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将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斗将三国-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榷闻言这才狠狠的看了庞德张辽,护着郭汜退下。

    庞张二人见他们走远方才相视苦笑,关羽之言他们怎能不知,只是即投之为主又怎能背之?当下无言,收兵退去。

正文 第二十二章 玉玺现踪

    关羽力战四将,以“虚空斩”断郭汜小臂,自己双肩也为庞德张辽所伤,他与庞张二人一席话后便引军撤去,董军一来久战疲劳,二来也怕诸侯大军杀上,便也收军退去。

    云长退了约有一里之地,便看见张飞与曹操诸人正在等候,张飞见二哥来到先是一喜,可眼光立刻就发现关羽肩头伤势,急忙上前。

    “二哥,谁人伤你?”张飞语带疑问,自吕布伤后董军中还有可伤二哥之将?

    “些许小伤,不足挂齿,那庞令明与张文远也算是武勇过人之辈,三弟不须挂怀,孟德兄与子孝等如何。”关羽并不在意,出言问道。

    “劳云长牵挂,我等皆无恙。”曹操和曹仁等将也走了上来。

    “哈哈哈,这次曹某为那李儒所算,可说是一败涂地,若非云长翼德来援,恐怕我命休矣,大恩不言谢。这李儒计谋巧断,确是能士,他日曹某必向他讨还今日之耻。”曹操经过一阵歇息,又恢复了平常摸样,不仅神色自若,还大方称赞对手,让人看在眼里极为欣赏。

    “此乃文龙看破李儒之计,我大哥怕孟德兄有失才派某与三弟同来,孟德兄该谢的是文龙,我兄弟出手是当为之事。”关羽并不居功,淡淡说道。

    “唉……这肖文龙少年英俊,忠勇无双,偏又足智多谋,玄德之幸、玄德之幸啊。”曹操感叹道。

    “什么足智多谋?那小子只不过天生的机灵,一肚子鬼点子,不过说到兄弟,我这五弟还真没话说。”张飞在一侧嘀咕起来,提到这老幺脸上也是大有笑意。

    “对了孟德兄,我和二哥跑着一趟也不容易,二哥还带了伤,虽说是文龙看破计谋,可拼命的是我兄弟,你看?”张飞和肖毅待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也学会了无利不起早。

    “哈哈,那是当然,我营中有上好刀伤药,回去就差人给云长送来,至于翼德你吗?我赠你五十坛家乡美酒如何?”曹操大笑。

    “还是孟德兄爽快,不过我可不是一个人喝,到时叫上兄弟们和子孝元让他们同饮,我老张最够朋友,对吧各位。”

    曹仁夏侯?等人一听都是苦笑,有你和那甘兴霸在谁敢和你们喝酒,上次的罪还没受够吗?

    “孟德兄,那董军已经退去,我们不如立刻回洛阳,也省得大哥和文龙他们惦记。”关羽说道。

    曹操自是无话,收拢残部便和关张二人一同奔洛阳而去。

    关羽张飞去援救曹操去后,肖毅与袁绍并各路诸侯来到了皇宫的废墟之处,此时刘备正在带领?虎营将士扑灭宫中残火,众诸侯放眼望去满目疮痍,大殿、宗庙皆毁于一旦,不由齐声大骂董卓忤逆,更有甚者孔融与陶谦等掩面啜泣,面西而拜,捶胸顿足的大骂自己无能,不能忠君护国,致使大汉社稷遭此劫难。

    袁绍见状急忙命人扶起,谓众人道:

    “董贼实是忤逆至极,今他裹挟天子百官而去,吾等虽占洛阳,却未尽全功,诸公还需惜身。今晚暂在此安营一宿,明日再议何去何从。”他本来意欲庆祝得胜,以显自己之能,可眼下情况这功如何庆得,也是意兴索然,固有此说。

    当下各路诸侯便纷纷去安排人马,袁绍又对刘备道:

    “昔年天子亲呼玄德为弟,今皇宫虽为董贼所焚,可我等也不便僭越,劳烦玄德在此安营好生看守,明日再做计较。”说罢也是转身而去。

    刘备默默在废墟中徜徉,想起当年灵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又看到祖宗基业遭此横祸一时悲从中来,双目含泪。肖毅在一旁看着,却是无法出言抚慰,忙安排手下去四处收拾,自己则和甘宁赵云在一旁静静守候,等大哥自己平复心情。

    过了半晌,已然入夜,忽见许三多手捧一檀木匣飞奔而来,状甚急切,肖毅心中一咯噔,难道是……

    许三多跑到近前,气喘吁吁的对刘备道:

    “主公,刚才我们巡视时见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我等甚奇便下井打捞。谁知捞起一妇人尸首,虽然日久,其尸不烂:宫样装束,项下带一锦囊。取开看时,内有檀木小匣,用金锁锁着。我等都觉怪异,因此特地来献与主公。”

    刘备接过木匣,但觉入手沉重,便待取启那玉锁。

    “大哥,且待进帐中再行起之。”肖毅现在已经肯定这木匣之中乃是那传国玉玺,又怎能让刘备在此打开。

    刘备依言与肖毅赵云及甘宁进了军帐,肖毅又命人在帐门看守,一律不许入内,刘备方才打开玉锁。

    匣盖一开,里面果然乃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刘备见此物大惊,对三人道:

    “此物某非是……”

    “正是传国玉玺。”肖毅接道,又怕众人还不清楚。

    “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明年,始皇崩。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近闻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出北邙,回宫失此宝。今大哥得之,乃天意耳。”

    一番话说下来赵云甘宁倒无所感,只是觉得还是文龙读的书多,这小小一方物事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而刘备却紧紧盯着手中玉玺,沉默不语。

    “受命于天、受命于天!今日天以此宝赐我,难道……”

    肖毅见刘备沉吟不语,也是静静一边候着,他也知此宝给刘备带来的震撼,那时候的人可是深信天命,虽然肖毅确定大哥此时还无帝王之心,但见到此物肯定是心情激荡。历史上以孙坚如此英雄见之也立刻生出不臣之心,却也因此而亡,后其子孙策将之质与袁术,袁术得后便称帝于淮南,最后也落得个兵败身死。

    这倒并不是什么无福消受又或此物不祥,在肖毅看来,此物在得之者实力强横足以威震天下之时,便可有锦上添花之效,受命于天对于民众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可若是实力不强,那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了。肖毅相信以大哥眼光当不会看不到此点,只是此物如何处置倒是大费周章,因此他静静旁观,也不由仔细的观察着玉玺。

    “这就是和氏璧啊,传说中的倾城之宝,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看见,真是不虚此生了。这东西放在后世不知要值多少钱,反正肯定足够自己纨绔十几辈子了。”

    肖毅正在那儿想的欲仙欲死,刘备此时目中已经露出坚定之色,看向几位兄弟,却见肖毅一脸傻笑,嘴角上竟然还挂着……

    “咳、、文龙、文龙。”刘备喊道。

    “哦,在,大哥想通了?”肖毅出口便是这么一句,弄得赵云甘宁都摸不着头脑,想通什么啊?

    刘备闻言却是会心一笑,自己这个小弟向来多智,自己想到的他也必能想到。

    “此乃天子之物,与备却无甚用处,以文龙看,该如何处置?”

    肖毅目中露出敬佩之色,刘备不愧是一代雄主,别人或许为这玉玺倾倒,他却不为所动,当下笑道:

    “大哥早已经想好,又何必问小弟?”

    “哈哈,既如此,文龙可愿随我往袁本初处一行?”

    “固所愿也。”

    二人轻笑并肩而去,却留下甘宁赵云疑惑不解。

正文 第二十三章 何去何从

    袁绍回营之后并未歇息,也在思考下一步的行动,此次会盟自己被天下英雄奉为盟主,出兵后下汜水,取虎牢,收洛阳,虽说洛阳由于董卓迁离,并未费一兵一卒,但毕竟是盟军威势所逼,战绩不可谓不显。可现今又该如何?盟军虽胜了几场,天子却被董卓挟至长安,当时会盟时许下誓言并未实现;但若挥兵再取长安,这十数万大军齐聚一处,每一天便是损耗钱粮无数,又该如何接济?且汉室已然衰微,自己又何必愚忠,不如大力发展自身实力为上,不过身为盟主,又该如何向各路诸侯解释倒也是难事,一时踌躇不决。

    忽闻有人来报,说是刘玄德并肖文龙夜访,袁绍急忙命人请进。

    “时已深夜,盟主不早生歇息,不知所虑何事?”刘备笑问。

    “唉……绍正思及天子蒙尘,吾等却无良策,正在为难。既是深夜,玄德不在本帐安歇,来此又是为何?”袁绍反问。

    刘备看看左右,袁绍会意,立刻让人退下。

    “备感先帝之恩,难以入眠,故深夜巡视各处,然偶得此物,干系重大,特来交予盟主,请盟主定夺。”刘备说完走上前去将木匣置于袁绍案头。

    袁绍开盖一看,浑身一震,面上神情大变,急问道:

    “此物莫非传国玉玺乎?”说到最后放低了声音。

    “备和文龙皆曾看过,想来当是那传国玉玺无疑,此乃天子之物,国之法器,备实不敢擅做主张。”

    “玄德此来都有谁知晓?这玉玺又有几人曾见?”袁绍问道。

    “盟主放心,此物只有备及几位兄弟得见,外人并不得知。”刘备自是深知袁绍的意思,兹事体大,当然越少人知道越好。

    袁绍沉吟半晌,忽然道:“此物乃皇家之宝,玄德又是帝胄,何不取之?”

    “备既为帝胄便更不当保存此宝,盟主引军大破董贼,令其闻风丧胆,只要再接再厉挥兵西向,必可攻破长安,救出天子,到时盟主可将此宝献与天子,乃大功一件。盟主现在众望所归,此物只有放在盟主处方才安稳。”刘备说道。

    这话是刘备和肖毅商量好的,因肖毅知道历史上袁绍打下洛阳之后诸侯联军便就解散,如今若将玉玺献与袁绍可借此让他继续挥兵长安,解救天子,刘备深然其言,又怕袁绍疑心,因此一番在肖毅听来有点肉麻的话他说的十分顺畅。

    袁绍闻言面有得色,这倒不是说这汉末一流人物好忽悠,只不过袁绍深知刘备为人,知他一向慎言,且此事对自己并无害处,才不疑有他。

    “既是玄德如此说,绍便暂时代管此物,只是此物非同小可,只怕引人觊觎,玄德还需守口如瓶。”

    “这是理所应当,盟主放心便是。”

    “吾岂不想西攻长安,迎出天子,兴我汉室,玄德之语,深得我心。只是吾虽为盟主,可也要从众言,此事待明日会商之后再定。”

    “原该如此,尚请盟主早生歇息,备告辞了。”刘备见袁绍语中似有送客之意,便也出言告辞。

    袁绍见刘备走后再思索一阵,却是命人持他手书立刻回渤海请田丰速来此地。

    回帐路上刘备思来想去,还是问肖毅道:

    “文龙,以你看,这袁本初挥兵西指之心如何?”

    “大哥放心,现在袁绍得了玉玺,于情于理也当往救天子,只要他肯去,那诸侯之中鲍氏兄弟素与曹孟德交好,孔北海、陶恭祖皆为忠义之士,孙文台、公孙伯圭又与我兄弟同心,十八路人马有一半都会前往,如此岂不正是大哥心愿?”

    “备也是如此想,只是不及文龙分析的透彻罢了,若真能如此,实是汉室之幸。”刘备言出由衷。

    “不过长安坐拥天险,四周又极利骑兵奔袭,此去不知胜算几何?”想到西凉铁骑的精锐,刘备又不由忧心。

    “大哥倒不必如此忧虑,董贼残暴不仁,不得民心,虽一时势大但必不可长久,我们只需以重兵威胁长安,却未必要强攻,我料朝中也必定有忠贞之士欲除之以后快,如此内外夹击,必有除董贼之日,到时大哥也自会有一番作为。”

    肖毅并未明说,可刘备听在耳中却以为他说的是能除去董卓,迎出天子,因此欣然道:

    “若真如文龙所言则社稷幸甚,备心也可安了。”

    第二日一早袁绍便召集众诸侯议事,而此前不久关张并曹操等人刚刚赶到,刘备到主帐时,恰在门口遇见曹操,二人相视一笑,各自入帐就坐。

    袁绍见到曹操臂上带伤,不由出言道:

    “孟德此去看来也经一番苦战,昨夜绍心焦如焚,不得入睡,今见孟德无恙,实是不胜之喜。”

    “呵呵,谢盟主挂怀,托盟主洪福,曹虽受小伤却无碍大局,还可在盟主帐前听令。”曹操一向称呼袁绍表字,今日却一口一个盟主,其用意也不言而喻。

    袁绍笑笑摇头,也不在与曹操多说,正色道:

    “我军虽连胜数阵,收复洛阳,但董贼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挟天子,裹百官逃至长安。诸位可记当日会盟时的誓言,如今我欲再发大军,西指长安,因此特地与各位共谋大事。”

    各路诸侯听后反应不一,有的点头称是,有的却是面有难色,曹操闻袁绍之言却是面有不信之色,他本来判断袁绍必不会再度进军,却未料到他有此说,不由眼光看向袁绍,似乎要看他是否言出由衷。

    “盟主,这洛阳已为董贼大火所毁,我大军意欲再下长安,迎出天子固为在座所愿。可十数万将士又将如何补给,且我等久离辖地,若是生变,只怕……”说话之人正是袁术,他这番话倒也在理,在座也有数人点头称是。

    “公路所言甚是有理,绍昨夜亦思及此处,以我之见,我等可作书回去调集粮草,以解补给之需,至于地方上各位担心也不为过,只需留一大将统兵在此即可,不光公路,伯圭将军亦有屯边重责,也当早归才是。”袁绍将他昨夜所思一一说出。

    “盟主此言有理,今我军数败董贼,怎能半途而废?进兵长安,迎回天子乃我等为臣之道,瓒本理当同去,不过戍边之责亦是要事,当拨本部三千精骑,暂交玄德领之,助我军破敌。”公孙瓒言道。

    “好,公孙将军不愧是我大汉之臣。”袁绍赞道。

    公孙瓒这么一带头,袁术也不好多说什么,随着大家一番议论,最后共有十一路诸侯愿意同去,暂回辖地的也留下了军马,议定在此等待粮食辎重,一旦完成补给便立刻兵发长安。

正文 第二十四章 三管齐下

    当日议事之后盟军便在洛阳近郊暂且扎营,等待陆陆续续的物资从各地运来,袁术、公孙瓒等人留下军马后也各自回到辖地打理一应事物,十数万大军所需的粮草非同小可加上不是统一调运,因此这段时间对刚经历了数场大战的盟军来说倒是难得的休息。

    不过对于刘备军来说休不休息倒无甚区别,一日一操一练是少不了的,这可是当年在涿县就立下的规矩,现在还比平常练的更狠,关张赵肖甘各领一营,互相激励。见识了西凉铁骑的悍勇之后,各营也在思索对付的办法,以利于日后战阵之上相见。当曹操孙坚来访问道为何此时还要如此操练时,肖毅一句“平日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让二人深以为然,奉为经典,回去之后也是造此而行。

    同时虎牢关前的大战给每一个武将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吕布、关羽、张飞、赵云、肖毅等人的勇猛让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