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知道朱棣一生,经历过多少战争,应该早已深谙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

    这次全军覆没的伤亡固然惨重,但根本没有达到伤国本的程度。

    这一仗,也远远没有达到一仗定输赢那么。

    死了一个淇国公丘福,难道朝廷征伐就没了人选了么?

    皇帝如此失去理智,还是显得有点反常。

第十六章 凤藻宫的秘密() 
皇上雷霆震怒,可苦了身边这些服侍的宫人们了。

    王喜公公就是最为悲催的了,职责所在,他必须和皇帝寸步不离,可是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掉脑袋的危险。

    姚清华在尚宫局里和李尚宫一道整理完册录,步入尚宫局女官房准备休息时,忽然听见门外有隐隐的敲门声。

    原来是王喜公公竟然找到她这儿来了。

    “二红姑娘救救老奴。”姚清华一打开门,王喜公公纳头便拜伏在地。

    “发生什么事了?”姚清华赶紧把王公公迎进来。

    “皇上今夜又要去凤藻宫。老奴已经发现,每次皇上只要出了凤藻宫,脾气便会一次比一次差。老奴担心今晚,皇上再进了凤藻宫后,只怕老奴这颗项上人头难保。二红姑娘一向足智多谋,皇上经常私下跟我唠叨,说这满宫里,竟然只有二红姑娘一人是他的知心人,所以,今晚冒昧前来请求姑娘助我,凤藻宫走一遭。”

    这王喜公公在宫里多年,早已经修炼成老狐狸了,按说宫廷经验应该很丰富了,应该有处变不惊的胸襟了,可是今晚看他这样惊慌失措,一定也是走投无路了。

    当日在北京城,也多得他一路照管,和芙蕖,贤妃一样,也算是姚清华在宫里的老朋友了。

    对于他的恳求,姚清华是断然做不到袖手旁观的。

    可是看他这样害怕无助,她今晚跟着去了,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危险呢?

    可是学霸姚清华那颗天生好奇的心,迫使她迅速下了决心。

    就算今晚不幸去“领盒饭”了,也一定要去查看一下这凤藻宫里面的秘密。

    对了,该给王公公科普一下,“领盒饭”的意思啦:这是21世纪网民们的网络语言,意思是那些电视剧电影里的龙套演员被人打死、毒死,总之是死,或者其它龙套戏份杀青,可以去领到一盒盒饭,后来“领盒饭”就专门代表一个人死了的意思。

    姚清华忽然觉得,“领盒饭”这个词是多么适合自己啊。

    自己莫名其妙来到明朝,本来就像一出戏,而且一看也不是主角,就是一龙套演员,今晚要是真“领盒饭”了,就是有点舍不得小皇孙朱瞻基了,反正这半年也见不到他,说不定死前有机会见他一面。

    心念及此,姚清华扶起王公公问道:“那凤藻宫到底住着谁?徐皇后不是已经过世两年了么?”

    “皇上和皇后结发情深,皇后薨逝前,皇上答应皇后,要带她回到盛满他们夫妻往事的北京,方才风光大葬。所以,徐皇后的棺椁至今一直被置于皇宫内未葬。皇后是两年前的六月下旬开始得病,病势凶险,七月就薨逝了。所以每年的六月到七月间,皇上脾气就变得喜怒无常,最近更是频频去凤藻宫,也不知道是中了邪还是想到什么伤心事。只要皇上一出宫,就会立刻杀一批宫人。”

    王公公一路带着姚清华,一路在她耳边说道。

    穿过长长的宫殿回廊,绕过御花园,就可以看到“凤藻宫”三个鎏金大字在夜色里隐隐发光,凤藻宫里灯火通明,皇上的銮驾已经摆在外面。

    自朱棣公开宣布终生不再立后,徐皇后生前所居住的凤藻宫,便无人有资格入住,宫里一切皆为原样。

    只不过,以前,那里是一个鲜活的女主人在忙着为丈夫张罗百事,而现在,只有一具漆黑的棺椁在灵床上静默。

    姚清华轻轻的绕进殿内,发现朱棣支开了宫人,独自坐在皇后牌位前,嘀嘀咕咕的说话。殿外有好心的值守在凤藻宫的守灵宫女,用眼神示意姚清华快快闪开,但是好奇心驱使,她偷偷的藏在棺椁后,侧耳细听。也无人敢进来赶走姚清华,她正好落得自在。

    只听朱棣叹了一口气:“婉儿,为什么你一,朕就万事不顺呢?都说你是朕的福星,难道离开你,朕就一事无成么?”

    姚清华深感惊讶,不曾想,这样自视甚高、文韬武略的皇帝,竟然这样妄自菲薄,可见他对皇后的倚重至深。

    此时,学霸姚清华再次用她脑中自带的高速引擎开始细寻朱棣口中的徐婉儿生平。

    徐婉儿史书载:幼时性格贞静,好读书,称女秀才。是开国大将徐达的长女,朱元璋听说了她的才情,找到徐达,对他说道:“你我布衣之交,何况自古以来,君臣相契便可结为姻亲。你的长女就嫁给我们家老四吧。”

    朱元璋和徐达是少年时一起放牛的伙伴,后来又一起打拼天下。被封为魏国公。皇上亲自替儿子求亲,作为臣子的徐达自然不敢有违。徐达连连谢恩,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洪武九年,婉儿被册为燕王妃。

    这位徐王妃,身体里流淌着大将徐达的血液,平常文静有加,但毕竟是将门之女。就在朱棣起兵造反的时候,朝廷派李景隆围攻北京,而此时的朱棣前往宁王朱权那里去求援,北京城空,危在旦夕。就是这位徐王妃,在危急之中披上战甲,挽救了北平。

    因为当时李景隆的军队称五十万,北京城在他日夜攻击之下,情势真是千钧一发。北京是元朝的大都,城墙高大,护城河宽水深,易守难攻。于是李景隆就下令军队主要攻击北京的九个城门,正南方的丽正门,是攻击的重点,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城里的男子都已经登城战斗了,没有后备的男子,于是她就亲自率领城中妇女,登城助战,奋力厮杀。她一登上城墙,守军的士气顿时大振,立刻就把朝廷军队攻城的气势给压了下去。

    同时,足智多谋的燕王妃命令燕军将士连夜在城墙上泼水,那时正是寒冬,水很块在夜里结成冰,结了冰的城墙又冷又滑,第二天,李景隆的军队,无法攀登,溃不成军。

    这位徐王妃,凭着这一战,青史留名。

    就这样,一座仅仅有守军万人的孤城,抵抗了数十万人的日夜进攻。

    而这位徐王妃也凭此一战,青史留名。

第十七章 客串一回心理医生() 
只听朱棣喃喃自语:“婉儿,朕登基为帝,只因为不是嫡子,朝内诸如方孝孺之类,视血脉正统为王道的迂腐之士,宁愿逼迫朕犯下诛十族的罪恶,也不愿意拜服在朕身下。见朕变得暴躁、乖戾,你整日为朕苦思良策。

    记得朕称帝的第一个新年,一部《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颁行天下。这部经书的序言正是你夜以继日撰写的。你在文中写道,父王驾崩的那一年,你正在焚香读经的时候,身边忽有紫气金光弥漫,恍若梦境,随后便看见观世音菩萨徐徐走来,赠此功德经一部。观音临别之际还口吐纶音道:‘凤冠不久于尔。’这部经书替朕声言“君权天授”,为朕应得帝位大造声势……”

    一阵冷冷的夜风吹过殿内,殿内经幡飘拂,仿佛徐皇后也听见了朱棣的倾诉,朱棣把身子紧紧的附在徐皇后的棺椁上,似乎想要感应一下那棺椁里的气息。

    姚清华听他说到这儿,也立刻明白了这部经书,是徐皇后针对朝中诸如方孝孺之类的迂腐之士编造的,可是,它却成功的骗了很多人。

    据历史记载,直到乾隆后期,这部经书才被学者证实是部伪经,这徐皇后在英武之外的慧黠可见一斑。

    只听朱棣倾诉道:“皇后你为朕殚精竭虑,劳神费思,后来你又编写了《内训》二十篇,《劝善书》一部,都颁行天下,为朕赢取民心。记得那年你突然要求朕召见大臣们的妻子……”

    此时,朱棣的眼前浮现出徐皇后苦口婆心的告诫臣工妻子的情景——

    记得那是永乐三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就在这凤藻宫的偏殿里,徐皇后一边和大臣们的妻子赏月,一边像拉家常一样娓娓的对她们说:“女人侍奉丈夫,并不仅仅是关心他们的衣食起居而已,应该对他们的前途事业也有所助益。朋友的劝告,不易被男人采纳,同样的话妻子来说,就容易入耳得多了,我与皇上朝夕相处,从不以私欲开口,所说的一切都以生民为念。希望你们也能以此自勉。”

    “皇后你果真是说到做到啊,临终前,你最后一次能开口说话,依然是让朕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不要骄惯自己的娘家。”自语到这儿,朱棣忽然泣不成声:“皇后啊,要不是你这样为朕劳神,怎会年寿不永,只做了四年皇后,就撒手人寰,朕无能啊。”

    记得徐婉儿刚嫁进燕王府的时候,那一年,朱棣十六岁,徐婉儿小他两岁,只有十四岁。

    都是豆蔻年华,青涩无比。然后岁月的历练,才使他们变成了各自生活所要求的样子。

    此刻,朱棣的哭诉渐渐变小,终于没有声音,脸色忽然变得冷硬。

    他起身给皇后敬了一炷香,一声不吭的朝殿外走去,那高大的身躯在夜色里移动,就像一尊向人群靠近的死神。

    即使躲在他身后,看不见他那铁青的脸,但是凭着那声声沉重而魔性的脚步,姚清华已经知道,现在的永乐帝,心理已经严重变态了。

    殿外的守灵宫人全都面如土色,不知道皇上今晚是不是又要怒杀一批宫人了。

    此时,姚清华看着众人的脸色,也终于知道,王喜公公为什么那么害怕了,看来这朱棣最近只要一不高兴,就喜欢杀人。

    这状态,需要看心理医生了。

    可是,古代还没有心理健康这门课程呢。

    就算有,谁又敢给皇帝当心理医生呢?

    眼看这一批浑身颤抖的宫人们就要葬身于皇帝的一怒之间,她忽然决定,今天本姑娘就临时客串一把心理医生了。

    看皇上这种乖戾暴躁的状态,应该属于心理学上的“创伤应急后遗症”中的一种表现吧。

    谁能没有一些旧恨心魔?强大到皇帝,也有撑不下去的时候。

    治疗这种病症,常规方法是疏导,但是姚清华觉得,对于像朱棣这种自我意识极强的心理患者,此法无异于隔靴搔痒,最以毒攻毒的疗法是心理学上的“系统脱敏疗法”。

    此法,通俗点说,就是把患者伤口刨开给他看其直面伤痛,并对患者进行“抗过敏心理重建过程”,比如,怕水的人就偏把你带到水边,恐高的人偏把你带到高楼。

    但此疗法凶险之处就在于,患者有可能不仅没有“脱敏”,反而还走火入魔,发疯发狂,那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精准的找到患者伤痛的敏感点、切入点是什么,显得至关。

    而纵观朱棣的一生,他并不是一个阳光下成长的幸福儿童,他心里的暗伤可多了,哪一个才是让他伤痛成疾的根本原因呢?

    思忖良久,眼看朱棣的脚步即将要踏出凤藻宫最后一步了,姚清华决定赌一赌,她在身后大声道:“皇上,留步。”

    朱棣回头一看,姚清华已经昂首挺胸的跑上前去,迎着朱棣那阴狠的目光道:“世人都说,皇上对皇后一片真情,在我看来,全是假意。”

    朱棣万万没有想到,这凤藻宫竟然有人敢潜入,更难以置信的是,眼前的这个瘦小的八品掌记竟然敢对他说出如此大胆的话,一时间,竟然忘了表情,完全被姚清华震住了。

    姚清华咄咄逼人道:“皇后死后两年,梓宫停于中宫,皇上‘舍不得’把她下葬,这里面固然有感情的因素,但也是皇上为实现迁都而走的一步大棋吧。”

    “何以见得?”朱棣一脸讶异。

    “皇上正在为皇后修建长陵,皇后若是他日归葬北京,皇上百年之后,世人都念皇上夫妻情深,能不将皇上与皇后合葬么?皇上停灵两年,并终身不再立后,这份情义早已感动天地,谁还忍心批驳你背弃祖宗龙脉烟火?这样,皇上就名正言顺的不用归葬在太祖孝陵了。既然把这个最棘手的叶落归根的伦理问题圆满解决了,那么就算解决了皇上迁都过程中最大的阻力。”

第十八章 今晚;多少人记住了我的名字。。。。。。() 
朱棣听姚清华说到这儿,阴郁的脸色忽然变得开朗起来,不知道是姚清华说中了皇上的潜意识安排而惊喜,还是为二红姑娘这惊人的见地而感佩,他嘴角的胡须抽动了一下,竟然回转身来,微微一笑,朝姚清华伸出手去,“小丫头,坐下说话。”

    然后,朱棣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拉着姚清华的小手,一起坐在徐皇后的棺椁前。

    此时,姚清华仿佛又看到了当日北巡时,受万民敬仰的,温和而慈爱的皇帝。

    姚清华语气也不由得变得轻柔起来:“皇上自知‘入土为安’的道理,很想快点把徐皇后归葬北京,进而实现迁都北京的梦想。可是最近很多事情都接连失败皇上以为迁都无望,信心丧失,深感愧对皇后,因此,每来凤藻宫一次,看到皇后棺椁尴尬的停在这里,心情便更加郁结,因此出宫便更加躁怒,用杀人来发泄。其实皇上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只要皇上静心筹谋,红儿愿意以项上人头担保,皇上有生之年,迁都大业定成。”

    “真的?你敢保证?”尽管明知一个小孩子的话不可信,可是朱棣却忽然像已经得了什么大人物保证似的,眉开眼笑,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振。

    姚清华见皇帝这样高兴,便趁机说道:“皇上,这合宫里的人,见皇上每次去了凤藻宫就脾气暴躁,风传皇上是中邪了,这对你的迁都大业可不好。”

    “这帮无知臣工,不如朕的八品掌记知心,只好乱传鬼神之说,真可笑。只是朕以后不发脾气了,皇后这也少来了,等她风光大葬北京的时候,朕再来好好告慰她吧。”朱棣牵着姚清华的手,笑眯眯的踏出凤藻宫。

    此刻已经是亥时,跪伏在殿外,瑟瑟发抖的王喜和一帮守灵的宫人们,忽然见皇帝满面春风的拉着八品掌记吴二红,步出凤藻宫,全都惊呆了。

    “赏,守灵宫女宮花两支,锦缎两匹,同时,和各值守公公一样,每人本月月银双倍。”

    当夜,皇上出了凤藻宫竟然没有杀人,反而大赏凤藻宫守灵人和一帮公公们的消息传遍金陵皇城,人都记住一个名字:吴二红,那个9岁的八品掌记。

    今晚,多少人记住了我的名字》

    而更加该感念我吴二红的人,非贤妃莫属了吧。

    那晚,姚清华扶着皇帝打道回府时,远远的,她看见权妍儿衣裳凌乱的坐在卿鸾宫外殿,朱棣也看见了,皱了皱眉头,脸色有点沉了下来。

    姚清华眼珠骨碌碌一转,便假装叹了一口气,柔声道:“皇上,贤妃得知,皇后薨逝于七月,皇上每年七月便不入后宫,夜夜入凤藻宫陪伴皇后,以至于忧思成疾;贤妃娘娘感念皇上对皇后娘娘一片深情,不敢独享这夏夜安宁,也夜夜在此隔着一座王城默默的陪伴皇上。正所谓‘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皇上,你看,贤妃娘娘是不是越来越清瘦、憔悴了?”

    朱棣听到这儿,神色变得温柔起来。当即对王喜公公吩咐道:“把这位二红姑娘好好的送回掌记房。朕今晚去贤妃娘娘那儿坐坐。”

    到了子夜时分,权贤妃宫中又响起声声玉箫,灯影里可以看见皇上合着拍子陶醉似的微微颔首的样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