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从朱瞻基的絮絮叨叨叙述中,二红终于知道,一个堪比阿汤哥的《碟中谍》更为曲折惊险的明宫间谍故事。
从白朴的口中知道,这个芙蕖原来是个孤儿,从出生起就被汉王好心收留。
因为天生比别人灵敏,加上汉王从襁褓中就开始培养的细作本领,仅仅8岁,这个明宫最小细作芙蕖小姑娘就新鲜出炉了。
报恩,芙蕖来到皇宫,最初是帮着汉王刺探皇宫的内情和在宫里散步各种小道消息,掀起各种波澜。因为她年纪那么小,谁也不会怀疑到她身上。
后来,芙蕖跟了贤妃,经常在贤妃身边,有更多机会见到皇帝。
原本,汉王是想把那置贤妃于死地的毒药——从朝鲜秘密求购的一万只食人蚂蚁的毒素提炼出的“万蚁丹”芙蕖给永乐帝神不知鬼不觉的放在茶碗里的。
因为汉王一直觉得,太子如果不是父皇做靠山,无论哪一方面都没法和自己抗衡。
可是,也许是朱高煦对永乐帝还有一丝父子情意,也许是对这个战神老爹骨子里的忌惮,又或许是他认为就算杀死永乐帝,自己也未必能趁乱起事成功,总之,芙蕖的毒药在指甲里藏了很久,一直没有派上用场。
原本,汉王都已经打算将芙蕖作为闲置的弃子了,可是,突然之间,一个天大的转机来了。
这个送上门的好机会,竟然不是汉王自己创造的,而是跟汉王水火不容的太子这边的人的。
这个人竟然是一向冰雪聪明的贵妃张玲珑!
或许是深宫女人的闺怨太久,永乐八年,在皇帝又一次派贤妃北征伴驾时,这个长期受了冷落的美丽高傲的贵妃,终于爆发了。
张玲珑做出了一个极不理智的行动:她实在忍受不了贤妃的受宠,而决定收买贤妃的贴身丫头芙蕖。
她可能是受了永乐七年永乐帝第一次带着权妍儿北巡时,贤妃差点病死在北京的启发,妄图在那次北征路上除掉贤妃。
“就算张贵妃妒火攻心,可是她毕竟不是不谨慎的人,她应该深知芙蕖对贤妃一向忠贞,怎么会挑中芙蕖,怎么看也有点太糊涂吧?”
二红听朱瞻基讲到这儿,忍不住插了一句。
“这你就不知道了。选定芙蕖谋害贤妃之事不仅有张贵妃出面,连英国公也是默许的呢。”朱瞻基十分肯定的说。
“英国公爱护自己最小的妹妹,实在情理之中,但是我不信,以他们两个在宫中的多年经验,竟然会愿意这样铤而走险?莫非真的是头脑发热?”
二红深感遗憾。
“怪只怪,芙蕖进宫的早,张贵妃和她的哥哥都是看着芙蕖长大的人,自认为对芙蕖是知根知底的,再说芙蕖侍奉贤妃的时间也不长,就一年不到,所以张贵妃对芙蕖从一开始就没有多大的戒心。”
“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吧?”
二红依然不相信,就算张贵妃深宫怨妇心理一时发作,但是向来谨小慎微的英国公,没有十足把握,绝对不会纵容自己的妹妹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当然,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张贵妃有一次偶然发现,芙蕖跟宫外一个杂役有来往,就认为自己抓住了芙蕖的把柄,也因此认定这个丫鬟年纪大了想要去嫁人,对贤妃也没有那么忠心了,认为有机可乘。”
朱瞻基知道二红是瞒不住的,索性把一切和盘托出。。
“这个杂役,只怕其实就是汉王和芙蕖之间秘密联系的中间人吧?”
二红小心的猜测。
“二红妹妹聪明!其实这个杂役就是我们太子府的细作——白朴。当时我们都不知道,这个白朴竟然如此不简单,竟然还成功的取得了汉王的信任,成为汉王和太子府之间的双面细作。”
朱瞻基话一出口,二红终于恍然大悟了:“所以。张贵妃看到的不是芙蕖的情人,只是汉王派白朴作为芙蕖的联络人!也亏得是这个白朴,回来诉说芙蕖的事情,顺便说出了那些宫中旧事。不然,贤妃之死就永远石沉大海了。”
二红叹了一口气。
故事叙述到这儿,连二红那学霸头脑都有点觉得有点太复杂了。
真是烧脑的明宫碟中谍!
接着在朱瞻基的讲述中,二红慢慢还原出当然英国公之妹妹张贵妃陷害贤妃的情景:
“在北征路上,只要你想办法让你家主子回不来,到时候我不仅不会将你私通杂役的事告诉众人,而且我会把罪名全部推到吕宁妃身上。”张贵妃对芙蕖说。
张贵妃的计谋原本也算高明。
原来她举荐吕宁妃一直存着坏心,可怜吕宁妃到死还想着如何保全恩人呢。
芙蕖赶紧将这一切情况报告给了同在南京的汉王。
汉王立刻心生一计,“借刀杀人”!
让芙蕖答应张贵妃,在北征途中,对贤妃的饮食动手脚。
虽然汉王始终不能一不做二不休的下决心给老爹投毒,但是杀死皇帝最宠爱的贤妃,已经可以在宫中掀起好大的波澜了。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汉王,当然最不希望的就是皇宫太平,夫妻恩爱,父慈子孝的美满了,只要能够搅的满城风云就是他的最大目的了。(。)
92章 二红难逃细作的命运?()
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当然,当时汉王也并没有料到,贤妃之死,后来会被那跋扈的鱼才人利用,还有吕宁妃跳出来搞得明宫大乱,这些对于汉王来说,实在是意外之喜。
张贵妃看芙蕖杀死贤妃后,本来想将芙蕖杀人灭口,却忽然发现芙蕖的身份大有蹊跷。
在英国公的指使下,张贵妃没有贸然动芙蕖,而是找了一个合理的理由,将芙蕖弄到最不受宠的鱼才人那儿。
然后,张贵妃暗中煽风点火挑起鱼才人和吕宁妃之祸,原本想借刀杀人。
借吕宁妃打压鱼才人,顺势将鱼才人和芙蕖来个巧妙的“一锅端”。
不曾想,“鱼吕之乱”爆发后,皇帝将贤妃之死,阴差阳错的还是怀疑到了张贵妃和英国公身上。
进而让皇帝对太子朱高炽极度厌恶。
太子差点被废,连朱瞻基也一度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如果不是二红在关键时刻启动现代学霸模式,力挽狂澜,只怕太子一脉早已覆灭。
汉王的这盘棋,可以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收到了完全意想不到的效果了。
现在二红也终于想通了,当日芙蕖的信中,贤妃明明知道了幕后主使,却为何不愿意追究。
芙蕖那个时候给贤妃说的幕后主使,应该只是张贵妃一个人。
以芙蕖对汉王之间的感情,只怕当时她并没有想要立刻出卖汉王。
而贤妃冰雪聪明,当然知道,她若追究凶手,皇上由张贵妃和英国公就会牵扯到太子一脉,而朱瞻基必然会受到株连。
贤妃深知,二红对于朱瞻基的情意,一直希望二红和朱瞻基能有一个未来。
所以,才会在芙蕖问她是否追查凶手的时候,悠悠说出“替我告诉二红妹妹,就说姐姐祝她幸福。”
聪明如贤妃,其实她已经给二红暗示了答案,只是二红当时没有参透。
善良如贤妃,二红的幸福,她选择原谅自己的夺命仇人。
对于芙蕖,这样一个明宫中年纪最小的职业间谍,从当年她留给自己的那封信的时候,二红对她的感情就已经很复杂了。
现在得知她的全部经历后,二红只有一种感觉:无语置评。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
但就“细作”这项工作来说,芙蕖应该无愧于她的主子的培养了。
一个小丫鬟,不经意间搅动历史的风云,差点颠覆多少大人物的命运。
在二红的心里,这个古代的小丫鬟,堪比米国的fbi,俄罗斯的“克格勃”了。
这个成功的古代职业间谍,或许对二红今后的人生,会有许多的启示……
而一手培养这个间谍的汉王朱高煦,用十一年的时间经营了这盘宫闱宅斗的大棋。
只可惜功败垂成,在已经快要成功的时候,现在突然被朱棣强令就藩乐安。
他的心里,会有多少不甘?
“其实,这个汉王从头至尾就没有服输过,只是他变换了一些争储位的手段而已。”二红忽然如醍醐灌顶。
她忽然发现,这个汉王真是太有心术,为什么史书上居然说他是急躁冒进的草包之人?果然,史书都是骗人的。
你看他这几年以退为进,留在南京,做了多少自己最畅快淋漓的事情?
只是现在,连二红都看懂了汉王的司马昭之心,难道作为控制全局的明宫**oss朱棣会坐视不管?
省躬殿后的“三希堂”里,朱瞻基正秘密的和朱棣说着什么。
“皇爷爷,汉王这个人,机心难测,野心不死,必须要派一心腹之人去乐安做细作,以便朝廷能掌握他的真实情况。不然,以二叔的心机,只怕留在鞭长莫及的乐安,更加是后患无穷。”
朱瞻基说这句话时,有点惴惴不安,似乎还有点拿不准该不该说。
可是,朱瞻基话一出口,永乐帝朱棣却是迫不及待的问道:“瞻儿以为派谁去合适?”
“皇爷爷以为是谁?”朱瞻基一下松了一口气,反问朱棣。
“来,那我们效仿你高祖,在手掌上把这个人的名字写下来。看我们爷孙俩想的是不是同一个人?”
“好……”
朱瞻基微微一笑,和朱棣同时拿起朱笔,片刻之后,朱瞻基朱棣同时伸出手,摊开来。
二人一同大笑,只见他们的手掌心,都写着一个字:红!
“那丫头之前朕曾属意她来当皇太孙妃,谁知道她坚辞不就,她既然不愿意当朕的太孙妃,他日,新的太孙妃入住柔仪殿,我正不知道怎么安置那丫头,才让她不觉得尴尬,现在看来,或许山东,倒是那丫头最好的去处。”
“皇爷爷思虑周全。”朱瞻基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对了,皇爷爷,红儿跟贤妃之前一直交好,现在贤妃葬在山东,她也去了那方,倒或许是上天注定的缘分。”
“只是,此去乐安,山高路远,去了那边,也不知道何时何日再能相见?这个丫头我看她对你真是实心实意,她真能舍了你去乐安?”朱棣不无担忧的说。
“皇爷爷多虑了。红儿对我原本就只是兄妹之情,虽然我也很舍不得和她分开,但是只要皇爷爷开口,交代红儿去乐安,我自然负责劝说她高高兴兴的去那边。再说,汉王不是傻子,知道以皇爷爷名义派去的人,那就相当于皇爷爷的钦差,他应该懂得厚待二红。”
朱瞻基说到这儿,忽然也觉得很轻松了,“皇爷爷,等汉王几年后老实一点,我们就把二红妹妹带回来。皇爷爷若是实在等不及,可以再看贤妃的同时,去看看红妹妹。”
“说得容易,再去看贤妃,只怕要等朕第三次北征回来再绕道山东去祭拜贤妃了。朕听说那阿鲁台贼心不死,趁朕第二次北征时,打败瓦剌,因此趁火打劫,出兵击败瓦剌,正设法控制兀良哈部。看来这阿鲁台又欠揍了。”
朱棣脸上的表情跃跃欲试,似乎在憧憬这第三次北征的情景了,不过,现在他还有更紧要的事情。
永乐十四年八月,北京西宫落成,朱棣第三次北巡,九月,杨荣和金幼孜一同进升为翰林学士,仍兼庶子,随从朱棣回到京师。
十一月:复议建北京宫殿。十二月:遣郑和复使西洋(。)>;
93章 谁敢在本姑娘寝宫外偷窥()
永乐十五年,注定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年代。
面对的能工巧匠,朱棣高标准的对北京西宫提出一点要求:
北京宫殿既要有南京皇宫现在的规模,又要有南京皇宫所没有的陈设。
总之,永乐帝要建一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皇城。
特别是对于太祖朱元璋的南京皇宫的三大主殿:奉天殿华盖殿觐身殿,朱棣要求必须要原封不动的照搬到北京皇城去。
这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人事上更加方便,九月,朱棣将两个心腹:杨荣和金幼孜一同进升为翰林学士,二人仍兼庶子即皇太孙师傅,随从朱棣回到京师。
北京西宫如火如荼的开工。
三个月后,即永乐十四年十一月,新提拔的翰林学士杨荣金幼孜等立即投桃报李,趁热打铁的向皇帝上奏求于明年二月,全面营建北京皇城,朱棣正中下怀。
这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就在永乐帝躇踌满志的时候,这一年开年伊始,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永乐十五年的新年刚过,永乐帝收到了一封来自长沙的告密信。
这密奏上说,谷王朱橞自徙封长沙后,仗恃当年靖难战争时,是他为朱棣打开南京皇宫的城门,日益骄恣,图谋不轨。
谷王的护卫张兴惧怕祸及自身,便将朱橞谋反之事密奏于朝廷。
朱棣将这封告密信转给朱瞻基看后,不以为然的说,
“这谷王朱橞就封于长沙多年,一直跟随朕鞍前马后,为何年纪大了不思养老却突然生出反念?这不合常理。朕猜测这张兴是不是想趁乱生事?”
顿了顿,朱棣以一种更加严峻的语气说道:“难道是那些反对迁都的人,在背后故意捣乱,想把水搅浑,好让朕分心北京营建工程受阻?”
“皇爷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皇爷爷如今兴建北京宫殿,正是日理万机,或许难保有那小人,趁皇爷爷忙乱而生事。是不是密派人去长沙查一查?”
朱瞻基试探着提议。
朱棣摇了摇头,“先不去理他,全力以赴准备北京营建工作。”
“是……皇爷爷。”朱瞻基还想说什么,但一看朱棣那一幅不以为意的神情,便只好打住了。
柔仪殿。
这几天,二红总感觉有个人在自己殿外鬼鬼祟祟的窥视,似乎想要进殿里来做些什么。
等她出去一看,那人跑得比兔子还快。
谁敢在本姑娘寝宫外偷窥?!
嗯,不知道本学霸练过“反跟踪术”和防狼术?
二红果断使用她的“听停看转回”反跟踪五字诀,果然,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住了这个一直在她殿外徘徊的家伙!
居然是皇太孙朱瞻基!
“拜托,老大,多大年纪了,还玩躲猫猫?”二红没好气的冲朱瞻基翻白眼。
“哎,一言难尽。”朱瞻基却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他似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把二红拉进柔仪殿里,关门闭户,神色郑重。
“你说,谷王会谋反么?”当朱瞻基终于决定将这件关系重大的军事级秘密告诉二红时,觉得自己似乎舒了一口气。
二红立刻利用脑中高速引擎搜了一下。
“现在皇上全部心思都是北京宫殿的营建工作,那是他毕生的梦想,忙多出错,是有的。你最好替皇上多留心一个人——蜀王。”二红神秘的说。
“蜀王?小丫头,你怎么知道那么多?”朱瞻基大惑不解。
“天机不可泄露。”二红神秘的朝朱瞻基扮一个鬼脸。
“上次治霍乱的仙丹来历你就跟我故弄玄虚,今日你再糊弄我,本殿下可要……”朱瞻基板着脸道。
“可要怎样?”
“挠你痒痒。”朱瞻基忽然将手伸过来,作势要挠二红的痒痒,“我早就发现,你最怕的就是这个,对不对?”此刻的皇太孙,忽然像个大孩子。
“不要啊。”二红被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