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来的计划,把纸厂也放在白塔塘,但看见那一股清水,从小在河里长大的吴怀斌再也不愿意污染严重的纸厂放在村里,只把印刷厂放在村里。
今天去义乌江江边找个合适地方做纸厂的位置。纸厂最重要就是粉碎无论粉碎还是制浆都是需要动力,没有电动工具,只有靠水力,义乌江是属于季节性严重的小江,切断蓄水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时代江河都是交通要道,如果被截断会被骂死。只有找个落差大点的河流转弯的地方,才能带动水急才能带动大水碓。
走了半天一行人才选中佛堂下游四里一个叫何店的村子边。遣人找了保长,叫来地主问他地卖不,地主不大愿意,问他要少钱?地主还是摇头,问他什么难处?地主说道:“我只有这么一点土地了,其他的都卖了,卖掉后就没有土地了。”
吴怀斌说道:“我给你另外一块更好的地和你换怎么样?”
地主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一口咬死就不是不卖也不换。吴怀斌看看下游,还几个地方不错,于是问保长,那些地主的情况,保长碍于这个地主的情面不再说话了。
没有必要和这样的小民纠缠,继续往下走来到了杭畴。义乌江在这里急转,江水很急,有一块相对较高的高地,不用担心水淹,应该是无主之地。保险起见还是人找了保长,保长说道:“这是无主之地,当然你们在这造工坊也是没有问题,只是能够优先让我们村的村民来做工。”
吴怀斌说道:“呵呵好说,到时候,家里比较困难的可以过来上工。”
和保长约定好,一行人回到白塔塘,天色快暗下里了。吴怀斌看着出血泡的脚,实在吃不消。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马匹,叫过狗子,让狗子带钱去义乌买四十匹马,最好是战马。
现在晚饭不需要自己动手,八个姑娘里年龄最大的那个看过吴怀斌烧个几次就学会了,所以一般都她做。李刚没有事情的时候就教这八个女孩拼音和数学,数学?小月儿教李刚的。
第二天清早,吴宪诚叫起了吴怀斌,和吴宪义一起去石塔归认祖归宗,李刚也要去,说的见证弟子的认祖归宗是一个很难得的经历要记下来。吴怀斌只要出点远门都要带护卫,所以三十多个护卫跟了出来,一行人就是四十人。
义乌乡下那见过这样的阵仗?吴怀斌想起昨天的事情,知道问题出哪里了,原来是自己的带的护卫太多,差不多就是脸上写着我是猪你来宰吧。你仗势压人?得了吧,那是宗族社会,你欺压他的族人他们整村一起来追杀你。哪里会和现在这样,冷漠的像没有人一样。
很快到了祠堂门口,只见吴族长和十几个吴姓长老等在祠堂门口,和吴宪诚见过礼,吴怀斌向长老们一个一个见过礼,总的来说诸位长老对这族人还是很有好感的。吉时已到,吴族长让吴怀斌点香跪在祖宗牌位前,念念有词,当然是子孙寻归,祖宗保佑的祝福的话,吴族长念完后让吴怀斌三叩九拜,起来吧香敬上,整个流程就好了。
午饭留在吴族长家吃的,虽然都是蒸的煮的,但有盐味,而且没有以前的苦味,看来是昨天的盐拿来用了。吴怀斌心结少了一个,当然就会放开点,结果也就知道了,半瓶啤酒的人不能喝酒,今天没有机会话多,唱歌,被众长老一圈下了就进桌底下了。李刚坐在牛车上,苦笑着看自己这个弟子,好多事情都喝醉后做下的,自己想看,却没有机会。
吴怀斌醒来了已经是第二早上了,狗子买回了四十匹马,虽然不战马,代步还是可以的。想起纸厂已经选好位置,吴怀斌叫上十多个护卫来到佛堂的基地,想看看轴承做的怎么样了,可以让一部分木匠门做纸厂的相关的物品。叫来了金大锤,问起轴承,圆钢锯,怎么样了,金大锤说道:“主人,圆钢锯已经做出来了,还没有安装,等水车做好就可以安装,就是轴承要求很高,一时半会是做不出来的。”
吴怀斌皱着眉头说:“你们一起商议,先把轴承座几个出来,差点没有关系,等你们慢慢摸索,做出好的,再更换。”
转头叫刘老根叫了三十多个木匠一百多退伍兵,带着工具来到杭畴的纸厂的位置,又让几个木材商和毛竹商送了大量的木板和木头,毛竹到杭畴。
保长见真的来办纸厂,急巴巴的走过来,吴怀斌让他找十多个人打杂。吴怀斌问道:“你们这里的帮工工资多少一天?”
保长说:“4文一天,或者10斤米。”
吴怀斌说道:“用这个可以么?干一天,3两!”说着把盐包扔过去,继续说道:“就是这个盐,你手上的盐算是对你的酬谢。”
保长颠了颠盐袋,足有2斤,打开一看都是雪白的盐,没有一点杂质,乌黑手指蘸了点雪白放在嘴里,一脸陶醉的样子。吴怀斌见这恶心样,很想堵一句便后洗手了吗?还真没有洗手,吴怀斌郁闷了。
保长连声说道:“盐,好盐。可以,可以,就用这盐。”回头和那是几个打杂的说道:“你们要听郎君的,认真做事,不准滑头。”
第三十二章忙忙碌碌()
要把江水提到山坡上,水车上又安装水碓,几个木匠推算了一下最好要五丈高的木轮,轮轴的强度一定好要好。见山坡工程有点大,是不是火药炸,狗子摇摇头,狗子说,“快两百人四五天就可以削掉一些。更何况我们要按地形放置物件的。炸不能解决问题。”
吴怀斌傻了一下,问狗子怎么会知道这些的,狗子苦笑道:“没有当兵前,是石匠。”
吴怀斌惊讶道:“石匠?”
狗子说道:“是啊,祖辈都是石匠,哎不说了。郎君,你先想好布局,画个草图可以让人按这个做出来”
吴怀斌说道:”你说的是,我做个草图出来,对了狗子你的梦想是什么?”
狗子摸摸鼻子说:“早就没有了,家人都没有了。”
吴怀斌说道:“会有的,都会有的,家人,梦想!狗子还有其他名字么?狗子,狗子,以后会拿不出去的。”
狗子说道:“原来姓陈,君来,小名狗子。叫惯了就很少叫大名。”
吴怀斌说道:“以后就叫你君来。那八个小妹妹有没有喜欢的?”
陈君来红着脸说:“我喜欢付雪梅!“
吴怀斌拍拍脑袋说道:“付雪梅?哪个?”
陈君来见吴怀斌不似调戏他,低头红脸的说道:“就是烧饭那个,最大的那个!”
吴怀斌:“哦,原来是她,她知道么?努力哦。”
陈君来心中暗说:“都是你的女人,你说给就给,你说不给我就不给。”
吴怀斌指挥着木匠做水槽,并在附近山上搭起了住人的窝棚,让人送来肉粮食,盐,蔬菜。忙忙碌碌的很快就是一天。
太阳西斜的时候,吴怀斌回到白塔塘。晚上吴宪义把吴怀斌的背包拿了过来,反复的说自己多么健壮,弄的吴怀斌一头雾水,吴怀斌的便宜爷爷也过来说:“四爷爷怎么好的功夫。”好吧知道了,是四爷爷想做自己的护卫。吴怀斌让吴宪义代替陈君来的位置,吴怀斌从来没有当陈君来当随从,是按副手来训练的,吴宪义愿意当护卫队长,那是求之不的。
李二的一千人在哪里?总是提在心里,什么时候到?武器怎么解决?是不是按那世的训练大纲?武器先扔一边,先让陈君来把这三十人训练一下?对了,可以在纸厂边上先练一下,自己把大纲做出来,火器战争前期都是阵列线,要求的就是纪律。自己没有当过兵,但当过伪军迷,也在银行当保安的时候训练了一个月,教官是武警,不知道是不是和正规野战部队一样?不管了先把纪律练起来。
吴怀斌在工地转了一圈后,带着陈君来他们就在边上的晒谷场练了起来。吴怀斌示范了几次,陈君来的悟性很高,几次之后便理解要领。立军姿,排军列,转方向,踢正步。其他都好说,这个转方向就折腾死吴怀斌了,最后想了一个袁世凯小站练兵的法子,脱掉一只脚的鞋子,才慢慢的有样子。练了一天,这些都是当兵的出来,底子在的学的很快的。
下一步就要用武器了,吴怀斌选了很久才选猎枪,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是不是安排人制造了?军装也要,当然现在还是让他们穿盔甲吧。吴怀斌拍拍要发疼的脑袋,要做的事情真多。
晚上,吴怀斌立了一张要做的事情,按轻重来,一,先练出教官。已经在做。二,给李二派来了一千人,找训练营地。三,纸厂,已经在建造。四,印刷厂,也在建造。五,兵工厂,吴怀斌揉揉脑袋,明天找军营和兵工厂位置。
没有煤这是大问题,义乌附近没有大型的煤矿。看来要把兵工厂放在靠近煤铁近的地方。不过打几千支猎枪到不是问题,子弹筒怎么做?一个一个问题都出来了。
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反正睡不着,索性起了来。吴怀斌想起义乌西面的大草坪,地势显要,山谷众多,有落差大河流,可以做为军营,兵工厂的选址。让陈君来带着卫队继续在纸厂训练,顺便监督一下纸厂进度。自己和吴宪诚带着几个乡兵就去了大草坪。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在大草坪曾经屯兵十万,应该有个较大的地方,可以练兵。
几个人在大草坪转了一天,没有找到地方中意地方,就在山下的村子里借宿在保长家。吃饭时聊起的大草坪的地势,保长说道东面的山坡后面很大的一片平地,可以去看看,聊了些无营养的便各自睡去。第二天起来,吴怀斌拿出一袋盐给保长,保长连忙推辞,推辞不掉就收下了。便叫来一个儿子让他带着去山坡后面的平地看看。
走了一个多时辰,来到保长所说的地方,还真可以,面积差不多有两百多的亩,千来人训练到是可以的。山谷有泉水却是不大,军工厂肯定不能放这里。便问保长儿子,:“这附近有流水较大的溪流么?”
保长儿子说道:“南面有个山谷,有条大溪。”
一行人来溪边,小溪水流很大是从远处的山谷流出来的,吴怀斌溯水而上,进山谷仔细查看,山谷口比较小肚子却是很大,却只可以立坝蓄水,在坝下平地做兵工厂的主厂房。
地方找到了,也没有必要急匆匆的回村子,一路和吴宪义他们让马慢步,来到那个世界的岩石水库,没有穿越前经常来钓鱼。现在却走在底部不知道什么心情,回不去了,确定是回不去了,回不到那个世界了,吴怀斌一阵沮丧。日落了,吴怀斌回到自己的院子里,看见一地狼藉,知道家里要起另一幢房子。
吃了点饭,便李刚商议学校的事情,没有几句吴怀斌已经睡去,李刚无奈的摇摇头,嘴里嘟囔着,“在忙什么呢?这样辛苦。”
纸厂的大概流程已经和陈君来说了,陈君来比吴怀斌还细密一些,已经安排收购桑枝木头之类的造纸原料。原来是想用铜钱,吴怀斌坚持用盐,当然,送材料来的也喜欢用盐支付。佛堂的临时驻地已经完成,于是让一半木匠和铁匠去纸厂帮忙。自己则去大草坪立坝,开始兵工厂的建设。
第三十三章出纸,出书()
军营可以等军队到来再建设,但武器却不能不准备,否者这1000人到来,没有武器训练是非常的麻烦。兵工厂的建设必须提上议程。兵工厂的地址已经选好,就是那个山谷谷口。兵工厂和水坝安排一起建造。
立坝倒是很快,请很多山民,一天3两盐支付工钱。特别是借宿过的那个村子,几乎男女老少都跑来帮忙挑土搬石头。消息传的很快,附近几千农民和石匠都聚到这里。本来只是想立个七八米高的小坝,看见农民的失望是眼神,吴怀斌不忍心索性立了个十五米多高的大坝,并且让他们挖水渠连接到下面的各个村庄。
这一下成了大工程,县里来人表彰,府里来人学习观摩,州里来人学习,吴怀斌今天接待这个,明天送那个,吴怀斌最讨厌这个,于是把李孝恭推到前面才消停点。
十万斤盐很快就只四万多点了,十二万贯钱倒只花了几千贯,吴怀斌计算着日子,立坝,铺石头,造房子,已经快一个半月了。从长安出发算起到现在已经快三个多月,李二的一千人怎么还不不来?也许李二当他说的是笑话吧。吴怀斌无奈的摇摇头,前个世界里吴怀斌也经常这样无视的。
吴怀斌一直呆在兵工厂这边,还以为李二把当他回事,在这里热火朝天的准备,等待军队到来换装备,让李二同志在几年后的突厥的兵锋里,把颉利打趴下。奈何李二不但一千人没有派来,连个消息都没有。
他哪里知道,他和李孝恭在邗沟里揍的太狠。李元吉一听到自己派的人在邗沟被全灭,痛的不得了,知道和李孝恭撕已经破脸,怕李孝恭投入李二怀抱后,李二实力更加强大。于是先下手为强立即找李建成发动对秦王的谋杀,但谋杀败露了。撕开脸皮的两派在长安城开始厮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哪里是李二的对手?所以很快就平息了。李渊失去了两个儿子,对李二也是无可奈何,封了皇太子处理朝政。李二把吴怀斌的事情忘到哪个西天都不知道。
这天,陈君来骑马来到兵工厂,兴奋的从怀里拿出一张纸,吴怀斌接过纸,仔细的看看。比现在的白纸发黄点,是没有荧光漂白剂的原因,又用手拉了两下,折了了几下,柔韧度还可以,表面比较光滑,是在用两块铜板压过,还是比较满意的,问道:“给李老师看了吗?”
陈君来说:“前天李老师一直守在纸厂,这还是他让送来的。他很满意这个纸,顺便问我,你什么时候回去,弄印刷厂?”
吴怀斌问陈君来:“多少纸造出来了?还有油墨你试了吗?”
陈君来说道:“昨天开始试制,造的不多,有一百刀左右,今天工人都熟悉了,可以出产一千刀左右。只是纸厂还是小了点。”
吴怀斌笑道:“你知道一张纸要多少钱么?六十文,昨天一百刀,是一万张,今天是十万张,算算多少钱?”
陈君来摇摇头,他数字大了根本算不过来。吴怀斌说道:“昨天是一百刀,一万张可以买六十万文,和六千贯,今天是一千刀,一百万张,六万贯。你还嫌小?对了纸厂多少人在抄纸?”
陈君来说道:“二十个,开始时厚薄不匀,一张纸里都是有厚有薄,后来就好多了。”
吴怀斌说道:“才20个?增加到100个,对那些工人好点不要薄待了他们。把围墙立起来,护卫做好。我写封信给大都督,让他派人来。对了油墨呢?”
陈君来说道:“我用了猪油,豆油,菜油都不大理想,那个腊子树油效果比较好。”
吴怀斌说道:“那就选它把,以后印刷厂造纸厂的担子你要挑起来。走我们回去!”
两人很快就回村,由于河中心还没有开始动手,只有把印刷厂放在祠堂的侧房里,还好是初期,不需要很大的地方。和李刚商量好先印音韵,国子监的钱先赚回来。
腊子树油调的油墨很快就搞出来了,没有橡胶棍子,印刷的时候不好着墨,只好用硬猪棕刷多刷几遍。两人配合,一个刷油墨一个放纸就在上面用皮裘做的刷子在上面刷一下,印几张不大理想,不是油墨太多就是印不到,刷子太小了?
想起前世刷墙的滚子,那个也许可以用滚子。于是做个滚子,用丝绸裹几重,油墨里滚了一下,然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