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装绅弄鬼- 第5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按照《尚书》载,尧帝时“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可见尧帝时曾统一律度量衡的,车同轨、书同文是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必然要求,譬如世人现在的一里等于500米。但在上古,按《春秋。谷梁传》记载的,“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就是说,古时以三百步为一里,方圆一里为九百亩,每一百亩划分为井字形状的九块田,称之为井田。从中可以推断出,一里等于三百步。然而一步又等于多少米呢?

    汉儒的《大戴礼记》记载:“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又说:“古者百里,當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大戴礼记》指出了汉以前是以周尺八尺为一步的。周时采用的是八进制,如高度一仞等于八尺,一尺等于八寸;《大戴礼记。王言》记载的,舒肘知寻。《小尔雅》记载的,寻,舒两肱也。古尺较今尺为短,一寻八尺。长度一寻等于八尺,一尺等于8寸。一步等于八尺,一尺等于八寸。到了西汉时采用的是十进制。据考古实证,周代的一尺等于0。231米。这是无yi义的。据上可知,周代一步等于0。。848米。周代一里也就是:米;汉代一步等于周代的六尺四寸,则汉时一步等于0。2316+0。02314米,即等于1。4784米,一里等于443。52米。有的人可能会问,世人现在人的一步充其量能走0。5米,古时的人一步怎么会有1。848米?其实世人现在的一步,古时叫跬,《小尔雅》云:“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

    又《荀子。劝学》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和步是两个概念。并且这个跬、步只是相对于行走时的步伐而言,是不用于测距工作的。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古人不会笨到一步一步地用脚步这一概念来测量的。古人在实际测量工作中,采用的是一种叫步弓的测量工具,步弓两端的距离就是1。848米,大约为当时夸父巨人的一步。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都是以人体的一定比例来度量的,《说文解字》就指出:“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步,就是量一次就叫一步,满300步就叫一里。是由国家统一规范了的。

    《山海经》事实上是中国人从历史以来不断记录和修订的结果,它事实上是一部神战以及后续势力划分,罪民流放的迁徙史。相当于从巴黎和会到德黑兰会议的分蛋糕。当然《五藏山经》对各山方位的描述和各山之后对该山具体的描述,其方位事实上是有不同的!每一山前面的方位事实上是修正后的结果!其原因是《山海图》成图时的方位和《山海经》神话形成时的方位是有区别的,如同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再sān调整。那就是极移战争。

    按照《淮南子。览冥训》所述:“昔者黄帝治天xià……然犹未及虑戏氏之道也。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妊水。”这是中国最早的大洪水——女娲时大洪水。甚至《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述:“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从神话意思来看,女娲是累死的。女娲是怎么累死的?因为大洪水。大洪水的原因是什么?《淮南子》实际已点明了女娲时大洪水的原因。只不过前人都没有看懂。原因是什么?是极移!近年来,古气候、古生物、古地磁等研究也发现,地球自转极和地磁极以及各个大陆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有过大规模移dong。这些研究虽然比较粗略,却表明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长期极移是可能存在的。按照《淮南子》所述,从前黄帝治理天xià,……然而还是不及虑戏氏治国之道。

    往古之时,南极、北极、东极、西极四极紊乱,九州分裂,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大地不能完全承载万物,火灾炎炎而不熄灭,洪水汤汤而不停息,凶兽到处吞食人众,猛禽到处扑食老幼。于是女娲炼红铜以补苍天,斩断大鳌的四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救冀州,积芦灰以止洪水。四极是什么,不仅是东南西北四极。也即是四根指示四极的天柱。前者四极废就是说东南西北四极易位。也就是说原来的东方不是东方了,西方也不是西方了,南、北也不是从前的南、北方了。这意味着什么?

    显然这意味着太阳不是从以前的东方升起了,太阳可能从原来的南方升起,也可能从原来的北方甚至西方升起。太阳会从西边升起吗?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且慢我想起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据希罗多德的《历史》所述:“埃及人和他们的祭司所告诉我的事情就是这些了。他们跟我说,从第一个国王到最后的那个海帕伊司托斯的祭司,中间总计是三百四十一世,而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也就有相同数目的国王和祭司长。

    三百世是一万年,三世等于一百年。不把三百世计算在内,剩下的四十一世则是一千三百四十年。这样算来,全部时间就是一万一千三百四十年;他们说,在这全部时期当中,他们没有一个国王是人形的神,而在这段时期之前或之后的其他埃及国王当中,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因此他们告诉我说,在这一段时期里,太阳逆反常规地升起了四次;两次它是在它现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的,两次是在它现在上升的地方下落的;虽然如此,埃及现在却没有经受任何变化,不管是在河流和土地的生产方面,还是在疾病和死亡的事情上miàn都是如此。”

    也就是从埃及第一个国王到海帕伊司托斯祭司时埃及共有341世,341个国王。在这341个国王期间,太阳逆反常规地升起,引申得出太阳有两次是从西方升起的。但后一句不好理解。太阳有升就有落。后一句“两次是在它现在上升的地方下落。”这与前一句不是同一个意思吗?如果是同一个意思,那就只是从西方升起了两次啊。可它又说逆反常规地升起了四次。当然这可能是埃及祭司在表达上有问题。事实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以现在的方位作参照的话,应该是太阳西升东落,再东升西落,又西升东落,最后东升西落。这样就是四次。

    每一次太阳运动和前一次比较起来就是逆反常规了。不管实际是怎么样,希罗多德的《历史》表明,太阳曾经有两次是从西方升起的!又有两次是从世人现在的方位升起来的。无独有偶,《山海经》里恰恰就记载了太阳异乎寻常的运动。从《南山经》首经招摇山来看,底格里斯河在上古是向西注入大海的,而现在却是东南流注大海。这意味着上古太阳是从现在的西北方升起来的!当然,也可能是底格里斯河在《山海经》形成后改道了。原来是西流,现在改道为东南流。《南次二经》所述:“南次二经山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囱比,pi,东望长右。”这一句没有问题,意思也非常明白:长右山在柜山的东面。关jiàn是后面神话又说:“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在这里长右山却是在柜山的东南面!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二座山不是同一个时期记录的。在记录柜山时,长右山是在柜山东边的;而记录长右山时,长右山此时却是在柜山的东南方了!这说明了原来太阳是从东南方升起来的!现在却是从东方升起来的。太阳改biàn了运行轨迹!由原来的东南方运行到现在的东方了!再看《中次十一经》翼望山:“翼望之山。湍,zhuān水出焉,东流注于济;贶,kuàng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汉。”按照《山海图》抽丝剥茧,此翼望山就是今滇南的高黎贡山。其西面的伊洛瓦底江之名就来源于翼望山。伊洛瓦、翼望同音互译。

    伊洛瓦底江在中国古称丽水。此山之大河现在都是南流,而上古却是东流或东南流,可见上古太阳是从南方或东南方升起来的。再看《西次三经》记载的,“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摇…手,yǎo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虫焉,yān渊。”这里崇吾山就在现在秦西长武附近。长武之名来源于崇吾。冢遂,就是今同心,也是同音互译。摇…手,yǎo之泽就是渭河平原,上古为泽。虫焉,yān渊就是今延安。据此方位,当时此山成图时,太阳是从今东北方升起来的。

    再看《海内经》。《海内经》记载的,“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子高,柏子高上下于此,至于天。”华山即今秦西华山,肇山在晋西冀北之间,山已不存在了。上古肇山在华山的东面,按照《山海图》抽丝剥茧,肇山所在的位置却在现在华山的东北面。这也表明《海内经》形成时太阳是从现在的东北方升起来的。由此,太阳曾经从世人的东北方、西北方、南方、东南方升起过!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世人现在的东南西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希腊人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其依据很可能就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伊拉克的萨迈拉古城为强大的伊斯兰都城的遗址,当时,穆塔西姆哈里发从巴格达迁都至此,建造了漂亮的宫殿和园林,把城市沿底格里斯河扩展至3公里长。9世纪末,都城迁回了巴格达后,萨迈拉从此逐渐衰落,到1300年变成一片废墟。但是,公元9世纪的大清真寺和通天塔,是该遗址众多的杰出建筑奇迹之一,其中80%仍有待于挖掘。那里曾出土一批文物,是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前的东西,其中在一次拍卖会上拍出天价的陶盘,虽然其貌不扬,但表现的就是昆仑四区,即上古亚洲四墟。

    昆仑四墟居在大海之中,盘中之鱼逆时针旋转,四根柱子代表四维,即四极,大海之鱼推动四维,四极旋转!中间万字符稳居昆仑中央。从该盘世人可以推断出,古猿部族们对当时地理的认识与现代人截然不同。在他们看来,昆仑竟然是旋转的!而且是顺时针旋的,其旋转的原因是因为海中的大鱼推动了地之四维,即地之四极,四极的旋转造成了昆仑四墟的旋转。昆仑是旋转的?上古真的有这种观念?在天竺非常著名的搅拌乳海的传说众所皆知。这个传说非常古老,不仅天竺有流传,东南亚也有流传。内涵非常丰富,非常厚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其中关于神盘和许多超时代武qi的描述曾引起二战各方的兴趣。毕竟“神盘即从空中降,光芒万丈似太阳,能叫敌人把命丧。”

    来时熠熠火光闪,令人心惊胆又寒,”“神盘能去又能还,高飞云天疾似电,放射一片大光明,可摧敌城化残垣。那个神盘亮闪闪,俨然死神光灿灿,神盘那时显神速,接二连三向下砍。”“犹如熊熊一团火,神盘到处吐火舌,神盘顽强不松懈,砍死群群阿修罗。倏忽之间入青天,倏忽之间地上落”这是什么武qi?还有后面战争场面的描写,绝对比现代化战争更激烈!简直就是,核战争!核武qi是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从而产生爆zhà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效应和破坏效应的武qi,核武qi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将一座城市和数十万人的生命化为灰烬,一个遭受核武qi破坏的国家会留下长期性与持久性的战争灾难和战争创伤,甚至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而史诗中这种神盘是100兆吨级的武qi,超过当前世界上最dà的核弹。核爆zhà后空中出现的蘑菇云半径是3公里,辐射半径会延伸到7。5公里,几周内杀死90%城市居民。空中爆zhà半径高达32。8公里时,多数居民就会丧命,最结实的混凝土建筑物也会面目全非,热辐射半径能到达76。7公里,会让楼群倒塌,使人置身火海。而这甚至是古神的常规武qi。

    毕竟只有无核国家或者核实力弱小的势力才惧怕核战争,冷战中美俄都保持了核轰炸机带核弹值班,它的存在就是对妄图图谋不轨的宵小们的强力威慑。要知道,《摩诃婆罗多》成书时间远在2000多年前,伏火方还远未出现。其实炎黄之战以及蚩尤,甚至《封神榜》、1500年出生的吴承恩《西游记》关于战争场面的描写也如此。而《摩诃婆罗多》却是火药未出现前的作品,其描写的战争场面和武qi不亚于现代战争。但考古学家重视的是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搅乳海》的神话,原本记载于《摩诃婆罗多》。据天竺自古相传的说法,《摩诃婆罗多》成书于公元前3100多年前。

    据学者们的研究,《摩诃婆罗多》成书时间最少远在2000多年前。二者虽有分歧,但它是一部非常古老的巨著这是毫无yi问的。事实上,《摩诃婆罗多》主要叙述的是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的事情。鉴于涉及夏朝内战,我觉得其中有些传说,反映的时间甚至要更为久远。显然它最初本为口耳传说,后来才逐渐成篇的。“搅乳海”的神话非常奇伟瑰丽!它到底是什么寓意,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是描写男女结合的,有说是描写磨苏摩酒的。可谓仁者见仁,妊者见妊。可是现在让我结合极移战争来分析一下则豁然开朗。搅乳海实际有多层含义。第一层,说的是拔曼陀罗山。曼陀罗山是众山的泰斗,也就是说是天xià最高的山。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最高的山不是论剑华山,非喜玛拉雅山莫属,所以拔曼陀罗山指的实际上是喜玛拉雅造山运动!第二层,就是真正的搅乳海。神话说曼陀罗山在飞快地转动,可见喜玛拉雅山在旋转,或者说雪域高原在旋转!此时出现了飓风和火山爆发,生命消失!奇怪的是众修罗却达到了不死之境!第三层,就是造甘露。在造甘露前最先出现的是月亮,然hou是吉祥天女,然hou是三曼,神马之旧名和摩尼宝珠。摩尼就是牟尼,就是佛,摩尼宝珠说白了就是佛珠。按照《长阿含经》所述,摩尼珠又名焰光,“置于鍑下饭熟光灭。不假樵火,不劳人功”。摩尼宝珠倒有点像和平利用核能,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加剧,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利用清洁、安全的核能将是人类不可回避的课题。

    1951年美国首次在爱达荷国家反应堆试验中心进行了核反应堆发电的尝试,发出了100千瓦的核能电力,为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迈出了第一步。此后不久,1954年6月,俄罗斯在莫斯科近郊粤布宁斯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向工业电网送电的核电站,但功率只有。1961年7月,美国建成了第一座商用核电站——扬基核电站。该核电站功率近,发电成本降至9。2美厘/度,显示出核电站强大生命力。之后,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能源洪应的矛盾日趋突出,同时,传统的能源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及温室效应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因此,不仅缺乏常规能源的国家如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发展核电站,而且常规能源煤、石油、水电等非常丰富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也在大力发展核电站。

    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对核能认识趋于理性,全球核能总体保持发展态势,核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核领域全球治理日益深化,核保障监督普遍性不断增强,全球核安全与核安保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另一方面,三里岛、切尔诺贝利、福岛……殷鉴不远,提醒现代人核安全、核安保、核应急水平还需要不断提升。然而上古先民接触的无yi是一种清洁能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