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衙内的幸福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衙内的幸福生活-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会不会是做样子逼咱们让步?”娄敏中猜测道。

    “也可能是前两日被逼到太狠,这才要下狠手对付咱们。”方七佛沉吟道,“这些东京城的衙内做事情霸道的很,吃不得亏,有时为了出口气根本不讲究后果。”

    此时浙西明教的众人才想起高强的身份,那是官二代啊,不是平时他们打交道的官员,官员的出身不同,做事的手段也不同。

    一般的官员要么出身寒门,要么出身书香世家,然后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前者在朝中没有后台,做事情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人,后者顾虑家族的声誉,做事情瞻前顾后,担心败坏了名声。

    这两者都不会做出断绝数万百姓生计的荒唐事来,因为这会成为他们仕途中的污点,不仅会被百姓痛骂,朝中大臣弹劾,就连皇帝陛下都不会待见。

    可高强是个另类,在东京城的时候就蛮横霸道,说是市井无赖也不为过。

    这种人不能以平常的心思进行揣摩,如果用无赖的视角来看,那就可以理解高强疯狂背后的原因了。

    我吃亏了,要讨回来,就是这么任性。

    至于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对他仕途的影响,似乎还真没什么影响,他是依靠攀附讨好皇帝赵佶起家的,还有太尉府撑腰,不怕朝中官员的弹劾。

    即便因为这件事被罢免了官职,过个一两年等风头过去还会官复原职,朱勔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也是朝廷的现状。

    这么一分析,就能看出高强做这件事不是说毫无压力,而是压力不大,他承受得起。

    如此一来,压力就转移到了方腊的身上。

    他不可能束手就擒,万一被朝廷杀掉,那还谈什么统一中原明教,还谈什么大业,人死如灯灭,所有的雄心和梦想都将化为乌有。

    可他要是不出面,高强又真的放火烧山,那他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威信就会毁于一旦,以后浙西明教还如何发展教徒。

    这是要逼我提前造反么?

    方腊在心里想着,此刻他已经知道林海潮危在旦夕,下一步就要蚕食福建明教了,没想到高强的这个疯狂举动把他逼到了造反的边缘。

    现在造反还能争取民心,要是等到高强放火之后造反,就为时晚矣。

    “或许咱们应该和他谈谈。”娄敏中提议道。

    “这有什么好谈的。”包道乙反对道,“咱们应该把他杀掉,其余官员都没有这么大胆,杀了他就能一了百了。”

    包道乙早就看高强不顺眼,在太湖上彼此就结下了恩怨。

    这个提议得到不少人的响应,说到底方腊手下招揽的大多都是出身草莽的高手,讲究快意恩仇,对官府没有好感,也不想和官府谈判,所以比较认同包道乙的说法。

    只要杀掉高强,就没有人敢放火烧山了。

    娄敏中不由得苦笑起来,如果真的杀掉了高强,肯定会引来太尉府的反击,那就真的要起兵造反了,然而以目前浙西明教的实力,造反或许在前期会取得成功,可后续无力,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这些人以为只要造反就能打下天下,教主做皇帝,他们封官晋爵,大家共享富贵,实在是可笑之极。

    不过这个时候他却不能反驳,否则容易引起内部矛盾,一切还是要看教主的决断。

    方腊也在犹豫之中,他善于隐忍,但也狠厉果决。

    他在内心里是不想和高强求和的,因为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耻辱,可他比谁都明白浙西明教的现状,他需要时间。

    望着下面跃跃欲试,想要杀掉高强的浙西明教高手,他不能压制这些人的情绪,否则会被这些草莽中人认为他软弱无能,只知道和官府媾/和。

    作为一名领导者,方腊不缺少驭下的手腕,他只是在犹豫,杀掉高强所要付出的代价。

    是杀戮还是谈判,就在他的一念之间。1152

第七十九章 挖坑战术() 
三日后,方七佛来到了大营,要见高强,他是代表方腊来谈判的。⊕顶⊕点⊕小⊕说,▽x。c▼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青溪县的百姓为了保住山林做了各种努力,他们先是恳求,在恳求无果后就拿起棍棒堵在军营外面,也不袭击,只是无声的示威抗议,形势一度紧张起来。

    如果官兵真的要放火烧山的话,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和官兵对抗。

    这就是官逼民反。

    高强知道这一定是方腊在背后推动的,目的就是给他施加压力,让他知难而退,放弃放火烧山的打算,对此高强无动于衷,继续让人收集桐油,还派人勘探地形,找到最适合的放火地点。

    只有在数十个地点同时放火,才可能引起整座山林大面积的山火。

    正因为他原本就不打算放火,所以准备工作才要做的如此细致,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的态度,让方腊知道他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玩真的。

    这就是造势。

    高强很善于玩这种心理战术。

    这是他和方腊之间的一场压力转换游戏,就看谁先承受不住压力,成为输家,从目前来看,他是主攻的一方,占据着优势。

    不过这其中也有不可控的因素,那就是青溪县的百姓,如果这些百姓承受不住即将失去生存来源的压力,从而冲击军营,杀死官兵的话,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可以说他们是在拿青溪县百姓的生计进行一场赌博,这是在玩火。

    随着桐油收集的越来越多,准备工作基本完毕。官兵和百姓的关系也愈发的紧张。有些百姓甚至出现了极端的情绪。意图袭击官兵。

    睦州府的团练使对青溪县百姓可谓是恨之入骨,自然不会放过袭击官兵的百姓,他把闹事的百姓抓起来鞭打示众,以儆效尤。

    他是真心希望高强能一怒之下放火烧山,除掉浙西明教,如此就能替睦州府永绝后患,他也可以轻松的当差了。

    就在百姓闹事的晚上,方七佛来到了军营。

    面对可能失去山林的后果。就算是方腊也控制不住青溪县的百姓了,百姓是明教的信徒不假,可他们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祖祖辈辈依靠这片山林吃饭,失去了山林,他们就失去了生存的依靠。

    在信仰和生存之间,他们选择了抗争。

    青溪县的百姓不想成为高强和方腊之间博弈的棋子,他们要为了保护山林而战。

    方腊第一次意识到他无法掌控这些百姓了,事态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到了要做出决定的时候了。所以他把方七佛派了过来。

    他派方七佛过来可不是为了谈判,而是为了确认高强的真伪。

    在娄敏中的和谈和包道乙的暗杀之间。方腊选择了一条折中的路线,和高强谈判可以,但必须要在他占据主导的情况下进行。

    今晚明教高层集体下山,目的就是活捉高强。

    可高强身边有慕容世家的高手,善于易容,谁也不知道高强会不会易容成其他人,这就是方七佛的任务,假装谈判来确定高强的真伪。

    一旦确认了高强的身份,就下手捉拿。

    方七佛孤身一人进入军营,见到了高强,两人有过多次交往,彼此熟识,只要近距离的交谈几句就能确定是否是真人。

    高强对方七佛的到来毫不意外,他估算着方腊也该派人来了,不然他真的会让人先烧一片山林试试看。

    方七佛和方腊做了约定,如果他在半个时辰内还没有走出军营,那说明他遇到了真的高强,如果他走了出来,那遇到的自然是假的高强。

    方腊和一众浙西明教的高层看着方七佛进入军营,然后就在一旁等待着。

    他们选择的时机非常好,半个时辰后正是夜幕降临的时候。

    时间到了,方七佛还没有出来,这说明方七佛正在和真正的高强谈判,那么就开始出击吧,他们选择的第一个目标不是别的,正是官兵收集的桐油。

    这些桐油就放在军营中,有官兵严加看管。

    之所以选择桐油,是因为只要点燃了桐油就能在军营中造成混乱,否则他们数十人很难和三千正规官兵对抗,一旦被官兵缠住,就不好脱身了。

    这次行动的目的是活捉高强,不是和官兵厮杀。

    方腊等人装扮成寻常百姓靠近军营,趁着官兵不注意猛然冲了进去,官兵哪里是浙西明教高手的对手,只能一边示警,一边聚拢,想要摆出战阵,围攻敌人。

    浙西明教四**王当先冲进了军营,他们犹如猛虎般击杀着面前的官兵,方腊走在后面,注意着军营中的动向。

    按照约定,方七佛一旦听到外边的声响,就会放出烟火来显示高强所在的方位,浙西明教的高手就会合力冲过来,只要擒住了高强,这些官兵就不敢乱来了。

    计划很好,可他们刚靠近桐油的时候就出了问题。

    扑通!扑通!扑通!

    四**王中的三人掉进了坑里,只有包道乙身法灵活,在最后关头停下了脚步,堪堪躲过掉入坑中的命运。

    他们刚刚掉进去,就从周围冲出不少士兵,朝着洞里散石灰粉。

    此时方才入夜,看不清楚,高手们掉入洞中的第一反映就是抬头看,石灰粉就这样准确无误的进入了他们的眼睛,三人都是老江湖了,第一时间就明白了这是什么。

    石灰粉,蒙汗药,迷香……

    这是江湖上下三滥的手段,他们自然知道,也不敢用手揉,只能闭着眼,凭着感觉纵身朝着洞外窜,好在外边还有包道乙进行接应。

    真是出师不利!

    方腊让人把三位高手接应过来,谁能想到存放桐油的周围竟然挖了一圈的深坑,这是高强担心有人伺机破坏桐油所做的预防措施。

    此刻高强正在和方七佛进行谈判,听到外边官兵的示警,就出了营帐查看,刚好看到浙西明教的高手从坑中出来的一幕。

    “他们没事跳进坑里干嘛?”高强淡定的说道。

    方七佛一阵无语,看来高强早有防备,这次真的是掉进坑里了。

    “我这营帐周围也有坑,你告诉他们注意点。”高强补充道。(。。)

第八十章 南武北调工程() 
高强一向注重自身的安全,特别是面对浙西明教的时候,朱勔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证。~£顶~£点~£小~£说,。x。

    搬入军营只是第一步,他还在自己的营帐附近安排了两支百人小队。

    一支是长枪队,另一支是斧头队。

    这个斧头不是平时砍木头的斧子,而是军队中所用的战斧,又叫做凤头斧,这种斧子斧刃加阔,斧柄缩短,是军中近战时砍杀的利器。

    长枪队用来围住敌人,斧头队用来近距离砍杀,配合默契。

    除此之外,他还真的在自己的营帐外挖了陷马坑,防止有人偷袭,陷马坑可是军队战斗时常用的手段之一。

    唐朝李靖在《李卫公兵法》中写的很明白。

    “陷马坑长五尺,阔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枪、竹签。其坑似亚字相连,状如钩鏁,以草及细尘覆其上,军城营垒要路皆设之。”

    同时高强身边还有慕容雪守护,这才是他不怕和方七佛见面的原因,他也猜到了方腊会采取行动,只是没想到浙西明教的高手竟然都来了,还真是看得起他。

    在短暂的混乱后,官兵们已经排成了阵势,而方腊这边则是三位高手丧失了战斗力。

    石灰粉入眼只能用油清洗,如果直接用水的话,水和石灰发生反应,那眼睛就直接给烧瞎掉了,所以司行方三人从冲锋陷阵的先锋变成了被保护的对象。

    面对这种不利的局面,别说是去捉拿高强了,能不能自保都成问题。

    方腊果断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一行人又匆忙的朝外闯。但闯进来容易闯出去就难了。

    睦州府的团练使对浙西明教的高层可不会手下留情。这些人在他眼里就是功劳,以往他每次围剿都是大败而归,这次终于有了报仇的机会,自然要拼尽全力。

    于是长枪队在前,弓箭手在后,把方腊等人围在当中,厮杀起来。

    高强站在远处观望,方七佛脸色难看。却也无计可施。

    “大人,这么不妥吧,您有什么条件尽管提,没必要赶尽杀绝啊。”方七佛劝阻道。

    “打完了再谈。”高强淡淡说道。

    高强没想过对浙西明教赶尽杀绝,也不认为这些兵马能把方腊等人困住,不过总要把方腊打痛了才行,否则也没有谈判的必要了。

    他救下林海潮是为了让福建明教牵制浙西明教,同样的,他不把方腊赶尽杀绝,也是防止林海潮一家独大。超出他的掌控范围。

    只有方腊和林海潮继续争斗下去,才能保证他的利益最大化。

    方腊最终还是冲出了军营。仓皇朝着山上逃去,当然也留下了几具明教高层的尸体,光是十二神将就死了三位,这些可都是他起兵造反的资本。

    回到梓桐洞后,浙西明教教主冷静了下来。

    经过这次失利,方腊觉得自己的心态有点失衡了,随着浙西明教的发展壮大,手下的高手越来越多,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再也没有以前那种谨慎小心的心态了,反而变得孤傲自大,总以为自己能够掌控一切。

    正是这种自高自大,急于求成的心理,让他听说了波斯总教使者的消息后萌生了统一中原明教的想法,从而落入了高强的圈套之中。

    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心态变了,以前那个诚恳待人,性格直爽,结交草莽好汉,事必躬亲的方腊哪里去了?

    如今的他更看重权术和权谋,熟悉驭下的手段,却唯独缺少了一份平和的心态。

    大丈夫能屈能伸,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谁不曾经历过失败挫折呢,只要能保持一份平常心,就不会被外物所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一直走下去。

    方腊反省了一夜。

    第二日,他在梓桐洞内和浙西明教其他高层会面,很淡然的说出了要向高强求和的意思。

    浙西明教的高层觉得教主似乎变了,却又不大清楚哪里变了,或许只有娄敏中发现了蛛丝马迹,他欣喜的发觉以前那个睿智从容的教主又回来了。

    崇信武力和权势的只是暴君和独夫,懂得妥协和变通的才是真正的王者。

    既然方腊发话了,接下来的谈判进行的非常顺利,除了一些包括信仰在内的基本原则外,其他任何条件都可以答应。

    你不能逼迫他们放弃信奉明尊,那浙西明教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也不能让他们搬离青溪县,这里毕竟是他们的发源地。

    高强提出了几点,包括浙西明教和福建明教和平共处,浙西明教尽量收缩,只能在睦州府活动,甚至他可以调用浙西明教的高手。

    这是他早就有的一个想法。

    赵明诚在济州府和梁山好汉周旋的很辛苦,说到底是赵明诚手下没有人才可用,他是书生出身,不大懂得兵法,能够围困住梁山已经很不错了,想要剿灭梁山谈何容易,而且朝廷中蔡京一派又逼迫的紧。

    高强想要帮助赵明诚稳定局势,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送些能打的高手过去。

    如果把浙西明教的高手调到山东济州去,和梁山好汉厮杀一番,一定会非常有趣。

    这其中方七佛和赵明诚是旧识,那么自然由方七佛带队,包括娄敏中在内的浙西明教高手会在近期赶赴山东济州,在赵明诚的手下效力。

    娄敏中的阴险和吴用有的一拼,两人可以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