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爹端起小阳倒来的凉白开,喝了两口问到:“他婶子有没有看清是哪个人?是不是那家的人没走啊?”
鱼婆婆摇头,仍旧选着麦种,说到:“是不认得的人,看样子不像那家来的人。他婶子回来的时候,惊到了他,他就朝村西边去了。说瞧着他有些面善,就是想不起在哪见过。”
“会不会是村里谁家的亲戚呀?那人年轻吗?”苏氏问。
鱼婆婆答:“他黄婶子说没看得清楚,倒是他周婶说那小伙还挺俊的。我猜想,他应该是个漂亮的小伙。”
苏氏点头便不再问,招呼唐氏跟她做午饭去了。三叔黎大建找了凳子坐下,开始将打听到的事情慢慢讲来。黎爹还有小阳边听边问。鱼婆婆安静的听着,就是手上的活计没在动过。
黎小暖躺在自己屋里,闭眼想着计策。这一次的事件跟之前王家的不同,王家的婚书没有登记造册,双方签了退婚书就算了了。
但那李家的事已经闹上衙门,便不会轻易善了。即使真把偷更帖的人揪出来,只要定下亲事的人是老太太,最后承担责任的,还得是黎小暖一家。
堂屋里,鱼婆婆叹声对黎爹道:“真不知道你们一家子怎么就弄成这样了。那老四家的,以前看着柔声细语,一副贤妻良母的样,怎么就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呢。”
黎爹诺诺不言,气短无奈。
三叔黎大建却是个正直的,咬牙说到:“还不是因为老四有了点家底,就看不上咱这些穷亲戚了呗。因小暖之前那件事,老四让人笑话了好一阵,还有好几个商家跟他断了来往。她四婶能不恨她嘛。”
“那事也不是小暖的错啊,哪能拿小暖的终身大事来报复啊?都是一家人,怎么就结仇了呢?”鱼婆婆仍是不理解。
三叔答:“财欲迷眼,老四拿了几个臭钱,就妄想跟官家搭上。四弟妹以为自己从此以后就高人一等了,所以才会对小暖那件事想偏了。”
“如今大家都说他们不顾念亲情,任由兄弟侄女遭难还火上添油。许多跟老四有生意来往的商家,都跟他散伙了。正因为这样,四弟妹才会更加恨小暖。”
“那是小暖的错吗?也不往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些个人啊,有了点钱就忘了亲戚,以后也不能走多远。”鱼婆婆道。
黎爹丧气的问:“那现在该怎么办?官差午后肯定就上家里来传唤了,我们得想想计策。”
黎大建撇撇嘴,有些不满道:“大哥到现在才知道着急啊。我以为你会跟以前一样,任由他们胡闹不管呢。当年,你怎么就咬牙忍下了呢?”
黎爹有些颓丧,想起往事便又心虚上头。当年那事,始终是梗在他心间的一根硬刺,整日整日的磨着他的心。但现在,他又觉自己想错了,也做错了。
“那件事我也没做对,让他们闹一闹,大家心里都舒服些。可我也没想到他们会害小暖呀。”
黎大建看不得黎爹那自责的样,不耐的出声:“当年爹那事是意外,怪不得谁。也就你们,硬是把事情往身上安。娘那样想,不过是因为她伤心,无理取闹罢了。”
鱼婆婆点头道是:“我当初就说是你娘胡闹,得把她劝通。谁知你就这么忍着,任她带着两小的闹。现在可不闹出事来啦,你后悔也没用了。”
闻言,黎爹有些气躁。越是回想往事,越是觉得自己纵容了母亲与两个小弟的任性。事到如今,他还真没办法说自己没有责任。
当年,他一味的隐忍就已经错了。现在,他不能错上加错。为了小暖,为了这个家,他总得做点什么。回想这几年,苏氏跟三个孩子所受的苦,黎爹既悔且痛。
“不会了,以后不会由着他们胡闹了。借着这件事,我会把话说清楚的。说到责任,其实老四老五比我更应该自责。这些年的隐忍,不过是我在尽长兄义务罢了。”
第八十一章 对策()
黎小暖躺在屋里,一个人左思右想,愣是什么对策也没想到。本着集思广益的原则,她捧着沉重的脑袋起身,打算到堂屋跟大家一起想办法。虽然她之前说了让黎爹负责这件事。
厨房里,苏氏正跟唐氏抱怨:“她四婶怎么就那么狠心,竟想让我小暖被磨死。老太太也是的,怎么就听了那烂心婆娘的话。哎哟,我这气得,就差拉着你大哥上衙门和离去咯。”
唐氏不知该怎么回应好,只能安慰道:“大嫂,我瞧大哥这人挺好的,你就断了那个念头吧。老太太那里,只要大哥愿意去争,肯定能将事情弄妥的。”
苏氏一撇嘴,满脸讽刺的说:“他呀,若真敢在老太太面前说个不字,就是把他当神供着我都愿意。只可怜了我的小暖,谣言那事才结束没多久,就又让人糟践了。”
唐氏担忧道:“可不是嘛。小暖今年是不是犯太岁啦,怎么尽遇上这种事来。要不咱寻个日子上五通寺看看去?”
苏氏满口答应:“你不说我也是要去的。之前去的时候只给小暖求了姻缘签,见是上签我便什么都忘了。找一天我要去求个符,给小暖去去晦气。”
黎小暖走到厨房门口的时候,刚好赶上苏氏讲求符的话。她面上一阵古怪,直觉就想让苏氏不要去。但她她终究什么也没说,只是站在厨房门口问:
“娘,有开水吗,我渴了。”
这话让正忙碌着的妯娌俩回过神。唐氏一拍脑门,笑着说到:“哎哟,我说忘了什么呢。竟然没给他们上茶水。”说着就找碗找托盘去了。
苏氏也失笑,从碗柜里拿出一个粗瓷碗,从桌上的大陶罐里倒了一碗水给黎小暖。黎小暖接过还冒着热气的水,慢慢喝起来。
昨日那一跪,让黎小暖本就有所好转的膝盖骨又痛上了。才站那么一会,她就觉得有些站不住了。她将碗递给苏氏,扶着门框问:
“娘,我的拐杖呢?”
苏氏放好碗,回身看见黎小暖扶着门,双腿有些打颤,便紧张的问:“怎么啦,是不是膝盖又疼了?”边说边把黎小暖往厨房里扶。
黎小暖不愿骗苏氏,答:“嗳,是有点疼。可能是昨天不小心碰到了。”
唐氏端着一托盘水碗,边往外走边说:“我让小阳帮你找去,你先在这等等。”
黎小暖微微一笑,道:“嗳,那谢谢二婶了。”
唐氏也笑:“这孩子,说什么谢呢。咱不都是一家人嘛。”
唐氏去了有一会儿,小阳便带着拐杖找了过来。一见到黎小暖就问:“姐,你膝盖怎么又疼了?要不要紧?刚刚在医馆的时候怎么不说呢?”
黎小暖借着小阳的搀扶站起身,笑答:“瞧你紧张的。姐没事,就是昨天晕倒磕到了。斐大夫给看过,说是敷两次药就能好。”
说到昨日,黎小阳一边扶着黎小暖往堂屋走,一边问:“姐,你昨日为什么晕倒?是不是卫公子威胁你啦?”
身后,苏氏担忧的问到:“小暖啊,那卫公子是不是为难你啦?”
黎小暖停下,回身答道:“不是的,不关卫公子的事。就是靖大夫那屋里放了冰块,太凉。刚巧我昨日就已经染了伤寒,才会病晕过去的。”
苏氏就责怪道:“你这孩子,不舒服怎么也不说一声。这还好是晕在了医馆,要是晕在外面,你说该怎么办?”
黎小暖笑笑,便跟着黎小阳继续往堂屋去。屋里,鱼婆婆正在分析。
“我瞧着,那家人就是想讹钱。你们想啊,一间传了三代的杂货铺,也没见做大,田地也都没有添。那一大家子,吃喝拉撒,都靠一间小店铺,可不缺银子嘛。”
“若真是婶子说的那样,给小暖退亲还是有可能的。只要给够他们银子,他们肯定愿意退了这门亲事。”三叔眸光一亮,快速接口道。
“只怕他们已经知道小暖从卫府拿回了不少银两,这一次就等着狮子大开口呢。”黎爹面上忧思不减。
黎小暖甫一进门,就听到这样的对话。她心下既是安慰,有是忿忿。欣慰黎爹始终是为她着想的,只恨老太太他们太过无情。
“爹,婆婆,三叔,你们不用想那么多。他们既然已经将我们告了,那我们只管上公堂跟他们辩一辩。咱咬定不知道这门亲事,让他们寻订亲当日在场的人来对峙,这件事很容易就解决了。”黎小暖缓声道。
小阳将黎小暖扶到椅子上坐好,也找了张椅子坐下,说:“爹,你们别忘了,是谁去找的媒婆,又是谁签的婚书。咱只要将这些人找出来,大家就都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小阳一席话,将每个人心中的阴霾驱散。可不就是这样嘛,怎么把媒人这一主要关窍给忘了呢。
鱼婆婆一拍大腿,笑道:“还是小阳脑子灵光。咱光记得是老太太给定的亲,不能忤逆。怎么就没想到媒人是谁去找的,让找什么样的人家。哎哟,这下好了,我看那李氏还怎么躲。”
三叔仍皱着眉说:“只怕到时候老太太会出面袒护。”
闻言,黎爹也是沉默叹气。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可能性非常大。黎小暖沉吟片刻,说到:“怕什么,有钱能使鬼推磨。媒婆都是拿钱办事的,咱给的钱多,她肯定就倒向给钱多的一边。”
小阳也拍掌道:“那家人不是想讹钱嘛。咱去找找被磋磨死的那两个媳妇的娘家,让他们上衙门告状去啊。咱帮着请状师。还有,那家肯定还有媳妇受磋磨,咱说动她们出来作证不就好了嘛。”
三叔眼中精光更甚,接着说:“正如小暖所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咱花些银子让那些知情的乡亲出来作证,这件事咱就稳赢了。”
鱼婆婆大笑出声:“哎哟,咱这是将那家人想讹的银子,都花来反告他们呀。等他们知道的时候,说不得会气死。哈哈”
黎小暖跟小阳对视,俱都笑出声来。黎爹面上的愁苦虽不见了,但眼底仍有些忧虑。黎小暖知道,他是在担心老太太。
第八十二章 对簿公堂()
既然商量好了对策,用过饭后,大家就能分头行动了。因为黎家多是伤病,苏氏便将周婶子跟黄婶子叫过来一起商量。
临出发前,黎小暖声明:“三叔,两位婶子,小暖先谢谢你们了。你们所去办的事,且大张旗鼓的告诉大家,别怕人知道。咱就是要那些人知道,咱即使要收买人心,也收买得光明正大,磊磊落落。”
周婶子脑子比较灵光,几乎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哎哟,还是咱小暖看得远咧。就该把收买人心这事公开了,也省得别人在这上面做文章。就有那揪着不放的,咱也能毫不气短的辩理。”
见大家伙终于明白过来自己的意思,黎小暖会心一笑:“两位婶子跟三叔也别指望这事能办成,毕竟人大多贪心。咱家也不是啥富贵人家,若是五十两范围内还办不来,那就直接回来吧。”
小阳在一边笑道:“好心人总是多些,就算当场不能答应,过后也会站出来帮忙。至于做下坏事的那些人,也会在这件事中丢尽了名声颜面,下场肯定不得好。”
因找到了解决之法,大家俱都心下轻松,听了小阳的话,便都笑了。知道今日必定会有传唤的官差上门,所以唯一能撑起场面的小阳便没有参与到计划中。
三叔带着黄婶子跟黄叔,一起去找被磋磨而死的两个媳妇家属。周婶子跟她大儿子则是先去那媒婆家。
经此一事,黎小暖愈发觉得要好好回报周黄两家。当然了,鱼婆婆那是已经当作亲奶奶来孝顺了的。想想,他们一家也挺悲哀的。明明就有亲长辈,却只能从非亲长辈身上找到亲情。
夏日午后,人正乏倦。此起彼伏的蝉鸣,令人昏昏欲睡。也正是此时,两个官差上黎小暖家来了。来人中有一个正是村里的人,一进门就婶子黎叔的叫开了。被请进屋里坐下,上好茶后,同村的差人才说起正事来。
“是这样的,牛山县有一户李姓人家,拿着跟小暖妹子的婚书,上衙门去把你们一家给告了。这是传唤公文,请黎叔仔细阅读,然后收好。明日记得准时上堂听审。”
黎爹抖着手将传唤公文接过,忍着怒气细读了一遍。幸好养伤的这些日子,黎爹一直跟着黎小暖研究道德经,因而也能将公文上的字认全。
公文之上,李家的陈述犹如大戏一般精彩,将黎小暖一家隐瞒骗婚的虚事,愣是说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就连定亲时苏氏跟他们家拿了多少聘金,人证是谁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小阳接过公文后,就禁不住讽笑:“哟呵,还真是闭着眼睛说谎,不怕官老爷下棍呀。这人证,恐怕这辈子都没见过我娘吧。瞧瞧,大前天的时候,我跟娘还在地里下肥呢,这事同村的人都能作证。”
听小阳这么一说,苏氏便问到:“怎么说到我身上去啦,上面都写了什么呀?”
小阳一派轻松的答:“娘,这公文上说你大前日在拉仁村跟李家定下了姐的亲事,还收下了他们家二十两的礼银,跟一只祖传了十代的白玉镯子。还说那镯子价值万两银呢。”
苏氏一听这话可不干了:“大前日,我跟你还在地里给豆棵子撒肥呢,好些在那开荒的乡亲都能作证。我怎么可能去拉仁村给你姐定亲了呢?良子,你爹娘当天也在那边开荒呢,他们都能为我作证。”
叫良子的同村衙役见苏氏有些激动,赶紧安抚:“婶子别急,我们大人也不单信那家人说的话。这不,大人就让我们来跟你们说一声,让你们明日只管到堂上回话就行。婶子不用担心,我们大人眼明心亮着呢,肯定不会冤枉了你们。”
这话倒是真的。因着之前靖王发过话,让府城官员关照着点黎家。所以上至知府,下至知县,无一不在想办法跟黎家搞好关系。毕竟能得亲王青睐人家,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良子,你千万别逗你婶子玩。这可是正事。”黎爹持疑。
良子哈哈大笑,爽快的一挥手,道:“瞧黎叔说的,咱是那样不分轻重的人嘛。知县老爷真的就交代咱了,让你们都放心。我寻思着,大人是想借这件事给你们一家正名呢。”
一直沉默不言的另一官差也点头称是,说:“因着之前黎姑娘谣言一案,许多人对大人的判罚不满。大人就想趁此机会,灭一灭那些人的怨气。”
既然两位官差都这么说,那这件事肯定就不会有太大麻烦了。怕只怕老太太那边出岔子,到时就算黎小暖他们家占了理,也会被孝道束缚。
“既然话已经传到,咱就回去办差了。婶子,黎叔,你们记得明日巳时到衙门候审哦。”见黎爹他们都传看过公文,两位官差就起身告辞。
小阳将两人送至门外,每人塞了一两银子。那两人先是一番推脱,但耐不住小阳会说话。最后两人无奈的接受了小阳的赏银,高高兴兴的回衙门去了。
当晚,只有周婶子跟他的儿子回来了。毫无意外,那媒婆不答应出来指征李氏故意让她找的李家。不过,有那好事的乡邻拿了银子,说认得来找媒婆的人。也愿意到堂作证。
至于三叔他们,可能明天都回不来。因为牛山县离得有点远,加上还得找人谈事,所以花时久些。但在看过公文后,黎小暖他们心下安定了不少。
次日一早,小阳赶着从梁大伯家借来的马车,载着一家人进了城。巳时一刻,知县老爷升堂。苏氏扶着黎小暖,在黎爹父子三人身后跪拜在大堂下。
李家的人也来了,除了那日前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