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一个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 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生育一个子女会消耗去自己数十年工作收入的话,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考虑到生育子女是否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

    如果国资部的目标是在未来有计划的提高人口总数,那么就必须要降低育龄妇女的生育成本。

    比如说,由国资部解决育龄妇女的生育费用,甚至可以把这些新生人口的教育支出全部都由国资部来负责,以减轻他们生育子女的压力。”

    “这计划生育不是要限制他们的生育数量吗,为什么还要通过这些政策来刺激生育?”

    “在一个社会还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的时候,大家都会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是越多越好。

    在一个资源分配相当公平的社会里,当人口数量超出一个区域的承载上限,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感受到来自于资源方面的压力。

    华夏国的国有资产并不是无限的,是需要所有成员努力工作而积累起来的,这些资产实际上是属于所有成员共同所有的。

    放开生育的政策,实际上会直接导致大部分的成员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从而在一定的时候对这样的政策提出质疑。

    如果这样的质疑没有得到国资部的回应,就会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给华夏国未来的稳定发展带来无法预料的影响。

    实际上,华夏国目前的政策都是在鼓励大家多生育子女,因为他们的子女在出生之时起就可以享受华夏国的正式成员待遇。

    如果将来华夏国的人口超过华夏国拥有土地的承载能力之后,肯定不可能再实行这样的政策,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分摊到每个人的自然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个人的需求。

    华夏国每增加一个成员,就意味着会从大家应得的份额里再分出去一部分资源。

    如果这样的情况不会明显改变大部分成员的生活质量,也许不会出什么问题。

    可是,如果这些新生人口分走的资源影响到了其它成员的生活质量,这样的政策必然会遭到所有正式成员的反对。

    所以,我们必须在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前,通过把人口的规模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如果大家的生育理念已经形成,至少在他们这一代是很难改变的。

    一个社会中普通百姓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实际上他们就会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

    当他们把自己的生活质量放在比繁衍后代更重要位置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他们的生育**急剧下降。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人别说让他们生育两个子女,就算是生育一个子女都会觉得是一种负担。

    人们的幸福感是需要比较的,如果这些只生育一个子女或者是不生育子女的家庭过得更好,就会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一种不愿生育的风气。

    而这种风气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实际上是不利的,他会严重地影响到整个社会中人口结构的稳定。

    一切政策都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适应,这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

    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出台一些刺激生育的政策,也是符合整个社会发展需要的。

    因此,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只要国家的资产能够承受,为了不造成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让生育子女的家庭比不生育子女的家庭过得更加幸福。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某个时期避免出现人口崩塌的现象。”

第562章 迷你摩天轮(一)() 
    “除了新生人口之外,我们也不能够放松对现有人口结构的调控。

    发展固然重要,但如何才能够更稳定的发展,是你们国资部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因此,国资部在吸纳外来人口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对人口结构进行‘削峰填谷’,用不同的政策来引导不同年龄段人口的融入数量。

    只有尽力把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口波动控制在标准线上下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范围,我们华夏国才有可能在五十年之后建立起那个最合理的社会。”

    吴光良随意的与小宝定下了未来华夏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然后就把注意力关注在网络平台上对于他提出任务的评论上,因为这才是他此次回华夏国的主要目的。

    “既然这样的条件不能使用我们现在的这种电梯,我们就只能够改变一下电梯的形态了。

    这种电梯的样子必须要能够避开低层楼梯间,又要具备把人从地面直接送到上面的楼层。”

    “对,这种直上直下的电梯根本就无法兼顾楼上楼下不同的使用需求,我们只能重新设计出一种安全有效的电梯才行。”

    反正华夏国的网络平台是几乎完全开放的,所有成员都可以畅所欲言,想到什么说什么。

    只要自己提出的点子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国资部就会根据其点子在所有有用的设想中所占比例和大家的支持率,来确定他们应该得到的奖励。

    “大家看那江边的水车如何?”

    “水车?”

    “咱们不是在讨论电梯的事情吗?关那水车什么事?”

    “大家不觉得那水车运行的样子很符合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事情吗?”

    “你的意思是把电梯设计成水车的样子?”

    “如果我们用钢铁按照水车的样子做一个七层高的大轮子,然后把那些挡水板换成一个个可以活动的吊篮。

    只要我们用齿轮和电动机把这个大轮子转动起来,就可以把吊篮里的人送到任何一个楼层。

    而且,由于这个轮子是圆形的,所以就可以避开一、二楼的楼梯间,也不会对一、二楼的住户造成任何的影响。”

    “可是,这样的设计虽然可以避免遮挡一、二楼,但是,同样是由于这个圆弧的存在,六、七楼的楼梯间距离轮子的吊篮也很远,吊篮里的人该如何安全地进入六、七楼的楼梯间?”

    “我们可以在轮子两边安装一些过道,吊篮里的人首先进入不同楼层的过道,然后再通过过道进入楼梯间。”

    “这个轮子是活动的,但这些过道却是固定的,要怎么设计才能让这些过道凭空悬在楼道之上。”

    “我们为什么要让这些过道悬在楼道之上?

    过道又没有安全隐患,所以直接从地面往上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用钢筋混凝土柱子作为过道一边的受力点,过道另一边的受力点放在楼道上,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七层楼高的轮子,最上面一层楼的吊篮与过道交叉的位置几乎已经要到轮子的最高点了。

    也就是说,这个过道最远的地方必须要设置到轮子的圆心位置上方,相当于过道的长度不短于轮子的半径。

    七层楼一般有二十多米,与就是说这个过道至少要有十米长。

    这么长的跨度,两个受力点可能有点悬。

    我觉得至少应该用三道混凝土架子来承受上面的过道,才能够保证过道的稳固。”

    “实际上也就是六、七层过道的长度最长,中间的三、四、五层过道不会超过五米。

    就算是多留一些活动空间,这几层过道的长度也可以控制在六米之内。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距离楼梯间六米的位置浇筑一个混凝土架子,后在靠近楼梯间的位置浇筑另一个混凝土架子,然后在这两个架子上设置过道。

    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只是六、七层的过道如果修建的问题。

    根据我们掌握的力学原理,我们可以从第五层过道的架子上修建一个斜着的支撑柱,把六、七层的过道、混凝土架子和支撑柱形成稳定的三角形。

    这样一来,六、七层过道的重力就会通过支撑柱传导到下面的混凝土架子上,五个楼层过道的修建成本至少可以下降一半。”

    “这个办法不错,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这个轮子转动的时候,应该是不能够上下人的,因为在运动的过程中进出吊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所以,吊篮中选择了到几楼,吊篮就必须在几楼停留。

    可是,这么大的一个轮子,至少应该有十四个吊篮,而且,吊篮在不同楼层之间运行的距离和时间是不一样的。

    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同一时间可能最多有两个吊篮是几乎完全与过道持平的。

    这样的话,如果某一个吊篮里的人按下了停止的按钮,所有吊篮都会停止。

    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除了那两个正常停靠在走道上的吊篮之外,其它所有的吊篮都会悬挂在半空中,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也出不来。”

    “这个好像也真是个问题。

    现在我们使用的这种电梯,虽然没有那么多的轿厢,但至少在电梯轿厢里的人是可以完全控制电梯在哪个楼层停靠的。

    像水车这样的电梯设计,虽然表面上是增加了电梯运送人员的能力,但实际上多个吊篮之间的控制是存在冲突的。

    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吊篮处于停止状态,其它的所有吊篮就无法运转。

    如果要保障所有吊篮都不受到其它吊篮影响的话,又无法保证每个吊篮里人员的正常出入。

    这样明显的一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你们的这个设计根本就无法进入实际的应用阶段。”

    网络上的时间好像也停止了一会儿,因为新问题的出现,必须还得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

    “每个吊篮上升的距离与它所处的位置有关,这是无法改变的事情。

    但是,这样的差距也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可以在过道的高低上想办法,适当地提高或降低每个楼层过道的高度,用过道的坡度来弥补吊篮不同位置的高度差,应该是可行的。

    只要能够保证任何一个吊篮选择停靠过道的操作,其它的吊篮都同时与过道平行就可以了,这样应该就不会出现先前所说的那种尴尬的状况了。”2k阅读网

第563章 迷你摩天轮(二)() 
    “正常情况下,每个楼层之间的高度不超会过三米,而正常成年人的高度都接近了两米。

    你设计的这个‘新型’电梯,为了保证大部分人都能够使用的话,吊篮的高度至少要二米五以上。

    也就是说,轮子上每个吊篮的间隔只有不到五十厘米。

    由于吊篮要保证随时处于竖直的状态,所以上面必须是活动的。

    但是,每个吊篮之间只有这样小的安全间隔,吊篮如果是空的话,很容易被大风影响,造成它在空中摆动,可能会出现两个吊篮在高空中相互碰撞的情况。

    所以,这个看似合理的设计,实际上还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至少在风大的时候不能使用。”

    “还有一个问题,这每隔一层楼的距离都设计一个吊篮,实际上也增加了整个设备的成本。”

    “另外,大家可能只考虑到上楼的情况,下楼又该怎么办?”

    “对啊,如果从不同楼层进入吊篮的人,一个要上,一个要下,这轮子究竟该怎么转啊?”

    “实际上不管轮子向哪个方向转,总会有一边上一边下的,只不过这样一来,就只有把每层楼的过道延伸到轮子的另一边,才能够满足同时上下的需求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这样做的话,先前为了减少过道成本的设计也没有用了。

    每个楼层都需要修建一条二十多米长的过道,成本至少提高了三倍。”

    “要是两座楼之间的距离刚好是二十多米就好了,这样的话,只需要修建一个轮子就可以同时满足两座楼居民的上下。

    由两座楼的居民来分摊造价,可以直接把每户居民的分摊成本降低一半。”

    “这个想法不错,实际上,我们也没有必要把这个轮子正对着两座楼的楼梯间。

    只需要把轮子偏转一定的角度,或者连接不同的楼梯单元,或者使用单独的过道来连接各自的出入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灵活的过道可以同时连接四个或六个单元楼的楼梯间,进一步把这种电梯分摊到每一户居民的成本下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

    “但是,这样的设计还是没有解决转轮上任何一个吊篮停靠,所有吊篮都要同时停下来的这个问题。

    一个单元楼里的居民不多,这样的情况还不是那么明显。

    但如果这个电梯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或六个单元居民的上下需要,这个冲突就非常明显了。

    甚至有可能住在七楼的居民要停靠六次,才能够下到地面。

    如果能够想办法把这个不同吊篮之间的冲突解决的话,运行效率就会高很多。”

    “对,这么多的吊篮如果都由同一个轮子来驱动,也就意味着,哪怕只有一个人上下,轮子也得高负载运转,工作效率确实有点低。”

    “既然过多的吊篮会影响到工作效率,那么我们可以把吊篮的数量减少一半,这样的话,对于大家的出行影响应该不大。”

    “吊篮如果减少一半,那么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更大,所以,从安全和舒适度来考虑,完全可以把吊篮改成有门的吊厢。”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让那些没有载人的吊厢同时与轮子转动的。

    我们可以把每个吊厢与轮子的连接点做成可以活动的挂钩,s型的挂钩可以正反两个方向旋转,用于钩住或者放开轮子上的承重杆。

    在每个走道的吊厢停靠点,设计出一段滑轨,滑轨的上面也有一个s型的挂钩。

    如果吊厢需要停靠的话,在接近停靠点的时候,滑轨上的s型挂钩就会率先伸出,钩住吊厢上面的受力杆。

    然后吊厢上面的挂钩反转,松开轮子上的承重杆。

    滑轨上的s型挂钩就把吊厢通过滑轨拉进停靠间,这样就可以在不影响到轮子上其它吊厢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实现任何一个吊厢的停靠。”

    “这个想法太妙了,那些没有载人不需要运行的吊厢平时就在停靠间里,有人使用的时候再挂到轮子上。

    而使用过的吊厢会自动停靠在可以供人进出的停靠间,等待有需要的人再次使用。”

    吴光良看到这里,心里一亮,这样的电梯运行方式还比较奇特,如果这些吊厢里面再安装一些传感器,就可以通过电脑来控制吊厢在什么时候可以参与到电梯的运行过程之中。

    甚至还可以让这些吊厢自动选择有空位的停靠间去停靠,保证在任何时候,几乎每个楼层的人都可以有吊厢使用。

    但是,吴光良瞬间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于是通过网络回复到:“其它楼层还好办,但最底层的那个停靠间如果已经有了一个吊厢存在的话,其它人的吊厢又该怎么停靠?

    难道要等到那个吊厢离开停靠间把位置空出来之后,其它的吊厢才能够依次停靠?”

    “这个?”

    “哈哈!如果某一时候每个楼层都有人下楼的话,底楼的停靠间没有位置了,是不是整个轮子都得停下来啊?

    不然的话,他们就只有在上面不停的转,转一圈换一个吊厢,六、七楼的可能会转晕吧!”

    “我觉得这不是问题,我们可以把底层的停靠间设计成可以停靠多个吊厢的滑轨间作为缓冲,先把有人的吊厢下完之后,在空闲时候把这些空吊厢送回到不同楼层的停靠间。”

    “我觉得还不如把这个最底层的滑轨间做成弧形的,吊厢从这边下来,然后通过滑轨到达轮子的另一边,利用轮子转动的时间差在另一边挂上去,从而提高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