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刘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项羽与刘邦-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位亡韩贵族的后裔,在当年韩国被始皇帝灭掉之后,曾把家产全部卖掉换成金钱,雇佣壮士,企图在博浪沙丘刺死正在巡幸中的始皇帝,此举没有成功。后来他就逃到下邳〖江苏省境内)躲藏起来,结交了一些游侠。这件事我们已经提到过。那些游侠里有一位名叫项伯的人,是项羽的叔父,他杀了人被到处追捕的时候,张良曾救过他一命。项伯对张良感恩不尽,由于这个缘故,当初项羽想在鸿门宴上杀害刘邦时,身在项羽军中的项伯想方设法救出了刘邦,报答了当年的恩情。这件事我们也早巳讲过。

项伯现在依然在项羽的军营里。

项羽跟刘邦不同,他似乎是名门出身,而且是个讲究礼仪的人。这点在当时早就传开了。仿佛比一般人热血十倍的项羽,往往会给人一种霸道而凶残的印象,比如当他发怒时,凶得像只老虎;恨起敌人或敌占区的老百姓来,有时会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暴虐举动;还像传说中的那样,把自己曾尊奉为君主的怀王撵下台,又将其杀掉。而另一方面,他对自己人十分温柔和善,对有血缘关系的长者就更是以礼相待。有一种世代相传的说法是,项羽乃是一位出人意料的彬彬有礼的君子,这种印象恐怕

就是来源于他性格的这一方面吧!

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那就是,项羽本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楚人。

楚那个地方,往往被中原地区看成是一片尚未开化的、有些怪异的地

321

域,其实那里的人是很崇尚血缘关系的,也许是楚人的气质和思想方法里不仅继承了古代氏族社会的风俗和道德习惯,而且继承了古代那种闭塞性。

毋庸赘言,在这一点上中原人也是如此。中原地区把广阔的领域连成一个统一社会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他们老早就懂得了一个道理,倘若只抱着血缘中心主义不放,那么,整个社会也好,政治也好,军事也好,统统都不会得到顺利发展。刘邦这号人则表现得更甚,让人觉得他好像对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抱有某种生理上的厌恶,他真心尊重的乃是其他方面的才千、气质和勇气,更信赖诚实可靠的人。

项羽则刚好跟刘邦这号人相反,连他手下唯一的一位谋士范增,也由于自己的忠心遭到怀疑而离去。自那以后,集聚在项羽帐前的全都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人。而项伯作为具有血缘关系的长辈,在这些人里尤其受到项羽的尊重。

不过,也不能得出结论,说项伯连最核心的机密事项都参与了。

原因之一,也可能是项伯并没有那么足智多谋。

还有,在鸿门宴上,项伯在最关键的时刻破坏了范增企图杀死刘邦的

计策。也可以说,这件事成了项伯遭到项羽和他身边那些心腹怀疑的一个

起点。

说是怀疑,其实在对待项伯的问题上,项羽也并不特别在意。项伯乃是一位重义之人。他对张良太重情义了,救刘邦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由于内心抱有这样一种看法,项羽从没有就这件事直接责备过项伯。

所谓义,乃是指按传统道德观念必须如此行事的理念,这种义超出了

骨肉之情和世人固有的本性(比如珍惜生命等〉。

一般认为,义可能是战国时期产生的一种道德观念。后来被儒家学说

接受过去,内容才变得复杂起来,走向另一个极端,就像从义字本身再创

造出一个礼仪的仪字一样,儒家在很大程度上将其空洞化,使其含义降到

只讲礼仪成规或交往方法等内容上去了。

不过,当时离战国时期还不箅久远,这种传统观念还没有失去初期的

322

猛烈势头和强烈程度。

义(在中国未推行简化字之前写做〃義〃〗这个字,从解字学观点来看,当初本是由羊和我两个字组成的。羊字从动物的羊转变成美的意思。羊我,恐怕就是〃让我更美〃的意思,据说古义还指〃人美舞之姿〃,总之,就是指抹杀人情之我,以达伦理道德之美,即宁可豁出性命也要体面。在秦朝末年那种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义字在庶民当中还是有口皆碑的。

人们也不得不说,正是出于义,项羽才未对他的叔父项伯加以追究,他很可能就是受了当时这种广为流行的思想的影响。然而,倘若项伯是另外一个人,项羽恐怕就决不会宽恕了。想到这一点,人们就不难看出项羽头脑里始终存在着楚人那种对本血统亲人的姑息态度。

张良在装病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派人四出搜集情报,向身在项羽帐下的项伯也派去了密使。

从密使的报告中得知,楚军从外表上看好像并没有变化,依然气势汹汹,但实际上早已失去锐气,近乎徒有其表了。

张良并没有让密使直截了当地对项伯说:〃请你背叛项羽。〃

在当时,虽说也曾有过极少的使己方明显处于不利地位的叛臣叛将,

但那些人最终都因遭到世人的指贲,没有一个是全尸而终的,这早已成了尽人皆知的常识。

张良让密使对项伯转达的大意是:鸿门宴那一次,由于您费心周全才救了汉王的性命,使我也能从危难之中逃脱出来。这一恩情,子子孙孙都要永远铭记在心。现在楚汉正在进行殊死决斗,前途如何,很难预料。在您看来,也许楚是不会失败的,但万一出现那种情况,还希望您亳不迟疑地到我这里来做客。我将以性命担保,保证您毫发无伤。

这项含而不露的要求,体现了张良个人的^义〃。

义,始终带有个人色彩,项伯那方面接受与否,如何理解,全都没有关系,而且对项伯和项羽之间的关系也亳不介意。张良这次只想以救人一命,来报答自己被救一命的恩情。可以说,张良和项伯之间已结成了一种

323

只有他二人知道的秘密关系。

这种靠〃义〃结下的情谊,本属个人之间严格的伦理道德范畴,即使他们各自的主人^刘邦和项羽,也无权进行干涉。

项伯看来深受感动。

〃楚军好像巳全凭项羽一个人在支撑了。大军正在走向自我毁灭。〃

项伯这句话仿佛是在自言自语,根本不像有意在告诉密使。然后又嘟嘟嚷囔地讲了一通粮食不足、士气极端低落的实际情^。

项伯的这种行为,从后世由懦家作为伦理道德加以彻底整顿的〃义〃那种严而又严的立场来看,只能认为是不可思议的。

不过,在当时,伦理道德问题并不像后世那样是写在书里的,或者说,还不是后世统治阶级直接插手,并以书籍的形式向一般老百姓大肆传播的,而是由平民百姓为在世上生存下去,使之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观念而富有活力的。从这种形式的〃义〃来看,项伯对项羽的所谓主从之义,简直就像硬捏在一起的东西,是经不起任何考验的。远不如个人在无形之中结成的两肋插刀的默契之义更为牢固,更起作用。

〃你是从谁那里听说的?〃

从刘邦的心情来讲,自己尽管是张良的主人,但还是尽量避免向张良提出这类问题,因为保不准就会触及张良无形之中保持的侠义关系。可是现在不行了,由于眼下情况紧急,不得不问个清楚。

〃是一位陛下也知道的人,相当于项王的骨肉至亲。〃

〃是项伯吗?〃

本来,听到刘邦这句问话,张良完全可以不把这个人的名字讲出来。不过,想到今后必须求助于刘邦才能救项伯一命,张良便以宛如妇人趵温柔表情,垂下眼帘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肯定的意思。

〃如果是项伯讲的,那肯定没错。〃

〃但这并不等于项伯就背叛了项王。〃

〃我知道。这个人不顾自身安危报答往日的恩情,从鸿门宴那件事也可以看得出来。当时,项羽简直是威震天下,而要说到我的势力,简直弱小

324

得还不如一只鹌鹑蛋哩!在那种时候帮助我,可以说一点好处都得不到,反而还会惹出一身祸。尽管如此,项伯还能挺身而出。我看项伯才是一位真正有情有义之人。〃〃陛下肯帮助项伯吗?〃

〃子房,〃刘邦用手做了个砍头的动作,许诺说:〃最重要的是,这颗脑袋明天是否还长在我的脖子上。梢带说上一句,我可以答应。〃

项伯后来确实得到了优厚的待遇。刘邦不仅找到他,并封他为射阳侯,还说用项姓可能会带来诸多不便,又赐予了刘姓。

〃子房啊!〃

刘邦起身走进另外一个房间,把别人都打发走以后,这才说道:这样始终采取防御战的形式,最终会怎样呢?〃这个嘛……,'

恐怕是平分秋色吧!这就是张良所要表达的意思。

眼下,汉军对楚军抱有恐惧心理,根本不想出去对阵,应该像贝类紧

闭硬壳似的,把四面城门牢牢地关住,对任何挑衅都不予理睬。

汉军有足够的粮草,即使被围困的时间拖长一些也不要紧。而另一方

面的形势则跟历来的围城作战不同,围攻一方的军队却在挨饿,这简直莫名其妙。据张良估计,楚军很快就会自行解除围困,不得不把军队撤走。

但是,如果项羽主动撤退到根据地彭城去,楚军就会重新养得兵强马

壮,恢复到以前那种强大的势头。

〃换句话讲,倘若认为楚军撤退会对汉军有利,那就未必了。如果楚军

撤退,陛下可能会永远失去得到天下的机会。〃〃会有这等事?〃

刘邦摇了摇头,好像对张良的话大感意外。〃你的意思是说,还是让项羽卡住我的脖子为好吗?〃刘邦的眉梢好似无精打采地垂了下去。像他这样表情坦白的人,世上是不多见的。

〃可是,我现在巳处于坐以待毙的境地。〃

325

照现在这个样子下去,项羽的士兵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爬上城墙,闯到城里来,把刘邦的脑袋给扭下去。

〃我当初老老实实地待在沛就好了。〃刘邦灰心丧气的时候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然而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有感而发。

〃我这个人是不配与项羽匹敌的。〃〃陛下。〃

张良过了一会儿才开口。这个人历来就是这样,在刚才这段时间里,

他着实镇静得有些怕人。〃陛下只有一条活路。〃

〃活路?〃

〃平时,这件事即使对陛下讲出来,也会被束之高阁的。请恕我直言;

汉军现在就像一只被猎人追赶而逃进洞穴里的熊,已经到了再无任何退路

的绝境。困兽犹斗,既然如此,索性就把最后一张王牌打出来好了。〃

〃照你这么说,是让北方的韩信和东边的彭越出动吗?〃刘邦极为罕见地把话头抢到了前面。

这才是关键所在。

刘邦和项羽拼杀多年,在后一半时间里,在现在的陇海铁路沿线你来我往、反反复复地进行了无数次生死较量。这段时间里,韩信征赵伐燕,最后平定齐这个大国。而大约就是从这个时候起,韩信对正在进行殊死搏斗的刘邦开始变得冷淡。

接下来,彭越也开始疏远刘邦了。,

当刘邦从广武山下来,骤然决定追击项羽时,这两个人都打定主意装做视而不见,都没有到刘邦跟前来会合。刘邦心急如焚,曾几次派使者前去催促,可是他们现在也没有率军前来。

后果就是刘邦在固陵城外吃了个大败仗,紧接着,他逃进固陵城,被团团围住,然而这两个人仍没有露面,谁也说不清他们是不是存心见死不

救。

326

刘邦即使暴跳如雷,也是说得过去的。

〃是我收容那小子,把他抬举起来的!〃关于韩信,刘邦可以毫无愧色地这样说。

对这个当初从项羽那里只身逃出来的、书生气十足的人,刘邦起初只让他当了个负责军粮方面的属官,但后来在萧何的推荐下让他一跃做上了将军,给他配了部将,还给他配了士卒。尽管韩信在征服华北一带时建立了古今罕见的功勋,但若追根溯源,恐怕还得归功于刘邦拨给他兵力。

当韩信把齐的大片土地全部扫平之时,正是刘邦惊恐万状地缩在荥阳城里,陷入项羽重重包围的紧急关头。韩信不但不前来增援,反而派来使者提出一项要求:请让我当齐王吧!

刘邦当时就气得乱了方寸,情不自禁地骂出声来,但由于得到张良和陈平的暗示,马上醒悟到不该发火,当即做出笑脸满口答应下来。如果那时一味发火,韩信很可能就宣布自立旗号,成为第三种势力了。

以后刘邦就再没有发过火。处在刘邦这种地位的人,纵使对身边的心

腹发泄对韩信的不满,也不知会以什么方式传到韩信的耳朵里去。假如刘

邦的不满传了过去,韩信就会因害怕砍头而轻而易举地宣告独立,还肯定会与项羽结成联盟。

韩信始终没有和项羽结成联盟,这只从一件事上就可以得到证明:项羽那次为讨伐韩信,把大军拨给楚军第一流的猛将龙且,并命他出征北上,韩信在潍水河畔把楚军全部歼灭,并杀死了龙且。

就在那个时候,张良曾提醒过刘邦:陛下决不要对韩信有所不满。只凭他不跟项羽结盟这一点,对陛下来说就是大有益处的。

〃确实不错。〃

刘邦为铭记在心,总是这样不断地告诫自己。韩信如果与项羽结成同盟,刘邦之辈恐怕转瞬之间就会化成齑粉。

更何况,虽说韩信不来增援刘邦,但他在齐地拥有大军,正在以静制动,这本身就对项羽构成了莫大的牵制。刘邦应该对此感到高兴才是。

刘邦的思想感情一直建立在这种内外形势的基础之上。真不知道刘邦

327

是以怎样的心计使感情紧密服务于政治策略的,他对韩信始终没有讲过一

句坏话。

要说牵制,彭越迄今为止的活动就正好起到了这种作用。在刘邦处于穷途末路之时,简直说不清彭越帮的忙有多大。总之,如果没有彭越一直在项羽的后方进行骚扰,打个比方来说,刘邦之流肯定早在荥阳城那会儿,就会因战败而死无葬身之地了。

对于刘邦来说,他实在是不知道怎样感谢彭越才好。

这位盗贼出身的老将,原本是从昌邑起家的,所有兵力都是他自己一手经营起来的,刘邦没有借给他一兵一卒。

当初,彭越拥有一万多名士兵,在秦末的乱世之中游移不定,没有去投靠任何人,但不久就由于某种缘故归到齐王田荣的属下,并接受了将军

的印绶。这就是说,他再不是什么盗贼或流民头子,而在世上有了颇为体

面的地位。齐的宿敌一直是楚。彭越曾遵照齐王的命令,多次跟项羽派来的军队作战,每次都大获全胜。

不久彭越又投到汉这边来。刘邦让他做了魏王豹麾下的一名将军。〃为什么我彭越就非得在魏王手下不可呢?〃这种心理表明,彭越当时肯定是一肚子不高兴。为了表达谢意而来到刘邦帐前的时候,彭越那张像吸满了水的海绵似的脸上,也没有露出特别感谢的神情。

〃这个打鱼出身的糟老头子!〃

刘邦内心感到很不痛快。顺便补充一句,彭越年轻时,确曾在昌邑的沼泽之中靠打鱼度日。

没过多久,刘邦又让彭越做了魏王的相国(宰相〉。刘邦本以为对那个乡下老贼出身的人来说,这已经是破格提拔了,谁知彭越并不高兴,只是

打发使者前来道个谢就算完事。

这也难怪,因为表面上说是魏,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机构。更何况所

谓相国也只不过是个虚衔,根本没有作为宰相的具体工作。若说具体工作,也只是趁项羽不在的时候,打进他的地盘里去,哪怕能多占一尺一寸的土

328

地也好。刘邦当时曾补充了一句:〃把梁送给公。公可以随便去侵占!〃彭越似乎唯独对这件事感到很高兴。说到梁,那本是魏的别称。战国

末期,魏受秦的欺压,曾蓿即罅海ㄏ衷诤幽鲜〉目狻健W阅且院螅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