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听风有些疑虑的摇摇脑袋,之后才做顿悟状的焕然大悟。
他幽幽长叹一声:“尽信书不如无书,古人诚不欺我。没想到今日我也犯了这等低级错误,据书上说的,这处地方应虽然贫瘠,也不至于到找不着树的地步。不过转念一想,笔者动笔时写的已经是十年以前的光景了,时过境迁,情况大不同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自嘲笑笑,说道:“大不如前啊。”
若是换成从前,就算是信了书上的话,刘听风处于谨慎也会先派士兵探查后再作打算。不过他遭遇到每个英雄人物难免遭遇的事情,那就是年老。
岁月榨干他的精力和智慧,叫这位征战一生的老人,思量能力大大跟不上从前。
除考虑问题不如从前周到以外,他还面临最大的困境,那就是体魄的衰老。
刘听风从前就不以体魄见长,但至少在两军交战之际,也能上阵杀敌无所畏惧,下战场也能一顿吃三大碗饭。只是现在他开始力不从心了,阴雨天气的时候,腿上受过的暗伤时常要发作,痛得他走不动路。而力气也随着肌肉收缩开始消失。
和其他人一样,他不服老。
而且,他也不能服老。
庆国名将这一个名号犹如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偏偏他还不能卸下这个名号。他已经成了庆国军队的一个标志,成了灵魂般的主心骨,若是他卸下这担子,整个庆国又有谁人能扛得起来?
“刘帅,您该休息了。”
帐篷中还有个灰衣服的小厮,他的职责就是照顾刘听风生活起居。刘听风看了一晚上的书,此时眼睛也酸涩得快睁不开了。换做平时这个时间他早就睡着了。
他把腰间的虎皮拉到脖子处,侧过身睡去。
……………………
远在陈国南部的事情,对大凌省没有造成丝毫的影响。限于地域问题,两地信息之间的交流往往要迟缓很多,陈百川想知道刘听风带着大军席卷而来的消息,还要等多几天乃至十几天。
此刻他正致力于对陈国军队后勤方面的发展,武器的贮备已经到了一个饱和的状态,适合前线是用的热武器,已经在陈百川的吩咐之下,送完陈百里所在的地方。
送完前线的还有将近一半的火枪兵,有了这些家伙的助力,陈百川觉得前线的攻击力已经足够了,眼下值得担忧的是后勤问题。
陈国是小国,召集民夫运送粮食的效率要比大国弱得多,食物供给不足是个大问题。
而且寒冬将至,这个时间开战,士兵若是没能及时穿上棉衣,不要说把敌人抵御在国门之外,就是自身存活都成了大问题。
南部,是会下雪的。
在财大气粗的陈大人的召集之下,各地大户散户缝制的棉衣已经源源不断送往大凌省。再经由海路,把这些物资送到前方。最后还是得征集民夫把棉衣送完军营之中。
不过依着他的流程来,效率上高了不少。最重要的是,质量也有了保障。
陈百川明文规定,若是送完前线的衣物中有瑕疵品,有人想借此赚黑心钱,他绝对不会善心,等待他们的,将是人头落地。
前线的战士浴血奋战,后方也要打响战争。一定要竭尽全力,作为前线最坚实的后方。
在陈百川的认知之中,前线的战争很重要,后方的后勤也事关重要。他不能上阵杀敌,也要为陈国战士们提供最全面的保障。
如今是冬天,倒是可以不用担心粮食腐败的问题。不过他还想着让士兵吃上蔬果肉类。
“成功了吗?”
陈百川紧张看着身前的吴大头,只见吴大头脸上泼了油彩似的一抹红一抹青。陈百川心中一沉,莫非是失败了?
他回忆起整个流程,貌似都没出现过错误。
加热原料,杀死那些微生物,再装进无菌的陶瓷罐子中,之后再抽空封口。谨慎起见,他还进行了七天的保温室试验,如果出现漏气、封口不严的罐子,统统被他抛掉。
如此一来,还是成功不了。
吴大头没有回答他的话,拿起桌上的罐子,狂吃起罐子里的东西。
陈大人似乎明白了什么,抢过他手中的东西。问道:“先把我的问题回答了再吃!”
其实吴大头的这副表现已经说明,他是成功了。不过陈大人不见棺材不掉泪,非得等到吴大头亲口给他盖棺定论的答案。
吴大头吧唧吧唧嘴,说道:“你这是傻了么?要是不好吃的话,我干嘛吃?”
陈大人着急的问:“有没有吃到奇怪的味?”
“就是比平常好吃而已。”吴大头夺回罐头,不经意的回答。
陈百川收起紧张的心情,留下一句“好好观察你们吴大人,这几天他要是发烧感冒拉肚子,记得要向我汇报。”
吴大头看着陈百川一溜烟跑没影,实在有些发愣。知道手下人温馨的见解,他终于明白自己遭遇了什么。
“陈百川,你个无耻小人,竟然拿我去试有毒的东西!气煞我也!我要将你碎尸万段!”
吴大头呜哇哇哇几声怪叫,随手抓起身旁的圆面椅子,气呼呼的冲出去,目的清晰可见。
其实陈大人并没有残害兄弟的意思,本来他是想去厨房那几只活鸡来做实验,结果吴大头撞见了,立马凑过来,还咬定陈百川私藏了好东西……
陈大人当即心中一动,鸡终究是鸡,而不是人。至于吴大头,至少比鸡更接近人类这种生物。而且吴大头身强体壮,在加上这个污染并不严重的地方并没有多少病菌。所以……
陈大人飞一样逃走。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雪冬初()
第二百二十五章大雪冬初
陈百川站在大门口庄严神武的石狮子边上,他抬头望天。天空灰茫茫一片,抬头望上去,视野与神态萎靡的太阳相隔一层薄薄的云雾。
四周不知何处吹来的风,呼呼闯进袖口衣领,陈百川不禁拉紧了衣服,吩咐林九去拿一件棉衣出来之后,他就在石狮子后躲着风。
天气似乎愈发变坏,陈百川苦笑说道:“看样子是要下雨了,刚才应该叫林九顺道拿蓑衣出来的,要叫他多走一趟了。”
他一直望着天空,灰茫茫的颜色愈发凝重,不见改善。
天气正一天天的转凉,冬天似乎要正式登场了。值得庆幸的是,据大凌省省志上记载,这片土地下雪的频率并不高。
就算是特别冷的年份,也不过飘了几朵敷衍式的雪花。
陈百川猜测,大概是因为大凌省临近海域,蔚蓝大海以它宽阔的水域调节了气候。
“大人,棉衣拿来了。”
林九的声音从身后传过来,陈百川回头看过去,林九说话时哈出的气息成了白色雾气,手中拿着一件穿起来绝对会显得臃肿的黑色棉衣。
“不是叫你拿前天赴宴穿的那件,这件该不会是拿错其他人的,我没见过。”陈百川不满的说着,他可不想把自己裹成一个大粽子。毕竟是少年心性,穿上太过厚重的衣物骑马时都不痛快了。
林九脸上没有半点被责怪的不悦,腾出一只手,摸着头顶的棉帽子憨憨笑着,说道:“是小主母给您新做的衣衫,她说逛街时听人说了,今年要变冷了。小主母这是担心您着凉了。”
“还用你解释?”陈百川白了他一眼,接过那件还没上身就格外厚实的棉衣。
穿上之后,他身上一阵暖,不知是棉衣的暖,还是心中传来的暖意。他惬意的呼了一口长气,喷出的白雾在半空凝实了许久才消散。
冬寒中有这件棉衣,安然度过是没问题了。陈百川心想道:“越来越像个小主母了。”
宅子里的那位若是听到这评价,她是该哭还是该笑呢?陈百川无从得知,因为他忽然听到一声惊呼。
林九忽然惊叫道:“下雪了。”
陈百川别过头,身后石狮子的头顶上,积了薄薄一层雪花。伸手出去,掌心也正好接中一片。
凉丝丝的感觉刺激着手心,陈百川感受着这股凉意,心里却说不出的滋味。他仰头,雪花不再单只孤影,漫天鹅毛从灰暗天穹倾盆而下。
不一会儿,他的头顶大概也接了不少雪花。
“先回去府中。”陈百川无奈的说了这句,这场雪来得太过突兀。
冷得冒出鼻涕泡的林九见下大雪,当然也不愿意出城去龙兴,听到陈百川改变主意了,他也欢喜答道:“我扶您进去。”
陈百川无语说道:“我还没虚弱到需要你搀扶才能走路的份上。”
林九担起管家的担子后,人终究是圆滑了不少,他拍着马屁说道:“这是因为您身子高贵。”
陈百川没好气说道:“得了吧你。”
主仆二人说说笑笑的进了大门,屋子里早就烧起火炉,冰冷的天里,能在火炉边上烤烤手都叫人舒坦。
这场冬天的初雪并不会因为主仆二人的离开而暂停,他们走后,大门外雪花铺成雪地,百姓们咒骂着躲回家里。好在如今富裕了,大雪天里一家子不至于生生冻死,顶多是日子要过得拘束一些。
大雪带着无穷无尽的白,卷席了整个大凌省。而在大凌省上演的这场初雪,其他地方也大同小异。
陈国被白雪笼罩,成了冰里的国度。
陈百川摊开手坐在火炉边上,担忧的说道:“不知道前线上情况如何,我们这边都下雪了,安陵省估计还要更先下雪。”
门窗紧闭着,深怕让掺夹冰雪的北风找到溜进来的缝。
吴大头同样在火炉边上烤着,饶是他相当于常人两倍的腰围,还是抵御不了冬寒。他脸上的神色同样是担忧,吴大头说道:“我也担心,我们这边都冷成这样了。”
他扶着脑袋多说一句:“不让再送几船物资过去?”
陈百川摇摇头,说道:“这种天气下,海路倒是勉强能走,就怕河流被大雪封住了,船只能把东西送到海岸边。到了那里再用民夫搬运的话,距离要更远。”
“那直接征集民夫,或者叫官兵护送?”
陈百川给出的回答依旧是摇头,他叹了一口长气,说道:“本来陆路就不太畅通,眼下冰天雪地,要是走陆路的话,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把东西送到。兵贵神速啊,到时都不知道多少战士冻伤了。”
吴大头有些急了:“这也不行,那也不信,难道我们要看着弟兄们受寒?”
陈百川目前还没有头绪,只能说到:“容我再想想。值得庆幸的是,那群庆国的兵崽子,比起我们的子弟,肯定要更加怕冷。就是不知道庆国这次的将领是谁,带够衣物没有。”
两个担忧的家伙呆在一间屋子中,还分享着彼此的担忧,结局当然是更加担忧了。
只是他们终究是棋外之人,正处在两兵交战这个大棋盘上的陈百里,心中的担忧是更甚。
这场大雪让安陵省本就不乐观的局面,如今更是雪上加霜。士兵们已经换上民夫押运来的棉衣,但是煤油、柴火这些寒冬中的大量消耗品,到现在也没有解决的头绪。
这不是他第一次带兵在雪天里作战,只是之前的规模远没有这次大,而且在他的预计之中,这次和庆国的交锋,估计要拖上三年五载都有可能。
他看过书中记载的前辈的做法,用四个字概括说,就是“置之不理”。
或者应该说,他们都没有想出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件事情,只能由着士兵打完一场战,回到营中还要住在冰冷漏风的屋子中,吃着干巴巴的冷食。
陈百里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几乎万能的弟弟身上,他修书一封,命送信信使千里加急。
“天寒冰坚,燃油殆尽。营帐如露天,手指不得屈伸。”(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六章 冰屋与雪橇()
第二百二十六章冰屋与雪橇
深更半夜,灯盏已经熄灭了。不过房间中还有暗暗的火光,那是小火炉在烧着煤炭。陈百川不想在半夜忽然煤炭中毒,他在火炉上接了一条小铜管作为烟囱,把煤炭烧出来的黑烟往屋外排。
火炉烤着,身上盖着暖和柔软的被子,冬夜中,这样一间屋子无疑让人舒坦得大步不迈出门一步。
按理说,冬天里的温暖总叫人舒适得昏昏欲睡。
但明明已经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刻,窝在被褥之中的陈百川依旧没有半分半毫的睡意,侧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他心中还挂念着安陵的情况。
到底用什么办法,能把煤油等物资运送到前线上?距离大凌省的第一场雪已经过去两天时间了,但天气依旧没有回暖的迹象。大凌尚且如此,安陵的情况可想而知。
令他更加担心的是,今晚他收到关于前线情况的线报。
庆国这次派来的兵力,多达二十万之巨。最令他惊讶的是,统军将领,竟然是刘听风!
名将刘听风不是一个好相与的对手,陈百川深知,在这个辛辣之余不失谨慎的老头面前,无往不利的陈百里说不定讨不到好处。尤其目前在许多方面,陈百里都属于劣势,不论是兵力,还是背后的国力。
这场名将之间的交锋,对陈百里有着很大的不公平。
不过史书上对失败者的描写,大概只会是,“人屠陈百里于此地败北”。历史长河上,他们还只是蝼蚁,一经失败,休想占据多大的篇章。
刘听风啊刘听风……
口中把这个名字念叨几次之后,陈百川终于明白庆国的意图。
说明白了,他们和大衡这只庞然大物耗不起。一旦与大衡之间的战争僵持到一定时间,不管大衡是否败北,庆蛮两国国力说不定被拖成半残。到时候赢了还能借着大衡留下的遗产蹦跶,若是平手或是失败,等待庆蛮的结局说不定是万劫不复。
大概在庆国眼中,陈国的军队相对而言是软柿子,在这边更容易找到突破口。
“柿子要挑软的捏?”陈百川冷笑一声,“这次要叫你们崩掉大牙。”
不过陈国确实是软柿子,在大衡面前,庆蛮国力是羸弱,那陈国大概是不堪入目。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叫庆国崩掉大牙的话,陈国的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至少是半残。
脑中灵光一闪,陈百川一拍脑袋。
他一直想着,要用那种方式把物资输运过去。这实际上限制住他的思维,脱开这个禁锢之后,几个想法的雏形在他脑中形成。
他想起爱斯基摩人的冰屋,虽然那个冰雪砌成的半球形建筑,外边看上去就让人觉得冷。不过据陈百川记忆中所知,冰屋结实而不透风,只要在门口处挂上一块兽皮或者麻布,就能把寒风拒之门外。
而且冰是热量的不良导体,能防止屋内的热量流失出去。
不过冰屋大概能把温度维持在一个对人类来说还是不好受的温度,比起房屋来说还是太冷。只是眼下没有嫌弃的余地,只要冰屋这个设想能叫前线处于冰天雪地士兵日子好过点,那就是万幸了。
接着另一个想法是雪橇。
漫天白芒,四只或者六只雪橇犬拉着雪橇,在白雪地上疾奔,拉出一条长线。
这是个浪漫的场景,这也是陈百川解决运输问题的关键。既然大雪天气之中,车马不便造成陆路不畅,那就换种交通工具。
雪橇的制作并不难,但比起马车牛车,它的确更适合这等大雪埋地的状况。
……
这些主意,大概不是大半夜能够尝试的,心中放下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