在卫中见任者,除朝廷俸禄外,再不能享受任何王府之待遇!”
太阳已经升起老高,将谨德殿的窗户纸映得通亮。郑安民与世子对坐在办公桌两边,详细为世子解说大明的武官制度以及优弊。朱平槿手持夫人亲削的鹅毛笔,在一迭纸上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快速流利地书写记录。
大明朝的武官,爵止六品为止。流官八等,都指挥佥事以上高级军职由朝廷任命;世官九等,指挥以下军官和士兵实行世官世兵制,父死子替。世官世兵的卫所制是大明朝的基本军制,无论是流官还是营兵招募制,都是以此为基础。这种世袭制度,让大量无法胜任的世袭军官充斥营伍,官兵比例失衡,武官职衔贬值,军队变得极为臃肿,国家财政更加困难,最后成为大明朝军队腐败堕落乃至国家灭亡的重要原因。
郑安民道,景泰年间某个兵部给事中就曾经因京卫武职泛滥而上疏称:京卫带俸武职,一卫至两千余,通记三万余员。岁需银四十八万两,米三十六万石。并其他折俸物,动经百万,损耗国储。因为世袭武官太多,职缺有限,所以后来朝廷将武官分为两类。一类叫见任官,就是实际任职的;一类叫带俸官,就是不任职,光拿钱的。一个拥有五所的标准卫,见任官只有六十四员。见任官人人都争,因为见任有权,工资基本不花。
郑安民又道,从景泰年到崇祯年,时间又过了百余年。目前朝廷中的在职武官人数到底有多少,恐怕已经无人能够知晓,但是十余万人肯定是有的。而现在两京诸省的文官总数有多少?仅两万余!武官数量超出了文官数量的数倍之多。
“我们左护卫五千六百人编制,有多少见任,多少带俸?”朱平槿问郑安民道。
“臣上任时,曾经查过武职选簿。刘尽忠谋反,清理了很多武官。喻指挥上任后,见任官留任加补缺共计四十七。带俸官少了一半多,可仍有六百余……”郑安民凭借脑中记忆和腹中推算回答道,以目前入值王府的仪卫为例。三百余仪卫中,百户以上的带俸军官便有一百零五人,官兵比例一比三!
听到这里,朱平槿把鹅毛笔插回墨水瓶,对郑安民道:
“我蜀王府只管用兵。养兵、练兵是卫里管,军官俸禄由朝廷发给。朝廷要搞那么多带俸武职,那是朝廷之事,本世子管不着,也不想管!只是这带兵的见任官,我们定要仔细遴选。否则体仁门故事,恐怕还要重演。一个士兵,他的军饷至少应能养活两个家人。因此入府戍卫的兵士,他们的待遇必须与护商队一样。刘尽忠和其他犯罪的军官,没收的土地有余田的,要分给入府戍卫的军士家人耕种……”
“左护卫没有余田,所有的田都种上了。即便没入王府的犯官之田,原来也是有佃户的。”郑安民摇摇头道。
人多田少,人多粮少,这是中华农业文明的死穴。即便朱平槿从天而降,短期也解决不了这个难题。
“就算没有田,也不能亏待军士。暂时没有土地耕种,也要想法折了粮食银子发放。郑大人说得好,政事人事无非一个‘利’字。只要我们将“利”字用好用足,左护卫就能脱胎换骨,重新成为我蜀王府一支劲旅!”
第一百六十章护卫痼疾(五)()
自从倾心投靠朱平槿,郑安民除了担任一个火器局的大管事,还没有担负任何重要的工作。朱平槿用郑安民,或许更多地是看中了他头上那顶右长史的乌纱,可以在一些棘手之事上为蜀王府遮风挡雨。如今世子的决心已下,要以体仁门值守失职为契机,对左护卫进行大规模的整顿改革。
这件事,会不会成为郑安民出头的契机呢?
世子的意思很明确,带俸官的利益暂不触动或少触动,现任官要重新甄别遴选,不合格的叫他滚蛋。经过遴选的现任官待遇与新军接轨。至于左护卫军士的待遇,也是跟着他们的实际职责走。入府戍卫的待遇随护商队,留卫练兵兼屯田的随护庄队。其他的人等保留军籍,仅此而已。
只是各级军官非法占据的军屯土地如何处置,世子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那涉及到几乎所有左护卫军官的利益。处理不好,真正谋反也是有可能的。另外郑安民还有一个担心,他自己只是一个文官,也未在世子的新军中担任职务。他来参与这个左护卫的整顿改革,是否恰当?
“左护卫乃世子亲兵。是否等这瘟疫过了,找个空闲时间,世子将喻指挥、宋将军、舒先生、贺先生等聚齐了,一起开会商议一番?”郑安民稍作试探。世子喜欢将朝议叫做开会,他常跟着叫也就习惯了。
“左护卫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首先是政治、经济问题!当然还有人事问题。”朱平槿摇摇头,断然否定了郑安民的建议。
“喻指挥一家占田不少,身处漩涡之中,最好能够避嫌。宋振宗是秦人,原来便是左护卫的边缘人,因为没有沾染上左护卫的一些恶习,本世子这才对他大胆使用。上次他招兵不成,已经证明他不适合参与左护卫的改革整顿。贺先生任职总参,有调兵、用兵、练兵之权而无选兵选将之权。只有总监军舒先生,过问军队人事才是本份!隔天李先生到了松林山,本世子还要请他到左护卫去,看看那里的土地情况。
郑大人既然诚心追随本世子,又是正经的蜀王府右相,以文御武,参与护卫机枢,也是应有之责。如此可好,我们学学朝廷,来个交叉任职。本世子立即颁下令旨,任你郑大人为左护卫正监军、舒先生为副监军。下旨的理由嘛,就是刘尽忠谋反,左护卫不稳,亟需招抚整顿!用这个理由,就算廖大亨、刘之勃知道了,他们也不会说什么。他们若是反对,左护卫真的闹起来,他们就来兜着!”
交叉任职,原来就是本职兼职交叉!郑安民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立即在朱平槿短短的话中品出了几道意思:
一是世子肯定了他近期工作,准备大用他了。左护卫的整顿,他不是参与,而是牵头,甚至是主持。
二是世子创建的护商队、护庄队,并不是外界以为的一个结构简单的军事组织。相反,它内部权利划分非常精细。
三是刘尽忠谋反之事没完。如果左护卫内部有人对世子的改革整顿不满,再来一次大清洗也并非没有可能。这个脏活由他郑安民来干。
四是喻汝桢失去了世子的信任,肯定要靠边站了。
去年这个时候,郑安民被发配蜀王府,失掉了全部的希望。犹犹豫豫、瞻前顾后,他还将失去人生最后一个大机遇。
这不是郑安民的性格。
郑安民扶正乌纱,再拜蜀世子而起。
朱平槿与郑安民谈话结束后不久,左护卫指挥喻汝桢和千户尹家麟便在谨德殿外请罪候见。朱平槿没有亲自召见他们,而是让太监秦裔出去了解情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