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一个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他们停在了江心,而且也派了人过来,该怎么办自有那些大人们去操心,自己只需要负责把他们派来的人带到水寨中去就行了。

    李严的平台在路过那三艘艨艟的时候,并没有减速,直接就从三艘船之间让出的空隙中开了过去,荡起的波浪引得三只木船叽叽嘎嘎地响个不停。

    那负责的将官敢怒不敢言,看着已经远去的奇怪方舟,指挥着三艘艨艟追了过去。

    李严指挥着平台在水寨门口外面一箭之地停了下来,通过随身带着的扩音器朗声说道:“华夏国外贸部部长李严,前来拜会镇西将军予以通报。”

    李严的话引得水寨之中一阵大乱,华夏国的神秘之处,经那些曾经随镇西将军陆逊参加过华夏国立国大典的士卒们的传说,大家已经把那华夏国看成了神仙才能居住的地方。

    既然是神仙才能居住的地方,又哪里是自己这些凡人能够随意觊觎的。

    那些目睹过魏国战马死状的所谓吴国精锐之士,回来之后谈起那晚的经历,都恍如从鬼门关走了一趟似的,感觉自己是捡了一条命回来。

    而且,那几个小时宛如仙境的电影画面,又怎是这些小兵能够全部记得下来的。

    于是,不同的人传说着不同的故事,勾起了其他没有去过的人无限的遐想。

    由于那些电影片断的选择上,经历了从冷兵器到热武器、从地面战争到水战空战的不同时期,里面所包含的知识早就不是这些原住民能够理解的了。

    什么万军之中取上将头颅的故事,根本已经引不起这些士卒的兴趣,因为那抬手之间取人性命的故事,随着魏国那些惊马的莫名死亡早已深入人心,那只是“神仙”们最简单的手段而已。

    而他们对后面水战、空战的理解,那已经是神仙打仗的手段了,满天“法器”、“仙器”乱飞,自己一介凡人,哪有资格参与那种层面的战争,不被战争的余波影响就已经是万幸了。

    也正是因为这些认识上的差异,加上自己属于其他势力的身份,他们才自觉惭形,不敢奢望能够成为华夏国的一份子。

    叶公好龙,不过是凡人喜欢依附强大力量的一种本能,颇有扯虎皮做大旗的意思。

    以为自己对强大势力的熟悉,可以让别人以为自己与那个强大势力的关系不错,从而让别人畏惧,给自己减少一些麻烦。

    可一旦那强大到无可匹敌的势力突然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又害怕自己扯虎皮做大旗的事败露,自己的行为被那势力所厌恶,从而带给自己灾难。

    正是这种意识形态上的不同,加上沟通不够,导致对同一事物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这也是魏民生没有考虑到的。

    如果当初他直接在开国大典上现场来一段接受新成员的仪式,或者重申加入华夏山庄的条件和待遇,可能又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

    自那神秘的华夏国成立以来,已经三个多月了,可这江陵城好像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就像那华夏国不知道这江陵城的存在似的。

    不过,陆陆续续有一些商人从上游的夷陵城里带来了一些新奇的东西,听那些有钱人把这些东西夸得天花乱坠,但自己这些普通百姓是没有资格享用的。

    因为那些商人带来的那些东西只换黄金、白银和贵重的药材,而这些东西肯定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拥有的。

    也许在那华夏国的眼里,这江陵城也只是一只蝼蚁而已,甚至连整个吴国也只是一只大一点的蝼蚁他们兴不起一丝吞并的欲望。

    可现在,那华夏国的人突然就来到了自己的水寨外面,并且要求拜会镇西将军。

    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那华夏国的什么外贸部部长说的是拜会,而不是拜见。

    一字之差,就表现出了那华夏国强大的自信,先礼后兵,也许就是他们想要表达出来的意思。

    水寨中的将领不敢怠慢,一边派人向江陵城中报信,一边命人大开寨门以示迎接。

    李严见寨门大开,寨门左右箭楼上的弩机已经转向,顿时明白了寨中主事之人表达出来的善意,指挥着平台驶进水寨。

    由于那神秘共享空间的存在,李严根本就无视这世界上的一切威胁,只要不被偷袭,一个念头的时间就可以躲到安全的地方。

    所以,那些吴国水军从李严的脸上看到的是一种睨视众生的从容,仿佛这不是走在别人的地盘之上,而是走在自家后院一样。

    水寨之中,百船围拱,在上万全副武装的军士之间闲庭信步,这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得到的。

    哪怕李严以前就是这吴国的将领,也没人会相信站在眼前之人就是曾经哪个镇守秭归小城的县令。

    李严随便找了一个停靠的地方,交待了一下驾驶平台的人在这里,然后就带着杨兴帮向水寨的中营走去。

第331章 局势() 
自从华夏山庄横空出世以来,这个世界的历史就已经发生了改变,先是刘备在秭归遇阻被迫班师,直接造成了影响三国最终走向的夷陵之战流产。

    而秭归和夷陵两地的人口被华夏国吸纳并且部分纳入其管辖后,其直接后果就是将吴国、蜀国两个国家分隔开来,形成了一个战略缓冲地带。

    这样的结果蜀国有点无可奈何,吴国有点暗自高兴,因为蜀国的出川之路并不多,而这长江无疑就是那最方便快捷的一条。

    蜀国的水军没有吴国强大,而吴国的步战又比不上蜀国,所以,吴国不得夷陵屯下一支兵马,以应对蜀国的威胁。

    秭归作为预警,是插在这险峻江岸中的一颗钉子,蜀国的水军想要安然进攻夷陵的话,必须要把秭归先拿下来。

    因为如果拿不下秭归,进攻夷陵的船只随时可能遭到来自秭归的攻击,在这样湍急的江水之中,秭归的守军只需要顺水放下木排或火船,就可以给准备登陆的蜀国船只带来致命的威胁。

    而且,如果拿不下秭归,蜀军的粮草补给线就随时有被掐断的可能,前方将士的补给就得不到保障。

    可想要拿下秭归也不是简单的事,秭归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说,那滔滔江水也是最好的报讯之物。

    偷袭是不可能的,只要秭归战事一起,下游的吴国水军就可以从上游冲下来的各种战场物品知道战事已经发生。

    最多两个时辰,夷陵的援军就会抵达,到时面临的就可能是两面夹击的战况。

    最快五个时辰,江陵城的驻军就可以知道蜀军来袭的消息,从而做好迎击的准备。

    而夷陵的兵马只需要阻止蜀军步卒在夷陵登陆,吴国强大的水军就可以打得蜀军回不过神来。

    所以,蜀国要么不来,要么就来势凶猛,用足够多的兵力来消耗掉吴国在夷陵和秭归的驻军力量,抢在江陵水军到来之前占据夷陵才有战斗下去的可能。

    而华夏国的强势出现,直接断绝了蜀国从长江出兵的可能,因此吴国可以忽略掉蜀国在这个方向上的威胁,全力应对魏国。

    蜀国在断掉长江的出路后,想要出川的话,就只有从北方魏国的地盘,从而形成事实上的吴蜀抗魏的局面。

    所以,陆逊对于吴国可能失去夷陵的管辖权并不觉得有什么损失,反而可以腾出手来加强其他地方的防御。

    可这李严的突然到来,却让他不知如何应对,因为从那华夏国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和那总统的态度来看,是根本不惧三国联手的。

    三国联手都不怕的力量,吴国又能够支撑得了多久?

    在陆逊的忐忑不安之中,李严被水寨的将领们送到了将军府。

    陆逊看着那昔日的部下意气风发的样子,说:“正方啊,你我相识数年,吴国上下也待你不薄,为何你要弃吴而去?”

    李严站在堂下,双眼注视着自己曾经的上司,叹了一口气,拱手说道:“严在此谢过将军知遇之恩。

    吴国是待我不薄,可它并不能让我走得更远,不能够指明我的未来。

    自从我追随主公之后,他让我明白了自己今后该走的路,也让我明白了我在为一个什么样的未来而努力。

    所以,并非正方背信弃义,而是我终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天下苍生谋未来。”

    “未来?目标?你认为在这乱世之中还找得到未来和目标?”

    “乱世?在我主公降临这个世界开始,就意味着乱世的结束。

    半年前数万蜀军犯境,被主公不费一兵一卒挡了回去,轻易地化解了吴蜀两国之间的一场兵灾。

    而今天,我便是奉主公之命来解决吴魏之间的问题。”

    “解决吴魏之间的问题?总统这种神仙中人也会来管我们这凡间之事?”

    “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今年北方大旱,多地寸草不生,流民四起。

    魏国既要应对北方鲜卑的异动,还要压制境内流民四起的乱局。

    可这些事情的根本原因都是粮食的缺乏,而且在今年天灾的影响下,到下一次粮食收获时节之前,北方缺粮的问题会愈加严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国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利用战争消耗鲜卑和自身的人口,使粮食和人口暂时达到一个平衡,同时解决鲜卑和自身粮食不足的问题。

    二是祸水南引,驱逐裹挟着老弱病残的流民涌入吴国,把这个问题交给吴国。

    吴国想要接收这些流民的话,必须在新粮出来之前消耗的存粮维持这些流民的生命。

    吴国如果不这些流民死活的话,失去了生存希望的流民就会烧杀抢掠,甚至可能动摇吴国的根基。

    而不管吴国作出怎样的选择,都会在短期内消耗的国力。

    只要魏国缓过气,在来年收获之前把这些地盘或粮草抢下来,吴国的一切努力就全部作了嫁衣。”

    “魏国想要驱逐那些流民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那些流民为什么不就地抢掠,还要长途跋涉来抢我们吴国,岂不是舍近求远?”

第332章 选择() 
李严叹了一口气说:“北方的旱情超乎你们的想像,一些地方的流民甚至把草根树皮都已经吃光了。

    草原之上更是一片荒凉,牛羊的草料得不到补充,随时面临大面积死亡的威胁。

    魏国仅存的粮食正在往北方和城池之中输送,一来防止鲜卑南下,二来避免被流民抢食。

    世家大族的余粮也不多,今年粮食绝收,已经断绝了他们的希望。

    那些的城池也不是手无寸铁的流民们可以轻易攻得下来的,对于他们来说,粮食就是他们的性命。

    所以,流民们想要抢他们的粮食,他们必定会拼命维护,这不是护粮,这是护命。

    流民们也不会往北方去,因为那里不但魏国屯有重兵,而且还可能发生战争,战争之中的人命是最不值钱的。

    而对于干旱影响小一些的江南,虽说收成不高,但至少还有收成。

    有收成就有希望,所以,粮食对于江南的世家大族来说,并没有看得那样重,不值得用性命去争抢。

    魏国的第一种选择是两败俱伤的做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此消彼长之间,吴国却作了那渔翁,魏国必不甘心。

    所以,魏国应该会选择第二种办法,祸水南引,用流民把吴国也搅进来,而自己屯兵护住的城池即可,甚至在可能的时候也跟着后面打一次秋风。”

    陆逊听了李严的话,思索了一会儿说:“难道魏国就不怕我们吴国趁机北上?”

    李严摇了摇头,说:“据我们所知,北方现在的旱灾对于你们吴国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如果你们北上,粮草几乎无法在当地筹得,必须要靠国内输送,对后勤的压力非常大。

    魏国可以轻易地进行坚壁清野,把青壮劳力和粮食带进城池,留下那些老弱病残来拖累吴国前进的步伐。

    你们的战线拉得越长,就越容易陷入缺粮的泥潭不可自拔。

    虽然我主公不会允许你们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到时候局势严峻的时候,你们是守成,魏国是搏命,想法就不一样,搏命的人是不会考虑事情的后果的。

    因此,我来这里,就是为你们吴国解决这个即将到来的危机,避免魏吴两国陷入混乱的泥潭。”

    “你们准备怎么做呢?”

    “接管江陵,避免你们吴国和魏国在这个方向上的直接接触。

    到时候,不管是蜂拥而至的流民还是魏国的军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我们华夏国。

    流民的问题我们华夏国自有办法解决,而驱逐流民南下的魏国士卒,如果明知江陵已经是华夏国的管辖还要乱来的话,我们华夏国不介意给他们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

    这样一来,不管今后是什么情况,至少吴国可以置身事外,韬光养晦,保全自己的实力。”

    “可江陵在我们吴国来说也是一个富庶之地,以一地之力就可以支撑起三万士卒的用度,所以,这江陵对我们吴国来说不可谓不。”

    “你们这三万士卒屯于此地的目的,无非就是阻止魏国南下,江陵的产出几乎都用于这三万士卒身上,战争时期甚至还需要后方的支援才行。

    所以,对于你们吴国来说,这就是一个只投入没有收成的地方,可因为魏国的原因,你们又不得不守。

    如果我们华夏国不介入的话,你们的想法也是正确的。

    可我们华夏国一旦介入,局势就发生了变化。

    吴国虽然少了一座江陵城,却多了一道强大的屏障,既不用担心魏国来自于这个方向的威胁,也不用长年累月地向这里输送物资。

    吴国那些精锐的将士也可以抽调出去镇守其它地方,对于吴国来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一就有二,如果以后你们仍然用这样的借口来吞并我们吴国的城池,我们又该怎么办?请正方教我,我们吴国是坐以待毙还是该奋起还击?”

    李严笑了笑,说:“吴国这点土地,我们华夏国还真没有放在眼里。

    在你们眼里的所谓坚城,对我们华夏国掌握着的东西来说,还真的不是什么阻碍。

    我主公如果真的要强取的话,这些城池就像一座座牢笼,举手抬足之间就可以抹去。

    只是主公仁慈,见不得百姓受难,如果不是找个安置流民的地方,我们华夏国才不会插手这事。

    我虽然现在已经另投明主,但毕竟也曾经是这吴国的子民,所以,在我的提议和担保下,华夏国准备用五万石精米作为你们放弃江陵管辖权的补偿。”

    “五万石精米?”

    “不错,五万石精米已经运到了江边,你们随时可以接收。

    不过,我主公已经说了,由于时间紧迫,明天他就要在这江陵城里征集人手,为接收北方的流民做好准备。

    如果你们不放手,他就亲自来取。

    所以,留给你们的时间并不多,还请将军尽早做出决断。”

    李严的话软中带硬,陆逊不断地思索着应对的办法,可每一个办法都被脑海中看到的那些电影画面所推翻。

    那样的力量,根本就不是血肉之躯所能对抗的啊。

    自己这镇西将军当得可真的窝囊,还镇西,这西边突然不知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华夏国,是凡人能镇得住的么?

    这江陵不交出来的话,三万士卒绝对回不了江东,甚至还可能给那华夏国一个灭掉吴国的理由。

    交出江陵,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