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走进来,围在床边的嫔妃都让开了一条路,汉王朱高煦也把身子往旁边挪了挪。
朱棣看到郑和,笑着挥挥手:“三宝过来,朕给你介绍介绍这个辰锋。”
郑和行礼道:“皇上,臣对辰锋也是略知一二。既然皇上让他进宫挑选公主,臣必定会招待周到。”
一般太监都没有官职,在皇上面前自称“小的”。可郑和却自称为“臣”,这是那些官员对自己的称呼,由此也能看出郑和的身份特殊。恐怕在整个朝廷之中,太监里敢自称为臣的只有他一人。
朱棣频频点头:“好好好,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们都退下吧,朕累了,想要再睡一会儿。”
“皇上,我还要……”辰锋原想告状,将东厂咄咄相逼的事情禀告上去。
可郑和不知什么时候已到了他的身边,并且扭了一下他的胳膊。
“啊!”辰锋痛苦地叫喊一声,只能把话咽了回去。郑和居然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光是这个身手就不是常人能有。辰锋原以为他只是个普通太监,只不过比一般的太监地位高不少。但是现在看来,此人还是个身怀武艺的高人。
“你们都没听到朕说的话吗?朕要休息,全都下去吧。”朱棣催促一声,他明知辰锋有话要说,却还是打发大家离开,看来有些事情他也是心知肚明的。
东厂的人都退了出去,然后是郑和、辰锋和赵麟。以海权为首的太监看到郑和,一个个都是恭敬地低头行礼一番。看来有郑和撑腰,这些太监是不敢再来找碴了。
最后汉王朱高煦也出来了,他狠狠瞪了一眼辰锋,然后自顾自离开了。他必然会调查辰锋的事情,到时候辰锋已经成亲之事是瞒不住的。以朱高煦的性格,肯定又会大闹一番。
“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话是皇上说的,一切由你来负责,大不了我名声扫地,总好过掉脑袋!”辰锋安慰着自己。
郑和带着辰锋在皇城中行走,有三宝太监在,倒是没有人盘问或阻拦去路。赵麟跟了一段距离,到得前宫之后便径直离开了。他有自己的职责,自然不会一直陪在辰锋身边。
辰锋被郑和带着,一路上听着他的教诲:“虽说皇上让你挑选公主,并且可以在宫中任意行走,但一些地方还是不能去的……”
皇上说归说,但女眷住的地方肯定不能轻易打扰,尤其是皇上宠妃居住的地方。总得来说,后宫不能随便乱进,就算要去,也要郑和带着,以免闯进了某位娘娘的闺房,闹出些不该有的绯闻来。
郑和将辰锋带到了乾东五所,位于乾清宫之东,千婴门之北,是皇子居住的地方。刚刚皇上开口一句话,就说辰锋是其义子,这地位自然是要住乾东五所的。
五所中的每一所都有不少屋殿,头所是太子居住之地,汉王朱高煦也只能住在二所。
辰锋理当住在最后的五所,与诸皇子共住,可是郑和将他带到了头所,便指了指旁边的侧殿,道:“你就住这儿吧。”
此时的辰锋哪里知道皇宫的规矩,只以为这是客人居住的地方,便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明明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居然都建得如此华丽,辰锋也是羡慕不已。
但仔细想想,虽说皇宫里头的住所看起来舒适,可皇室中人一般都很难出宫。不管这里建得多么华丽,皇城多么广阔,也始终无法和广阔的南北大地相比。困在这一隅之地,辰锋宁愿在外面喝西北风呢!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少皇子都希望早点成家,到外面去建个府邸,甚至是被赐予属地,哪怕是很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总好过被束缚在京城之中。而公主也希望早点出嫁,这样就能少许多规矩束缚,也能离开这个皇宫。
只是像汉王朱高煦这样有野心的人,除了皇位,他是不会满足其它东西的。
言归正传,辰锋要选公主的事情很快就在宫中传开,关于他的传闻也是甚嚣尘上,各种版本都有。
公主们不知外面之事,所以都是从太监、宫女或是母妃口中听到,以讹传讹,故事也是越来越离谱。
有说辰锋是盖世大侠的,有说他是某个重臣的私生子,甚至有人说是永乐皇帝的私生子呢!
若真是皇上的儿子,与公主那就是近亲啊,这点道理都不懂,却还被那些人传得有板有眼,真让人哭笑不得。
辰锋还不知道宫中的事情,因为他一直住在头所的殿宇中,与郑和呆在一起,根本就没有出去过。二人甚至都把公主的事情忘了,因为找到皇上病因才是头等大事。
“郑公公,既然皇上让你陪着我,你应该知道我来宫中的真正目的吧?”辰锋开门见山地询问起来……
第八十章 惊现葵花宝典()
郑和一脸严肃,道:“你是来调查皇上病因的,是也不是?”
“是!”辰锋郑重地道。
郑和点点头:“想必皇上已经给你口谕,挑选公主只是皇上临时的一个借口。你也不用在意这个,有什么吩咐或是要去走动就直接跟我说,我带你去。”
“你……可以信任吗?”辰锋警惕地道。
“哈哈哈!”郑和突然大笑起来,“召你入宫,也是我与皇上一起探讨过的,你说我可不可信?”
辰锋无奈地道:“郑公公勿怪,只是其它的太监充满了敌意,所以我不得不防啊。”
说到那些太监,郑和的脸色也不好看了,叹息道:“现在这些人早已不受我的控制,别看他们见到我一个个毕恭毕敬,可也只是在人前做做样子。我吩咐些事情,他们要不是推诿,便是婆婆妈妈故意拖延,最后还得我亲自去办……”
辰锋惊讶地道:“郑公公,你的身份和地位摆在那儿,他们怎么敢不听你的话?”
郑和摆摆手,道:“因为他们只听一个人的话,那就是东厂的厂督黄俨!我虽是宦官之首,但因为常年下西洋,内监之事便多由黄俨代劳。久而久之,内监的太监都对黄俨唯命是从。我对权势又没有欲望,也懒得管他,没想到却让他逐渐坐大,到了现在,连我都控制不了那家伙了。”
辰锋疑惑道:“郑公公,我看你身手不错,那个黄俨的功夫难道还在你之上?”
郑和自嘲一笑:“他原是我的弟子,只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的功夫的确在我之上喽……”
当初的黄俨只不过是一个小太监,郑和见他机灵懂事,便收他为徒弟,更是以自己亲生儿子相待。
当时朱棣还没有坐上皇位,黄俨跟着郑和参加了靖难之役,立下了不少功劳,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后来在永乐年间,黄彦又跟随郑和下了两次西洋,积累了不少见识和功劳。之后郑和每每下西洋,都会让黄俨留在朝中打理各内监的事务。
黄俨做事认真,而且每一件事都办得很漂亮,得到了皇上的认可和称赞。
东厂成立,考虑到郑和事务繁忙,便让黄俨坐上厂督之位,管理东厂之事。
每当郑和回来,黄俨还会虚情假意地接待一番。郑和因为身体操劳,有黄俨帮自己处理内监事物,让他轻松了不少。所以久而久之,即便郑和在宫中,也是让黄俨来处理事情,长此以往,郑和当个甩手掌柜,似乎成了一种习惯。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黄俨对郑和的态度越来越冷漠,直到武功超过郑和之后,便独掌东厂和内监事务,根本不把郑和放在眼里。
连带着那些太监也是一样,若不是郑和深受皇上信赖,恐怕他们连表面上的功夫都不愿意做。
“郑公公,既然黄俨如此对你,你为何不向皇上禀报此事呢?”辰锋愤慨地道。
郑和不断摇着头:“我一开始自然向皇上提过,可黄俨做事比我漂亮,比我更受皇上的喜爱。我只是仗着资历,才能够继续坐在现在的位置上,要不然皇上早就把我的职位撤了。皇上让我专心准备下西洋的事情,我也只能顺应皇明,好好地做自己的事情。若不是这一年中黄俨动作频频,不管是皇上面前还是在其它场合,都一直说太子的坏话,皇上对其有了警惕,这才重新重视于我。加上出了现在的事情,皇上才记得与我商量。我不求靠着此事获得重用,只希望皇上平平安安,不至于被宵小害死!”
郑和的性格注定了他的道路,难怪会被黄俨压下去,只因郑和不喜欢权斗。
辰锋不免担忧起来:“郑公公,如此看来,东厂厂督黄俨也有可能参与此事,这个人我们能对付得了吗?”
郑和笑道:“事在人为,论武功自然没法跟他比,但我们现在是为皇上办事,所以你也不需要太过担心。这些天我都会陪在你身边,你先休息下,我便在殿中,有事可以随时叫我。”
现在天色尚早,郑和让他休息,其实是让他想办法。
辰锋想了解更多的情报,拉着郑和问东问西,只是郑和自己知道的东西也不多,最后也只是问出了黄俨的一些事儿。
黄俨学的居然是葵花宝典,而且是郑和教他的。也就是说,郑和也会葵花宝典。这门功夫可不得了,辰锋若是站在黄俨面前,说不定会被其秒杀,这让他对宫中的凶险更加担忧。
这黄俨与太子不和,但是与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交好。反正不管哪个人当皇帝,都不能让太子继位。
皇上也不是这些天才刚知道此事的,朝廷中反对太子的不在少数。因为太子太过柔弱,汉王朱高煦在军中威望很高,而赵王朱高燧允文允武,有不少王公大臣支持,皇上总不能把反对太子的人都杀了吧?
朱棣并不在意大家的站队,因为让谁继位只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可是如今重病在身,才让这位帝王感到事态严重。有些时候帝王也是无奈的,所以才和郑和商量找辰锋进宫。
总而言之,现在辰锋只能靠自己来调查此案。虽说有郑和相助,但这家伙至少从智商上帮不了什么。
辰锋在床上躺了一会儿,独自思考着策略。
郑和送来了晚餐,喊道:“辰公子,可以用餐了。”
辰锋确实肚子饿了,起床狼吞虎咽一番。宫里的食物就是和外边不一样,好吃得没话说。
只是刚吃完饭,辰锋便想到自己还有任务在身,连忙问道:“郑公公,皇上的用食都有谁负责?”
郑和道:“自然是御厨烹饪,太监送食。因为怕饮食安全,所以只经过这两道程序。御厨和送饭的太监都经过层层挑选,断然不会对皇上有二心。”
辰锋倒不是认为有人放毒,皇上的生活都有专人负责,而且是讲究程序的,每一道程序都有信任的人负责,断然不会出错。
如果皇上重病真有人背后搞鬼,那一定是用了组合的方法。并不是单单一种毒物这个简单,或许是很常见的东西,只是当它和另外的东西混合后,便产生了毒素。
这个思路应该是正确的,辰锋便打算出门调查,仔细了解皇上的吃穿用度。
郑和领着辰锋一路行走,第一站是御膳房。
宫中的御厨倒有不少,现在这个时候都还在忙碌着。他们负责的不仅仅是皇上的饮食,后宫和皇子们吃的也要由他们负责。
见到郑和前来,那些御厨一边工作一边都是颔首示意。
一个微胖的中年人走了过来,道:“郑公公来了,不知是不是又来调查皇上的饮食?”
此人是总管大厨,名为牛汉。因为郑和已经来调查过一次,对皇上御膳的怀疑,便是对牛汉的否定,所以牛汉自然没有好脸色。
郑和笑道:“我只是随便来看看,不知皇上今日用了哪些御膳。”
牛汉冷冷地道:“近日皇上生病,所以我都是按太医的方子做的药膳,每天都一样,今晚的已经送过去了,你自个儿去看吧!”
他说着便转身离开,对着工作中的御厨们指指点点,似乎是故意做给辰锋和郑和看的,他不断咆哮着:“干什么吃的,十公主喜欢吃清淡的,你怎么还放这么多盐?还有你,说了多少遍淑妃娘娘口味重,要多加点料儿,你怎么老是不听……”
辰锋和郑和赶紧离开御膳房,对于牛汉如此不配合的态度,他们也只能摇摇头……
第八十一章 贵妃娘娘有点虚()
辰锋不断抱怨:“这案子没法查了,大家都这么不配合,又怎么能查到皇上的病因?”
郑和赶紧道:“小声点,你也别怪罪牛大厨。不仅仅是他,很多涉及到皇上日常生活的人,都被我和东厂调查过。他们被怀疑了,脾气又怎么可能好?当然,不管是我还是东厂,最后都没调查出任何结果。我不知道黄俨有没有让手下仔细调查,反正我是仔细查了每一个环节,可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那你觉得皇上的病症是有人作怪吗?”辰锋问道。
郑和认真地点点头:“皇上说是因人而起,那便不会有错,只是我太过愚笨,不能找到真正的凶手。”
对于这样愚忠的人,辰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但案子还是要查,辰锋也做好了继续吃闭门羹的准备,道:“现在带我去见见送饭的太监吧。”
“好。”郑和回应一声,立刻带着辰锋往皇上寝宫而去。
“负责送御膳的是两个尚膳监小太监,他们轮流职守,平时就在皇上的身边,一个当值,另一个便回住所休息。我先带你去见当值的那人,顺便看看皇上,然后再去找那个休息的。”
一路来到皇帝寝宫,外头有不少太监候命,但站在门口的只有一个。
郑和指了指那个小太监,道:“就是他,此人名叫小华,年纪还不满十六呢。”
小华看到了郑和向自己招收,立刻上前恭敬地道:“参见郑公公。”
郑和摆摆手:“免了,皇上用过膳了吗?”
小华点点头:“用过了,现在正休息呢,贤妃娘娘正在伺候皇上!”
辰锋心里一乐,朱棣病得这么重,居然还让后宫美人来伺候自己,就不怕让身子更虚吗?
只是辰锋想错了,让妃子来伺候,并一定要行男女之事。朱棣生病了,身边总要有人伺候起居。只是一般人家得了重病,只有正妻没日没夜的伺候。到了皇宫中,皇上一天换一个妃子,想想都让人羡慕。
郑和询问道:“不知能否得到皇上召见。”
小华笑道:“皇上还未休息,我这就去问问。”
在门口轻声询问一番,小华便道:“郑公公,赶紧进去吧。”
因为是郑和见皇上,所以没有那么多规矩,要是换了其他王公大臣,小太监是需要唱和一番的。
郑和本想拉辰锋一起进去,可是辰锋却小声道:“你先进去,我与小华公公聊聊,过上半刻钟你再传我进去。”
郑和会意地点点头,独自进寝宫去了。
辰锋站在小华身边,笑道:“华公公,你日夜伺候皇上,这工作可是辛苦得紧啊!”
小华恭敬地道:“哪里哪里,伺候皇上是小的本分,能在皇上身边是我的荣幸,别人想和我换工作我还不愿意呢!”
辰锋被皇上召进宫选公主,这件事情已经传遍皇城。对于这个准驸马,太监们自然要恭敬一些。何况这些小太监与东厂少有瓜葛,所以不会对辰锋有敌意的。
“华公公,这些日子皇上吃的都是御膳房送的食物吗?”辰锋询问道。
小华有些疑惑,不知道辰锋为何要问这个问题,但还是出于礼貌回答了:“是的,以前的时候皇上还会吃些进贡的东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