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顺被钱江的话震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钱江想了一会儿说:“由于那华夏国的土地属于大家共同,所以,总统阁下又定下了一条规矩,成员在付出一定的华夏币之后,都有租用这些土地的权力。
而不管你用这土地种什么,每年都只需缴纳土地产出一成的税收就行。”
“亩产千斤的种子和一成的税收的确非常诱人,这样的话租用华夏国土地比耕种自家的土地都要划算几倍。
咦,不对,你先前不是说我们这些土地可以折算成华夏币卖给华夏国的吗,这样的话这些土地也是可以租用的吧。
只是这些位于吴国之内的土地还要另外缴纳十之五六的田税,就算是亩产提高了数倍,也只是比以前的收入多上一些而已。”
“不是这样的,只要这些土地卖给了华夏国,这些土地与吴国就再也没有什么关系了,所以根本不用再向他们缴纳那十之五六的重税,只需要缴纳给华夏国的一成税收就行。”
“那吴国会甘心放弃这到口的肥肉?说不得到时候搞出一些不好收场的事来。”
钱江从钱顺的话中隐约抓住了什么似的,呆了半晌,恍然大悟地说:“父亲,我好像明白那华夏国打的什么主意了。”
“啊……”
“那华夏国买下这些位于其他国家的土地,最大的目的可能就是在这些地方引起争端,然后他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插手这些地方的事务。”
“你不是说那华夏国的主人无意统一天下吗?以他那如同神仙一般的能力,想要几块地,插手地方事务,根本用不着这样麻烦的啊。”
“那魏总统虽然没有表现出用武力统一天下的意思,但在那开国大典上却是当着三国使者的面说过‘华夏无疆’。”
“华夏无疆?”
“对,总统阁下对华夏无疆的解释是:‘凡是有我华夏国成员的地方,就是我们华夏国的疆域;凡是天下荒芜的土地,就是我们华夏国的国土。’
这样一来就解释得清楚了,这华夏国并不是不想统一天下,只不过是不愿意用武力的方式而已。”
第二三七章 星火可燎原()
钱顺一脸懵逼地说:“不用武力如何统一天下?难道魏、蜀、吴三国的兵马都是泥捏的吗?”
想明白了的钱江轻松地说:“父亲应该知道那李家农庄以前是谁的产业吧?”
“那是以前秭归令李严李大人的家业,可外面已经有传言他已经辞去了一切官职,不知是怎么回事。”
“其实,我听说那李大人在蜀国大军压境的时候就已经加入了华夏国,本来那秭归已经被蜀国大军夺了去,秭归那点守军哪里是数万蜀军的对手。
但那华夏山庄的主人只是遣人送上一样东西,同时给那蜀王看了一场电影,然后不用一兵一卒,数万蜀国大军就这样悄悄地退了。
那蜀国虽然没有和华夏山庄发生一场战争,但他们退军时却生生地折损了近千士卒。”
“这可是那庄主的手段?”钱顺想,没有发生战斗却折损近千士卒,肯定是那如同神仙一样的庄主下的手。
钱江说:“蜀军折损的那些士卒并没有死,而且主要是无家无业之人,在看到华夏山庄那些杂役过的日子之后,死活都不愿意再随着大军回国。
而且一些蜀国士卒回国后,也是拖家带口地到华夏山庄来讨生活,目前的华夏山庄里大概有两三千人都是来自蜀国,而且翻山越岭过来的人还在不断地增加。
华夏山庄方圆三十里地的人口,现在几乎都聚集在了山庄所在之地,原来的村庄已经成无人之地。
可就算是这样,那蜀国也不敢对那华夏山庄说半点不是,甚至在开国大典上还派来了诸葛丞相观礼,好像是默认了华夏国的存在和做法一样。
那李严自从加入华夏山庄之后,目前已经被总统阁下任命为外交贸易部的部长,专门负责那些物资的出售和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华夏国总统之下,的事务都是由几大部门在,能成为外交贸易部的部长,李严肯定能够接触到许多那些普通成员不知道的秘密。
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毫不迟疑地就把整个李家农庄卖给了华夏国,并以此为基础扩建了李家农庄。
以李部长的见识作出的选择,说明成为华夏国成员绝对拥有别人想像不到的好处,只是我们还没有加入,所以有些东西是我们接触不到的。
扩建李家农庄在得到华夏国的后,几乎没用多长时间就达到了现在的规模。
从那里面的设置来看,表面是在安置流民,但只要了解后就会明白,这农庄根本就是一个对普通民众甚至一些小有家业的人都有吸引力的所在。
不用出仕,就能够享有比出仕还要优厚的待遇;不用做官,却能够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务。
从华夏立国之后的一系列政策变化来看,这华夏国就是准备用这种到处插楔子的方式,用大家无法拒绝的待遇抽空这些楔子附近的人口。
到了那个时候,那些世家大户将会遇到一个天大的麻烦。”
说到这里,钱江的眼里不知不觉间流露出惊恐的神色。
钱顺不解地问道:“什么天大的麻烦?”
“他们将会发现,自己手中的土地将找不到足够的人手来进行耕种,迫不得已撂荒。”
“这的确有些麻烦,但也不至于有你所说的那样夸张吧,只要提高一些佃农的待遇,最多再多花些力气,从其他地方收留一些流民也是能够维持下去的。”
钱江苦笑了一下,说:“父亲,你认为那些花了大力气从其他地方接过来的流民,在发现那华夏国的待遇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而且,你还记得那‘凡是天下荒芜的土地,就是我们华夏国的国土’这句话吗?
荒芜的土地,那些无力耕种被迫撂荒的土地也包含在内吧,到时候华夏国不费半点力气就能够把这些土地据为己有,而那些没有什么背景的大户恐怕还要对华夏国感激不尽。”
“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官家的田税都是按照各家各户记录在册的田地来收缴的,他们可不管你有没有能力耕种,铁定要按照一个大家都认可的亩产量来征收粮税。
这是一个那些世家大户根本无解的问题,因为当今除了华夏国,没有谁能够用一亩地种出足够缴纳十亩地税的粮食。
这世上荒芜之地如此之多,华夏国根本照顾不过来,更不用说用华夏币来购买那些撂荒的土地了。
世家大户无法跟官府对抗,但如果这些撂荒的土地被华夏国收了去,他们就有充足的理由不再给这些土地缴税。
如此折腾个一两年,世家变大户,大户变小户,小户变成平民,平民又全部去了华夏国,这些土地最终会全部落入华夏国的手中。
田地都不值钱了,人也走得差不多了,那些房屋也就更值不了什么钱了。
那李部长肯定是早就看到了这点,所以趁早把自己名下的资产全部折算给华夏国,换成实实在在能够随时兑换成粮食的华夏币。”
钱顺右手握拳,激动地说:“有了充足的华夏币,以及华夏国成员的身份,在华夏国物资下,绝对能够积累出百世传承的财富。”
1
第二三八章 臣服或离开()
钱江看着钱顺那激动的表情,觉得还是应该再给他把遗产税的事解释一下,至少那百世传承的财富在华夏国里是不存在的,那里根本就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
哦,即使有,也只能够保证衣食无忧。
于是,在钱顺的兴奋劲过去之后,钱江小心地把华夏国遗产税的征收标准给钱顺说了一下。
华夏国竟然要征收一半的财富作为遗产税,可真的让钱顺觉得有些肉痛。
闭上眼睛盘算了一会儿,说:“我觉得可以每年逐步把自己的财产送一部分给你们几个,这样的话遗产税的缴纳数额就会少很多吧?”
钱江说:“先别说那遗产税的事,因为到目前华夏国还没有征收到一元华夏币的遗产税,到时候具体是怎么个收法也没有个先例。
但在那华夏国之内,成员的权力和条件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出现你所说的把某一样商品全部买断的情况。
我们能做的事,其他人也可以做,而且都会受到华夏国法律的保护,他们管这个叫作自由市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商家,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比如说以及为买家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都是可以提高我们商品竞争力的一些正当手段。”
“有这样好的商品,难道还怕我们卖不出一个好价钱?”
“至少在华夏国成员之中,我们的商品就没有优势,因为他们都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平台方便的买到同样品质的商品,没有人会傻到高价从我们手上购买商品。
除非能够像我刚才说的那样,给这些商品一些额外的服务,那些怕麻烦的成员才可能把钱花在我们的商品上。
而对外的买卖也不是那样简单,因为在华夏国各种商品几乎是无限制的供应下,商品在某一个市场都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
大家争夺这个有限的市场,必定会出现相互压价的情况,导致商品收益的降低。
于是我们只有把商品卖到更远的地方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利益,可路途越远,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就越高,最终在物品的价格高于需求的时候,商品的销售就不再顺畅。
这个问题不光我们会遇到,其他做同样事情的人也会遇到,所以,这些商品能够影响的范围是有限的。
只有华夏国的控制范围越大,我们才有能力把这些商品卖到更远的地方,但华夏国控制范围的扩大,也意味着我们同时也失去了控制区之内的市场。
我们只能跟别人比快、比早,越快越早在商品出现饱和之前踏入这个市场,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晚了的话可能连汤都喝不到一口。”
钱江的这席话终于坚定了钱家投入华夏国的决心,立即安排钱江联系华夏国折算家产的事。
……
在开国大典上,华夏国宣布的那些政策根本就没有什么可隐瞒的,而且华夏国的所作所为一直是按照这些已经确定的政策不偏不倚地执行的。
所以,钱家能够看出来的东西,魏、蜀、吴三国的众多谋士不可能不知道华夏国这些政策出台之后对三国政权的巨大威胁。
华夏国这是在一步步瓦解他们的国之基石,可偏偏这三国都没有办法来应对这种威胁,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不带半点算计。
也许光从华夏国现在的待遇来说,对那些上层官员的诱惑力还略显不足,但那些参加过华夏国开国大典的士卒,回国之后给旁人所说的所见所闻,那些衣食之外的东西,却是连那高高在上的王都没有享受过。
那黑夜里的明灯,凡人一根手指之间,可明可灭,光芒收放自如,无烛光之灯影灼灼,照暗室如白昼。
尤其是那广场之上的巨灯,炫目的光辉轻易地撕裂了厚厚的天幕,遮住了星光,暗淡了月色,比之那夜明珠亮上百倍千倍,光芒直追朝阳。
与日月同辉,这才是神的手段,这才是真正的神迹。
那些可以看得到的东西还比较容易理解,那广场上平整的石砖多花点时间和人力也能够做到,可那高大的山门、千斤的铁闸就不是仅靠人多就能够做到的。
大家在华夏国看到的东西让人向往人不自觉地想要据为己有。
可那华夏国电影中透露出来的实力却让人绝望,不论是可以杀人于无形的枪炮,还是那翱翔在蓝天白水的钢铁怪兽人生不起一丝反抗之心。
这样的战争不是凡人能够参与的,那是神与神的战斗,甚至连战斗的余波都具有毁灭城池的威力。
面对这样的存在,要么臣服,要么离开,绝对不要选择与之对抗,那样的举动无疑是在找死。
1
第二三九章 那是神住之地 一()
相比三国高层的忧心忡忡和人人自危的情绪悄然漫延,普通的百姓显然对那些华夏国的神奇事务更感兴趣。
对老百姓来说,战争一点都不美好,杀人与被杀都很痛苦,权柄的交换更替更是与己无关。
他们只知道,战争会死人、会破家、会无情地毁灭自己的一切希望和未来。
他们只是想要一个平静的生活,哪怕艰难一点、辛苦一点,只要今天能够比昨天好上那么一丝,那就有希望,那就是幸福。
这样的要求不高,但为什么上天会降下洪水滔天,偶尔又滴雨不舍,时不时任凭恶虫肆掠与人夺食,转眼间疫病横行赤地千里。
老天,你不保佑我们风调雨顺就算了,谁让咱们生得这样卑微,你可以视万物为刍狗,谁让我们无力对抗天威。
如果仅仅是这样,我们也就罢了,滔天洪水也存求生之地,疫行千里尚有遗漏之命。
哪怕是九死一生,但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也会努力去争取,这样的命我们也认了。
可为什么还有那官府的凶吏、世家大户的恶奴,吃着我们种出的粮食,却还要对我们恶言相向、拳脚相加。
那些高高在上的官爷,唇齿轻动之间,就可定夺百姓的生死,更有甚者人生不如死。
都说我们是国之子民,按照这个说法,国之对于百姓犹如父母,可天下有那一个父母能够罔顾自己子女的苦难和生死。
易子而食,哪怕实在没有办法逼得要吃人的时候,也不忍向自己的孩子下手,也要交换一下,求得一个心安。
也许,这就是让人逃不开的命,卑微的人们只能在天灾人祸的缝隙中苟延残喘。
走过了太多的地方,经历了太多的沧桑,这世间到处都是这样,仿佛贫穷天生就应该被欺辱,弱小天生就该挨打。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这是一个层层压迫的人间,生存尚有余力的人都努力地向上层攀爬,并把别人垫在脚下,作为自己上爬的基石,只有那些顺民、平民、流民,拼命地在生与死之间挣扎。
……
李冬原本只是一个战争遗留下来的弃子,生存被迫走上了当兵之路,不管大小战场,见识过战场残酷的他只能尽全力去搏。
不为别的,只为让带领自己的百户看到自己的价值,末了能够多给一点吃食。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看到的,实际在李冬的心底却很明白,在战场之上,如果不尽全力去拼,活下去的可能很小,这不是在与人斗,而是在与天争。
结果,李冬很幸运,百战之中搏出了一线生机,机缘巧合之下成镇西将军陆逊的一名亲卫。
李冬早已知道,自己可能就会这样不断地与天搏命,最后被另一个胜利者割去了性命,这就是自己的宿命。
李冬细心地擦拭着手中的百炼钢刀,这把百炼钢刀可是只有将军的亲卫才有资格装备的,价值15000钱,可以换来几亩中等的良田。
还有那身上的皮甲,是用上等的牛皮缝制而成,一些的部位甚至嵌入了细小的铁片,价值万钱。
虽然皮甲上已是伤痕累累,一些地方残破不堪,但也远比单衣布袍扎实,至少在这寒冷的冬天,可以锁住更多的温暖。
李冬觉得自己与那些平民相比已经幸福多了,那些流民在这寒冷的冬天,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