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两人一眼,端起茶来美滋滋的喝着。
没等他得意完了,刘晏起身说道:“我也有几个问题要说:一是桂州庞勋领导的戍兵因朝廷总是拖欠军饷发动了叛乱。现在占据了整个桂州已经与经治州的南边接壤。不过因为那边是凯里的苗族实际占据,和我们关系不大。第二件事和它也有联系,那就是为了平乱,朝廷下令由张全义和李朔出兵。”
看来自己还真是和战争有缘呢,走到哪里战争就烧到哪里。见众人都在仔细倾听,刘晏又道:“据说这次领兵的是李天佑和张蕴,两家联军六万很快就会出发。其三是我挑选的三十个人匠人不出半月就会到达,需要阳城安置并量才使用。最后我觉得为了能和北方抗衡,我们需要多招纳人手,北方战乱增加正是机会。我情报部门会派人去宣传来这里的好处,但是来了之后他们的居住和生活问题就要由阳城负责了。”
全部听取完毕,赵忆丛大为宽慰。众人的积极性都很高,而且所出策略也全部切中要害,自己要做的只是协调而已。而其中的中心点就是阳城,首先组织人手修建兵营供徐之诰使用。而在扩建城市的同时还要在城东的空地上建设房屋供刘晏招募的人才使用,至于怎么安置流民也少不了阳城的参与。
最后一件事就是任命自己的亲卫兵统领,钟奇早就被看好,此刻当然是当仁不让。在军队里挑选了五百身手相对较好的人驻扎在府里,以后还要随时增加直到五千人为止。
这些人要忠诚与功夫兼备,宁缺毋滥自然是不用嘱咐了。钟氏兄弟欢喜不已,因为能得到这个职位代表了最大的信任。
……公告:网文联赛本赛季海选阶段最后三周!未参加的小伙伴抓紧了!重磅奖金、成神机会等你来拿!点此参与……》
第三章 初兴 上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城里每天都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街上的人流增加了很多却并不盲目,都在井井有条的干着分配到自己头上的工作。能把偌大的工程处理的如此顺当不得不说与阳城的指挥出色有很大关系。他天生就是个处理政务的人,无论多繁杂的事情到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
街面上是人声鼎沸,节度使府却成了最安静的地方。占地数公里的院落曾经住过三千人,现在算上所有的亲卫兵也不过五百多人,更何况每日此时钟奇早已经把他们拉出去训练了。偌大的院落根本没有任何声响,近乎坟墓般的安静,而事实上这里曾经就是一座坟墓。
自那日对于寒冷语相加后就没见过她,连几次特意邀请都被拒绝了,看来心里还是有个疙瘩。静下来就想到她从前的好处,过惯富贵生活的她们跟着自己来到这蛮荒之地,受了很多苦却从无毫无怨言。从小失去父母如今又远离家乡的她们本就非常脆弱,本应给她们依靠的自己却无端的发了一通脾气,此刻她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也许李青说的不错,自己确实变的越来越冷酷嗜血。仿佛看到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的那一刻,心里会感到特别快慰,而人命在自己的心中是越来越卑贱了。
来到后院,推开门就看见李青手托香腮正在发呆。于寒本是侧身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看见他立刻翻过身去,看也不看他一眼。暗自挠头,今天看来要多说些好话了。见两人都没有要搭理自己的意思,赵忆丛尴尬的说:“最近冷落了二位实在抱歉,你们还好吧!”
静了一会儿,还是李青首先打破了沉默:“没什么,知道你很忙我们也不好意思打扰你。”永远是那么从容不迫,滴水不露。她倒还好说话,瞧了一眼于寒小心翼翼的走过去,坐在床边没话找话的问大白天的怎么还躺在床上,是不是生病了。
可惜自己的关心人家根本不领情,于寒哼了一声就没了下文。如坐针毡一样静了半晌,赵忆丛狠了狠心,强做笑脸道:“还在为那天的事生气么?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原谅我一次吧。”于肖寒仍旧没有转身,冷冷道:“得罪你的后果我们都看到了,我可是怕的很,怎么敢生大人你的气。”
若是换了旁人,赵忆丛也许早就拂袖而去了。可是对她们也只能委屈求全而已,总不成真的就不管不顾了。不说她们对自己的好处就是顾道人自己也没法面对呀!半晌才伤心的说道:“你知道我永远不会这么对待你的,也许我对旁人会很冷酷,但你们不同。看到你们受委屈我都会心痛,又怎么会舍得伤害呢?”这番话出口,于寒的情绪终于有了变化,带着哭腔说:“那你还这样对我,欺负我是没人管的孩子么?”发作出来就好,看来满天的云彩都要散了。连哄带骗的趁热打铁,终于看她露出了笑模样。
暗暗抹了一把汗,对付她比应付一场战争还累人呢?赵忆丛又讨好的说道:“这么久没出去你们一定闷坏了吧,外面现在热闹的很,我带你们出去散心如何?”想来在这坟墓一样的地方呆着确实是件难熬的事情,两人闻言喜笑颜开,彻底的放弃了矜持,心中的芥蒂自然也消失在九天云外。
大街上人流涌动,到处是运送木材、石头的车辆和手持工具的行人。远处不时传来的整齐的号子声,城市上空布满灰尘,可见工程如何的浩大。
城门处,正在亲自指挥士兵拆墙的阳城见到他们怪笑不已。看好好的城墙被拆除了大半,于寒不由嘟囔了一句:“连城墙都拆了,日子不过了么。”得意的看了看正在卖力工作的人们,阳城笑道:“日子当然要过,而且要过的更好。所以我们要建新城墙,这个也算是废物利用吧,也能节省不少原料呢?”顿了一下又好奇的问:“你们这是要去出城么?”赵忆丛笑道:“总不能让咱们的美女闷坏了吧,我们去江边走走。”可能是工作进行的顺利心情极佳的关系,阳城怪声怪笑的开起了玩笑:“大人的任务实在太辛苦了,不如由我来效劳吧!”哪能让他如愿呢,赵忆丛笑道:“这么累的事怎么好麻烦兄弟你呢?”
恰在此时,一队扛着木头的民夫走了过来。赵忆丛立刻一本正经的大声说道:“工作进度太慢了,阳城到时交不了工小心本官治你的罪。”那些人听出了这个人是谁不由替阳城担起心来,这位大人杀起人来可是干净利索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在外人面前,阳城也不能开玩笑了,只好郁闷的拱手道:“大人放心,我一定加快进度。”回头对那帮傻站着看他的人没好气的喝道:“听到没有,都手脚麻利点,耽误工期我首先治了你们的罪。”那帮人一路小跑的没了影子,可不想当这出气筒。
矮屋低头真局促,且从峰顶一高吟。城外的绿树青山显得比城里的鬼屋强多了,心情也似乎轻松了起来。众人心情都不错,李青的话也多了起来,貌似询问的问道:“虽然修筑了新的城墙,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拆旧的呢,好好整修一下作为内城城墙不好么?”
在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节度使都有一个内城作为最后的屏障,李青这么问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赵忆丛一笑道:“我的状况是孤兵无援,如果被人攻破外城就已经失败了,难道还要靠内城苟延残喘么?那时要做的就是撒丫子逃命了。”
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确实如此,别人守内城是为了拖延时间,以便坚持到援兵到达,而你目前并没这个条件。”李青看了他一眼又道:“可是还有一个原因你没有说,那就是你的目标根本不在此地,这里只会能为你的大后方,最终你还是要打回北方去的。”点点头,赵忆丛道:“确实如此,一定意义上说这里就是一个内城。”心中一动又道:“我突然觉得你的才华不做些事实在是浪费了,我决定给你找点事做。”
还没等到李青的回答,于寒突然噗嗤一声笑出声来:“不知道阳城要怎么对付那群倒霉蛋呢,他们一定成了出气筒了。”古怪的看了一眼赵忆丛又说道:“没想到还有人敢和你开玩笑,我还以为谁都把你当成杀人狂了呢!”原来刚才和李青的对话一句都没听进去,竟琢磨这事了,此女还真不是一般的心大。
不过想起和阳城初识时痛饮美酒阔畅谈天下大事的样子,心里也觉得很温暖脸上不由露笑容,赞同的点头道:“确实如此,阳城大概是少数几个敢和我开玩笑的人了。”
见他笑的古怪 ,于寒没好气儿的问:“想什么呢,看你那故弄玄虚的样子又想某个女人吧,想男人可没有你那样的。”赵忆丛一笑不置可否,和女人争论这种问题是很愚蠢的事。
走走聊聊的不觉间来到了河边。河水看起来并不太深还有不少的礁石露出水面。但是由于落差的关系水流湍急,撞在石头上发出轰隆隆的声响。河面大概有四十多米宽,可以清楚的看到对面有人在走动。于寒好奇的问:“那边都是什么人呢,真想过去看看。”李青却有些紧张:“还是不要想了,那边的人对汉人有很强的敌意,过去是很危险的事。”“大家离的这么近和平相处不好么,打打杀杀的的何时是个头啊?”于寒的善良又开始作怪了。
望着那边广阔的土地,赵忆丛也陷入了沉思。一代的仇怨可能几代人都无法化解,更何况是几百年积累下来的怨气呢?可能从小孩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灌输了仇恨。对于他们来说汉人就是残暴不仁的侵略者,是恶人的代名词。跨越眼前这条河也许容易,跨越多年来形成的心灵鸿沟就难了。可是因为难就可以不去做么?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没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还奢谈什么发展?想到这里坚定的说道:“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变,看来我要仔细计划一下才行了。”
一直关注的看着他脸色的于寒奇怪的问道:“你觉得能行吗?那可是几百年积累下的仇恨呢。”
那又怎样,赵忆丛自信的说道:“相比听到的,人们更加相信自己亲眼所见。毕竟战争和杀戮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而自从大唐衰落后对那边的管辖就只剩下名义了。两方隔河而望却不往来,相安无事已经很久了。只要我们拿出足够的诚意,和可见的好处,我就不信他们会不动心。”抬头望着河对岸来回走动的人群又道:“没有永远不变的敌人,只有永远不变的利益。据我所知那边的情况更差,落后程度甚至超过经治州,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呀!我不信他们会死抱着旧恨而放弃触手可得的利益。”
“那你去那边的时候一定要带上我呀!”于寒期待的说。赵忆丛哈哈笑道:“好啊,如果我们谈不拢他们要杀我,我就把你送给他们。”简直是说变就变,于寒脸又沉了下来:“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你身边和当人质也没什么差别。”
我对你还不算好呢?那要怎样才算好呢,赵忆丛不由头都大了。
远山渐渐朦胧起来,夕阳西下了。奔流的河水,撞击着礁石发出仿佛呜咽一样的声响。由水面吹来的风渐渐带来了一丝凉意。
……公告:网文联赛本赛季海选阶段最后三周!未参加的小伙伴抓紧了!重磅奖金、成神机会等你来拿!点此参与……》
第三章 初兴 下
华灯初上时分回到了府里,刘晏已经在等着了。
三天以前,张李两家的军队已经出发了。六万军队中一半是骑兵,交战地点应该是在桂州与凯里族交界的那一带。听到这里,赵忆丛道:“那不是与我们离的很近么?这些领兵的你确定是李天佑和张蕴?”刘晏肯定的点点头。
想了想,赵忆丛突然问:“你觉得这一战他们能打败庞勋么?”刘晏为难的说道:“战场上的事我不太懂,不过我觉得李朔、张全义如果不是有把握是不会把自己的孩子派出来的。何况两人带的兵都是精锐部队,人数上也有优势,因此我想还是胜利的可能大一些。”顿了一下又道:“不过徐之诰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失败的可能更大。
自己确实没看错人,徐之诰确实很有战略眼光。为将者一定要有这种综观全局的能力,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因为有时一个不起眼的因素就可能改变整个战争的发展。赵忆丛点点头:“我和他的看法是一样,我认为他们此战必败。”
见他如此肯定,刘晏也提起了兴趣问:“为什么这么肯定。”赵忆丛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胜负各半,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从他们这次兵种的配置来看,我就知道他们根本不了解南疆,更加的不了解庞勋。南方地势复杂,处处穷山恶水、瘴气沼泽。本就不适合骑兵作战,在这里他们不但发挥不出速度快机动性强的特点反而成了累赘。可是庞勋却在这里活动多年,熟悉地理环境,一定会充分发挥这种优势打击敌人。在大山里来无影去无踪的,李天佑很快就会急着找到他们的主力决战,这样正落入他的圈套。”想了想又道:“其实这也不能说张、李无能,世代居住中原的他们哪里会了解这里的情况呢?若我不到这里,也是无法想象出来这里环境的复杂程度的。”
“如果是大人你领兵,会怎么打这场仗呢?”刘晏饶有兴趣的问。赵忆丛不假思索的说道:“若是我只带一万步兵,因为带多了会增加他们的戒心。至于骑兵一个也不带。进入桂州之后步步为营向前推进不与敌军主力交手,只在外围打击敌人。”见他还是有些不解,又道:“庞勋这股叛军只是因为戍边太久,朝廷不肯更换又不给军饷才群情激愤起来造反的,不过凭的一时之气。他们远离故土没有任何依靠本就士气低迷,用不了多久就会后悔。官兵过来征讨,几次小的失利就可以打消他们的斗志。这时再对他们抚恤一番立刻就能冰消瓦解,何需这么兴师动众的劳师远征。”
此刻刘晏也想清楚了事情的关键,点点头又问:“那我们该干点什么呢?”赵忆丛一笑道:“把军政事务都纳入正轨,然后静等官兵失败的消息传来。”哈哈一笑又道:“这些戍兵毕竟是有些经验的老兵,到时我挥兵南下平定庞勋立下一功,再把他们收为己用岂不甚好。你要做的就是时刻关注战事的动态,把自己的情报网络建立起来。只有更多的了解我们的敌人,胜算才能增加。”
已经说完了所有的事情,刘晏起身就要离开。刚走出去几步,赵忆丛突然叫住他:“我听说你不许我的亲卫队里有苏玄明的人。你知道这样没道理的怀疑会让别人很寒心么?你是否对他有什么不满?”语气渐渐严厉起来。
停下脚步,静静的听他说完,刘晏并不紧张:“我并不是对苏玄明有什么意见,就他个人来说也很欣赏他的人品。但是我觉得既然是亲卫队,那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忠心,而且是对你个人的忠心。可苏玄明既是大人你的手下,又是太平道的教徒。有着双重身份受着双重领导,谁知道当他们的信仰与对你的忠诚产生矛盾的时候会做怎样的选择呢?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哪怕是有着片刻的犹豫都不足以承担大人你的保卫责任。”顿了一下,平静的望着赵忆丛又道:“我知道大人你与他们的渊源很深,太平道对你的帮助很大。可是凡是都要考虑到最坏的情况,即使亲如父子兄弟也可能反目成仇,又何况是他们呢?所以这种不安定因素应该从开始就杜绝。”
说的句句在理,而且的确是在为自己的安危考虑,赵忆丛点点头。见他神色平静下来,刘晏又道:“虽然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