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赵璨生气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幸好赵璨的面色虽然不好看,但也没有发作,只是将这一百多份试卷扔在一边,然后才让人批阅剩下的。
士子们已经离开了这里,在殿外等候。今日要将排名定好,传旨之后,他们才能够离开。
满朝大臣一起上阵,批阅奏折的速度是很快的,不到一个时辰,二十份最好的答卷就交到了赵璨手里,让他批阅并排名。
赵璨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思随意翻看了一下,倒是被其中一份答卷给吸引了视线。殿试并不糊名,赵璨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名字:元子羽。
这份答卷很有意思,并没有多少引经据典,倒是以自身的经历论证了教学相长的存在及必要性、重要性。
原来这个元子羽家境贫寒,家中父母病弱。所以在考上举人之后,他并没有立刻参加科考,而是在家乡开馆教书,一方面赚些家资,另一方面也是方便照顾父母的意思。因为是举人老爷授课,所以应者云集。
有了实际的教学经验,元子羽作起这份文章来,自然是洋洋洒洒,有理有据。更兼本人也有些文采,所以文章虽然典故用得不多,但辞采华美、脍炙人口。
平心而论,实际上还有其他几篇文章能够跟他媲美,但谁叫元子羽运气好,这篇文章正好应了赵璨的心思?所以赵璨单独将他选出来,列为魁首,这就是今年的状元之才了。
站在赵璨身侧的几位重臣看见之后,交换了一个视线。这个元子羽运气倒是不错,他会试只考了第七名,现在却得了状元的名声。
赵璨将他挑出来之后,也没有再给大臣们增加麻烦,剩下的名次就让他们自行决定了。
倒是剩下来的那一百多偏明显不能通过的文章,让人有些犯难。
都走到了殿试这一步,若是黜落一两个人倒也罢了,一下子黜落上百人,恐怕这消息一传出去,舆论便会一片哗然。就算只是为了朝廷和赵璨的名声,也不能这样做。
所以监考官虽然满脸苦色,但还是捧着试卷来问赵璨,“陛下,您看这些剩下的试卷如何评定?”
“算在同进士之中。”赵璨淡淡道,“但是朕希望这些士子们能够明白,他们本来是要被黜落的。之后授官,也不必考虑他们。”
“是。”监考官应道。
不能授官的进士,还能算是进士吗?监考官心头叹了一口气,但他也没有替这些人说话的意思。
因为——真正算起来,这些人是他们从会试的举子之中挑选出来的,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些士子才华出众。结果呢?手里这些答卷简直是在打自己的脸!皇帝没有追究,不代表监考官心里不担忧。
赵璨没有多言,于是这件事便就此定下。
其实根本不需要别人来提醒,这一百三十七人自己心里就知道要糟。毕竟自己写出来的是什么东西,他们最清楚不过。好在后来还是得了同进士出身,看样子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才松了一口气。
然而接下来,他们去拜谒师长的时候,就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对他们关闭了门户,根本连面都见不到。
接下来的琼林宴倒是没什么特别之处。——非要说的话,最特别的地方就是皇帝并未出面,反而将宫中剩下的几位弟弟给放了出来。这几位皇子跟着武学受训过,后来又同宗室子弟一起上了两年多的学,看上去倒也有那么几分样子,跟之前已经截然不同了。
不过,琼林宴结束,授官时这些怀着侥幸心理的进士们才发现,官员名单之中,根本就没有自己。很显然,为了朝廷的脸面,他们算是考上了同进士,但是皇帝和朝廷是不承认这份成绩了。
如此一来,他们的身份就很尴尬了。
实际上,在大楚,一些低品乃至不入品的官职,就算是举人也可以胜任,他们只需要通过吏部选官的考试,便能够补上这样的职位了。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举人或是认为自己难以更进一步,所以求了这些低位官职;或是更喜欢逍遥自在,所以索性买田置地做个安稳的富家翁,分流掉了很大一部分。
每隔三年参加会试的举子只有近万人,但实际上整个大楚举人的数量,还要在这个基础上至少乘以三,再考虑到那些积年参加考试,屡考不中却还在努力的,就更多了。
总而言之,举人的数量很庞大,而进士就少得多。按理说这个身份应该是很荣耀的。但是现在,这些人考上了同进士却没能得到官职,反倒比不上那些虽然是进士但已经得官的士子们,这样的落差,心里的难受也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新科举子授官结束之后,赵璨便开始准备启程前往宁州行宫了。
因为这一次是公开前往,而且要在那便待上一整个夏天,所以赵璨带上了为数不少的官员,只留下很少一部分维持京城这边的运转。
临走之前,教育部得到了一道旨意,要求他们带上那一百三十七个同进士出身的士子。
这个要求既没有交给礼部也没有交给吏部,实际上背后的意思是很耐人寻味的。只不过现在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教育部部长冯璋倒是若有所思,只是他一时不明白皇帝要做什么,所以也没有放在心上。
修好了路之后,从京城前往宁州,车行不过三四天的功夫。就算帝王銮驾走得慢些,六七天也足够了。
行宫早已修缮一新,的确是个风景秀丽,钟灵毓秀之处。
入住行宫主殿、初步安顿下来之后,平安跟赵璨开玩笑道,“恐怕过两年,行宫周围的地价就要涨了。”
“何以见得?”赵璨问。
平安道,“陛下这就是明知故问了。这一次陛下出巡,带的人可不少。这些人莫说是行宫,就是皇宫大内,估计也安排不下。现在只能两三位臣子挤一个房间,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待遇恐怕无论如何不能习惯吧?”
也就是因为这是皇帝的“恩典”,才没敢开口斥责是“有辱斯文”。不过对于这些已经习惯了养尊处优的大臣们来说,将就自然只能是一时的。
所以如果将来赵璨会经常到行宫避暑,那么周围的地价势必会上涨。王公贵族,达官贵人们会在这里买地建房,营造田庄,到时候随驾来到这里,自然可以住进自己的庄子里,宽敞又自在。
甚至一部分没有得到随驾资格的人也会跑到这里来买宅子,到时候跟着御驾过来,万一皇帝一时兴起微服出巡,就碰到了自己呢?这种刷存在感的机会,他们可不会错过。
赵璨含笑道,“你说得也有些道理。不过恐怕要让这些大臣们失望了。”
“但让他们出一笔钱来买地似乎也不错。这些钱留在他们手中也没有用,反倒是这里住着的百姓们,拿到了钱自然可以离开去过更好的日子。也算是做了好事。”平安道。
经历过后世的人都知道,拆迁对于普通的小老百姓来说,才真正是一本万利的好事。一笔拆迁款不知道让多少普通家庭步入小康的中产阶级。
不过,要防着这些官员们借机压价。
赵璨和平安的目的并不是来这里避暑度假,而是想要借机看一看京畿路的变化,所以在行宫里安顿好了之后,他们便开始在空闲时间在周围四处走动。
行宫所在的山南县不算是大县,下辖十六个乡镇,一百二十八个村庄。不过因为在京畿路,而且又地处行宫附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所以也算是个十分兴盛的地方。而铺设水泥路的时候,田英出于私心,更是早早就将这里弄好了。
这已经是一年多之前的事,现在平安他们来,刚好可以看到水泥路修通了之后,给这个相对闭塞的地方所带来的变化。
首先,县城里的人口增加了,而且市场上生意兴隆,做什么生意的人都有。甚至有些平安和赵璨根本没想过可以用来出售的东西,也有人卖,而且看上去生意很不错。
商业兴旺是一个地方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这种变化,平安自然喜闻乐见。
赵璨出门并没有避着人,甚至还带上了几位臣子。不过这些人之中,有一部分根本不知道赵璨有什么用意,只以为他是在宫中烦闷了,所以出来散心。但是另一部分比较有心的,却已经察觉到一些了。
对于这种差距,赵璨没有任何表示。机会他已经给了,能够得到多少,全看这些人各自的悟性,他没有义务去手把手的帮助他们成长。所以这一趟结束之后,注定了有一部分人会被他重用,另一部分却会被抛弃。
之所以要这样做,自然是因为赵璨需要人支持。
他首先要让这些大臣们习惯跟在自己身后做事,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是对的,有道理的——即使这道理他们一时半会儿根本领会不了。
如此,将来推行新政,阻力才会减小。
当然,也有一部分顽固不化者,不管赵璨怎么做,都没办法改变他们心里的想法,这些人将来也会成为反对派的中流砥柱,不得不提前防范。
——虽然那场无形的战争还没有开始,但是不论是平安还是赵璨,都在马不停蹄的做着准备,务求到时候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够推行下去。其中或许有许多艰难险阻,但是他们会一一克服。
转完了山南县,自然就轮到下面的乡镇和村庄了。
实际上,要在整个夏天转完所有一百二十八个村子,是有些困难的。毕竟赵璨不可能每天都有时间出来逛。也是因为这样,所以即便是山南县本地的父母官,也有些村子是根本没有去过的。
在赵璨表达了这个意思之后,山南县的县令立刻表示,自己可以为皇帝安排好接下来的行程,不过被赵璨拒绝了。
既然来了,就是要看真实的百姓生活,如果让山南县令来安排,那么他能够看到的,就只有早就安排好的一切了。
实际上,在离开京城之前,平安就已经选好了要去的地方。
至于挑选依据,自然是武学那边的学生们交上来的“调查报告”。
平安一共挑选出了七个村庄。两个距离县城近,生活富足的;两个相对较远,生活一般的;三个深入大山之中,交通闭塞跟外界几乎没什么交流,完全靠着大山和土地吃饭的。
他相信,看完了这七个村子,山南县的情况如何,也就十分清楚明白了。
因为不能提前知道目的地,所以山南县这边也没办法提前安排,最多是看着他们走的方向,提前派人通知下去。不过估计也做不了多少准备。
赵璨一生中虽然经历过许多事,但身为天潢贵胄,还真的没有来过这样的地方。
这也是平安一说他就被说动的原因,身为这天下的主人,他不可能走过每一寸属于自己的土地,但总应该看看在自己治下的子民们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他在平安的安排下看过了两个富足的村庄,感觉有些惊讶,“原来我大楚百姓生活也不算艰难。”
至少比他想象的要好,村子里百姓们住的都是新修好的房子,干净整齐,倒是有了一点城镇的意味。
平安但笑不语,现在看到的,还只是开胃小菜,真正关键的还在后面呢!希望到时候赵璨也能够从容以对才好。
第189章 城()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由作者衣青箬首发于晋/江/文/学/城。
在其他地方看到本文的朋友可以搜索网页或下载晋/江app阅读正版支持作者。
本章为乱码章节,正版小天使请无视之,意外购买也不要着急,替换后就可以正常阅读哦~
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雨没有停的意思,我觉得在岩石下这么避下去,只能使自己的处境越来越糟糕。于是又开始了对那些小路的寻找。终于,我在一片灌木林中找到了一条弯曲的小路,看见它,就像看见了日出,让我欣喜若狂。然而我高兴得过了头,在一座山前,这条小路消失了。我绝望了,坐在山脚下,想哭,可却哭不出来,于是我就拍着自己的腿,对着山林咒骂娜杰什卡,咒骂坤得,咒骂达玛拉和尼都萨满,我觉得是他们让我陷入绝境的。很奇怪,咒骂完他们以后,我心中的惊恐减淡不少。我站起身,打算去找河流。只要找到河流,沿着河岸走,也一样会摆脱困境。我先是找到了一条小溪,喝了一些水后,就顺着水朝前走,以为一定会找到河流,因为溪流最终要汇入那里。我充满信心地一直把天走得暗淡了,突然发现这条溪流汇入的不是河流,而是一个湖泊。被雨滴敲打的湖泊看上去就像一锅开了的水,沸腾着。我真想投进湖泊。
很多年以后,有一天喜爱看书的瓦罗加指着书页上的一个符号告诉我,说那是句号,如果书里的人说完了一句话,就要画上那样的符号的时候,我对他说,我迷山的时候,见过那样的符号,它写在森林中,是我看到的那个湖泊。不过那个像句号的湖泊给我的生活划上的并不是句号。
我怕夜晚遇见狼或熊,就在湖畔坐了一夜。想着如果它们出现了,我就跳进湖里。我宁愿湖水吞灭我,也不想让野兽尝到我身上的一滴鲜血。雨停了,星星出来了,我浑身都是湿的,又冷又饿。就在那个夜晚,我遇见了两只来喝水的鹿。它们一大一小,出现在湖泊的对面。小鹿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母鹿不慌不忙地跟在后面。小鹿喝水很淘气,喝着喝着就用嘴巴去拱母鹿的腿,母鹿就势去舔小鹿的脸,那一瞬间,我的心底突然涌起一股暖流,我非常渴望着有人能那么温暖地舔着我的脸,我觉得呼吸急促,脸颊发烫,眼前这个暗淡的世界突然间变得光明起来。当两只鹿一前一后离开湖泊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幸福的感觉,我对自己说,我还没有尝过被喜欢的人所舔舐的滋味,我不能离开这个世界,我一定要活下去!
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我采了几只白蘑和几把红豆当作早饭,爬上一座高山,想眺望一下附近有没有河流,结果令我失望。我的眼前是一座连着一座的山,它们像坟墓一样,带给我凄凉的心境。我是多想看到河水那白亮的身影啊。我走下山来的时候,腿越发没有力气了。既没有小路又没有河流,我该往哪里去呢我求助地看着太阳,一会觉得该往日出方向走,一会又觉得该朝日落方向走。我的脑子嗡嗡叫着,就像一只撞到蜘蛛网上的蜜蜂一样,不得要领地团团转着。忽然,我听见前方传来一阵“咔嚓、喀嚓”的声响,好像有人在砍树。我以为那是幻觉,就停下脚步,仔细一听,确实是“喀嚓、喀嚓”的声响,我兴奋得简直要晕了,直奔响声而去。
前方果然有一块空场,那上面堆着一些碗口粗的松树。我冲向空场,只见前方有一个黑影,正在折一棵树,它那毛茸茸的身躯使我发出惊恐的叫声,哪里是什么人啊,那是一头黑熊!听到响声,它转过身来,把两只前掌抬着,直立着朝我走来,就像一个人。黑熊走路的样子使我相信父亲曾对我讲过的话,他说熊的前世是人,只因犯了罪,上天才让它变成兽,用四条腿走路。不过有的时候,它仍能做出人的样子,直着身子走路。我看着它一步步地朝我逼近,它像个悠闲地逛着风景的人一样,好不得意地摇晃着脑袋。我突然想起了依芙琳的话,她对我说,熊是不伤害在它面前露出乳、房的女人的。我赶紧甩掉上衣,我觉得自己就是一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