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刘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项羽与刘邦-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不要讨伐这个叫秦嘉的家伙呢?〃

项梁在心里掂量着。本来秦军才是天下共同的敌人,各地的流民军队理应联合在一起共同灭秦才对,但项梁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他想:就让他那么胡乱冒充楚王,实在不是件好事。

如果世间都承认景驹那个来历不明的家伙是楚王,身为楚〃上柱国〃的项梁岂不就要被迫归人他的旗下了吗?

163

项梁主意巳定,命令黥布前去讨伐,临下命令时又问了一句:〃兵力可能不足吧?〃

黥布说:绝对没问题。以往陈胜手下的大军早已逃散到四面八方,成为难以计数的鼠窃狗偷之徒,钻进各地的乡村里勉强找口饭吃。黥布又说:

他们正在寻找可以投靠的人,只要把他们拉到一起,转眼之间就会形成一支大军。且不说黥布,任何人都能想到这个办法,然而项梁对乱世之中的

这个道理却发现得比黥布还要晚。

〃对呀!是有这么回事嘛。〃

项梁内心在想,遂抬起脸说:〃我自己也想到了这一点。〃然后才急忙赶写了一道檄文。项梁思考问题总要晚上一步。

〃秦嘉背败残之陈王,奔他而随意立楚王。实属大逆不道。予将代天而诛之。愿天下义士齐集于予之旗下。〃

这就是檄文的内容。他将这道檄文飞快地传向四面八方,只要将其高悬在以黥布为主将的部队前头,原来陈王属下的残兵败将肯定会悉数靠拢过来。檄文上的〃大逆〃二字本是指背叛王的人。陈胜这位当年的农民称王才仅仅六个月,但项梁却在这篇檄文里像对待历朝历代的王那样尊敬陈胜,并以尊敬不尊敬作标准,将秦嘉和景驹之流定为谋反者。这种论述方法是中国自古以来普遍运用的檄文的基本格式,项梁只是照猫画虎而巳。

〃陈胜是死后才变得尊贵的。〃

项梁心里在找原因。

首先,因其第一个起来造反而引发天下大规模的反秦叛乱,其功劳之大无法估量;其次,即使因失败而捐躯,其名字也仍有如此这般的利用价值,这一切都不是陈胜的势力,而是时势造成的。陈胜死后,项梁又将其抬出来报仇,这也不是陈胜的力量,而是当前形势的需要。

黥布确实干得很出色。

他在各地吸收陈胜的兵马,很快杀入被称为鲁(山东省)的地区,向秦嘉发起进玫,并在胡陵将其杀死,而且允许他的士兵降服过来,进一歩

164

扩大了自己的军队。景驹后来逃到一个叫梁的地方死去。黥布捷报频传。

〃那位傻瓜势力坐大就麻烦了。〃

身在后方的项梁想到这个问题,便急忙从下邳拔营,犹如紧追黥布一般,将大本营安在了黥布所占领的胡陵小城。说得难听点,就仿佛项梁高高在上,把黥布的功劳抢到自己手里一样,但黥布却自有为人厚道的一面,并没有特别在意。

尤为难得的是,黥布还向项梁提出建议,现在应乘胜向遥远的西部开进,以与秦的章邯将军决一死战。

〃先不要着急,〃项梁说,〃秦军嘛,早晚会将其击败的。〃项梁这样讲,有一半还是发自内心的。他的自信已经开始膨胀,迄今为止一切都极其碰巧,大军经过的地区全都没有秦军,即使沿途偶尔碰上一些秦兵,也都是地方上的小股部队,很容易将他们击溃,一路上还收编

了不少流民,最后还和秦嘉景驹的流民队伍开战并取得胜利。说来只是进

行了一些这样不费吹灰之力的战斗。〃秦章邯还能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吗?〃项梁头脑里便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不错,陈王军是被章邯击溃的。不

过,那只是因为陈胜不懂作战才吃了败仗,这种无名鼠辈跟我项梁的楚军,在军事素质上怎可相提并论呢?

〃我才是常胜将军。〃

他尽管心里这样自信,却也担心会陷人无底深渊,因为兵力严重不足,需要超过秦军一倍的兵力。秦将章邯握有三十万大军,项梁才只有十万。如何才能将十万增至六十万呢?

〃黥布那号人,根本想不到这些问题。〃

项梁仍在思考。就项梁而言,当此关键时刻,在所有的战场上都不能

爽爽快快地调动军队,其原因就在这里。要增加士兵人数,说来也简单。

只要西进就行。向西!向西!像受伤的老虎一样没命地向前奔跑。

165

在西方^去往关中时必经的黄河流域,有一串宛如珠宝一样的东西,那就是秦王朝用从全国各地搜刮来的东西填充的粮仓和盐仓,比如荥阳的敖仓,安邑的根仓及泾仓。除谷仓之外,还有渑池的盐仓。在洛阳、宣阳、皮氏、夏阳等大小城池还囤聚了朝廷掌管的铁。

不要说铁,只要把西部这些谷物和盐掌握在手里,就可以填饱百万流民的肚子,若以流民半数年富力强来计算,只要给他们配发上武器,击败秦军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不过,秦当然不会对此放任不管。章邯将军就在西部这些有仓库的地方派驻了大批军队,以保护上面提到的那些仓库。这些军队有时展开,有时集结,常备不懈,偶尔还派出流动部队将土匪军击溃。陈胜也曾想把那些仓库掌握在自己手里,由于遭到章邯大规模的反击,每次都被打得溃不成军。总之,只要夺得这些仓库,就可以得到天下。可是就必须与章邯大军进行决战,而眼下却兵力不足,项梁脑子里的长远规划,就是在这一点上犹豫来犹豫去,始终拿不定主意。

项梁的大本营依旧设在东(属鲁地界)这个地方。

虽然项梁早就把根据地从下邳移到了胡陵,但很快就把那一带的粮食给吃光了。

究竟什么地方粮仓充裕,为这件事,项梁也派出了大批探报,正在广泛搜集有关情况。最后,他判断的结果是:薛可以。

根据项梁的判断,大军开始向薛这个地方转移。由于要率领这么庞大的流民队伍走一路吃一路,安排上稍有差池就会导致全军变成饥民,项梁必将不战而自取灭亡。一边转移,项梁一边在暗自思索:〃我的长远规划也许还是趁早作罢为好。〃

如果能赢得时间准备决战,也还说得过去,但倘若一味拖延,岂不就等于把各地坐吃山空而自生自灭了吗?

在此期间,项梁大军自然不是处于不战状态。

各路兵马均在前线四处奔波。项羽和他所率领的那支军队,几乎就从

166

来没有停歇过。

项羽军离大本营最远,在最接近西部的地方,他们正在以火急火燎之势向一座叫襄城〈河南省境内)的县城连续发动进攻。襄城有一座大粮仓,

尽管不属于上面提到的那些官仓之列,但从大小来讲,也是属于第二个等级的。项羽的目的十分明显,就是要夺取粮仓。秦军的一支队伍牢牢地守护着襄城的城墙,一时很难攻破。

不过,项梁在向薛转移途中还是接到报告,说项羽终于把襄城攻下来

了。

〃不愧是我的侄子!〃

项梁放声大笑,不过马上就收起笑容,变得严肃起来。因为攻下城池之后,项羽对秦降兵的处理太过残忍,据说是把几千名降兵用绳子梱绑起来,在城外挖了个大坑,将他们全部推进去给坑杀了。坑这个名词被当成动词使用,是活埋的意思。事隔不久,这种大批杀人的方法又被项羽用过好几次,不过这并不是他独创出来的。

^坑究竟始于何时,人们并不太清楚。虽然上古时代曾有过将殉葬者活埋在坑里的事情,但作为一种刑罚来使用,从〃历史记录〃来看,始皇帝是最有名的一个,他曾经将四百六十多名儒家学者拉到咸阳城外活活坑掉。那块地方(现在陕西省临潼县西南)从唐朝开始,便一直被称为坑懦谷。

项羽这样做,并不像始皇帝那样是当成一种刑罚来使用的。

对他而言,理由只有一个,如果任这些士兵活着,他们会吃掉好不容易才抢到手的襄城的粮食。

作为一个普通人,项羽还是很开朗很坦荡的。他很快就拉着那些粮食回到项梁身边,当时他显得十分高兴,将鞭子在空中甩得山响,离得远远地,就向站在那里的叔父项梁表达了获胜的喜悦。项梁亲自到城门外面迎接胜利之师。映着远处天边的彩霞,运粮的辎重车辆逶迤排成一条长龙,看上去大约要延伸好几里地。项梁仅凭这件事就心满意足了。

项羽报告了打胜仗的喜讯,又满不在乎地说道:〃叔父大人,那帮糟蹋粮食的家伙统统都给坑了。〃

167

项梁只点了点头,没有去责备。如果贸然责备,说不定项羽会发火,

以后再不会替叔父干事,最糟糕的^想起来就够可怕的^他也许会跑到外边去,自己拉起一支队伍。

项梁率领大军继续朝薛前进。

当快要到达目的地时,他又向各地的流民军发出檄文,提前打了招呼。其内容是:〃将在薛举行大会师。〃

这项檄文起了很大作用。以陈胜为最高头领统一起来的各地流民军,在陈胜大败死去后都失去了主心骨,随后被秦军各个击破,在各地均陷人

穷途末路。在这种关键时刻接到项梁的邀约,很多小头领便飞快地投奔过来。其实从实际情况来看,那些小头领均已无法让手下流民吃饱肚子,他

们也有自己的算盘,还不如暂先到项梁那里栖身,以便跟部下一起得到食

物。

据说就在项梁及其所率大军正要接近薛的时候,有位居巢(安徽省境内)人士^他的名字叫范增,是一位年巳七十岁的老翁^曾赶来与项梁见过一面。当时范增就讲过一句话: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范增引用的是早前楚的阴阳家南公的一段预言,意思就是劝项梁找到

亡楚之王的子孙奉立为王。他说,如果项梁将军能将其奉立为王,楚的遗

民就会争先恐后加人旗下。陈胜却不是这样,而是自立为王,故而造成人心离散,将军你可无论如何也不要学这个样子。对于范增的这番规劝,项

梁欣然接受,宛如一个迷信的人为之倾倒一般。所谓并不能只靠教条理论才能恍然大悟,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范增这位老人通晓天下时势,明于兵理,再加上对秦军现状了如指掌,尤其更了解项梁军的情况,即尽管项梁军在流民军里具有头等的兵力和声

威,但也具有一些弱点。

更何况,这位老人的每一句话都是金玉良言。

可以说,被这样一位人物给说得心服口服,也实在是项梁的运气不好。

168

〃啊,太有道理了。〃听完以后,项梁真是感到心悦诚服。〈能做到这些,就可以收栊到超过秦军一倍的兵力,如此一来事情就好办了。〉

说起来是王,其实也不过就是一个招牌而巳,实际上还是自己在执掌兵权,发号施令,指挥一切,调动一切。

薛这座小城,自古以来就有。

在周朝,当各诸侯国尚处于城市国家状态时,就曾以薛这一名称形成一个诸侯国。仅从这一事实,就可以想象其所依托之地是多么丰腴富饶,

并且随着时代的推进愈来愈富庶。战国时期一般农业生产都有大幅度的提

高,薛地也更加富裕。

战国时期,薛尚在齐的版图之内。至战国末期,齐王曾将著名的王室

后裔孟尝君封到薛这座小城。由此人们才说:〃薛是靠孟尝君才越来越出

名的。〃

孟尝君曾与四方贤者及具有各色技能的人广泛结交,并将他们招至薛作为食客,这些故事在项梁那个时代仍被人们广泛传播,仿佛就是刚刚过去的事情。

在古代中国,人们在氏族中就像干青鱼子一样集聚在一起生活,单个的人无法轻而易举地崭露头角。战国后,社会起了变化,个人可以走遍天下,向世间展示自己的技艺和志向。孟尝君甚至连一些鸡鸣狗盗之士都作为宾客收到自己门下,并对他们谦恭以待礼遇有加,据说其人数^尽管

略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一一竟有六万之多。能以相当的礼遇养活六万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食客,也许可以成为一项有力的佐证,证明薛这座小城具有多么高的生产力。

再进一歩讲,仅食客就有六万人之多,也可以察知薛这座小城当年有

多么繁华。

秦朝设置了薛县,将薛地作为县城。顺便说一句,那位远在沛地的刘

169

邦,尽管当的是亭长这个小小的芝麻官,却也总箅有了可以戴冠的身份,

那时就曾派人到薛这里来购买竹皮,用它做了一顶别具一格的冠。这些我们在前面巳经提过。不过,虽说薛是这样一块好地方,但无论城里也好,

村落也好,据说风气都很糟糕,人心不古。孟尝君既招来过贤者,也招来过纯粹的无赖汉,各国的逃犯只要找到头上,他也会将其藏匿起来。这些

凶悍之徒在此成家立业,繁衍后代,更造成整座城市世风日下,纲常失序。薛城里的运河经常淤塞,仿佛不断有黑泡泡冒出来,漂一会儿又消失

了。

项梁对这座小城的活力倒是蛮喜欢的。刚进人这座城时,他正准备抓紧时间住进城里最大的殿舍^县令曾住过的房屋,谁知却让谋臣范增给阻止住了。范增说:〃很快王就要来

了!〃

项梁不得巳,只好接收一座小房子,作为自己的中军大帐。想他自举兵以来一直如王侯般地挥洒自如,如今未免有些顾影自怜。

现在确实有了一位王孙。名字叫心。

心是最后一位楚王即怀王的孙子,在楚灭秦兴之后即为人收养,漂泊在民间,成为农家的雇工,干起了放羊的活计。

心大约有二十五六岁。这一天,他正游荡在放牧的野地里,把干羊粪

蛋拾到一堆,项梁和范增的使者来到跟前对他说:〃请公子到薛去即位为楚王。〃

心此刻身上穿的是干活时的破旧衣服,身边围着一群羊。听到这句话,他着实吃了一惊。

他当然已不记得王室时的事。其受人使唤,备尝艰辛,早巳不是一般的公子王孙了。除鼻梁异常隆起之外,眉眼和嘴角也都很招人喜欢。可是,当他收起表情,专心致志地倾听别人讲话时的那副神态,却仍然透出一种怕人的威严。

170

一只小狗不停地在叫,转眼间来到心的跟前,嬉戏般地啃他脚上的鞋子,就在这时,心猛地踹了它一脚。〃要试试吗?〃

自言自语的时候,心巳经想好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

他还有些担心:被利用之后,如果没用了,岂不还要被杀掉吗?但他

又想到,那也不怕,只要自己顽强地挺住,大概还是可以逃脱的。在这类

事情上,心毕竟还年轻。

关键的问题是项梁人品如何。

〃将军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使者说道。

使者又说,项梁将军是一位生来就很少有野心的人,决不会做大逆不道的事情,这是人们对项梁的一致评价。这也未免褒奖得有些过分,但若将上面的话从反面理解,说不定算是列举了一位要争天下的人在性格上的

弱点哩!

〃知道了。〃心说,〃当王也可以,但有个条件。〃王权与王命都是天经地义的,不为臣下所左右,包括项梁在内的所有人都承认这一点吗?这就是心提出的条件。使者将此事传达给项梁。〃那是理所当然的。〃

项梁压抑住不甚痛快的心情,郑重地点了点头。

总之,项梁将队伍列到城外,准备迎接这位叫心的牧羊人来当王。^

心在前来迎接的人的陪同下,一路朝薛赶来。他很快就在城外换好衣服,带领车骑朝薛的城门行进。此时从心的容颜仪表上巳看不出一丝一毫牧羊人的影子。种种情况表明他绝非凡庸之辈。

与此同时,有一位叫宋义的五十岁上下的男子一直跟在身边,像是在保护心。

〃宋义!〃

心在半路上让队列停下,叫了宋义一声。宋义从车上下来,站到王的身边。

〃看上去像王吗?〃

17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