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一个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了这个初级高压输电网络后,山庄内的风电、火电和太阳能电力都可以有了充分的利用。即使今后有了更多的风机和更多的太阳能电池,都可以利用这条输电线和各用电点的分布式储电网络对产生的电力进行充分的利用,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等乐天溪修建的那几条水道做好以后,水车发电机组也可以开始产生电力,就算每个水车只有3个KW的发电能力,但十个水车也有30个KW嘛,而且几乎是不需要多少人去的清洁能源,能够24小时不停地工作,一天至少也能够产生700多度的电量。

    把水电也接入输电网之后,山庄内的电力供应又多了一个稳定的来源。

    由于这人工水道也没有阻断水流,所以不会影响河流中鱼类的生存,想起自己世界上因为水坝的存在造成野生中华鲟的消失,魏民生心里就有一些隐隐作痛。

    自己虽然也在利用这里充足的林木,但利用之后还会栽种其它树木,算得上可持续发展嘛。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魏民生希望,这里永远有白云蓝天和绿水清山。

    ;

第七十章 财富是什么() 
异界的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六月底。

    由于解决了电力和电脑不够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人通过了第一阶段的测试,铁壮就是这二十多人中的一员。

    通过测试后,王双明就对这些人说:“我们山庄里虽然有仕、农、工、商等专业知识可以供你们选择,但有些问题需要先给你们说清楚,一是仕、工两方面的知识只有彻底加入我们山庄之后才能够教授;二是农、商两方面的知识,你们学了多长的时间,就得为山庄做多长时间的事。这是你们以前就知道的,在此我再一次进行说明。如果现在有人觉得不合适的,现在就可以选择退出,只不过你们在这里学习了一个月时间,山庄给你们了的食宿,所以你们需要为山庄工作一个月的时间。现在你们可以选择了,是农、是商还是退出。”

    “为什么仕和工两方面的知识必须加入山庄才能教授呢?”一个学生疑惑地说。

    “因为这些知识就是教给了你们,出了这个山庄,你们也没有发挥的地方。就以工来说,里面的知识包括了工具、工匠还有工业,这些知识和技能几乎都与电有关,外面能够为你电能吗?如果不是山庄的人,山庄为什么要给你电能和其它的相关?所以这些知识和技能就没有了向山庄之外的人传授的意义。”

    “加入华夏山庄有什么好处呢?”那个学生问。

    “这第一个好处呢,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岗位领取工资。你们也知道,我们山庄的工资发放使用的是华夏币,每一元华夏币可以兑换一斤大米。我们山庄最低一档的工资属于识字量在一千字以下的人,每个月只发150斤大米。山庄里目前领这个档次工资的人主要是十岁以下的儿童。”

    “十岁以下的儿童都要发工资啊?”学生中发出一阵惊叹。

    “我们当时也提出了这个问题,认为这些十岁以下的儿童帮不了多大的忙,拿这样的工资心里有些不踏实。但主人说:‘孩子是山庄的未来,这点工资就当作山庄里的福利吧。’直接就把标准定了下来。所以啊,你们别看山庄里那几个还在吃奶的孩子,领的工资可不比你们秭归城里那些小吏的俸禄低喔!”

    “那我们这些识字量在一千字以上的人如果加入山庄,工资每个月有多少呢?”

    “识字量每增加一千字,工资待遇上涨二十五元。但到了五千字以上,就与每个人的工作岗位有关系了,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工资待遇。比如我们山庄里工资待遇最高的小宝,每个月的工资有300元华夏币。”

    “那王老师你的工资有多少呢?”几个学生好奇地问到。

    “上个月我的工资到了250元华夏币,但我看主人说到这个数字的时候笑得有点莫名其妙,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那如果想要彻底加入山庄需要什么条件呢?”另一个学生接着问到。

    “要求其实很简单,一是不能损害我们华夏山庄的整体利益;二是遵守山庄的法律。”

    “但是我们的田契、房契以及户籍都在秭归城里,皇粮国税还好办,兑换些粮食也可以按时上缴,但每年服徭役的时候就没有办法顾及到山庄里的事了啊。”

    王双明听了这话,自豪地笑了起来,说:“既然成了我们山庄的人,那秭归城里的田产、房产都将成为山庄的财产,我们会将其按市面价值折合成华夏币后,全部交给你们。你们可以用这些华夏币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至于住的地方,由于你们在建设山庄的时候没有出什么力气,所以没有的房屋,你们可以选择租、买或者自己修一套房屋。当然,这些费用都是你们自己负责,我们山庄只相应的土地。不过我建议,你们最好是选择租一套房屋,因为租一个活动房一年只需要200元华夏币,比自己建划算多了。至于秭归城里的税赋和徭役,全部由山庄负责,不用你们操心。”

    “那我们的家人怎么办呢?”

    王双明说:“家人也好办,可以选择到山庄做事,但如果他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而且识字量达不到一千字以上的话,工资就只能停留在150元华夏币这个档次。”

    “既然山庄把秭归城里的税赋和徭役都给承担了,哪我们在山庄里还需要缴纳税赋和服徭役吗?”

    “山庄里目前只有一种税收,那就是遗产税,税率是财产的一半。”

    “这么高啊!”

    “我们以前也觉得收得太高了,但主人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说在一个很偏僻的小村子里,生活着几十家人,大家有的种粮,有的种菜,还有的打猎,日子过得不算好也不算坏。但有一天,一家人在种粮的时候挖到了一座古墓,古墓里有很多的金币、银币,所以这家人就富了起来,也不种粮食了。其它的人家知道了这件事,也都不想做事了,到处去挖古墓,结果还真的被他们找到了,于是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富裕了起来,家家户户都有很多的金币、银币。但没有多久,大家的粮食吃完了、菜也没有了,手中虽然有很多的金币、银币,但却买不到一点吃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这个故事中的古墓就指的是祖辈的遗产吧?”

    “大家都有金币、银币,按理说都应该是富贵人家了,可为什么日子还会过得越来越艰难呢?”

    ……

    大家的疑问越来越多,但却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

    王双明说:“其实,我们当时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主人就告诉我们:所谓的财富,有两层意思,首先,财富是我们需要的东西,所以‘物以需为贵’;粮食、衣物、房屋等生活的必须品在大部分时候都是财富,但如果这些东西多得用不完的时候,这些财富的价值就不一样了,会变得不那么值钱。所以,财富就有了第二层意思,‘物以稀为贵’。‘需’和‘稀’就是财富的本质,不需要的东西,再少也不会是财富;随处可得的东西,再需要也不会成为财富,比如阳光、空气。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往往用过之后就会减少,必须要不停地劳动,用自己的劳动来获得吃的、穿的、用的,所以,财富起源于劳动。金币、银币只是财富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财富本身,如果没有劳动创造出的财富与之相对应,金币、银币也不会比普通的石头贵重到哪里去。”

    “我明白了,如果大家都盯着父辈留下多少财富,就没有人去努力工作,不劳动就创造不出足够的财富,那些钱再多也会出现买不到东西的时候。”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收的遗产税,主要用于山庄的建设和大家的福利,其实我们都知道,目前这遗产税还没有收到一元钱,山庄的建设基本都是主人在投入。比如那些没有办法劳动的小孩、老人,他们并没有创造财富,但主人说,尊老爱幼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良知,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少有所学、老有所养,这是主人的梦想,也是我们的梦想……”

    ;

    1

第七十一章 农业机械化的开始() 
听了王双明的话,二十多个完成了第一阶段学业的学生内心一直很纠结,这华夏山庄的福利和待遇确实不错,但自己的家在秭归城还是属于有一定产业的,如果就这样加入山庄,相当于把祖业全部都卖给了华夏山庄。对于这些传统观念很强的人家,抛弃祖业那是不孝的表现,至少现在心理上过不去这个坎。

    大家小声商量了一阵,由于这个年代经商的人地位很低,最终作出了一个比较谨慎的选择,选择了学习农业技能。

    王双明心里微微有些失望,因为自己知道山庄现在的发展严重受制于人口不足,如果能够在这批学生中补充一些人口,对于山庄的未来是有很大帮助的。但主人又说了,加入山庄的人不能在山庄之外拥有的私产,而且是否加入山庄必须出于自愿,所以暂时也没有办法,就让时间来证明大家的选择是错是对吧。

    王双明带着这二十多个学生到小宝那里办理了临时身份证件,作为他们在山庄内部工作的凭据,然后来到了大棚前面。

    由于天气转暖,外面也可以直接种菜了,所以这大棚也暂时失去了利用的价值,魏民生就把这大棚作为一个存放各种设备和物资的仓库,毕竟可以遮风挡雨嘛。

    王双明对铁壮等人说:“你们以前那种‘刀耕火种’的农业耕种方式已经过时了,因为这土地里的肥力是有限的,所以你们种地需要休耕进行养地。但主人给了我们一本书,书里介绍了这粮食要丰产必须的条件:水、肥、气、热。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好这四个条件,时候、地点我们都可以进行粮食的栽种。”

    “这大棚就是一种可以控制气和热的东西,所以在冬天里都可以种出新鲜的蔬菜。但这大棚毕竟太小了,产出有限,所以,要想进行大面积的栽种,还是得依靠气候。虽然气候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土地的水、肥、气这三个条件,在气候合适的时候,获得大面积的丰收。”

    铁壮说:“老师,这粮食需要浇水我们是知道的,种菜要想菜长得好,需要淋粪水,想来就是您说的‘肥’,可这‘气’又是什么东西啊?”

    王双明说:“粪水只是‘肥’中的一种,这‘气’就是土壤中需要充分的空隙,便于粮食的生长。有了这些空隙,水才能够带着肥力深入到土地深处,既保持了肥力,又便于粮食吸收。”

    铁壮说:“老师你说的就是犁地嘛,这事我们都干过。”

    王双明说:“那么,你一天能够犁几亩地呢?”

    “有牛的话,一天可犁两亩地。”

    王双明说:“你们应该是没有铁制的犁头吧?否则一天至少可以犁十五亩地。”

    “老师,你们有铁制的犁头?”

    “如果我们需要,主人就会给我们。但就是有了铁制的犁头也没有用,因为我们山庄里目前只有两头牛。”

    “这咋办呢?没有牛,就犁不了地,犁不了地,就种不了粮食。”

    看着铁壮着急的样子,王双明笑着说:“你说的那种铁犁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用的,如果就这一天犁十五亩地的能力,几个人如何种上千亩地呢?”

    “对啊!庄主说过他这里有几个人种上千亩地的技能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在小宝那里看过一段小影片,记录的是一台据说是主人那个世界上最大的一台拖拉机,创造了一天二十四小时耕地四千八百亩的最好成绩。”

    “四千八百亩?”

    “我没有说错,就是四千八百亩,这台拖拉机的力量相当于五百匹马同时发力的力量,拖着二十个巨大的钢铁制成的铧犁,创造了这个纪录。”

    铁壮说:“那为什么我们不用这个拖拉机来犁地呢?”

    王双明说:“我们山庄这么大一点地方,几个来回就完事了,然后这个大家伙放到那里啊?再说了,主人说那个东西要喝一种柴油的,而且肚量很大,山庄现在的柴油存量少,经不起它喝啊。”

    铁壮刚兴奋了一下,听了王双明的话又焉了下去。

    王双明停了一下又说:“主人说了,我们山庄周围都是这种山丘地带,这种大家伙在这里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就算是给了你们,你们也没有办法开动啊,它工作的地方至少要有几十万亩的平地。所以啊,你们现在要学习的是一种小型的耕地机器。虽然是小型的机器,但一个人操作一天也可以耕八九十亩地。”

    王双明领着大家走进了大棚,看到大棚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十台红色的机器。

    机器有一人多高,上面有一个小亭子,前面有个盖子,下面是密密麻麻的弯曲的刀片,刀身焕发出黝黑的光芒人不寒而栗。

    王双明看着这旋耕机的说明书,对大家说:“这种机器叫作旋耕机,能耕作水田、旱土、垦地、除草以及草地再生耕作,除了能够精耕地以外,装上不同的配件,还可以起垄、开沟、施肥,非常适合我们山庄这种地形。今天我们主要是认识一下这台机器的各种部件,以及这些部件有什么作用。”

    对照着说明书,王双明指着那些刀片,对大家说:“这台机器为什么取名叫旋耕机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刀片,每台机器都有48把这种耕地的弯刀,它们在耕地的时候,机器带动着这些弯刀地转动,把板结的土地连着上面的杂草,全部砍成碎片,达到精耕的目的。用这种机器耕过的土地,大块一点的土块都找不到,比用犁头来犁地效果好多了。这些打碎的杂草,主人说腐烂后也是一种肥料。”

    “这是开沟器,可以把精耕后的土地开出一条深30厘米的土沟。还有这是起垄器,在这旋耕机上之后,可以直接起垄,便于提高地温、改善通气和光照状况,也利于排出多余的水份,防止一些喜旱的粮食作物烂根。”

    “这是……”

    二十多个学生在王双明的带领下,稀奇地围着这十台旋耕机,这里摸一下,那里看一下,等基本认识了这旋耕机的各种部件作用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王双明也就结束了第一天的机械教学。

    ;

    1

第七十二章 神奇的粮食() 
第二天,负责教授使用旋耕机的是王武顺。

    由于这小型旋耕机操作较为简单,速度也不快,对于它来说,只要倾斜度不大,那里都是路。只需要控制好前进、后退、转向还有抬起、放下旋耕刀这几个动作就可以了。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这二十多个学生都基本上掌握了这旋耕机的操作。

    看着那些杂草和被刀片砍成碎块的泥土,王武顺对大家说:“我在学习操作这机械的第一天,主人就告诫过我,这些东西,用好了是人的一大助力,但用不好就可能成为人的灾难。你们要记住,机械这个东西,安全是最的,在这些机械面前,人的身体比这些杂草也硬不了多少。所以,操作机械的人,必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正常的情况和声音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避免出现机毁人亡的事。”

    大家看着那张牙舞爪的旋耕刀,深以为是。

    第二天又是在电教室里学习一些农业种植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在肥料这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理论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