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巡幸过程中,始皇帝的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愿望。
人的一生是注定逃脱不了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的。而他却心怀希冀,以为万能的皇帝是可以逃过这一关的。正因为一直生活在人文观念淡薄的西北边疆,他从不为细枝末节的文化意识所困扰,反倒能采取一些合理的思维模式;基于同样的理由,他也算是一位某种科学学说的信仰者。在这种环境气氛之中,他信上了方术。方术在当时就相当于一种科学,更有那些来历不明的方士,像谈论后来的科学一样大谈特谈神仙。始皇帝命令他们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为此散出万金,而且连续不断地散下去。
〃制出好药来!〃
他这样催促那些方士。
始皇帝大量地服用他们调制出来的东西。有迹象显示,他甚至服用了某种类似水银的药物。水银毒素日积月累,最后肯定会造成穿肠破肚的恶
。
方士之中,始皇帝特别信任一个名叫卢生的人。卢生名气很高,据说能〃在天上与神仙相伴〃。
〃卢生,在众多滥竽充数的方士之中,朕只相信他一个人。快把神仙带
来!〃
始皇帝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另一方面,他也想到卢生会不会消极怠工,会大声训斥他一通。
〃神仙肯定会来到陛下跟前的。〃每次,卢生都很有把握地这样回答。
卢生还屡屡作出保证:只有到那个时候,神仙才会把长生不老之药献给陛下。然而始皇帝的宫室里却始终没有神仙飘然而至。卢生巳无计可施,只好板起面孔,煞有介事地改口说道:那是因为陛下起居环境不好。神仙是不喜欢外人的。陛下宫室里常有臣下人等在场,纵使神仙想来,也无法
飘然落下。他就是用这些貌似有理的理论和例证来申述。始皇帝是个理性主义者,认为确有道理。
自那以后,始皇帝就不再让外人接近身边。咸阳宫的殿舍有二百七十
栋之多。如此宏大的宫廷里,始皇帝究竟身在何处,一概不许外人知道,只有宦官赵高除外。倘若不设例外,皇帝就无法亲理朝政了。赵高将内阁有关政务的文书拿到宫中,送到皇帝的面前,为的是得到皇帝的裁示,裁示结束,当即将那些文书送往作为执行机构的内阁。掌管内阁的是丞相,由声名远播的李斯担任这一职务。始皇帝得以统一天下,李斯贡献很大。秦帝国建立以后,这位最大的功臣受到了非同一般的恩宠,他的几个儿子全都娶了始皇帝的女儿为妻,他的女儿则全部与皇帝家族结为秦晋之好。始皇帝大兴土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以及征讨边疆等重大决策,都是由李斯提出建议并加以实施的。就连这样一位年事已高的宰相,竟然也无法获知自己的君主究竟身在宫殿何处。始皇帝日常起居的隐秘程度就是如此彻底。这种谨慎严密的做派完全符合他的个性。
赵高会如此特殊,完全是出于以下理由:〃宦官并不算人。〃不消说,宦官都是要去势的。历朝历代的宫廷里,帝王身居深宫,任何私生活的秘密,都逃不过那些宦官的耳目,其理由就在于他们不算是人。秦皇宫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宫殿,自然会有数千名宫女,以及为整个皇宫服务的数百名宦官。其中赵高的资格最老,他特别善于辞令,且有超出他人的机敏头脑,为此深得始皇帝的宠信。
^赵高简直就像个影子。
这就是他在宫廷里获得的口碑。赵高走路步子极轻,也许是深得某种呼吸术之奥妙的缘故吧,即使在始皇帝身边料理日常生活时,他也不会让始皇帝感到有人在身旁。就是走在铺满青砖的地面上,赵高脚下也从不发出声响,甚至连一丝动静都没有。
皇帝每天夜里都要到后宫临幸一名女子。每天晚上,赵高都要把皇帝
领到那些女人的房间里去。皇帝临幸的女子每天都要换一个。赵高的工作就是安排好与此有关的一切,事前要让女子脱光衣服检查一遍,以防其带有匕首或毒药等物品;皇帝临幸时,他还要监视里面的动静,保证在最高潮时女子不会突然杀死皇帝。因此,当皇帝在女子房间里时,赵高也自始
至终像影子似的待在屋子里侍候。就这样,始皇帝内心也渐渐得出了结论,即:赵高是个影子,不算是个人。―
始皇帝还想当然地认为,神仙也不会把这个影子当成人的,不会有任
何东西妨碍神仙从天而降吧!
尽管在始皇帝心目中,赵高只是个影子,但赵高却始终如一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正常的人。我是人嘛!
赵高心里,这个观点毫不动摇。他甚至还抱有这样一种想法:普天之下,难道还有我这么了不起的人吗?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来说,赵高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多,他掌握的都是不为天下人知的事情。对局外人来讲,历史上首次出现的皇帝既新奇又握有天下绝对的权力,尽管如此,对于这些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的宦官来说,这位皇帝只不过是一个初露老态的男人,还是一个异乎寻常的荒淫之人。由于一心想把这种荒淫保持下去,这个男人十分害怕衰老,妄想唯独自己能免于一死,始皇帝也就是这样一位滑稽可笑的男人而巳。除此之外,从宦官的角度来讲,根本无需再去想象他是什么皇帝之类的事了。
赵高跟着始皇帝,不分白天黑夜地在宫中转来转去。他要照顾始皇帝大小便,傍晚用热水为他擦澡,献上膳食,整理寝床。自己也有在一旁打盹的时候,恍惚之中,他脑海里还曾闪过一个念头:这男人的一条命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那感觉就好像自己手里紧捏着一只黄绒小鸡的命。只要一使劲,那小鸡就会一命呜呼。只要想杀死他,任何时候都能办到,一种无法言喻的目空一切的念头,开始出现在赵高的脑海里。只是如果杀掉始皇帝,赵高的职位和性命也都不保了,因此毫无意义。虽说如此,毕竟只有自己暗中握有对皇帝的生杀予夺之权,这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在他头脑里快速地滋生出一种奇妙的权力意识。
没过多久,宛如魔法般地,赵高头脑里的这种权力意识变得愈来愈强
赵高拿着文书往返于始皇帝和丞相李斯之间。始皇帝的旨意也由他代
为传达。对于李斯来讲,既然始皇帝已变成不得面见的君主,从这位老得
浑身长满赘肉的宦官赵高口里吐出来的话语,就只好信以为真地当成是始皇帝的诏书了。赵高传达始皇帝的旨意时,总要先说上一句:〃皇帝诏曰。〃
以显示其异常的威严,暗含着要求李斯乖乖听命的意思。
这套把戏,李斯很不受用,不过,倘若惹恼了赵高,就不知道他会到
始皇帝跟前怎样告自己的阴状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只掌握在始皇帝一人手
里。虽说独尊法家,但唯独始皇帝是可以超越法律的,他的话就是法。如
果始皇帝听信了谗言,李斯的脑袋当天就会搬家。
李斯最后终于屈服了,在赵高面前表现出一副极为诚惶诚恐的样子,
宛如在始皇帝面前一般。〃连李斯都畏惧我了。〃
赵高心中暗自得意。李斯确实产生了种危机感,不知道赵高肚子里究竟会冒出什么坏水来。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不把赵高早点哄住,自
己的性命也就岌岌可危了。
不过,赵高对李斯的用语还是一如既往地谦恭有礼。因为宦官的身份本来就是奴隶,虽然是在秦宫廷里,其地位却如猫狗一样卑贱。对待李斯这位类似秦帝国官员总头领的人,赵高不得不采取郑重其事的态度,但言行之间巳开始露出锋芒。当赵高面对李斯的时候,偶尔还会产生〃自己就是皇帝〃的错觉。李斯则始终保持另外一种心态,每当面对这位丑陋的被去势之人,他始终不敢有片刻疏忽大意,因此,每次见面,李斯都是将赵高当做皇帝的替身来对待。
始皇帝最后一次外出巡幸,是在阴历十月一个寒冷的日子。京城咸阳因民夫众多而显得人声鼎沸。始皇帝正在渭水南边〖咸阳东南)兴建一座巨大无比的宫殿,暂取名为阿房宫。据说仅前殿的一栋建筑
10
就东西长八百米,南北宽一百五十米,其屋宇下足以容纳一万人,是这片大地上有人类居住以来最大的建筑,其宏伟壮丽的程度,以过去的建筑概念是无法想象的。服劳役的民夫都是从全国各地驱赶来的农民,在此期间,另一支劳动大军正在咸阳东部的骊山脚下从事另外一项工程。说来简直矛盾,始皇帝本来是追求长生不老的,却不改其好大喜功的本色,早早地修
起了陵墓,而此时该工程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他这次长途跋涉的巡幸,
可能就是为了摆脱这些烦扰而另觅清静吧!
他先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会稽,北上过扬子江,又十分难得地沿东海岸一路向北行进,一直到达山东半岛海边的琅邪,当来到平原津时,
他终于病倒了。按理应该急速返驾咸阳,但他还是认为这场病尚不至于终结自己的性命,强打精神继续深入北国大地,涉济水,渡漯水,来到一个叫沙丘〖河北省平乡)的地方,这时病情巳经危在旦夕了。这次巡幸巳经跨过了一个年头,春天也已匆匆离去,此时正值盛夏七月。
〃我老早就预料到的情况果然出现了。〃
想到这里,一直侍候在皇帝身边的赵高不禁暗自紧张起来。
这个时候的赵高已不仅是一名宦官。他甚至还执掌着始皇帝下诏书时必然要用到的玉玺。在整个巡幸过程中,他一直陪坐在始皇帝的辊琼车内,极为细心地观察着始皇帝的病情。
〃万'出点差池,皇帝就要死在这沙丘啦!〃赵高脑海里曾出现过这一想法。
皇帝的死与政变是联系在一起的。讨厌预测死亡的始皇帝,一直没有确立可继承皇位的太子。
他总共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叫扶苏,为人温文厚重而又学养有素,考虑问题周到且不失偏颇,性格与令人怨声载道的父皇迥然不同,在宫内深受好评,其深得民心的名声甚至传遍五湖四海。一般认为,若扶苏当政,秦帝国将会出现歌舞升平的局面,然而对于赵高来说,最不希望见到的就
是让扶苏当上二世皇帝。
著名武将蒙恬则支持扶苏,也可以说是拥护扶苏。
11
蒙恬系出身将军世家。在秦还只是诸侯王国时,蒙氏家族就巳连续数
代为将,祖父蒙骜将军尤为著名,兄长蒙毅也力大无比。蒙恬为秦帝国的
建立身经百战,帝国成立后,他又率三十万大军北抵塞外荒漠地区屯边,
打败历来威胁汉民族的匈奴,修筑万里长城以防其南下人侵。为建造长城,他屯兵驻守在靠近边境的上郡(陕西省绥德县东、在此安营扎寨,使秦得
以抵御外患,保持国泰民安。
曾有妖言惑众者说:〃亡秦者胡也。〃这件事传到了始皇帝的耳朵里。所谓胡,当然是指北方大草原上的其他少数民族,这一统称之中也包括匈
奴。鉴于这种情况,始皇帝对正在第一线防御胡人的蒙恬十分器重。不仅如此,尽管边境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对秦并不心服口服,但对蒙恬的武德却发自内心地表示感激。从这个意义上说,秦的威信还不如说是靠蒙恬
才越来越高的。
公子扶苏就在这位蒙恬跟前。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
始皇帝发起史上闻名的焚书坑懦事件,乃是他离幵咸阳外出巡幸的前一年。坑(阬)是执行死刑的一种方法,即将人活埋,历代作为死刑而屡屡采用。他在现今西安以东的一个地方挖了一个大坑,将四百六十多名懦生全部坑(阬)掉,也只有这一次,公子扶苏向父皇提出了强烈的谏言。与父亲和李斯那种严酷的法家思想相比,扶苏总体上还是喜欢温和一些的懦家。扶苏的进谏极大地伤害了始皇帝的自尊心。这且不说,尤其令他感到危险的,是扶苏的思想与秦帝国的立国思想完全相悖,于是他说道:
〃你还是暂时先到蒙恬那儿去做监军吧!',
就这样,他将扶苏从咸阳的皇宫里赶到边疆去了。人们看到,扶苏巳
失去当皇太子的希望。然而,始皇帝并没有考虑那么长远,而肯定是想借这件事来教育扶苏,使其明白维持帝国的存在是一项多么严酷的现实。扶
苏很喜欢蒙恬的刚柔并济,反倒高高兴兴地直奔边境去了。始皇帝其他孩子里就再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了。最小的儿子胡亥二十岁。不知何故,始皇帝就是溺爱这个白白嫩嫩、
12
像个书生的小儿子。如果我们假定始皇帝并不喜爱胡亥一一以下则纯属玩笑性质的想象一一也许在一瞬间,脑子里就会闪过一个问号:〃亡秦者胡也〃中的〃胡〃,该不会指的就是胡亥吧?总而言之,大儿子扶苏去了边境,小儿子胡亥则留在了咸阳。
赵高一直担任胡亥的师父。赵高虽身为宦官,却明晓文字,对秦的法律尤为精通。他向胡亥传授这些知识,师徒之间关系融洽。就赵高而言,他脑子里想的是,只要胡亥当上二世皇帝,秦帝国就等于掌握在了自己手里。怀抱这一憧憬,赵高经常往始皇帝耳朵里灌输胡亥人品如何如何好,
又如何如何聪明伶俐等。这次巡视天下,他又建议始皇帝带上胡亥同行,并获得始皇帝的批准。即使停留在酷暑中的这片沙丘之时,胡亥也在随行队伍之中。
〃真可谓意外之幸。〃
赵高心中暗自庆幸。扶苏远在他乡,胡亥却在父皇身边,一切都好策
划。
〃对李斯也是幸运的吧?〃赵高脑子里在琬磨,如果扶苏继承皇位,蒙恬就会代替李斯的位置辅佐皇帝。李斯势必会被疏远,尤为严重的是,假定扶苏崇尚儒家,危险将会更大。作为一名狂热的法家信徒,李斯此前对儒家的镇压甚为严厉,将面临以这项罪名被新皇帝治罪的危险。
〃拉李斯入伙,轻而易举!〃赵高心中好不得意。
这天早晨,始皇帝在昏暗的韫辕车中的卧榻上停止了呼吸。赵高在身边伺候到最后一刻,在皇帝咽气的那一瞬间,出于对新任务的考虑,赵高朝背后狠狠地扫了一眼。有三名手下的宦官在现场,正在卧榻后面干杂活。
〃听着!〃赵高板着怕人的面孔说道,〃陛下并没有驾崩。还在这辆辊琼车上。直到还幸咸阳,一直都健在。〃
他还说,如果把事实真相传出去,就将以不忠的罪名杀掉他们,直至诛灭九族,记住了吗?三个宦宫一齐跪了下去。他们本来就是赵高的同党,
13
根本无需叮嘱。
接下来就剩李斯了。
赵高打发两名宦官去叫胡亥和李斯。不一会儿,胡亥就赶来了,朝着再也不会幵口的始皇帝庄重地行谒见之礼。接着李斯也来到车上。面对皇帝驾崩这一现实,李斯大惊失色,吓得几乎无法站稳。
〃臣实在不知道。臣身为丞相,实在不知道陛下的病会到这种程度。〃
李斯将额头碰到地板上,痛哭失声,其中也包含着对赵高的愤怒和怨恨一一他竟然未把始皇帝的病情告诉自己。可能的话,真想依照哪条刑律将赵高处以死刑。对作为刑名家的李斯来说,运用法律让赵高身首异处,乃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不过,赵高巳有了新保护伞,他对胡亥的态度转瞬之间就变得恭恭敬敬,简直就像对待皇帝一般,暗中则始终紧盯着李斯的表情。
不久,赵高让其他宦官离开了车子。
车里面只剩下三个人。
赵高抬手把烛光弄得更亮一些,一声不响地从棚顶上取下一卷帛书,展开给二人看。李斯抬眼一瞧,乃是始皇帝的遗诏。胡亥和李斯连忙倒地跪拜。赵高作了说明,始皇帝临死之前,已察觉到确实难逃一死,便将自己叫到身边,令其记下口述的诏书,内容是有关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